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4 04:56:38 点击:

      摘要:探讨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咨询。采用哲学分析法等研究建国以来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发展关系。主要结论:竞技和大众体育应该对称发展;竞技与大众体育的斗争和运动调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系的哲学观说明两者是不可割裂的体育构件,应该统筹发展;国家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事业发展起决定作用,和谐体育必须依托国家体育价值取向的转变。
      关键词:体育哲学;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谐发展
      “和谐”是指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和谐的定义。在我国“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从哲学角度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和谐发展来研究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之路的较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发展关乎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当今社会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二者的和谐发展进行思考,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及现状
      1.1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奥运争光计划》的有效实施使我国竞技体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有关统计,自从1953年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到2002年中的运动员已经获得了1500多次世界冠军,打破或创造了世界纪录1070次以上,在亚洲锦标赛中都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如图1所示,我国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的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是持续增长的。毫无疑问,竞技体育方面我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集团,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获得金牌51枚,排名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第一名。不可否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有着广泛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发展一直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大致同步进行。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是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权威专家田麦久在“试论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文中再次强调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图1《奥运争光计划》实施后4届奥运会所获奖牌
      1.2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以来,至今已有17年之久。然而,我国公民的体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国民总体健康水平”评估绩效的权威报告,中国排名第144位,在最近10年中,世界人均身高增长了5mm,而我国人均身高只增长了0.74mm[1]。2003年《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表明,被检测者中七成以上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2]。2005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5,比2000年提高了0.75%”:“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比2000年提高了3.43%”,但“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比2000年降低了0.86%;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比2000年降低了9.65%”。说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身体形态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3]2005年的监测数据也表明青少年学生一些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初中生近视人数比2000年增长了8.7%[4]。2010年国民体质调研显示:与2005年相比,青少年学生的视力明显下降,2010年40~59岁成年男性的身高、体重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2.3%之间;皮褶厚度、安静脉搏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1.0%~5.1%之间。说明国民体质下降并没有得到全面遏制[5]。
      分析说明,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取得了灿烂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国国民体质下降却没有得到良好的遏制。当人们看到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在赛场上取得一枚枚金牌时,都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体育强国的行列”。其实,这是片面和愚昧的,竞技体育的成功只能说明《奥运争光计划》的成功,而不能说明我国体育事业的成功。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我国体育向着两极分化这一现象,不能被竞技体育的成绩所蒙蔽。
      2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哲学分析
      辩证法是哲学史上诞生较早的哲学范畴,也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范畴。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论。此外,我国著名的体育哲学研究专家于涛提出的体育价值冲突、体育社会价值选择的历史性变化等都是对体育领域相关问题分析的常用理论[6]。
      2.1竞技、大众体育的对立统一性
      从对立面来看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在概念、参与对象、以及社会功能等层面上属于不同的体育范畴。但从体育运动内部系统论来看二者又具有统一性。首先,两者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竞技体育的强势,还是大众体育的兴盛都不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体育强国,体育强国应该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等各项体育事业的高度发达和全面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从一定角度上看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尊心,抛弃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我国职业联赛的有序开展这些都会刺激国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国民健身的自觉性提高了又会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爱好者增加会对职业联赛、大型赛事的举办提供资金保障,主要表现在门票的畅销、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众体育的发展还会有效地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为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保障。从这一层面上看,竞技与大众体育又具有统一性。
      2.2竞技、大众体育的联系性
      联系作为一般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之间内部要素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相互关系。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我国体育事业的内部各组成构件也是相互联系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职业运动员和群众就是一对联系的范畴。职业运功员对社会受众具有很大的影响性。因此,当我们探讨积极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时应该以联系的哲学观来分析,不应该隔离两者的联系来单独分析。系统研究是在指出系统的普遍性前提下,提出了系统的最优化状态等问题,即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体育事业这一个整体是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部分构成的,只有各个部分都良好运转才能使我国体育事业达到和谐发展。因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应该向着最佳组合的方向发展,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3竞技、大众体育的“斗争和运动”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斗争,斗争是解决矛盾的途径,可以使矛盾趋向于暂时的缓和,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一对矛盾的范畴,也存在“斗争”现象,在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期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国家政治的需要一直把竞技体育排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夺取金牌作为参赛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那是由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而决定的,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注重竞技体育而牺牲大众体育。也就是说如果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的话,两者的不和谐会一直延续下去,即维持斗争状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时局都是在运动发展的,毛泽东曾经说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最好的例证,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在变化发展,时间具有一维性,是不可逆的。因此,对和谐体育的发展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用辩证法去看待体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到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全世界第2位,是时候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统筹发展了。
      2.4 竞技、大众体育价值的“冲突”
      体育价值存在多元化,主要是指各个构件之间彼此冲突、相互抵触、难以调和的一种现象。多元的价值之间的冲突意味着鱼与熊掌的选择,使我们在多元体育价值间不得不有所取舍从而不得不有所牺牲。然而,体育价值的“多”总是统一于“一”之中的,体育作为一个不同文化共同体的存在又不可能没有内在的一致性,这是体育运动自身完整性所必需的[7]。竞技体育观和大众体育观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冲突,我国建国以来一直把很多资金用在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这就使大众体育的经济支持减少。例如,大众健身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等问题;《奥运争光计划》的政策的执行以及《全民健身纲要》的政策的执行不足这些都是国家以及体育主管部门体育价值的取向具有偏好。
      2.5当代社会的体育及价值批判
      价值批判在不同的社会时期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竞技体育方面政治功利性的影响是我国现代体育价值取向进入误区的诱因,由于国际间的体育赛事,能给国家带来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政治家们把竞技体育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给予重点考虑,通过不断刷新纪录及获取金牌等给世人一种社会进步的假象,这就是竞技体育在我国优先发展的初衷。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体育的发展早已被社会各界抛之脑后使大众体育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牺牲品,价值取向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对当代体育价值批判会对我国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找到切入点。
      3结语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不是谁优先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既要力保竞技体育世界第一集团的地位,也要使大众体育加速发展,把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这两个轮子转动起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要达到和谐发展必须经过不断地斗争、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的局面,这也是两者论衡的过程。哲学联系的观点说明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发展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两者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系统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统筹考虑,任何偏颇的理解都会断送我国体育事业的前程。现阶段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用哲学体育体育价值的“冲突”论和当代社会的体育及价值批判可以给出合理解释;国家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事业的重心起着决定作用,二者的和谐发展必须依托于国家价值取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国察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 200l.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纽.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曹莉,等.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45-49.
      [5]国察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2010.
      [6]庄友刚.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于涛,等.体育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推荐访问:体育 大众 和谐发展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