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英汉中动构式意义的心智哲学视角 心智哲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3:54 点击:

      摘 要:本文试图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对英汉中动构式意义进行一番新的探讨。研究表明,英汉中动构式意义的特点是“凸显受事”但又“隐含施事”。其意义发端于突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是实现该意向的动因,涌现过程是实现该意向的途径。“凸显受事”与“隐含施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词:随附性;涌现性;凸显;隐含
      作者简介:许艾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81)
      前 言
      作为语言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中动构式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英汉中动构式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动构式与作格构式的异同(Plank 1979;Keyser & Roeper 1984:381-416);2)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Iwata 1999;Keyser & Roeper 1984:381-416; Fellbaum 1986;Fagan1988:181-203;戴曼纯2001:31-36;徐盛桓1981:30;2006:164;许艾明2009:172-175);3)中动构式的理据(徐盛桓2002:441;许艾明 2006:14-17)。这些研究不仅对中动构式进行了充分的描写,而且还从认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迄今,我们还缺乏心智视角的研究。“意义体现的是语言与心智的关联,心智在自然语义学中具有核心地位” [1 ]。从心智的角度来考察语言,能更好地揭示语义的内在规律。因此本文拟以心智哲学为基点对英汉中动构式的意义进行一番新的探讨。本文关注以下问题:1)英汉中动构式意义的特点是什么;2)该意义是如何发端、如何表达的;3)如何识解英汉中动构式的意义。
      一、中动构式意义的特点
      1. 中动构式意义的属性
      请看以下中动构式。
      1 The door opens easily.这门容易开。
      2 这酒喝起来像水一样。
      例1表达“这门容易开”的特性,例2表达 “这酒淡如水”的特点。正如Fagan所说,中动句并不是用于报告行为事件,而是陈述某事物具有某一特定的属性 [2 ] (181-203)。中动构式中的这个事物往往是受事,因此可以说,中动构式通常表达受事的属性。
      关于事物的属性,Davidson认为,物质有双重属性:物理属性(physical property)和心理属性(mental property) [3 ]。事物的物理属性是事物自身拥有的,可通过观察、实验等揭示出来。事物的“心理属性”则是指事物自身的性状特征等作用于感知主体的心理所引发的感受、愿望、信念、感情等。
      徐盛桓认为,这里的“心理”并不是说感知对象有什么“心理”,而是指感知对象在感知主体的“心理”中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属性。它源自事物本身,但可以反映感知主体的心理感受 [4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物除了有其自身的物理属性以外,还有其“心理属性”。
      中动构式也有其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根据Davidson(1980)关于事物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观点,中动构式的物理属性是中动事件的施事、动作、受事以及动作性质等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尽管其中的施事在中动构式中没有体现出来,但凭直觉我们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下面我们将在论及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时分析指出,物理属性中的施事对中动事件的必要性,它在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中受到隐含);其心理属性则为这些特征作用于感知主体的心理所引发的感受、愿望、信念、感情等。为研究的方便,我们分别用句a和句b来表达中动构式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例如:
      3 a. The roast chicken eats well. 这烤鸡好吃。
      b. People eat the roast chicken well.
