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哀思传统表达的哀伤处理与新意_哀伤的反义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3 04:51:19 点击:

      摘要:哀思传统表达方法将传统文化的民俗和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结合,不仅可以作为我国的本土化心理技术用于哀伤处理,并且对于沉积哀伤的处理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哀思传统表达;哀伤处理;传统习俗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152-02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大批心理工作者亲临灾区,应用各种灾后心理辅导技术对灾区群众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和重建。许多学者期待、并有部分学者正在积极探索,试图总结归纳出更多具有实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结构化操作模式、易于掌握和推广的灾后心理援助技术方法。哀思传统表达方法作为我国本土化的一种调节心理创伤的技术方法在哀伤处理方面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哀思传统表达方法
      哀思传统表达方法是把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调节心理创伤的技术方法。利用我国传统的祭奠仪式,在逝者的纪念日以及如清明节这样的特殊节日,把传统的祭奠仪式如祈祷、祭酒、悲叹、挽歌、哀诗等与哀伤辅导的心理技术结合,达到对哀伤者的心理修复[1]。
      二、哀思传统表达在哀伤处理中的作用
      为了丧失者传达对逝者的追悼和哀思、怀念和尊重以及结束和开始,很多民族都有非常隆重的对于丧失的悼念仪式[2]。丧失者个人或家庭通过这些具有特别意义的仪式来处理丧失,完成丧亲者和逝者健康的分离,进而帮助丧亲者走出沮丧和悲伤的情绪阴影,积极地面对丧失后的生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有很多民俗祭奠活动来表达哀思。例如戴孝、遗体告别仪式、清明祭扫和祈祷、祭酒、悲叹、挽歌、哀诗等有形的操作程序。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悼念活动具有广泛性、礼仪性和强化性(指在中国民间的“百日”和7个7天等纪念活动)[3]。这种传统的习俗具有处理哀伤的心理辅导作用。如有研究发现,在哀伤的初期,中国人与美国人相比,有较强的暂时哀伤和较差的健康报告。但在18个月后,中国人的哀伤感和自我健康报告情况却好于美国人[4]。
      1.儒家的“毁不灭性”哀伤观
      儒家有着“毁不灭性”的对哀伤的独特主张。“毁不灭性”出于《礼记》,“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5]意思是,孝子哀,不可以伤害性命。“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6]
      “毁不灭性”观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对亲人的亡故,固然要表达哀伤,但不能无节制地哀恸以致伤己,而是要尽心、适度、合礼。否则就“过”了[7]。儒家文化对我国文化和民俗的影响深远,儒家文化的哀悼习俗直到今天在民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这种“毁不灭性”观的指导下的哀悼习俗给哀伤提供了正确的哀伤意识和心理修通的过程。
      2.哀伤仪式的心理修通作用
      对逝者进行固定的悼念仪式,对于丧失者面对逝者的丧失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修通作用。这些悼念仪式的目的是完成丧失者与逝者的分离[8]。祭奠仪式给人们提供了哀伤的一个心理过程。人们在参加这种仪式化的哀悼过程中,那些由丧失带来的痛苦得以修通,减少丧失的心理创伤[9]。
      悼念仪式上有特定的情景和默哀氛围,人们可以通过哭诉来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这些仪式上对逝者所致的悼词和哭诉,使参加仪式的人们能够通过社会和文化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冲突。这样合理排除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从悲哀的阴影下走出来。
      延续未了的人际关系,完成信息交流。在悼念仪式上的默哀、回忆、感谢、述情等环节,有效地将主体的意识和情感传递给已经离世的客体,完成了主、客体的信息交流,使得由于客体的匆匆离去、关系的突然中断所导致的主体的各种遗憾得以表达和完成[10]。这种信息的整合有利于消除丧亲者因为哀伤产生的自责、内疚等负性情感带来的不合理信念。
      完成与丧失者的分离。仪式对于培养群体的凝聚力和创伤的康复十分重要。它把人们的悲痛赋予了意义和认同[11]。在仪式中,众人的聚集得以分享和获得支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对死者的告别和祝福,实现了与死者的分离。
      有规律性的仪式和纪念日建立了和逝者的情感联结。我国传统的以七为单元的纪念活动以及在百天和清明节等这样的纪念日所举行的纪念仪式都是一种有效的和逝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方式。Klass研究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哀伤,他发现许多亚洲国家都有着丧亲者在亲人去世后继续保留与逝者的情感联结的习俗,例如在日本有祖先崇拜的习俗[12]。Klass在另一项对丧子父母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父母与早夭子女仍然存在情感联结。由此他认为,哀伤的结束不是结束与逝者的联系,而是用不同于逝者在世的方式来在内心“安置”逝者[13]。我国台湾学者王纯娟、林绮云、Hsu等人都在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对哀伤过程的影响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14][15]。Hsu等人通过分析90年代以来台湾的52位寡妇和她们孩子的叙述以及参与者的观察资料,研究发现获得与逝者的某种重新联系是使丧亲能够恢复到和谐家庭的常见方式,这些家庭都保留丈夫和父亲的象征性想象,努力维持一种整体性的存在。这种与逝者的重新联系是台湾人能普遍接受的化解哀伤的方式[16]。这种通过有规律的看望或者仪式活动,为丧失者与逝者提供了一个情感联接的方式,这种联接有利于丧失者重建生活信心和生活目标。
