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申请书 > 正文

    奥斯卡的“人设”崩了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31 16:15:07 点击:

      奥斯卡似乎总找不到能取悦所有人的平衡点。

      北京时间2月25日,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杜比剧院拉开帷幕。所有的好奇和预测也逐一尘埃落定。
      夺冠热门基本都在预料之中:《绿皮书》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个重量级奖项;《罗马》也稳稳坐上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的宝座;最佳男、女主分别被《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拉米·马雷克和《宠儿》的奥利维娅·科尔曼收入囊中。
      然而,本届奥斯卡的筹备和最终呈现,都经历了一波三折。
      在去年创下史上最低收视率(观众仅2650万人)之后,奥斯卡一度想调整奖项设立以及颁发时段。结果,新设立的奖项“最佳流行影片”增了又删。
      去年12月,奥斯卡官方宣布了颁奖典礼主持人,结果今年1月定下全流程由明星串场,于是创造了自1989年以来,30年里首次无主持人的一场颁奖典礼。
      就算播出方ABC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益,将典礼严格控制在3小时内,相比上届成功增加了300万观众,却也依旧落得观众数量史上倒数第二的成绩。
    美国洛杉矶,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

      如此看来,奥斯卡似乎走入了它的“至暗时刻”。

    取悦所有人


      有人说,本届奥斯卡是最政治正确的一场颁奖。而事实上,奥斯卡被“政治正确”这一“人设”困扰了太久。奥斯卡似乎总找不到能取悦所有人的平衡点。
      今年,电影《绿皮书》《黑豹》以及真人短片《肤色》都是获奖作品,也都将种族问题摆上台面。有人认为,这也算是给前几年,特别是2015年、2016年的第87届、88届奥斯卡的“全白”获奖电影名单,一个迟来的“解释”。
      而取消主持人一事也出于相似的考量。原计划由喜剧演员凯文·哈特担当主持一角,却因网友曝出哈特昔日有“恐同言论”,导致哈特遭到了全美的强烈抨击。虽然主办方希望以哈特公开道歉作为了结,不料被哈特拒绝。最终,哈特辞去奥斯卡主持,落得奥斯卡今年无主持一角。
      作为全球聚焦的电影盛事,奥斯卡除了需要布置事务和设定主题,“是保守,还是创新”的矛盾也总在获奖影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今年这一届而言,电影《罗马》取得的成绩可谓亮眼—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的胜利,不仅是电影本身和团队的胜利,也发出了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开始在电影事业中崭露头角的强烈信号。事实上,近年来网络媒体创造的文艺作品,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大型制片公司的出品。而且,就在奥斯卡提名宣布的同一天,Netflix正式加盟了美国电影协会(MPAA)。
      可惜《罗马》也没能逃过奥斯卡多年的“最佳外语片魔咒”,即历史上没有一部电影能同时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因此,“最佳外语片”奖项,似乎成为以《罗马》为代表的非英文影片所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除此之外,也有令人惊喜的消息:今年的奥斯卡首次认可了漫威宇宙的地位。《黑豹》一举拿下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三大奖项,令无数超级英雄粉丝欢呼雀跃。
      虽然《黑豹》取得的成绩主要限于技术范畴,但对于活跃在漫威等特定领域的电影人来说,这是值得庆祝的事。

      奖项的评比标准始终容易受到各种“人设”的影响。

      同时,动画片《蜘蛛侠:平行宇宙》获得了最佳动画长片也证明了,奥斯卡仍然永远鼓励任何形式的想象力发挥。在某种程度上,“超级英雄”的荧幕象征意义,除了引领普通人的正义梦想,也让打破常规与陈旧在现实中得以实现。
      但无法避免的是,奥斯卡仍然陷入一种质疑,即这样的呈现是“电影商业化”的又一具象。尤其是学院新任主席约翰·贝利说出“包容是极其重要的!奥斯卡的主旨就是要表彰好莱坞流行电影的杰出成就”这样的话,让不少人对于艺术的“泛娱乐化”忍不住生出担忧。

    跌下神坛?


      这个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百废待兴时期成立的颁奖典礼,如今看上去已经不复当年了。
      当年,有“好莱坞之王”之称的米高梅公司对同行们提出了构想:建议将好莱坞优秀的影视精英集结起来,让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及摄影师们等组成一个团体,既成为产业支柱,也方便制定相应规则、调解纠纷、疏导障碍。
      米高梅公司的构想迅速得到了响应,從而有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励,也就是俗称的奥斯卡奖。这个奖励最初是期待通过定期对优秀电影从业者的表彰,来鼓舞艺术创作的士气,推动电影产业的新发展。
      成立之初,奥斯卡就受到了电影业及大众的高度关注。到了第二届时,洛杉矶电台就进行了一小时的实时现场转播。此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参与了相关报道。
      从1927年第一届金像奖开始,奥斯卡已经走过90多载春秋。这期间,战火四处燃起,世界格局逐渐重塑,恐怖主义开始抬头,互联网以光速发展,千禧一代越来越陷入焦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沾染了时代的特殊烙印。
      让时光回转20年,可以看到奥斯卡不断向大众推荐着佳作。比如,好莱坞交出的佳作有《泰坦尼克号》《心灵捕手》《拯救大兵瑞恩》《楚门的世界》,欧洲影坛诞生的是《海上钢琴师》《美丽人生》《罗拉快跑》,动画片有《花木兰》《未麻的部屋》。
      然而,第7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迎来了转折。这一届中,多部备受好评的影片,如《楚门的世界》  《她比烟花寂寞》《中央车站》皆颗粒无收,反而差强人意的平庸之作《莎翁情史》收获了大满贯。一时间,对奥斯卡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加上,《莎翁情史》先后被曝出改编自真实人物却虚构大量历史、韦恩斯坦影业浮夸的公关行动被吐槽为商业运作的产物,令奥斯卡一度跌下神坛。
      商业运作也好,政治正确也罢,它们都不止是奥斯卡的疑惑。在整个艺术领域,奖项的评比标准始终容易受到各种“人设”的影响。奥斯卡作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电影奖项,它应该成为多元文化下各族群展现所关注的时代议题的舞台,但同时,起源和生长于美国环境中的奥斯卡,评选结果难免会传达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
      也许一部分人感到对奥斯卡的遗憾,并非出自对政治正确等“人设”的反感,而是惋惜人类可关注和探讨的议题似乎就是为了“政治正确”。换句话说,被限制了视野和维度,无法拥抱真正存在的争议与矛盾,才是让人诟病的。
      如今,奥斯卡的焦虑显而易见。广告一分钟没少,颁奖时间仍然超时,收视率回升的数值可怜兮兮,传统媒体工业要开始和流媒体打架抢蛋糕……在竞争被放大、资本的风头可能会盖过艺术创造的情况下,也许奥斯卡真的需要改变了,甚至是改革。
      或许,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中,导演阿方索·卡隆从墨西哥老乡、同是导演的吉尔莫·德·托罗手上接过“最佳导演”小金人这一幕,就是一次提醒我们电影评价应该回归到电影本身的强烈信号。

    推荐访问: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