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人与公民身份割裂 割裂的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48:38 点击:

      别以为他们对我说的都是真的。   有个大三学生告诉我,得知被我们这所大学录取时,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失落抱怨,我反问他,你觉得上了第一流大学比如北大、清华就个个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他承认那也不一定。
      给大一学生转述这位学长的失落抱怨,大家都说没有啊,现场异口同声的。到期末最后一课,石宏刚当着全班同学说,老师那天问我们失落不,当时我们没说真话,上这所大学,我敢说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后悔了。
      我说的话他们当然有权利不认可。
      大一的第二次课,一个男生跑上来抢在响铃的时候说:“同学们都听着,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请大家踊跃写入党志愿书。”说完扑楞楞跑回座位。下面有几声议论,有的人说写了就报效祖国了?这事让我耿耿于怀,我不断想,这些孩子心中的“祖国”和“报效”究竟意味着什么。
      祖国,是当今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用得太多,损耗也大。有些时候,祖国被大学生们附加了群体激励性,充当一下青春和激情的即兴载体。有女生在作业里写到国庆假日,男生宿舍窗口插出国旗,看起来很酷,很激动,因为一块红布呼啦啦在海风里飘而激动。除色彩和动感外,他们还从没认真考虑过什么是个人,什么是国家,这两者有什么切实的关联。有个大二同学跟我说,大学生读书期间去当兵的好处是将来应聘保安比较有优势,而我们这专业不像学管理的,他们更需要入党,我们更需要灵气。他把当兵入党和有灵气并列了。
      他们问我,“老师,是不是你那代人理解的祖国和我们不同?”
      我渐渐发现在他们的内心和现实之间留有一个空间,一个缓冲带,他们早适应了在自我和现实间随意游离,学会了在多种不同的立场观念角度间凭着惯性自如转换,不留痕迹,毫不尴尬勉强和被迫,他们也由此得到保护,避免内心的痛苦纠结。比如他们脱口而出的祖国,常常就是一个稳妥正面的词汇。经常,这个空间的底线和上限都不确定,他们呈现自己的多面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使他们的犬儒境界自然而然地享受快乐而达观的宽度。
      上一代人与现实之间形成的某些如芒如刺的感受,几乎被他们化解干净了。在我的课上,他们发现身边细微的生活,转过身去另一个教室参加辩论赛,照样通篇空话套话,词如泉涌毫无阻碍。
      跟他们比,我就显得笨拙,有一次讨论到《鬼子来了》,有人说,那个片子太搞笑了。
      我问过他们,哪些同学干过田地里的活儿,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举手。我总强调一个人和土地的关系很重要,少数几个城市来的同学感觉郁闷,成都的王诗亿说真的好羡慕他们啊,哈尔滨的尹泽凇追着我问:“老师老师,种花算不算?”放学路上,我们的班长说:“真奇怪,还有没种过地的。”
      真正的现实是,即使再多地接触土地,也不表明他们对土地感情更深,不同的人对土地有不同的感受,正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祖国”。那些来自乡村的农民后代,土地正是他们必须“斩立决”的背景,苦读十二年考进大学的第一目的当然是逃离土地。
      期末,我对他们说,三个多月来,我几次从我的角度提到“报效祖国”,今天说说我的理解,祖国更接近“身土不二”,人的身体和生育他的土地没办法割裂,它更像人身体上的某一部件,比如胃肠。这种关系,不是一句简单的“报效”能承载的,今天我对你们说了我的观点,而你们的观点,还要靠你们自己去找。下了课,他们说,老师,你得让我们长大,你不能代替我们,我们经历少,不能现在就让我们的想法和你一致。他们是对的。说完这些话,他们心里发笑,想这个老师也太认真了。他们是对的。
      历来都有人要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我觉得没有可比性。不久前有人责问: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读过《安娜・卡列尼娜》?我专门在大一的课上问了,四十九人只有一人看过,是个女生,再问,只看了一半。任何一本书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明年高考试题中确定要考托尔斯泰,下届学生一定人人倒背如流。谁的作品被选中,谁的厄运就来了,他会被快速败坏,变成嚼蜡。
      每个面目完整的人,内心都冲突顶逆着,我和他们也许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这才是现实的残酷。
      插图/园丁/吴斌

    推荐访问:的人 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