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 [研读新课标,共议新教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0 04:52:42 点击:

      编者按: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项。2012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小学生已经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版教材。新版教材的投入使用,对各个学校、各位艺术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课标理念更好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是教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期《热点争鸣》特别采访了音乐、美术学科优秀的教研员,与大家共话艺术类新教改的观点与做法,供读者借鉴。
      静心领悟课标理念,努力提高音乐素养
      —— 专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员梁洪来
      梁洪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主要研究学生音乐学业水平评价方法和工具,提出并推广中学音乐教学的“三步教学法”。
      《中国教师》:您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是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从“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方面阐述了音乐课程的基本性质。您能否为教师们谈谈如何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性质?
      梁洪来: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与高校教学性质不同,我们是教国民的,而不是教挑出来的尖子生。我们教的水平与内容必须得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把课备高深了。其次,“必修课”,这就表明我们音乐教师有饭碗,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高考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修课这一条规定,而是选修课的话,估计大多数学校就不会选择开课。
      课标颁布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甚至是教研员,能不能站在课标组专家的角度去理解课标,这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激励我们学习的一次冲锋号。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音乐学科,重新认识我们在教什么。音乐学科的属性,不是文字游戏,它直接指向的是教师的日常教学。一节课中教师如果认为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就完成任务,那么他对课标的理解是浅薄的;如果以为讲了这首歌的背景就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这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中间有几个层次性的东西需要梳理,而这种梳理,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应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慢慢地、深入地来研究音乐课程的属性。
      “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是音乐学科的基本性质,三者缺一不可。从学科的“人文性”到“实践性”,中间有很多东西需要填充,这就需要专家的解读引领与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一线教师能否很好地领悟课标组专家的教育理念,并加以贯彻,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不是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当然,培训是必须的,经过解读,经过实践,教师们才能在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再去进行调整,这种调整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必须的。
      2011年版课标单独提出“人文性”,并放在3个属性之首,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性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属性,音乐属于人文学科。音乐教师教的是什么?根据课标的表述,我们现在很明确,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整体素养。学生仅仅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知识技能是为培养学生知识背后的文化性的东西、素养性的东西做铺垫。这几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审美性”给予了很多关注,但在“人文性”这更高层次的要求上做得还不够。我们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是不是自然而然变成了好人了呢?是不是学钢琴的就肯定比其他人道德高尚呢?这不见得。一个人可能音乐素养很高,但人性不好,这是个问题。所以,教师将学生培养到“审美性”层次可以吗?还不行,还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所以课标这次将“人文性”提出来,我觉得非常好。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审美性”,从音乐学科来讲,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靠什么呢?靠形式、内容、价值取向等渗透、贯穿和充盈着美的课程,这个在音乐课程上效果很明显。教师在课标的指导下,站的角度应该更高一些,与“人文性”相联系。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讲理论、情感,忽视了吹拉弹唱,忽视了一些真正的实践,所以学生学到的东西是很浅薄的,在技能上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知识就变成了无用的知识。音乐学科技能是很重要的,知识的传授应该放在技能的练习中。比如什么是节奏,教材上有定义,学生看了还是不明白,但是让学生听一段音乐,在音乐中体验、感受、把握、模仿、表现节奏就全懂了。音乐课程中的概念是借助音乐活动来理解,而不是靠文字去解说。靠文字学习的方式是我们所摒弃的,恰恰在音乐之中学习音乐,这才是音乐的实践性。
      总之,音乐学科的这三个属性从高到低,从学科归属,到学科属性,再到学科方法,说得很明白。我们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很好地理解课标,在实践中运用课标理念。
      《中国教师》:梁老师,您刚刚为我们谈了音乐课程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您能否为广大教师们谈谈如何将课程的基本性质应用到一线教学中?
      梁洪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淡化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不是那么具体,致使音乐课程活泼而不深刻,课有可能上得很热闹,但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并不深刻。比如说唱一首歌,首先得唱准,如果不唱准那音乐教学就与唱卡拉OK没有什么区别。自己花钱去唱卡拉OK的人对于音乐的情感态度肯定没有问题,肯定是喜欢唱歌,但是他的知识与技能有问题,有几个人能唱得准?所以,一线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知识技能的支撑下,提高审美层次和音乐修养,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审美能力并不是空话,支撑审美能力的是审美技能。学生必须学习了东西,才有能力去审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有相应的审美体验、审美层次和审美情感。这就是能力与情感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这一节课,只奔着情感去,不行,必须有技能;但一节课只有技能,没有情感,也不行。有的教学活动情感伴随着技能油然而生,教师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而有的情感在简单的技能练习中不能油然而生,必须通过多次练习,教师要能看到、关注到这些区别。我们应该将大量教学时间用在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上,绝大多数音乐学科的知识是可以挂靠在技能上的。教师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可以传授知识。   可见,审美的能力产生审美的体验、层次和情感,有了审美的情感才有了审美的追求,有了审美的追求,内化于心才有了人文素养。这是一条线,贯穿于教学始终,而教师始终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实际情况是,教师对审美情感讲得较多,对审美能力培养不够。原来课标中的音乐要素是六项,现在增加了两项:节拍与调式,这就是对这方面的工作更加重视了。具体到一节课中,教什么呢?审美技能主要指的是学生听、唱、写、创等方面的音乐技能。听,就是耳朵的听辨、听赏等技能;唱,演唱、演奏的技能;写,乐谱的读写技能,没有乐谱的读写技能就等于音乐的文盲、乐盲;创,编创技能,这里不是要求学生创作,是通过编创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规律,更好地欣赏作品,更好地找到规律。学生听到前半段曲子就可以预测后面的发展,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提高了。技能培养的目标是上一层次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什么呢?具体地讲,就是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观察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等,这几种能力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人的音乐素养,所以音乐素养不是空洞的,是可以外显出来的。
