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鲁迅办出版社】 光明出版社的书怎么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57:45 点击:

      鲁迅一生办过七个出版社。他不但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实在也是出版家。一生而办七个出版社,就是在职业出版家中,也是颇为难得的。他搞出版,不是为了赚钱,倒是每次都赔了本,而且还有杀头,坐班房的危险。但他不顾经济困难,不顾政治风险,仍然乐此不疲,因为革命需要。鲁迅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鲁迅办的七个出版社,三个是“合资经营”的,其中之一就是未名社。未名社成立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成员共六人,除鲁迅外,其余五位(曹靖华、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都是二十余龄的青年。鲁迅为未名社主编了《未名丛刊》,专收译文,所译的主要是俄国、苏联和日本的作品及文艺批评。鲁迅在《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中说:“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之意,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他了。”至于这套丛书的编辑方针,鲁迅说:“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稍微感到一点热闹。内容自然是很庞杂的,因为希图在这庞杂中略见一致,所以又括而为相近的形式,而名之曰《未名丛刊》。”这套书的经营宗旨则是:“大志向是丝毫也没有。所愿的:无非(1)在自己,是希望那印成的书从速卖完,可以收回钱来再印第二种;(2)对于读者,是希望看了之后不至于以为太受欺骗了。”这两条很重要:第一条说明出版这套丛书不是为了赚钱;第二条说明决不粗制滥造。这套丛书共收译文二十三种,译者除未名社成员外,也有一些社外的青年。为了鼓励青年译者,同时也为了引起读书界的注意,鲁迅把自己的五种译文也编入这套丛书。鲁迅为未名社还另编了一套丛书《未名新集》,是专收创作的,先后共出六种,作者都是未名社成员。鲁迅自己的《朝花夕拾》也收在里面。未名社还在鲁迅的支持和指导下,编辑出版了《未名》半月刊,主要发表同人的作品。自一九二八年一月创刊,至一九三○年四月出至二卷十二期而停刊。未名社在北京景山东街设有出版部,有出售书刊的门市部,还办理外地来邮购的业务。未名社的经费,开办之初,五位青年各出五十元,而鲁迅一人则出四百六十六元。鲁迅在未名社出版六种书,从不提取稿费。一九三三年,未名社结束后,将一部分书转给开明书店出版,鲁迅才从该店得到了大部分补偿。鲁迅说:“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忆韦素园君》)鲁迅主张埋头苦干,踏实工作。他自己也正是这样。
      继未名社之后,鲁迅又办朝华社。朝华社成立于一九二八年底,成员五人,即鲁迅、柔石、王方仁、崔真吾、许广平。开办之初的经费是共同投资的。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中说:“王、崔、柔石三人连鲁迅四人共同投资,每人一股,鲁迅除借垫柔石,自任一股外,后来又自动再加一股,算是我的名义,无非增大出书能力,合起来鲁迅担任五分之三。”朝华社出版了《朝华周刊》,由鲁迅、柔石合编,编排格式、刊头图案、插画等,均由鲁迅设计、筹划。该刊创作、译文兼收。译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东欧、北欧的“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从一九二九年一月起,该刊附出《艺苑朝华》画刊。鲁迅为该画刊写的广告中说:“虽然材力很小,但要绍介些国外的艺术作品到中国来,也选印中国先前被人忘却的还能复生的图案之类。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每期十二辑,每辑十二图,陆续出版。”这段话虽然写在广告中,却很重要,可说是该刊的编辑方针。《朝华周刊》共出了二十期,《艺苑朝华》只出了五辑,没有能实现预期的计划。《朝华周刊》于一九二九年五月停刊;六月,朝华社即出版《朝华旬刊》。周刊是十六开本,旬刊是三十二开本。旬刊仍然兼收作品和译文,出至十二期停刊。除刊物外,朝华社还出版了《朝华小集》丛书,但只出了由捷克翻译过来的《接吻》一种,是狭长的六十四开本,由鲁迅设计封面;还出版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丛书,但只出版了《奇剑及其他》和《在沙漠上》两种,共收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犹太、南斯拉夫、西班牙、法国、俄罗斯、苏联的短篇小说二十五篇;还计划出版《北欧文艺丛书》,但一种也未能出。关于办朝华社的动机,鲁迅曾说过:“……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为了忘却的纪念》)但朝华社终于只办了不到一年而天折,刊物不能继续办,丛书不能继续出,主要的原因是赔完了老本。朝华社成员之一的王方仁的哥哥,是开文具用品商店的。朝华社出的书刊就托他代销,印书用的纸、油墨就托他代买。那知代销的收不回款,代买的都是次货不能应用。朝华社不但赔了老本,鲁迅和柔石都还分担了债务。柔石只得加紧译作去偿付欠款。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鲁迅看到了柔石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忠厚待人的高贵品质。
