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考试作弊签字才生效_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44:13 点击:

      摘要: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博弈,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得出在当今考试机制下学生作弊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据此,从学生和老师二个方面提出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
      关键词:高校考试;学生;老师;博弈
      一、前言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是高校的一个通病,每场考试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一现象。考试作弊行为指的是在监考者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时,参试者通过不正当途径参试、考核过程中在考核不允许的范围内寻求或者试图寻求答案,与公平、公正原则相悖的行为。本文试图从博弈(gametheory)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进行理性分析,从而为减少这一现象提供一种对策建议。
      二、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考试作弊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停留在宏观层次,侧重于主观的定性分析,主要从道德层次来透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如邓希冯、刘列认为,考试作弊受两大类因素影响,个人因素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动机取向、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道德水平以及情境因素中的课堂目标结构、教师教学质量等都会对作弊产生影响。李鸿雁认为,考试作弊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严重表现,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消除考试作弊则迫在眉睫。
      总体来说,当前关于考试作弊行为微观层次的研究不是很多,缺乏定量分析,且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学生的视角,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考试行为的另一方——老师的因素。事实上,考试作弊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师生之间不断适应和动态调适的复杂演化过程。既有学生的内在因素,又有老师的外在因素。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的思想和方法,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博弈模型,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提出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
      三、考试作弊原因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外因的刺激,内因就无法起到作用,双方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最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外界的诱惑抵制力不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必要的正确是非观念,对考试作弊有一种依赖侥幸心理。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到处寻找捷径,动歪脑筋,不惜抛弃诚信。根据唯物辩证法,要想杜绝高校考试作弊,除了大学生的自律内因外,还必须从外部原因找到推动力。事实上,大学生的自律,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依靠外部的各种监督。只有这样,诚信考试才能够做到内外兼修,实现和谐的社会主义校园环境。本文从师生双方博弈的角度人手,主要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导致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博弈分析
      本文试图从演化的博弈角度,分析学生考试诚信的树立离不开内外双方的有效约束,只有这样,学生考试诚信才能成为一种长效的最优化选择。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具有个体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主要研究行为和利益有相互依存性的经济个体的决策和相关均衡问题。尊弈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把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体的冲突与竞争抽象概括为某种简化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当一个主体例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也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当将交易看作双方的策略行为时,对于各方的策略选择,可以通过博弈模型,分析交易双方的行动动机,并通过求解,确定交易的绩效。
      (一)基本假定
      假定一,监考老师认真监考的成本C1(清理、巡视考场,留意学生,发现舞弊现象的后期处理,恶化与学生关系);认真监考的收益R1。(现实学校生活中,老师认真监考的收益很小,除了相应的和其他老师一样的监考费外,基本没有额外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认真监考发现作弊学生后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善后工作。)
      假定二,不认真监考的成本C2(被巡视发现批评、通报、纪律处分、内疚)。不认真监考的成本也很小,如果不是发生什么重大的责任事故,学校对老师的惩罚也就是通报,纪律处分,实际上都流于形式,故C1>C2;监考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收益R2(更多的闲暇时间支配:聊天、看报纸、玩手机等,学生及格率提高,博得学生喜欢),故R2>R1。
      假定三,学生诚信考试的收益G1(内心不准备作弊,所以只能破釜沉舟一心做好答题)。
      假定四,学生舞弊考试的收益c2(舞弊及格后不用重修,有资格评选奖学金,竞选干部,有保研的资格,简历光彩),故G2>G1。