      三、哀思传统表达的新意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普遍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的黄金时间是在危机发生后的24到72小时[17]。心理援助对应的心理应激的发展过程分为危机事件发生的一两周内的心理援助的应激阶段、几周后的冲击阶段和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重建阶段。一般认为,错过了这样的时间,心理干预或辅导效果将大打折扣,大大增加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率,并且持续影响灾民的心理。原因在于错过了这个时间,就是丧失了最好的处理哀伤的机会,无法将很多内心沉淀的伤痛及时处理。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例如地震后的交通限制、援助人员人数限制等无法使得所有遭受危机事件的人们在最佳时间内接受心理危机干预。那么,传统的纪念节日和祭奠仪式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机会,用人们内心文化高度认同的传统哀思表达方式唤起那些未能及时得到心理援助或者心理重创的人们内心沉淀的伤痛,进行哀伤处理和心理疏导。哀思传统表达方法正是有效的利用我国传统的纪念节日,将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祭奠仪式和现代心理技术结合,充分尊重民俗,借助民俗这种容易接受的表达形式能够使受助者在主观和文化认同上易于接受,又注入了现代心理技术在科学原理上保证了辅导效果的取得。   参考文献:
      [1]金宏章.“5.12”心理重创学生哀思传统表达方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
      [2]张敏.浅谈“5.12”地震纪念日哀伤辅导[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9,6,(1).
      [3]Braun K L,NicholsR.Death and dying in four Asian-American
      cultures:A descriptive study[J].Death Studies,1997,21(3):327-359.
      [4]BonannoG A,PapaA,LalandeK,,et a.lGriefprocessing and deliberate griefavoidance: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bereaved spouses and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5,73(1):86-98.
      [5]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70.
      [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6.
      [7]景怀斌.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J].心理学报,2007,39(2).
      [8]Brice CW.Paradoxes of maternal mourning[J].Psychiatry,1999,54(1):1-12.
      [9]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一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l9(8).
      [10]余方,梁艳红.仪式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探讨[C]//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2008.
      [11]李原.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J].社会心理研究,2008,(3).
      [12]Stroebe M,Schut H.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J]. Death studies, 2005,29(6):477-494.
      [13]Klass D.The deceased child in psychic and social worlds of bereaved parents during the resolution of grief[J].Death studies,1997,21(2):147-175.
      [14]王纯娟.哀伤或不哀伤?当西方的哀伤治疗遇上台湾的宗教信仰与民俗[J].生死学研究,2006,(1):93-131.
      [15]林绮云.社会文化与悲伤反映[J].生死学研究,2005,(6):107-127.
      [16]Hsu Min-Tao,Kahn D L,Yee Der-Heuy, et al.Recovery through Reconnection: a cultural design for family bereavement in Taiwan[J]. Death studies,2004,(28):761-786.
      [17]黄媛,张敏强.地震灾难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

    推荐访问:哀思 新意 哀伤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