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阅读教学的失误与对策_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4:18 点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了语文学习的大部分时间,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导致了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策,走出教学误区,是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条分缕析
      很多教师教学中采用逐句逐段的提问,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条分缕析,微言大意地分析课文,把一篇课文分成数十个琐碎的小问题,学生只能从文本中匆忙找出答案,不能深层次地思考,不能和课文进行深度的对话,这如同把美丽的花瓶打碎了给别人看。
      词语、句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都是为表现文章的内容、表达文本的主旨服务的。一篇课文,所有的词句都是一个整体,词句脱离了文本的整体就会失去感情色彩,因此,不能条分缕析,繁琐分析,要从课文的整体入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怎样做到整体感知本文呢?
      1.感知课文,把握整体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出发,最后再回到整体,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大意。教师组织学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上课伊始,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对整篇课文有初步把握,把课文读熟再开讲,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2.抓住重点,删繁就简
      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一篇课文,不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更不能面面俱到地分析,把优美的课文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要精简教学内容,对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问题,要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品评等,其他问题简单带过,或以读带讲,或以讲带问,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如《特殊的葬礼》一课,写的是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过去和现在的样子以及巴西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内容,有位老师执教时,重点抓住了“昔日大瀑布的样子”和“今天瀑布的样子”以及“我们应当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最后让学生写演说词,既有理解,又有训练,教学的重点很突出,删去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因而,抓住重点问题理解课文,并以此展开训练,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
      3.板块教学,整合问题
      有的课文内容比较规整,围绕中心描写,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归结为几个大问题。如《女娲补天》一课,有位老师执教时,整合了“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补天的经过是怎样的?”“补天的结果如何?”三个问题,其中对第二个问题教学用时较多,引导学生读、悟、想象等,把教学分解成几个板块,环节简单,学生既有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整合问题,板块教学,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4.课后练习,完成任务
      课后的问题是教材编者根据学生的年段目标和课文内容编写的。一般课后的练习题都不会很多,通常是四五个问题,其实,这也是编者让我们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杜绝繁琐的分析,但是,很多教师对课后的问题视而不见,备课和上课时自己另搞一套,无效的因素很多,因此,根据课后问题展开教学,融入课后的内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二、 缺乏运用
      有位教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是这样设计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学生找出第1自然段的内容读一读。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分别找出2、3、4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反复品读。回到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读重点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对这句话的感受,最后让学生说一句保护环境的话。
      这个教学设计从表面看似乎无可挑剔,但是认真反思就会发现没有语言运用的环节,只是理解课文。其实,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语言运用,只是考虑理解层面的内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句话是:“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又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课程性质”中也有表述,短短四五百字,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语言文字”和“运用”的词汇,共出现6次,而且这两个词汇大多数同时出现,反复强调“语言运用”。崔峦老师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中指出:“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这句话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教学中,理解、积累、运用三方面缺一不可,因此,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学习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运用语言呢?
      1.扎实训练,尝试运用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运用,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或者写一句话,学生能在语言环境中练习运用,才是会用。如有位教师执教《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引导学生理解了“小心翼翼”这个词语之后,让学生造句,有的学生写的是: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妈妈给我的生日礼物,有的学生写道:我小心翼翼地过马路,等等。课文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会有描写简约或空白之处,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2.模仿语言,学习运用
      古人说“学以致用”,并不是说积累的语言材料立即就能够用得上,但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和运用,学生才能逐步掌握。如模仿句式“之所以 ,是因为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等等,凡是课文中出现规范、优美的句式,都可以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或者写话。经常根据规范的语言练习,可以内化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阶段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辞知识点,懂得它们的表达效果,知道运用修辞手法好在哪里等,并仿说或者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高教学实效性。   3.总结写法,迁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中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有回归全文的环节,即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并以此运用语言。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更是运用语言的实践,要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运用语言,读写互动,打通读和写之间的联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才能使教学更扎实、有效。教师也可以在结课阶段让学生一吐为快,升华情感,揭示文本的主旨。有位教师执教《窗前的气球》一课,让学生写安慰克利亚的话,学生一吐为快。学生在生华情感的同时,又学习运用了语言,一举两得。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我学到了什么……”或者“我的学习收获是……”让学生谈谈语言和情感方面的收获,既内化课文的知识,又在迁移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 过度合作
      有的教师动辄就采用合作学习,一节课数次之多,导致合作学习缺乏时效,流于形式。如有位教师教学《颐和园》一课,上课伊始便发问:“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又提出要求:“小组讨论学习,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学习长廊的内容时,教师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看长廊有什么特点”。学登上万寿山后看到的景色等内容时,也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可否认,教学中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而服务,但是,合作学习不能过度,要切实保障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促进个性化阅读,珍视学习的独特体验。有些问题可以放到课外,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那么,课堂上怎样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1.自主阅读,深入思考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应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然后再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适度,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不应当只注意合作学习的形式,更不能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点缀和时髦的形式。
      2.发表意见,各抒己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盲从,同时,教师也要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小组展示时,除了组长进行汇报,也要允许其他组员补充,给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当予以肯定。
      3.合作适度,具有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每节课不易过多,且时间不宜过长。凡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或者是互相评价的内容,如读书“我读你评”,以及需要几人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才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且组内要分工明确。
      四、 过度拓展
      有位教师执教《沙漠之舟》一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用大量的时间补充了骆驼的肺、骆驼的胃、骆驼身上的毛、骆驼的胼胝等器官的作用,课外拓展过度。
      语文教学是用课文这个例子来教,以此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中要适度引进课程资源。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过度拓展,费时费力,且教学效率不高。对课文中的空白点,可以适当向课外拓展,但也只是教学中的一两个环节,不宜太多,用时不宜过长,否则就冲淡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题。那么,怎样做到不过度拓展呢?
      其一,对文本内容的有效补充。文本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很长,引进课程资源,有效地补充了文本内容;其二,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不能过度引进,要以课本为主,根据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年段特点适时适量地引进。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推荐访问:对策 失误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