      (二)博弈分析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本文先对两种拟定的极端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就考试行为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即老师认真监考和不认真监考下学生所采取的诚信和作弊二种应对措施。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两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很多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但这并不影响结果的分析,区别的只是程度问题。
      基于以上的参数,得出以下矩阵(第一个数字代表学生,第二个数字代表老师)。
      博弈方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在具体策略和利益相互依存性的博弈问题中,各个博弈方的利益既取决于自己选择的策略,还与对手博弈方选择的策略有关。因此,博弈方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手博弈方的存在和策略选择。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上策均衡法、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划线法和箭头法等。他们各有特点。上策均衡法、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适宜绝对优劣关系的博弈,而划线法适用于较强盼博弈分析方法,是以策略之间的相对优劣关系为目标。基于本文的特点,采用划线法来进行博弈分析。
      在表1中,老师和学生作为参与人(players)都有两种战略,即老师是认真或敷衍;学生是诚信或作弊,它们共同构成四种战略组合,每种战略组合下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老师和学生的受益,前一个数字代表学生的受益,后一个数字代表老师的受益。   在这个博弈中,对老师来说,假设博弈方学生采用的策略是“诚信”,则博弈方老师认真监考得效益R1-C1,敷衍监考得效益R2-C2,由于C1>C2,R2>R1,可以得山R2-C2>R1-C1,此时老师的最佳对策是敷衍。为了便于记忆和分析,我们在矩阵中策略组合(诚信,敷衍)对应的博弈方老师的效益R2-C2(矩阵右上角数组中第二个数字)下划一短线,表示这是博弈方老师在I尊弈方学生选择诚信时的最大得益。同样,对于老师来说,博弈方学生采用作弊策略时,老师选择敷衍为最佳策略。对应的是(作弊,敷衍)里的R2-C2,我们也在下面划一短线。
      同理,对于学生来说,思路同老师是一样的,当老师认真监考时,学生诚信考试可以获得G1的利益,根据假设,由于老师认真监考,学生作弊就会被抓,这样,学生就获得G2的利益,肯定是小于G1,这样,学生选择诚信考试是最佳方案,因此,我们在(诚信,认真)里的G1下划横线;同时,如果老师敷衍监考,学生作弊获得的利益G2也比诚信考试所得的利益G1更大,因此,我们在(作弊,敷衍)G2下面划上短线。
      在表1中,只有(作弊,敷衍)下两数字有短线,就是意味着,这个组合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愿意接受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种博弈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学生的理性与老师的理性的冲突,双方的理性最终形成了(作弊,敷衍)为最佳选择。在该博弈中,对于学校而言,最理性的选择是学生诚信考试,老师认真监考,整个校园出现和谐的环境。事实上,由于当前的基于现实考虑的一些假定存在(C1>C2,G2>G1,R2>R1),那么在高校要想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在目前的状况下是根本不可能,这也证实了现在高校作弊现象为什么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了。
      五、对策建议
      缺乏诚信的考试代价是巨大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现校园和谐的考试氛围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学校共铸诚信考试的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打破这种博弈的纯纳什均衡,必须改变C1>C2,G2>G1,R2>R1的状况,从而使(作弊,敷衍)的最佳选择转变为(诚信,认真)的最佳选择。基于此分析,我认为,改变高校考试作弊必须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加强:
      (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要加大学生作弊的成本,减小作弊的收益
      首先,从道德层次上加大对违纪的作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建立“作弊可耻”的准则。其次,建立诚信档案。一旦有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考试作弊),就会得失去学校的奖励机会。毕业后,其个人信用档案也将与其他档案一起寄往工作单位。这样一来,学生从长远的利益博弈出发,不会轻易作出作弊的选择。那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弊的收益成本G2要远远小于诚信考试的收益即G2  (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要加大老师认真监考的收益,减小不认真监考的收益;同时,加大不认真监考的成本,缩小认真监考的成本
      首先,加大对老师的政策宣传,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工作的责任心意识宣传。实际生活中,老师到底有没有尽职并不能作出定量的考核,也很难测量,基本上要靠监管人自身的素质和意识来制约,这样强化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其次,为了降低认真监考的强度,减少认真监考成本C1,可以改革考试模式,能开卷考试的就不闭卷考试,这样学生作弊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少。最后,强化对监考教师监督和约束的机制。加强流动监考的力度和强度,增加老师的不认真监考成本C2。尽可能减少老师在监考期间聊天、看报纸、玩手机的机会,减少监考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收益R2。
      通过上述的二种措施,改变了原定的假设,最终形成了c1  六、结语
      本文的分析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比如事实上可能出现老师虽认真监考但仍有学生作弊成功的现象,但这种分析、结论及对策对现实情况仍有借鉴之处。同时,由于考试作弊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如何改进目前对学生作弊行为的惩罚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老师监考监督与约束机制,以及还有其他影响学生作弊的社会因素,我们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姜欣悦]

    推荐访问:博弈 考试作弊 现象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