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申请书 > 正文

    [初到拉萨的日子]北京东路的日子刘千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46:21 点击:

      2004年7月31日早晨10点,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上飞机,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拉萨,到今天已经有些时日了。行前,与朋友们约定,到西藏后,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一些在藏的行踪和感,在网络上与大家保持一定的联系。但初上高原,还没有定下神来。那种约定变成了美丽的童话。现在,我服务的《民族文学》杂志社命令我拿出些东西来。我不揣零碎地呈上以下文字,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西藏之于我,亲切而又陌生。说亲切,是因为我也是出生在雪域高原的藏族:说陌生,是我已在远离故土的北京生活了26年了。这一次受中国作协的派遣,参加第四批援藏工作,既圆了我多年的梦想。又承担着相当的责任,心中喜忧交集,难以言表。
      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此次援藏干部187名,包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340飞机经太原、西安、成都、昌都航线至拉萨,在高原的航线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机翼下山峦起伏。冰川相间。间或河谷和绿洲中的城镇。提示着高原生活的新鲜与艰难。从拉萨贡嘎机场驱车93公里,集中在拉萨明珠花园,经过一夜的高原环境的适应,8月1日,团体的大部分同志都正常地出现在早餐桌上,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无一例外:感觉怎样?当然,身处海拔3700米的高原,胸闷、头疼、睡眠差等等症状都是身体对缺氧的正常反应,适应一段时间,这些症状都会基本消失。这次我们同行的中央企业派出的许多年轻干部。他们将奔赴日喀则、昌都、那曲、阿里等地区的县城,那里,才是把援藏工作引向深入的前线。
      动员全国支援西藏.是中央在西藏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政策措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西藏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央从全国抽调干部进藏,实施各方面的支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并在总结多年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分工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2001年6月。中央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西藏工作“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并决定对口支援的工作由上一个十年再延长十年,我们这一批,有幸成为了两个十年的承启者。
      集中培训的时间。在新鲜与迷糊中迅速游走,我和中国文联援藏的王守明同志已与西藏文联接上了关系。来不及体味高原反应的滋味。来不及留意蓝天白云下的圣城拉萨。在文联的大院里进出了好几回,满脑子是如何开展文联作协的援藏工作。如何让文艺援藏工作实现制度化,如何将已有的一些想法尽快加以落实,如此等等。行前,作协领导曾对我的援藏工作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安排和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西藏文联这是第一次受援。许多管道都不很通畅,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真有点如坠五里雾云中。
      八月的拉萨。阳光亮亮的,空气湿润而清新,鲜花怒放。这里夜晚下雨,白天云开,四面山上的绿色浓密厚重,街道树阴繁茂……在这样的城市,在这样的季节。我想。我的思绪会很快清晰吧。
      这天下午,我们突然被通知西藏文联来人接了。没什么思想准备,搞了个措手不及,而且,文联安排的住房也由于刚刚装修,油漆味甚重。一问才知道,东道主自治区组织部已经被店家逼上门去,因为这个季节的拉萨,游人实在太多,我刚一出门,早已候在门口的客人就急忙落脚了。
      人人都说七八九三个月是拉萨最好的季节。但拉萨的朋友们都苦着脸告诉我。你可千万别在这个季节到来凑热闹,连布达拉宫的参观券都买不着!什么床位呀车呀导游呀,一味紧张。其实,西藏的四季都有它的魅力,秋天璀璨的色彩,冬日暖洋洋的阳光,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西藏文联在拉萨的西郊,过去,这里是拉萨著名的湿地的一部分,是拉萨这座城市巨大的肺,现在人们把它叫做拉鲁湿地。拉鲁家族是旧西藏拉萨的一家贵族,其领地包括很大一块湿地,其实这里有一个概念错误,拉鲁湿地只是拉萨湿地的一部分,整个一大片湿地,过去主要还是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的。
      随着城市的日益庞大。拉萨湿地也逐渐萎缩,给拉萨的气候带来了明显的影响,现在,拉萨市人民政府已经把湿地完全保护起来。并建立了自治区级的自然保护区。西藏文联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自然条件在拉萨得天独厚,院子里参天的树木,茂密的芦苇,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城市里的机关,倒像是乡村里的单位,含着几分野趣,对一个新的人住者,还附加一些忐忑。
      文联分配给我的住房是一个带小院的两层小楼。初一听吓人一跳,一个人住一栋小楼带一所小院。那得用什么样的工夫来收拾呢?进了门才知道,所谓的小楼不过是把两小间屋子叠起来而已。楼下是一个小客厅、洗漱间和厕所,楼上是一间小书房。一间卧室。我这样描述,不是有什么不满,而是为了不把人吓着。事实上,这个小楼相当舒适。对一个人来讲,甚至有点过于奢华了,何况,还有一个小院,院子里有一棵桃树,一株蔷薇,想必春天的时候,一定满院芬芳吧。
      这个小院还是一个小小的动物世界,无数不知名的昆虫来来往往。被迫无奈。只好用“雷达”在门框内设了一道防线,但愿不会因此而滥杀无辜。
      文联的同志对这里进行了几乎完备的装修和配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接下来的两天,就是我上窜下跳地对房间进行摸底、收拾以及配置一些个人嗜好的物件,比如光纸篓我就买了六个,在每个房间以及楼道、院子的角落都安布下来。使我可以随时从容地在任何地方丢纸屑杂物,爽!
      手脚忙着收拾。脑子还得想:人家可不是让我跑到这里享受的,偷着乐一会也就够了,该干嘛还得干嘛。其实,文联的好几位领导都还住在外面。我心里还是蛮大压力的。
      周一上班,进了办公楼,心里就沉重起来。这哪像是一家自治区一级的机关大楼?真的不好形容,说像一个破旧仓库吧,还都是一间一间的,而且都是堂堂的各个协会。后经文联领导解释,才有些释然。这栋建筑已经被列为危房,自治区领导已经明确表示必须拆除新建。政府的计划都已批了下来,今年就有望开工了。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全然释怀。西藏的文学艺术。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的时间里,为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西藏了解西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的文学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化产品,丰富了我们国家姹紫嫣红的文艺百花园,眼前的状况,与西藏文学艺术应有的地位。与西藏文艺家们的贡献,与当今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不相符的。由此,肩上也多了一份沉重。
      除了沉重,还有着急。行前作协领导安排的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要建立新的工作思路,还需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时间不等人。构思中的一个文艺援藏工作座谈会的想法,若不抓紧时间筹划,就得跨年度了。
      由于时差的关系,西藏的作息时间是早9点到12:30,下午3:30到6:30,还不太适应。不是起得太早。就是睡过了头,颠三倒四,感觉时间很是不够用。白天倒是很长,但就是抓不住,怪!晚上又不能睡得太晚,要不第二天早上又起不来。这件事还真得认真琢磨琢磨,找出规律来。
      西藏文联庭院深深。草木荫荫。这里走出过才旦卓玛、韩书力、罗念一这样的艺术家,掀起过中国当代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暴,产生过扎西达娃、马原、马丽华等文学才俊。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藏文联这方水土会养育出更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因为西藏雄浑大美的山川自然,因为西藏无可阻挡的前进步伐,因为西藏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交融,因为积淀了千年的文明,正被先进文化的号角唤醒,并以其纯朴深厚的魅力,弥补现代文明发展中的种种缺憾。这样的一个大背景,这样的一个的舞台。没有理由不产生大艺术。大作品。
      责任编辑 杨玉梅

    推荐访问:拉萨 初到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