      接着,一九三一年,鲁迅办三闲书屋。三闲书屋既无编辑部,又无出版部,也无门市部,是鲁迅自费印书的一个名义罢了。该书屋先后出书六种:苏联长篇小说两种――《毁灭》和《铁流》;版画四种――《士敏土之图》、《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死魂灵百图》。两种苏联小说,原是神州国光社约请鲁迅编的《现代文艺丛书》中的。由于反动派的压迫,该社毁约,鲁迅为了和反动派“赌气”,决定自费印刷。鲁迅十分喜欢这两部小说,“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因为“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的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关于翻译的通信》)出版四种版画,可以说是朝华社的工作的继续,目的在于使中国的“艺术学徒”有借鉴的依据,以期木刻艺术在中国得到繁荣发展。鲁迅是抱着“抛砖引玉”的厚望的。这六种图书,都由鲁迅亲自编辑,亲自校对,亲自设计装帧,亲自跑印刷所,力求从内容到形式的精美。鲁迅曾在《三闲书屋校印书籍》中说:“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这虽是书籍广告,但也是实事求是的对读者的诚恳的告白。
      在三闲书屋的“一千现洋”逐渐亏蚀的过程中,鲁迅还另办野草书屋,也是一个自费印书的名义,出版了瞿秋白编译、鲁迅作序的《萧伯纳在上海》和文艺连丛中的一种《不走正路的安得伦》(曹靖华译),后文艺连丛移给联华书局出版;鲁迅还以铁木艺术社名义,自费印书,出版《木刻纪程》一种;鲁迅又办版画丛刊会,和郑振铎合资印造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最后,鲁迅取名诸夏怀霜社,自费精印了瞿秋白的《海上述林》。这诸夏怀霜社寓意深远――夏,中国人之古称;诸夏,全国人民之意;霜,瞿秋白早年的名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反动派杀害了瞿秋白,但全国人民都在怀念他。这本《海上述林》就是为怀念他而出版的。
      从上述可见,鲁迅办出版社是很有特点的:
      一、为革命需要而办。出版《毁灭》、《铁流》等小说,就是因为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紧要”(《答国际文学社问》)。出版“弱小民族”的作品,则是因为境遇相似,“易于心心相印”(《题未草(三)》)。而提倡木刻版画,是因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也。(《小引》)
      二、出于发展文化事业的需要。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外美术作品,都可供青年作家、青年美术家的借鉴。鲁迅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小引》)鲁迅并自豪地宣称:“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后记》)
      三、也是为了占领出版阵地。出版苏联、俄国等文学作品冒政治风险,私商不敢出;美术画册成本高,销路低,容易赔本,私商不愿出。鲁迅的出版苏、俄等作品和出版画册,就是为了冲破私商出版社的种种限制,占领出版阵地。鲁迅在《文艺连丛――的开头和现在》中说:“投机的风气使出版界消失了有几分真为文艺尽力的人。即使偶然有,不久也就变相,或者失败了。我们只是几个能力未足的青年,可是要再来试一试。”鲁迅、柔石等就是“真为文艺尽力的人”,他们也曾“失败了”,但鲁迅仍要“再来试一试”,使出版界还存在若干亮色。
      四、人员精干,功效卓著。在未名社和朝华社时,就是鲁迅和一、二青年的一部分精力,却编辑出版了那么多图书刊物。自费印书时,除许广乎给予一些帮助外,主要靠鲁迅自己一专多能、事必躬亲地做。他既是作者、译者,又是编辑,又是装帧设计者,又是“校对老手”,又是“通讯员”得和印刷厂等联系,又是“发行员”得和书店接洽代售事宜。而这么多工作,只能用去鲁迅一部分精力,因为他还要以主要精力从事写作、翻译,参加左翼文艺运动等等。鲁迅的工作效率,实在惊人。
      鲁迅办出版社,离今已有四、五十年了。但鲁迅的革命精神,至今对我们仍很有教育意义。正是鲁迅,以及邹韬奋等革命前辈,为我国出版事业建树了为革命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出版社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它固然也要为国家积累一些资金,但主要是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习鲁迅,继承前辈们的革命传统,真心实意地为实现“四化”作出贡献!

    推荐访问:鲁迅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