      4 a. 这个问题难解决。
      b. 人们难解决这个问题。
      例3的物理属性包括以下因素:施事“people”、动作“eat”、受事“the roast chicken”以及动作特征“well”,其心理属性则是“这烤鸡好吃”的特征作用于人的心理所引发的“愉悦”、“快乐”等感受;例4的物理属性包括施事“人们”、动作“解决”、受事“这个问题”以及动作特征“难”,其心理属性则是由此产生的“畏惧”、“麻烦”等感受。
      2. 中动构式意义的本质
      中动构式的这种心理属性可看作是心智哲学家所热烈讨论的“感受质”(qualia)。感受质是事物所体现的具有某种“质”的现象,感知主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反映为感知主体在感受过程中对感知对象的某种独特的“像什么”(what’s it like to be)的主观感受;美国哲学家Lewis1929年出版的《心智与世界秩序》(Mind and the World Order)里说:
      某一给定的事物会有一些可辨识的特质, 这些特质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中重复体验到,因而具有某种普遍性,我称之为“感受质”(qualia)。尽管它们因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中辨识到而具有普遍性,但必须同对象自身的性质区分开来 [5 ]。
      前面分析表明,中动构式表达事物的属性。该属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在不同的经验中重复体验到。中动构式的感受质就是这种可以重复体验的属性。例如:
      5 Bananas strip easily. 香蕉很容易剥皮。
      6 湿木头生不了火。
      例5说的是“香蕉很容易剥皮”的特质,例6说的是“湿木头生不了火”的属性。这些特质或属性可在不同的经验中重复体验到,与施事者没有关系,施事因而可以任指而隐含。很多语言学者如Iwata都把隐含施事论元作为其界定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 [6 ]。
      由此可知,中动构式表达受事属性,同时还隐含施事。我们可用“凸显”取代“表达”,以便强调“隐含”,因而有了中动构式“凸显受事隐含施事”一说。   中动构式如何“凸显受事隐含施事”,“凸显受事”与“隐含施事”存在何种关系,为何“隐含施事”成了中动构式“界定性”特征?下面我们将通过追溯中动构式意义的表达过程来回答上述问题。
      二、中动构式意义的表达及识解
      1. 意义的发端
      我们的思维经常表现出某种意图、倾向即意向。把这种思维加以抽象,成为意识的一种性质,就称为意向性。人们要进行认识实践活动,就必须把这些活动对象作为取向、意图,就必须具有一种关指(about)这种对象的能力。意向性就是这种关指能力的体现。人的心智是以意向性的关指作为观照事物的起点。人类要进行言语行为,就必须对言语活动的对象作为取向。因此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上来说,意义的起点是从心智的意向性开始的。例如:
      7 Glass breaks easily.玻璃容易碎。
      8 这酒喝起来跟糖似的。
      例7“凸显受事(玻璃)”“容易碎”的属性,例8“凸显受事(酒)”“甜似糖”的属性。由此可见,中动构式的意义发端于“凸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
      2. 意义的表达
      (1)意义表达的动因
      意向性是指人的意向性,那么没有人的关指能力的中动构式又是如何实现其“凸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呢?
      我们在垃圾桶上标有箭头,意思是“请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样,我们就把该意向寄生到原本并没有意向性的箭头上。如果不用箭头而写着“请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样的字条,我们也可以把意向性“寄生”其间。这样我们可以把人的意向性“寄生”到某一个语言单位中去,比如,我们就可把“凸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寄生到中动构式中去。
      关于寄生的方法,Searle认为是“将表达心理状态的满足条件有意地赋予该外部物理实体” [7 ] (27)。就中动构式而言,方法就是将表达对中动事件的心理感受的满足条件有意地赋予该事件的物理属性上。这个“赋予”过程涉及到一个概念:随附性(supervenience)。其定义如下:
      一个由性质或事实所构成的集合B和一个由性质或事实所构成的集合A之间具有随附性,当且仅当,没有B的变化或改动,就不可能发生A的变化或改动。这时集合A随附于集合B;B所包含的性质称为基本性质,A所包含的性质称为随附性质。(参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随附性,2011年6月6读取)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的身心因果关系可能是线性的:有什么原因就决定什么样的结果。但在另外情况下的身心因果关系则可能是非线性的,这样的“因”可能不起或只起一点作用,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对于同样一场电影,有的人感觉好看,有的人感觉一般,还有的人没什么感觉。这些不同的心理感受表现出“心”对“身”不同程度的自主意识或意志。换言之,就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附性。
      中动构式在表达其意义之时就表现出这样的随附性:其心理属性依赖但又独立于物理属性。下面举例分析。为了表达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下面都以例9例10为例。
      9 a. The wall paints easily. [8 ] (384)这墙壁容易上油漆。
      b. People paint the wall easily.
