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宁波市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现状的比较分析_2018年深圳流动人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4 04:51:05 点击: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生“青春健康”认知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编初中学生“青春健康”问卷,对宁波市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438名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P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见表1。
      2.2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2.2.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1的认知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4的认知率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对题项2、题项3的认知,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普遍认知率较低。见表2。
      2.2.2预防艾滋病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所有题项认知率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4、题项5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1、题项2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3。
      2.2.3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性观念
      3所学校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而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异性交往
      2.4.1异性交往态度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在异性交往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2异性交友情况 结果显示,异性交友情况在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异性交往”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6。   2.5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度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农村学校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3.讨论
      3.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差异及特点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知识(青春期性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结果可能与这3所学校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有关,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关。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段、年龄差距大小依次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而对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的认知率的高低则依次是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现象清晰地揭示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严重缺失,这种年龄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成反比的现象,只能增大这一群体的青春期伤害风险。
      调查发现,3所学校初一学生对怀孕知识普遍缺乏,这与胡怀适等对深圳中学生性健康知识现状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城市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时,没有涉及到“性”知识的教育有关。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性心理发展和性知识掌握的相对滞后,个体往往由于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出现一些偏离行为。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青春健康”教育,不能“绕性”而走,应传授全面的、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发展知识包括性知识。
      3.2在性观念上的差异
      性观念即对有关性问题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调查发现,城市学校、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可能因学校和家庭“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导致科学的性知识的缺失,对性的认识存在偏颇,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科学的性观念教育,破除错误的性观念。
      3.3异性交往情况的差异
      在异性交往态度上,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较城市和农村的初一学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异性交友情况的调查同样也反映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开放性”,其原因可能:(1)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大于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因生理的成熟,使得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在异性交友方面的愿望更迫切,行动更积极,目的更直接。(2)“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尤其是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的缺失。青春期性道德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性需要和性冲动的合乎道德性与否、怎样调控自己的性冲动、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性的问题等。因而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青春期人际交往、青春期性道德及人生规划等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农村学校15.04%的初一学生也已有了愿意与异性深入接触交往的愿望或行动,同样不容忽视,应及时做好教育引导。
      3.4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率差异
      调查发现,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可见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青春健康”教育能够提供给学生有关青春期的科学的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规避青春伤害知识及生活技能等,消除青春期的困惑、惶恐和迷茫,不致因无知或知之甚少而走入歧途,有利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5对策及建议
      3.5.1政府、社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 台湾著名教育家晏涵文教授曾说:“青少年无奈地去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中学习扭曲的两性关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中小学生性早熟与其性心理健康、性保健意识之间的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令人担忧的问题。因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站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出台有关政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横向、纵向和区域的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构建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人人共享”的格局,探索强化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模式并将之推广。
      3.5.2学校是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具有场地、组织、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便于与家庭和社区取得联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都是“青春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努力破解“青春健康”教育存在的“师资匮乏、教材贫乏、教法老旧”的难点。根据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中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提出要“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要求,采用送出去提高、请进来辅导,重点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将“青春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班会的重要内容等方法,落实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要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所处环境,要开发符合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教材,进行男、女性生理卫生教育、性心理教育、性健康保健知识、性道德知识教育及法制伦理教育等,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反对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探讨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创造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启发、鼓励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与他们平等的讨论,引导出正确的结论。使健康、科学的“青春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3.5.3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家庭“青春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家庭是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最早,也是最理想的场所。家庭的“青春健康”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家长的青春期教育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引导家长转变错误观念,如性知识的“无师自通”论、“性”是羞于启齿的,不能在课堂或公共场合宣讲的“封闭保护”论及认为性教育会造成性刺激,诱发青少年越轨的“诱发性欲”论等;二是通过开设“家长培训班”,辅导家长掌握必要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三是要探索家庭“青春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成家长与子女的良好沟通,通过家庭的教育与帮助,让每个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和城市学校的青少年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宁波市 流动人口 子弟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