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还未走远,已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走得太远忘了为何出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48:12 点击:

      “有人邀我参加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许诺不用经常上课,不用认真考试,就能拿学历。随后举出一批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那儿上过”  EMBA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1995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中欧商学院。当时几乎没人知道EMBA是个什么东西,生源是个很大的问题,而有资历给这些高端学员上课的老师也屈指可数。
      中欧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回忆说,为了推广EMBA,当时中欧的创始人之一、张国华院长(2006年1月去世,57岁)就像一个推销员,带着一帮同事,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去拜访,向他们介绍EMBA,解释为什么要花10多万元去学。
      张国华还请上海市外经委的领导吃饭,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但外经委的通知发下去,鲜有人报名。为了扩大影响,张国华甚至表示可以不要学费,请一些人先来听课。
      后来,中欧商学院在当地媒体刊登了四分之一版面的招生广告,称这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项目,不用出国,也不用辞职,就能体验“留学”,这才吸引了部分人报名。
      1995年5月8日,中欧商学院第一个EMBA班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了开学典礼,当时共有42名学员,学费是10.5万元人民币。
      如今,17年过去,中国已有64家教育机构开设了EMBA班,某些院校的学费更是涨到了五六十万元。王石事件发生后,据说明年3月份开学的春季班,许多高校的EMBA招生人员已不能给出准确的学费,“因为价格可能会有调整”。
      此情此景,在17年前中欧创办之初,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与日趋高昂的学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EMBA的门槛却越来越低。
      “首先是入学资格上,国外的EMBA课程,有大约70%的知名高校,要求学员通过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而国内,却并没有相应的要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位老师透露。
      按照中国目前的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不过考试、面试的题目,却均由办学机构自行出题。
      “这一要求就较为宽泛了,什么才是较大规模?”纽约大学中国区代表杰克·陈说,中国做什么事都很喜欢留有余地,在国外,就读EMBA的普遍都是具备一定素质的高级打工者,他们就读课程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水,而在中国,EMBA课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企业老板。
      另外,从招生人数上来说,中国也明显高于国际上的平均标准。
      报名容易,毕业也同样容易。今年4月,央视女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上爆料称:“有人邀我参加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许诺不用经常上课,不用认真考试,就能拿学历。随后举出一批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那儿上过。”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EMBA课堂上,“代上课、代写作业、代考试”现象并不少见。
      陈璐就是一个“代上课”的秘书。陈璐的大老板报了上海交大的EMBA班,但上课、写作业和考试都是陈璐负责。
      她在网上爆料说,上课的时候大多是秘书们在听课,“我认识的一位老板在复旦学的EMBA,也是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去交换下名片,认识认识,然后就不亲自去上课了,这些老板都靠私下联络感情了”。
      无论是60多万元的天价学费,还是与明星企业家做同学的营销噱头,似乎都在揭示这么一个混乱的事实:作为正规学位教育的一种,EMBA教育这些年来在国内已全面异化。

    推荐访问:还未 走远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