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正文

    苏格拉底式爱情 [论亚里士多德悲剧论在《,推销员之死》中的应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0:26 点击:

      摘要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研究和探讨美国剧作《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情节,指出若从“突转”和“发现”的角度反观《 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洛曼的命运,可以发现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关键词:突转 发现 悲剧情节 悲剧人物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悲剧”定义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同时,他还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为: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在此基础上,他对悲剧的情节、悲剧的冲突问题、悲剧人物、悲剧的效用展开了进一步阐释。
      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而“突转”和“发现”是构成情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和研究美国现代剧作《推销员之死》何以能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为前提的条件下产生出威利・洛曼这样的悲剧人物和一系列的悲剧情节,从而营造出一种摄人心魄的悲剧效果,目的在于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一 “突转”在《推销员之死》中情节的体现
      按照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突转”指行动的发展由一个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是要安排一些行动使得主人公突然由顺境转到逆境,或是让主人公突然由大喜转为大悲的情节动作。在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这样的情节安排体现得尤为突出。《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因此,生活中的“突转”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威利・洛曼对长子比夫寄予很高的期望,比夫在上学期间很受同学的欢迎,并且体育技能出色,因此邻居家的孩子总围着比夫团团转,这些让威利感到非常的欣喜和自豪,认为他能上大学。当威利看到比夫不努力读书,考试作弊,无照开车,甚至还养成了经常偷东西的坏毛病时,他没有及时制止,结果,比夫中学都没能毕业,更不用说上大学了。至此,威利失去了对儿子的第一个希望。而这也是威利生活中的第一个“突转”。紧接着,比夫知道了父亲威利竟然背着他的母亲在外面搞女人,而且还让他撞了个正着,父亲高大的形象变得猥亵了,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恶化,这对于威利来说是第二个“突转”。威利・洛曼和自己公司老板关系是相对密切的,他和现任老板霍华德的父亲关系很好,连霍华德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他也是公司的元老。当他觉得自己年老体衰已经不适应每天开着车跑码头推销时,要求老板霍华德把他调到纽约,在城里找点事做。他的要求不但被拒绝了,更糟糕的是,他也被开除了,连“一个礼拜四十块钱”的工作也没有了,这使得威利失去了生活中的第三个希望,这是他的第三个“突转”。在威利因为失业陷入了绝望中的时候,在外游荡了十几年的儿子比夫的归来,成为威利・洛曼生命中唯一的亮光,然而这光亮本身也是凄楚而微弱的。比夫看到了父亲的衰老和家庭的艰辛,决定和弟弟一起策划做体育用品生意,这个想法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又一次点燃了威利的梦想,也给全家带来了希望。威利还建议比夫去前任老板奥利弗那借点钱,因为儿子比夫自认为他和奥利弗的私交甚好,可以以此做为本钱来投资生意,他们实在是一点钱也没有。对于怀揣美好梦想的三人来说,这次应该走运了吧。但情节却再一次发生了“突转”,当比夫向奥利弗借钱的请求遭到拒绝后,他竟然顺手牵羊从奥利弗的办公室偷了一支自来水金笔出来,为此招来了麻烦。威利为比夫准备的庆功宴成为泡影,父子大吵一顿,最后不欢而散。孤独的威利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他失去了生命中最后的希望,而这也是威利・洛曼生命中的第四个“突转”。
      至此,威利选择自杀为儿子换回两万元的保险金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剧作通过对主人公威利・洛曼生活中的这四个“突转”的情节安排和描写,加深了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二 “发现”在《推销员之死》情节艺术中的安排
      “发现”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剧情中的又一应用,“发现”是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它可以是从主人公对自身或对其他人物新的发现,也可以是对一些重要事实和后者是无生命的发现,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找到原因和说出原因。该剧通过威利的哥哥本,唯一一个成功了的人来设置“发现”。本与威利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威利一直持有那种“肯闯”就能成功的美国致富路的理念,而本认为“肯闯”就是适应现实,只做有利可图的事。由此,我们“发现”了像威利这样正直、善良、坦白,靠勤奋想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之所以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悲剧色彩不仅体现在威利的死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活上的失败。在威利死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失败在哪里。作者在结尾处安排了情节的“发现”,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比夫最终发现了失败的原因,认清了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人,不是个当领导的料。与此同时,比夫认为他父亲威利错就错在始终不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毁了他的父亲。这些都是情节中的“发现”成分。在结尾处,作者利用这些“发现”情节的安排把“美国梦”的冷酷本质表现了出来,从而更加深刻地揭露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追求金钱至上观念所造成的悲剧命运。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突转”和“发现”是同时发生的。在《推销员之死》的最后一幕,当比夫发现父亲有自杀的念头时,比夫“痛哭流涕”地拉住威利劝其打消自杀念头,威利也温情地说出了他的希望――相信比夫终究会有出息的。但事情并未像比夫所想的那样发展,深夜,威利冲出屋子开车自杀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儿子换回了两万元的保险赔偿金,从比夫发现威利有自杀的想法到威利选择开车自杀,“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把悲剧推向了高潮。这一系列的“突转”和“发现”,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使悲剧情节更富有冲突性与集中性。
