•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青少年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变迁综述_青少年身体素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7 04:50:30 点击:

      摘要:综述国内外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测量指标发展变化过程。经横向对比后认为:二战后至今,各国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经历了:竞技锻炼→健康素质或运动素质测试→与现代科技结合精确测试三个阶段。综述述评显示:一、智能化为体育测量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鉴于青少年发育敏感期,应对他们进行全面身体素质测试。
      关键词: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变迁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国家的建设重任,他们的健康一直深受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实施体质测试,其目的除了解青少年体质外也是为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而身体素质在体质综合测量和评定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它的关注和实施。本文通过综述部分国家从20世纪初期至今青少年体质测试中身体素质指标筛选的演变过程,提出推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建议与思考。
      1强国时期的国民体质测试
      1.1美国。1880年美国颁布了《体力测验法》,为美国战后实施体质测量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协会(AAHPER)制定了学校体育评价指标包括:俯卧撑、折返跑、立定跳远、投掷和50m跑。但引起美国人对儿童体质的广泛关注是在1954年,由Kraus等人对美国儿童特质测试,结果显示有60%儿童至少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测试内容包括 6项腰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最低水平的测试。1958年由各组织联盟共同设计了7项指标: 50码跑、600码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往返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对全国青少年体质进行普查。1965 年、1975年对体质研究的定义、内容、指标设置等又进行了激烈争论。1975年将垒球掷远和穿梭跑取消,并且认为600码跑不能用于测试心肺功能。
      1.2日本。1939年日本为战争所需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民体质测定,以期实现对外扩张政策。二战后,日本为恢复国民健康,对国民进行了“体力测定",分别从1949年到1959年六次对8~18岁男、女青少年进行了跑、跳、投、悬垂及灵活性的测定。1964年后,日本体质研究学者们认识到“运动素质是力量、爆发力、耐力等各种体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低、中学年时期正是提高协调各种体力要素的能力的显著时期,为了使身体能够敏捷而协调地进行各种运动,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由60年代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变革为“以提高体力为中心”。变革卓有成效,日本学生体力测定成绩逐年上升,学生之间的个体体力差距在缩小。
      1.3前苏联。前苏联《劳卫制》的推行对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及战后经济重建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931年3月,前苏联体委颁布了第一个《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体育制度》。
      二战期间各国体育锻炼目的是为满足军队的需要。战争结束后,由于科技不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健壮的劳动力作为保障,因此对体质的研究、理解和定义是以安全从事体力活动为标准。其中,青少年的测试指标繁多且以运动能力为测试主题,通过对跑、跳、投、悬垂和灵敏性的监测,反映出青少年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四个方面的身体素质。
      2、20世纪末以“健康”为主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2.1美国AAHPERD对Fitness作了新的解释,认为Fitness包括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1985年AAHPERD公布的测试方法中, 删除了跑、跳、投、熟练性的指标,定为1min跑或9min跑、仰卧起坐、直腿坐位体前屈和三头肌、肩胛下肌测定4 项,[7]完成了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的过渡。1985年后,美国开始制定发展目标,1988年推行了新的《最佳健康计划》,测试项目为:1min跑或走、皮脂厚度、身体密度指数、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990年又提出一项“200年健康人”的十年规划,以此倡导国民锻炼, 以期提高国民体质水平。
      2.2 1967年日本文部省组织进行全国性的体力测量活动。此后,把体能分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体能和与健康相关的体能两部分,把敏捷性、爆发力速度和平衡排除在健康相关的体能之外。1998年制定了新的体力测定指标,删掉了台阶试验、引体向上等测试指标。在耐力测试项目上,除男子1500米、女子1000米外,还可以选择20米往返跑,设置了各年龄组通用测定指标: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既有利于纵向比较又易于评价。[10]1999年施行的新测试指标,在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与健康相关的体力评价,增加了健康评价的内容,减少了测定指标数量。
      2.3新加坡于1982年颁布了全民健康体质测试计划,对青少年测试项目主要有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4×10m往返跑和2.4km走/跑,其测试过程也相对简单。
      美国运动技术学院和美国青年与体育理事会合作,结合阿拉伯国家少年儿童的特点,制定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耐力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50m跑、单杠屈臂悬垂、10m 折返跑、向后掷实心球、1000m 跑。
      2007—08年加利福利亚的体质测试包括有氧代谢能力、体成分、耐力、柔韧性和力量测定,包括躯体力量、上肢力量、腹部力量。
      20世纪的80年代,世界格局相对稳定,各国科技飞速发展,GDP不断攀升,国家安全以科技发展为保障而非军队数量来取胜。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在追求时效性和科技性的同时,强大的工作压力使文明病激增。因此,各国对青少年体质的研究内容出现转变。美国、日本、加利福利亚等国家认为只需监测健康素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身体成分和柔韧性4各方面。美国Marshall SJ研究结果表明与青少年健康状况有关联的指标分别为BMI指数、皮褶厚度、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因为耐力、力量、柔韧是维持人类正常活动的基础,耐力锻炼可以加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类的疾病,而且良好的心肺及循环系统可以有效的为肌肉提供足够的养分及氧气,带走留在肌肉中的废物;力量素质是维持人们生活所必须的,无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力量锻炼能加强各肌肉群间的有效工作能力;柔韧素质往往被人忽视,但它是速度、力量素质充分发挥、动作的协调性的保证,可以增加动作的幅度,对防止伤害事故均有重要意义。   但此观点还需进一步论证,如阿拉伯、新加坡等国家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监测仍坚持全面原则,包含耐力、力量、柔韧、速度、灵敏五个方面。由于7—14岁是身体各项素质发育的敏感期,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在青少年时期加强锻炼具有重要意义。速度练习可加强体内CP的贮备量,提高无氧供能能力,而经常进行无氧锻炼可明显增加肌肉横断面积使身体看起来更加健壮。灵敏素质,在运动和生活中更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性,如在娱乐活动中良好的灵敏素质可避免出现尴尬场面,在从事有潜在危险的工作中也可有效避免受到伤害。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各项对人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少年进行身体素质监测不可忽略或偏重某项,而影响了全面发展。
