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把美学理念贯穿于钢琴教学始终_教师教育理念一句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51:43 点击:

      摘要: 钢琴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把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美”中学习、感受、体验,而后又去创造“美”、表现“美”,使钢琴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钢琴教学 “美” 激发兴趣
      钢琴音域宽广、伴奏的适应力强,泛音丰富,音色的亲和力强,是一种完美的演奏乐器,在独奏、与其他乐器合奏、伴奏时效果都很好。钢琴具备高、中、低音,能满足各种人对声音的需求,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音乐给人们以美感,我们在教钢琴时,应充分利用音乐之美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美”中学习、感受、体验,而后又去创造“美”、表现“美”。
      一、用“美”激发兴趣
      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激发兴趣的办法很多,诸如目标教育、鼓励教育等。但这两种办法并不是激发兴趣的良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生与钢琴接触久了,被钢琴音乐之美吸引住了,使钢琴音乐成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兴趣逐渐形成。所以,我们除了采用正面的目标教育和鼓励教育外,要充分应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用美来保持兴趣,使学生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从而保持兴趣的稳定性,才能获得更快的进步、更大的成绩。
      音色美。人们喜欢听钢琴的声音是因为钢琴的声音悦耳动听,能给人以愉悦、兴奋的感受。李斯特曾说:“既然音乐是以声音来表现的,那么,每一个演奏、演唱者首先应当关心自身表现出的声音尽可能地优美一些,训练和掌握美妙的音质、音色,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任务。”
      触感美。有些钢琴弹起来很费力,要不了多久手就软了,琴键的灵敏度差,达不到得心应手的要求,使弹奏者心灰意冷,逐渐产生畏难、厌烦的情绪,从而削减兴趣。
      乐曲美。选择乐曲对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首乐曲晦涩难听,味同嚼蜡,听者无趣,弹者没心。一定要选择学生喜欢听、乐于弹奏的曲子,在乐曲的风格、内容、情绪方面要注意多样性,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保持不断探究的心态,使其兴趣不断浓厚,愈学愈想学。
      二、用“美”指导练习
      旋律流动美。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其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时而平行的流动,这种流动,把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时代、民族、社会、地域等特征表现出来。人们常将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具有审美价值的旋律有着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表现和良好的动力等三大特征。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旋律审美价值的特征,指导学生练习,克服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运动。
      速度变化美。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属于物理运动现象,人对速度的感知取决于时间流程中声音对听觉刺激的多少,随着乐音的运动,人就会随之而产生心理运动。演奏者一定要“张弛有度”,把握速度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
      力度变化美。音乐的强弱是表现各种对象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声音的强与弱的联觉关系去感知表现对象的大小、远近以及人的情感、情绪反映的强度。如肖邦的钢琴曲《革命练习曲》强烈的音响使人联想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仿佛看到千千万万威武不屈、愤怒抗议的华沙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和声色彩美。音乐本来就没有色彩,谁也没见过音乐的色彩,那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至于在播放音乐时同时播放一些色彩,那只是音乐与色彩互相配合而产生“音与色”的效果,是人为的组合,并非音乐本身有色彩。现在流行的播放器软件几乎都有此功能。
      炫技之美。在演奏高难度的乐曲时需要演奏者有娴熟高超的技艺,特别是华彩乐段(包括即兴部分)是演奏者炫技的机会,充分显示演奏者的绝妙技巧,把乐曲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凝神蔽息、如痴如醉得到炫技之美的艺术享受。
      三、用“美”启发创造力
      作曲家作曲称为一度创作,演唱或演奏称为二度创作,欣赏称为三度创作。作曲家将美(曲谱)写于纸上,表演者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口或手把美表现播出来,欣赏者通过视听联觉感受、品尝音乐之美。由此可见,弹奏乐曲属于二度创作。怎样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我觉得应该抓住一个“美”字,可由老师范奏,让学生感受乐曲之美,也可播放乐曲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乐曲的音响资料。然后查阅乐曲的文字资料,了解乐曲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乐曲风格、特点等。先从整体(全曲)分析,再到局部(乐章、乐段、乐句、乐节、乐汇)考究,掌握乐曲的力度、速度标记。明确乐曲的内容、情绪的变化,参考教师的范奏和所听的相关的音响资料,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把乐曲的真善美的情感和美妙的音响演绎出来。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之所以受欢迎是它能使人悦耳舒心,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审美为核心,把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钢琴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次炤,周海宏,邢维凯.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
      [3]许自强.美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
      [4]王得胜.美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5]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美学 贯穿 钢琴 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