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南朝形式主义思潮简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0:22 点击:

      摘要形式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倾向,还是作为一种思潮,总是被视为文艺的没落现象而遭到排斥。但有趣的是,在南朝,与形式主义思潮相始终的非但不是文艺的没落,甚至竟是真正的文学的诞生。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对形式美的片面追求与创新,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独立与发展的进程,对唐代文学乃至后世文学的繁荣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关键词:南朝文学 形式主义 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两晋以来,文学创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发展到南朝,终于形成了席卷整个文坛的以绮靡浮艳为鲜明特色的形式主义思潮,当时的作家几乎全部被卷入到这股潮流中去了。他们的作品也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这股思潮冲刷过的痕迹。
      形式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倾向,还是作为一种思潮,总是被视为文艺的没落现象而遭到排斥。但有趣的是,在南朝,与形式主义思潮相始终的非但不是文艺的没落,甚至竟是真正的文学的诞生。范文澜先生公开地称这个时代是一个由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变的时代。
      一方面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变革,另一方面却是构成南朝文学基本特色的形式主义思潮。对这个看来似乎很矛盾的文学现象从理论上寻求正确的解释,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本文将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证形式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其给南朝文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 形式主义思潮是士族阶级片面追求文艺娱乐作用的产物
      如同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文艺思潮一样,南朝形式主义同样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南朝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不但为它提供了发生的条件,而且向它提出了历史的要求。
      永嘉之乱,夷族入主中原。西晋北方一部分士族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文人秀士如过江之鲫流入江南,大批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向经济比较落后而自然条件却很优越的长江流域迁徙,这无疑会给江南带来新的文化契机和新的思想,其结果是到了刘宋王朝,由于战事较少,南方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逐渐形成了南方经济压倒北方的局面,南方的经济成了支撑中国经济的主力军。
      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士族阶级的享乐和悠闲。魏晋以来,等级制度森严,士族阶级作为一个特权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种种优渥的待遇,士族一直占据着这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优越地位,虽然南朝政权更替频繁,却没有任何一个最高统治者敢于触动他们的利益。稳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使他们对国家漠不关心,到了后来,他们索性连家事也漠不关心。颜之推在论南朝末年的情形时指出:江南士族已传八、九代,生活全靠俸禄,从没有自己耕田的,田地交奴隶佃客耕种,自己连一块土,一株苗也没见过,人情事务完全不懂,故做官不办事,管家也不成,都是太悠闲的缘故。当时的皇帝有大苑囿,王公有大宅第,普通官吏更是美妾满百,奴仆数千。他们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享乐之风十分盛行。至此,土族阶级完成蜕变为一个彻底的有闲阶级了。
      作为物质享乐的补充,文学便自然成了整个士族社会的娱乐工具。
      据历史记载,文学活动在南朝士族社会开展得相当普通,差不多每个士族成员都会做诗,而且每宴必诗,因为不会作诗连参加宴会的资格都没有。南朝皇帝也都会做诗,有的皇帝本人就是文学家、诗人。正如《南史・文学传序》所评价的那样:“明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
      但是,由于士族社会是一个与庶民完成隔绝的封闭的社会,这个社会连寒门出身的官吏也不许涉足,因而,他们实际是生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这种贫乏而苍白的生活天地当然不可能给他们的作品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除了山水,风花雪月,宫闱秘事,轶闻趣事再没有什么可以抒写的了。于是对文学形式的刻意追求便成了士族社会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文心雕龙・物色篇》)在文学形式和技巧上争奇斗胜正是那个时代文学活动的特点。士族社会从上到下对文学娱乐作用的普遍追求导致了形式主义在文坛上形成一股思潮。
      二 形式主义思潮打断了传统文学的发展进程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虽然与其它社会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在反映方式上和社会效果上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描绘人生活动的真实画面,给人带来喜悦和激动是包括原始状态文学和异化状态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的基本特点,没有这些基本特点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用这种观点考察南朝以前,特别是魏晋以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等民歌,那些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学还不称其为文学。这就是说,南朝以前中国正处于前文学时期。在汉语言相当发达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出现的不是语言艺术的繁荣,而是哲学和历史学的繁荣,除了抒情诗,文学的其它几种主要存在形式还没有出现,而哲学、历史学和政论则成了文学的经常的存在形式。
      那时人们对文学的概念的认识还很模糊,对文学的基本特征还很偏颇,最初主张“诗言志”,《尚书・尧典》即用诗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情感,后来“志”又蒸发为“道”,主张文学应当明道,宗经、征圣,抽象的“道”就被认为是文学的表现对象了。这种“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主张把文学降低到哲学和伦理学的婢女的地位,抹煞了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点。
      既然把“道”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美教化,正人伦”,“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便成了文学的基本作用,文艺的娱乐作用很自然地被排斥了。
      另外,在文学批评上,也多半用经学的观点对仅有的一两部民歌总集作歪曲的解释。孔子在批评《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他把《诗经》完全纳入了伦理学的规范。《毛诗序》则把《关雎》这篇描写爱情的民歌,附会为明后妃之德。