      通过对 “突转”和“发现”在《推销员之死》情节中的功能和本质的阐释,本文揭示了“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结构中最紧密的、有力的组织者,能产生使人惊心动魄的、悲剧效果的必要的元素。
      三 悲剧的冲突论在剧中的展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了错误。我们可以看出,最完美的悲剧冲突是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庭之中”,并且是由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过失”造成的,这种悲剧冲突可以理解为“内部冲突”,悲剧人物产生于“自己人”的相互残杀和自身各种行动的矛盾对立之中。
      在《推销员之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生活的矛盾以及悲剧的冲突。该剧描写了一个普通推销员威利・洛曼的家庭中充斥着“美国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使整个家庭毁于威利・洛曼自己亲手缔造的“美国梦”里。这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族之中”。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自己的失业,儿子比夫的失败:没考上大学,偷东西的毛病等,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不切实际的“美国梦”,以及当时复杂的社会对人们精神的摧残所酿成的悲剧。但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在《推销员之死》中看到,作为一个扮演着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的威利,他不但背叛了妻子,同时与儿子的关系也发生了恶化,儿子比夫处处与他作对,并把这一切的矛盾都归罪于威利的虚伪和两面派。
      在《推销员之死》中,父与子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引发出一连串的失败和精神打击,从而制造出了悲剧。
      四 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悲剧人物性格的刻画应该做到四点:“第一,性格应该好;第二,性格应该适宜;第三,性格应该相适;第四,性格应该一致。”也就是说,性格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似,性格应该前后一致,也应做到“寓一致于不一致中”,即人物的“性格”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突出强调了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好的人,这种好应该超出一般人。他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当是介乎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人,即犯过失的好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
      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悲剧形象,威利性格最大的特点是:不能分清现实和幻想;另一个特点就是对“美国梦”的实现所持有的错误观念,这种特点使他除了不能面对现实和经常沉浸在已逝去的美好日子之外,还错误地认为他的儿子们总会有一天能成为成功人士,而他自己也会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员。另外,他还强调讨人喜欢和投机取巧,轻视实际技能,轻视坚持不懈的努力,认为成功人士都是投机者。
      因此,在威利的身上更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人物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而在威利身上所犯的错误则是他的性格弱点。
      五 悲剧的效用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应当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宣泄。引起怜悯与恐惧,是悲剧独特的快感,是“无痛的快感”。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与疏泄,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使人身心健康,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推销员之死》中,阿瑟・米勒通过剧情把威利・洛曼描写和安排成一个怀揣美国梦想的商人――受人欢迎,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具有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的精神。但到最终,他不但没有成为成功的推销员,还亲眼目睹了自己儿子们的失败,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作品通过对威利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悲剧人物的失败命运的描写,即从喜到忧,从顺境到逆境,从怀揣梦想到梦想破灭,写出了被“美国梦”所毒害得那些想获得成功和财富的普通人的命运,他们会像威利一样难逃失败,最终会落得个支离破碎的局面。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威利的“美国梦”破灭后,作者透过比夫的觉醒让读者又看到了另外一种未来和希望。他希冀这能让那些沉浸在“美国梦”的人们赶快回到现实中。
      总之,“突转”和“发现”在情节上的安排,以及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情节冲突,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重要观点。通过对《推销员之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正是依据了以上观点,在情节冲突的安排上可谓独具匠心。可以说全剧的中心就是威利的自杀,死亡。为了实现这一终极冲突,作者设置了复杂的矛盾关系架设来反射“美国梦”的破灭,丰富了剧作的观照人生和对人物悲剧命运的表现,使该剧成为美国戏剧史上难得的一个超越。
      
       参考文献:
       [1] 阿瑟・米勒,英若成译:《推销员之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年版。
       [2] 埃默里・埃利奥特编,朱通伯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
       [3] 张仲裁:《西方古典文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4] Chang Yaoxin.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Tianjing:Nankai University Press.1990.
       [5] Robert A Martin.The theatre Eassys of Arthur Miler[M].New York:ThomasY.crowell Company,1980.
      
       作者简介:
       王海涛,女,1972―,河北张家口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乔青水,女,1971―,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刘佳君,女,1962―,北京市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亚里士多德 推销员 之死 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