      《中国教师》: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但从2011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依旧只有大城市极少学校开设了艺术综合课程,针对这种现状,您能否谈谈对于艺术综合课程实施的看法。
      梁洪来:综合课程对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来说,具有优势。但是每个学科都有各自不同的体系与特征,综合在一起由谁来教呢?是分科教吗?还是分节教?比如说这节是美术,下一节是音乐?或者分段教?比如说关于秋天的主题,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术作品,听一段关于秋天的音乐,看一段关于秋天的舞蹈,等等,这些都非常好,只是涉及技法的问题,大多数教师还不能胜任。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了,综合课程是非常现实的。目前各地选择开课的比较少,是因为有现实的困难,而且这个困难短期内不容易解决。
      对于实施综合课程来说,我们的师资培养是个问题。音乐教师去教美术,通过短期培训可以掌握知识,但这只是皮毛,能力素质并不是一两天可以锻炼出来的。那是否就由音乐与美术教师共同来完成教学,如果采用共同协作的方式,我们担心有些学校就会把课时减少一半。比如说在初中,原来美术、音乐课程每周各一节,现在合并为艺术课了,某些学校很有可能每周只安排一节课的课时,这是一种担心。
      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要落实艺术课程,应该从师范院校招生开始。从招生开始培养艺术类的学生,触类旁通,这就得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去教一个学生,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我个人来讲,综合课程的理念非常好,将追求共同的东西放到一起,而且它们确实也是通过不同的感官渠道来培养一个人。比如说我可以讴歌,可以作画,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悦、兴奋、彷徨……但是这些东西是要学习,要有人来教的。由谁来教呢?这是个大问题,是我们要努力改变的。
      《中国教师》: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对于音乐教学评价的实施,您可否为大家提供一些良策?
      梁洪来:我是非常重视评价的,我并不是本本主义的人,并不是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但是教师应该给学生教点什么东西。如果学生什么都没有学会,就在音乐课堂上玩了,这当然不行,得需要评价。
      对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我们这几年在北京市范围内做了学生质量的监控,音乐学科的学生质量监控安排在五年级与八年级。质量监控就是对全市范围内学生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采样进行测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纸笔测试,进行试卷考试;一种是表现类测试,用摄像机对学生的演奏、演唱录像,将录像交给相关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评判。
      另外,我们也借助于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测评。比如将相关内容做成题库,学生在机房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测试,这是一种很好玩的测试方式。学生在计算机前带上耳机随机抽取试题,25道试题算一组,学生可以进行多次测试,选取最高分数为最终成绩。试题的不同杜绝了学生作弊,同时这种测试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与同学比较的过程中,也在与自己比,在多次测试中进行了学习。这样,就将考试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测试方式的改变能调动学生很高的积极性。
      在大多数学校,同一自然班的学生音乐水平差别很大,这非常正常,因为学生并不是按着音乐的水平考入同一所学校的。而教学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这样才是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就需要评价。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课程评价,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研制我们自己的评价工具,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把评价作为课程的起点和终点。
      《中国教师》: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您认为当代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有哪些?
      梁洪来: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然后才能谈如何培养学生。教师的爱要传递给每位学生,这样才是面向全体学生。“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师”讲的就是教师要爱护学生,“德不近佛者”当不好教师,单就“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就做不好。
      “技不似仙者,不能为师”,这就是对教师的技术要求。音乐学科是技术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师的才能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喜好,一个学校的音乐教师就是音乐的化身,如果教师技术不达标,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情不如痴者,不能为师”,对音乐没有痴心,当不了教师,把音乐仅当饭碗,当不好教师。因为教师对音乐的情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音乐的痴爱会感染、打动学生对音乐、对美的追求,如果教师对音乐不当回事,没有任何感情,不尊重音乐作品,学生也不会去尊重音乐。
      《中国教师》:梁老师,您刚刚从三方面综合讲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针对课堂教学请您谈谈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梁洪来:教师应该修炼我们自己的“法术”。首先是学科技能,音乐学科是术科,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技能,才能使学生进步。这不仅是情感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敏锐、持久的观察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如果教师能力欠缺,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呢?这很值得怀疑。其次是教学能力,有的教师音乐素养很高,但是教不出来,讲不清楚。所以我们把教学活动分为几等:第一要站得住;第二要说得清;第三要听得懂;第四是学得会;第五是用得上。其中,后面三条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音乐教师在课上讲的东西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得站得住,得讲正确了,别胡说,最后一直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的任务是说清楚,仅说清楚还不行,还得保证学生会了,这样才是最终目的。这个目标比较高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非常理想了,但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所以,我们教师同行,不能以“教了”为目标,应该以“教会”为目标去追求。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以学评教,以学生会不会来评价教师讲得好不好,而不是以同行的评价为依据。“哟,昨晚又熬夜了。”这不能作为评价教师好坏的依据,这样的教师只能去参评劳模。因为你付出了再多,学生就是没有明白,学不清楚,这只能说是教师的问题。
      另外教师应该掌握学科规律,而不是让学生死背知识、概念。教师掌握了规律,再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规律才变成一个个“法术”,学生学起来才有意思。如果你只看到现象,抓不住本质,就会淹死在现象之中,那这个人永远是智慧的贫乏者。教师的行业是智者的行业,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所以说,教师的工作是智慧的结晶,而不仅仅是汗水的付出。
      (责任编辑:林静)

    推荐访问:教改 研读 新课标 共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