      这些所谓的文学意识一千年来世代相传,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统治意识,它混淆了文学与哲学、历史学的根本区别,造成了中国文学长期不能独立发展的沉闷局面。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人的精神需要的增长,文学的独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事实上,汉末魏晋已经出现了表现人生的诗歌作品,如《古诗十九首》、《汉乐府》等。但这些创作仅仅为文学的独立提供了某些可能,还没有形成一种足以摧毁传统文学观念的力量。只是到了南朝,由于皇帝和整个士族社会普遍地不顾一切地追求文艺的娱乐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经久的形式主义思潮,那些历来被视为金科玉律的传统文学意识才被淹没了。从此,人和大自然成为文学的直接表现对象,“道”这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才不得不从文坛上退下来。
      文学独立的历史要求终于变成了现实,文学通过一番挣扎与寻觅之后终于把自己从哲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的羁轭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领域,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变革是在南朝形式主义思潮自始至终的推动下完成的,如果没有这样一股席卷整个文坛的反传统潮流,文学的独立是难以实现的。
      三 南朝形式主义的寻美历程就是文学独立的历程
      南朝形式主义所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文艺的娱乐作用。这种娱乐是审美活动所引起的心理快感,离开了审美活动,文艺的娱乐作用就无法实现。因此南朝诗人所掀起的这股形式主义思潮实际上是唯美主义思潮,这一点《金楼子・立言》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至如文者,惟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在南朝诗人看来,文学作品必须具有华美的辞采,靡靡动听的音节,精炼的言语和激动人心的感情,一句话,作品必须美。可见,他们的创作活动就是自觉的审美活动,就是对文学意境的自觉的追求,这已与“以意为宗”的老、庄、管、孟之流的为文有了质的区别。
      南朝诗人的审美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极貌写物”,对自然进行惟妙惟肖的真实描绘,从而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对自然美追求的结果首先产生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江南优美的湖光山色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作品,化为“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有声有色的美丽图画。
      《文心雕龙・明诗篇》在评论谢诗时指出:“宋初文坛,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出现标志着“道”开始退出文坛。但由于谢灵运处于新旧文学的边界上,故他的“革”还不那么彻底,诗的末尾还残留着“道”的影子。不过,“道”的影子毕竟不是“道”,山水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毕竟占了绝对优势。山水诗到了谢手中便成了出水的芙蓉,愈发清新可爱了。“道”的影子也消逝得干干净净了。
      对自然的追求使诗人们把审美对象扩大到风花雪月、歌舞升平等等。寻常情事、眼前景物,经过艺术加工,也构成了生活画面,使人赏心悦目,此类诗是咏物诗。
      人体美也属于自然美,梁陈时期,君臣迷恋声色,对后宫美人的体态、神情、服饰等有着细致的观察,因而写出大量的描写美人的诗歌,这类诗时称“宫体”。
      南朝形式主义文学具有了自己的表现对象――尽管作品中反映的生活面还很狭窄,甚至反映的生活也缺乏积极意义,但毕竟表现了文学所应表现的内容,这是文学之所以能够独立的根本原因。因而也是形式主义思潮对文学发展的最大贡献。
      与对自然美的追求比较起来,南朝诗人更偏重对形式美的追求。“争价一句之奇”、“辞必穷力而追新”都是指诗人在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上争奇追新。“争奇”和“追新”使南朝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获得了较多的成就,也造成了内容和形式不平衡发展的现象。
      南朝文学对形式美的追求主要是对诗歌、散文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的追求。
      整齐化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人对诗歌形式的审美要求。南朝以前也讲韵律,但那时候诗人们还没有参透此中的秘密,在创作中多依靠天籁寻求音乐美。齐梁时的形式主义文学的领袖沈约等把声韵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诗歌理论的建立上,创“四声八病”说,为寻求诗歌的音乐美开辟了道路,这是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了文人在形式美面前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主动的。“四声八病”说创立以后,随即出现了永明体即新变体,开了格律诗的滥觞。“五古”、“七古”等诗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具备了严整的体式与和谐的韵律。“律”、“绝”也开始在创作中被孕育出来并初具规模。
      在散文方面,对音乐美和建筑美的追求促使骈文和抒情小赋日趋成熟,骈文与抒情散文情景并茂,文采飞扬,出现了一系列的佳作。南朝文学所开创的各种形式在唐代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使其得以涌现了山水诗大家、格律诗大家和骈文大家,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那样的伟大诗人,创作出了大量的内容和形式完善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由此可见,南朝文学所提供的文学形式和艺术技巧是有生命力的,是能够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也是一种充满动感和激情的一种外在形式。没有南朝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文学材料,唐代文学的繁荣是不可能的,唐诗的繁荣时代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南朝形式主义思潮对自然美、形式美的片面追求,不仅在于推动了文学的独立,并为后世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片面地发展形式,形成内容与形式的不平衡发展,然后再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更高层次的更新与完美统一。这是我们从南朝形式主义思潮的考察中所认识的一条特殊规律,也是我们重新评价文学史上的形式主义的一种全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谭正璧编:《文学概论讲话》,光明书局,1934年版。
       [2] [苏]巴赫金,李辉凡、张捷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3] [俄]什兄洛夫斯基等,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4] 张松如:《中国诗歌史》(魏晋南北朝),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 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 刘国:《苏轼文艺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简介:
       刘振峰,男,1950―,吉林农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美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张彦杰,女,1971―,吉林公主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哲学,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南朝 形式主义 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