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申请书 > 正文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试题赏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2:43 点击:

      中国翻译测试可追溯至清代的科举考试。据马祖毅(1984)记载,同文馆翻译测试的“初试是把外国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是将某条约中的一个片段译成外文”。然而,“对各种翻译测试的系统研究都不多见”、“国内外测试研究是把英语语言作为测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等,极少提到翻译测试问题”;“翻译测试研究,是要从翻译理论和测试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翻译教学及其测试跟作为语言教学手段的翻译测试有何不同”。(穆雷,2006: 466-467, 471)。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Vermeer, Manttari和Nord等代表人物。目的论由德国翻译家弗米尔于1978年提出并加以发展,是功能学派的支柱理论。目的法则、篇内连贯法则、篇际连贯法则又是目的论的核心法则。
      Christiane Nord(2001)的专著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可以说是该理论流派的集大成者。弗米尔的目的论便包含在内。基于书中所概括总结的目的论以及该书译本《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张美芳,王克非主译,2005),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对TEM 8翻译测试试题原文和参考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尝试为TEM 8翻译部分试题的命制、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备考学习给予方向和指导。
      一.目的法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和翻译方法。在Vermeer看来,“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环境下运作,面向想要使用文本/译本的人,并且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运作”。通常情况下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目标文化中对目标语观众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
      TEM 8常考两大体裁:一是选自报刊杂志的论说文;二是文学作品选段。按照卡塔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论说文属于调控型文本,重在原文诉求功能的实现;文学作品选段属于表情型文本,重在原文“美”的再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尽管同一文本会兼具多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功能起到主导作用,正是文本的主要功能决定相应的翻译方法。故此,以上对文本的分类是基于其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例如,TEM 8(2007)汉译英就是典型的文学翻译选段,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6第3期张炜的散文“美生灵”。选段状物状景,描绘了黄河滩上一幅和谐自然美的美丽图画。可以说,原文处处透着美,同样译文也得如此。“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准确把握原文内容的前提下,运用译入语中最恰当的表现手段,尽力再现原文的语言美”(邵志洪,2008: 51)。参考译文从以下2个方面实现了原文的语言美,原文的目的。
      1.选词美
      参考译文运用了splendid, a flock, grazing, throws a glance, chew, scene, out of sight, at ease, luxuriant, nourished, plump, see, snow-white等词汇将羊的悠然自得、肥硕描绘得惟妙惟肖,同时一片美景也跃然纸上。
      2.句法结构美
      原文第一句话连着用了两个介词短语表地点状语,译文顺应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将第二个介词短语调到句后。这样整个译文句子看上去更加平衡,避免了头重脚轻。值得注意的是译文用了一个句子把原文第四、五、六3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和非谓语leaving的使用使整个句子虽然看上去很长,却紧凑连贯。同样,第七句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句式的束缚,及物动词nourish的使用让译文短小精悍却不失其义。
      二.篇内连贯法则
      “篇内连贯”就是说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有一定意义。只有当人们认为接受到的信息相当符合他们的环境,信息交流才能说是成功的。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陈水平,何高大,2009: 101)。
      TEM 8(2003)汉译英原文从一个孩童的角度描写了得病前后的心理落差,笔调诙谐幽默。若将原文的用词“横行霸道”、“隔离”、“拘禁”、“打入冷宫”、“摒弃”、“为世所遗”直译出来,译文将很难被接受。译文分别根据语境将之处理为do whatever I like, segregated, confined, was neglected and became very frustrated, being discarded by the rest。如此,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并实现在译入语语境里的交际意义。另外,汉语原文用了一些四字格短语,译文按照英语表达习惯传递了原文的交际意义。如把“百花怒放”、“宾客云集”、“笑语四溢”、“大千世界”、“穿插其间”、“喜气洋洋”、“兜上心头”译为a profusion of flowers were in full bloom, a crowd of guests collected, laughter was heard all over there, a kaleidoscopic world, shuttling, full of joy, was thrown into。
      还有,对原文数量词的处理。汉语习惯用数词+量词的形式,若译文也照此模式,将不符合译入语的用语习惯,这样,就很难传达原文的交际意义。译文很好地处理了这个矛盾,把一幢、一个、一时、一片、一霎时、一阵分别翻译成a, one, in no time, 不译,all of a sudden, a fit of。
      三.篇际连贯法则
      “篇际连贯”就是强调译文和原文的忠实,也被称为“忠实法则”。忠实程度受制于译文目的。如果翻译目的要求改变文本的功能,翻译标准就不再与源语文本保持篇际一致,而是对目的而言的适当性和合宜性。“在目的论中,忠实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刘小玲, 2008: 58)。的确,绝对的忠实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你们对忠实的追求。“对‘忠实’的追求是维持原文与译文之间联系的纽带,这根纽带一经切断,翻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窦岩,陈华伟,2008: 61)。像2009年的英语原文是一篇关于环境危机的短文。译文遵照原文的行文习惯,同时兼顾汉语的表达方式,运用了很多四字格短语将危机的严重性以及人类面对危机的漠然描绘得惟妙惟肖。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穆雷.翻译测试及其评分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38(6):466-471.
      赵护林,长江师范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目的论 翻译 赏析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