      体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监测指标不只是为定期反应国民体质的现状和特征,使每个个体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更是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体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国民健身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对青少年测试不应仅仅停留在健康的保守范围,因为其一,青少年特殊的身体发育特征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不可偏废某一项;其二,青少年对未来职业往往没有做出选择,只有全面发展才会更好适应未来工作需求。
      3 科技时代更加科学、客观的监测
      3.1握力测量的发展。握力是衡量上肢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2O年来,握力测试仪器由最初的读表型变成电子型握力计,测量范围最大可达 180磅,以0.1磅递增,由计算机辅助使结果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美国手部疗协会(ASHT)推荐的姿势:受测者采坐姿,手肘呈90°,上臂与胸部平贴,前臂处于中立位,手腕呈30°伸展其测试效果最好。国际上对握力监测采用此方法。Balogun等曾对61例健康青年握力进行测试,认为坐位屈肘90°姿势与站立伸肘姿势握力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最大(P<0.05)。
      3.2坐位体前屈的研究。早在1942年,体前屈便作为柔韧性的测定。1992年Werner,W.K.首创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法。由于此方法受到测试者上肢、躯干、下肢长的影响,尤其受下肢长度的影响较大。目前国际上均采用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方法即被测者都在同一基点(0cm)开始,手臂前伸的距离为测定值。目前美国AAPHER、美国ACSM、亚洲体力测定、日本新体力测定等使用这种方法十分普及。
      3.3有氧耐力的研究
      有氧耐力因与人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备受各国关注。目前对有氧耐力的测试方法较多,得到国际认可的是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但由于测试仪器昂贵、过程复杂不便于普遍推广。在美国AAHPER对青少年体测项目中多选择1600—2400m跑或者9min—12min跑,澳大利亚在1980年至今用1600m跑。也有很多国家研究证实了20m往返跑评价学生有氧能力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1世纪已进入科技时代,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测试评价的使用,这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因此,使用高科技智能系统与体育测量相结合也必定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另外,人类身体的发育随着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部分测试指标的更改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如有氧能力测试中的台阶试验,在国际青少年测量中已经遭到质疑,认为台阶试验指数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具有较大范围的差异,不能反映以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24]最后,国家在运用指标时应该结合本国青少年身体实况,而不能盲目跟随国外或国际测量评价指标,导致测量评价不准确的后果。
      4 结论与思考
      4.1二战期间,军队和劳动力是建国与强国的主要后盾。此时良好体质被解释为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以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素质为主,测试跑、跳、投等能力,身体锻炼以竞技为主。
      4.2 20世纪末,各国对青少年体质测试指标筛选发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健康素质测试为主,另一种观点仍坚持测试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五个方面的全面测试。健康素质是维持人类健康、抵抗疾病、保持正常免疫力的基本条件也是运动素质的基础。但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满足健康的标准,特别是速度和灵敏素质,应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积极锻炼,因此各国应坚持全面测试的原则。
      4.3 21世纪,测量指标与科技智能化紧密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方法的改进是适应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国与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研究成果,但出于各国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存在差异,各国对借鉴成果应因地制宜的进行修改后使用。
      参考文献
      [1][8][11]林静,王建雄.美国体质研究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年9 月第12 卷第3 期
      [2][6]林中锋.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演进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之研究.[D]东北释放大学2008年11月
      [3][4][7][9]于可红, 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 年(第24 卷)第7 期
      [5]李慧,黄坚,常小芳,等.深圳市学龄儿童BMI肥胖标准参考值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01,28(2):135—14
      [10][14]张华.山东省普通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4月
      [11] [17]廖文科.中国7~18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5月
      [12][13]柯遵渝.日本体力测量的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第39卷)第2期
      [15]王跃新.阿拉伯国家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J]上海体育科研 ,2003年第24卷第5期
      [16] California Physical Fitness Test httP://www.cde.ca.gov/ta/tg/pf/
      [18]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研究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
      [19]何耀群.对发展中学生握力的探讨[J]科技文汇,2009年
      [20]Shechtman O.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ynEx Dyna—mometer[J].J Hand Ther,2005,18:339—347
      [21]Balogun JA, Akomolafe CT , Amua LO.Grip strength: Effects of testing posture and elbow position [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1,72(5):280—283
      [22] 陆大江.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法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5月26卷2期
      [23] [24]邹志春,陈佩杰,庄洁,蔡志文,青少年有氧耐力的测量、评价与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1月

    推荐访问:变迁 综述 身体素质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