      10 a. 别人的车开不顺手。
      b.人们开别人的车不顺手。
      例9的物理属性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施事“people”、动作“paint”、受事“the wall”以及动作特征“easily”,其心理属性为“墙容易上油漆”的属性所带来的“轻松”、“愉快”与“新鲜”等感受。首先,心理属性依赖物理属性。例9中没有人们油漆的动作就没有“墙壁容易上油漆”的状态,例10中没有人们开车的动作就没有“别人的车开起来不顺手”这样的状态。由此可见,施事对于中动构式来说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然而,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的这种依赖不是简单的依赖。中动构式表达中动事件的结果或状态,它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艾明认为,中动事件产生的内因是“事物某一特定的属性”,外因是施事的使役活动或动作 [9 ]。例9中表达者想要凸显受事“墙壁”“容易上油漆”的属性,例10表达者想要凸显受事“别人的车”“开不顺手”的属性。因此在他的心智中,尽管施事对于中动构式不可或缺(因此中动构式对施事产生依赖),但在表达中动构式意义中,施事的地位次于受事属性,因此心理属性会对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或调整,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具体将表现为,施事将在其意义表达过程中被去掉而隐含,而受事将会被提升到句首而受到凸显(下面将在意义表达过程中论及)。
      中动构式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的这种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最终使得中动构式“凸显受事”属性的意向得以实现,因此随附性是中动构式实现其意向性的动因。
      (2)意义表达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就是在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的这种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的驱使下,实现其“凸显受事”属性之意向性的过程。为此,我们先回到表达物理属性的句b,即
      9 b. People paint the wall easily. 人们油漆墙壁。
      10 b. 人们开别人的车不顺手。
      许艾明认为,从表达物理属性的构式b过渡到表达心理属性的中动构式a经历了两个阶段:去掉施事与受事主语提前 [9 ]。
      首先是从b句去掉施事,去掉施事后我们分别得到“paint the wall easily”以及“开别人的车不顺手”。
      其次是将受事提升到句首,这样我们得到“The wall paints easily.”和“别人的车开不顺手”这样的中动构式。
      徐盛桓认为,“话语作为‘明说的’的表达,通常都有‘隐含的’内容,‘明说的’与‘隐含的’并不都是泾渭二分、河井无犯的,‘隐含’只是一个程度概念。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显性表述(explicit expression)和隐性表述(implicit expression)是共构的、互通的,相互维系,相互融合,‘明说的’和‘隐含的’通常很可能是程度的差异” [10 ]。   许艾明认为,中动事件产生的内因是“事物某一特定的属性”,外因是施事的使役活动或动作 [9 ]。根据徐盛桓上述关于话语“明说隐含”之说,我们认为,表达外因的施事一定会受到隐含,这一点在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中因去掉施事而得到了实现;表达内因的事物即受事的属性一定会得到“凸显”而明说,这一点在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中因受事提前到句首而得到了实现。综合这两个步骤,我们得到图1。
      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是一个涌现的过程。关于“涌现”(emergence)的哲学研究认为,一组相对完备的成分以某种方式结合并相互作用,就会涌现出新的涌现事物(emergent substance),同这样的事物一起出现的属性,称为“涌现属性”(emergent property)。涌现事物及其涌现属性是具有一定自主性新质的现象。例如,构成生命的各种元素本身并不具有生命的属性,但当这些成分达到较完备的程度并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生命”这样的涌现事物,并出现了“生命”这样的涌现属性。出现这种涌现属性的过程就是涌现过程。
      涌现是在两个层次之间发生了上向因果关系(upward causation)的运动。前面我们说明,中动构式所依赖的物理属性由b句表达,该句所描述的事物称为基础事物,它所在的层次称为基本层次。a句是心智中产生的意识现象或心理属性,是对其物理属性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的结果。a句所描述的事物称涌现事物,其所在的层次称作高级层次。a与b有因果关系(b因a果)。它们原来是分属两个不同层次的两种类型的事物。涌现过程就是从位于基本层次的基础事物b向位于高级层次的涌现事物a涌现的过程,因而是“上向因果关系运动”的过程。
      中动构式的意义表达过程就是这样一个涌现过程,也有这样的涌现属性。涌现事物是从基础事物b“涌现”出来,如前所述,b句经过了隐含(施事)、 凸显(受事)后 ,在句法结构和性能上发生了突变。比较句a与句b,我们发现有以下差异:第一,句法结构不同:b句为使役句,a句为中动句;第二,性能各异:b表达物理事件, a句则凸显事物属性,具有b句所不同的新质即涌现属性或心理属性。
      中动构式意义属性图解如图2。
      这就回应了前面关于中动构式的心理属性(句a)与物理属性(句 b)之说。上述分析表明,作为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中的两个很重要的步骤,“隐含施事”与“凸显受事”存在以下关系:第一,“隐含施事”与“凸显受事”都是人的心智即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或调整的结果:“隐含”与“凸显”、“施事”与“受事”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第二,隐含施事是手段或方法,凸显受事是意向或结果: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呼应。
      3. 中动构式意义的识解
      如前所述,英汉中动构式意义表达过程是一种涌现过程或上向因果关系运动过程,即由表达物理属性的b句通向表达心理属性的a句的过程。识解中动构式意义,就是要作一种下向因果关系运动或者溯因推理,即从a句通向b句的过程。识解过程如图3(箭头向下)。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有时与其包裹的思想并不存在对等性。中动构式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语言表达时缺省某些意义成分,乃是源于对听话者理性的诉求,即我们认为人类的心智具有丰富的推理资源。 [11 ]
      下面讨论如何作一种下向因果关系运动或者溯因推理。我们可以在心智中作出这样的推理:中动构式表达的是一种状态或结果意义,但“状态的存在是不自足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动作” [12 ],而动作又必须依附于施事。施事因为隐含而没有在中动构式中表现出来。因此施事就是中动事件所缺省的部分。 [13 ]识解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状态/结果→动作→施事
      我们之所以能从a句所表达的中动状态或结果意义推理到b句所表达的动作意义,就是凭借我们心智中的因果关系,即前面提到的b因a果;之所以又能从动作推理到动作的施事,也是凭借施事与动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没有施事就没有动作。
      解铃还需系铃人。前面我们说明,a、b之间的上向因果关系运动使得“施事隐含”、“受事凸显”而最终中动构式得以形成; 也正是这个因果关系,使我们找到隐含了的施事。因此, 隐含施事贯穿于整个中动构式的意义表达过程与识解过程。不难理解,为何很多语言学者如Iwata(1999) 都把隐含施事论元作为其界定性特征。
      结 语
      我们以心智哲学为切入点,对英汉中动构式意义进行了一番新的探讨。研究表明,英汉中动构式的意义本质是“凸显受事”但又“隐含施事”,其意义发端于突显受事属性的意向性,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既依赖又独立的随附性是实现该意向的动因,涌现过程是实现该意向性的途径。“隐含施事”与“凸显受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黄 蓓,文 旭.意义的心智之维[J].外语学刊,2012,(2):1-5.
      [2] Fagan,S. The English middle[J].Linguistic Inquiry 1988,(19):181-203.
      [3] Davidson,D. Mental events,Reprinted in Davidson[M]. 1980.
      [4] 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323-334.
      [5] Lewis, C. I. Mind and the World Order:Outline of a Theory of Knowledge[M].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29.
      [6] Iwata,S. On the status of an implicit arguments in middle[J].Journal of Linquistics1999,(35):527-553.
      [7] Searle,J.,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8] Keyser,S. J & T.Roeper.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J].Linguistic Inquiriry 1984,(15):384.
      [9] 许艾明.英语中动词及物性实质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0):29-33.
      [10]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163-170.
      [11] 代礼胜.逻辑转喻与一般会话含义[J].外语教学,2009,(6):17-23.
      [12] 徐盛桓.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构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36-443.
      [13] 温雪梅,杨晓军.国内语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103- 106.
      (责任编校:文 建)

    推荐访问:心智 英汉 视角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