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永不停歇 [追逐,永不停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7 04:47:58 点击:

      11月的湘西飘零着小雨,湿冷的寒风让人不禁捂紧了衣裳。在花垣县东方锰业集团科信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锰业),记者如约见到了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谢文刚。正是在这里,谢文刚实施了以菱锰矿为原料生产高纯无硒四氧化三锰的产业化工程,并将该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转化成了生产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长沙到花垣,沿途虽有美景相伴,却仍耐不住一路奔波,疲乏不已。这段路程,谢文刚自2007年9月第一次踏上到如今的5年多时间里,或是带着技术难题回学校解答,或是带着成功的喜悦去申报项目,早已来来回回走过无数遍。这段近700公里的路程,哪个路口有人家,哪个路段是上坡,哪段路程有小桥流水,他都记得清清楚楚。5年来,他的每一个脚印都走得非常坚定。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谢文刚是地地道道的花垣人,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化学人”。怀着对花垣断不了的感情和对化学奥秘散不开的沉迷,1986年从吉首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他就回到花垣的吉卫民族中学担任化学老师,一干就是6年。1992年,谢文刚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之后就开始了在湖南农大的传道解惑事业。
      花垣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国有民营”、“公有私营”大政策先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借着这股风潮,大大小小的矿主进驻花垣县每一个可能的角落。然而这种撒胡椒粉式的开采带来的结果是,各个厂家生产低效,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行业老大的东方锰业率先发力,慧眼识中了国内市场对高品质优质软材料的需求,于2005年成功启动了高纯无硒四氧化三锰科研项目。正是这个项目,成了改变谢文刚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2007年,谢文刚作为省科技特派员进驻到东方锰业,此时,公司正在筹建四氧化三锰产业化分析检测体系,专业技术对口的谢文刚回到花垣的第一天便走进了实验室。
      这一呆就是5年。学校安静怡人的工作环境没有让他留恋,家人的欢声笑语被他抛到了脑后。“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谢文刚就是这块“砖”。
      “我会一直走下去”
      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到生产,需要的不止是勇气,更需要能力和耐力。在一次实验中,谢文刚尝试用滤纸解决某个过滤问题,结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下到车间了解情况,得知车间是用滤布过滤,于是在夹杂刺鼻气味的车间里花了数小时观察整个流程,向工人请教了不明白的事项后,重新制定试验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在重大试验前期,为早日取得突破,他整天和项目组成员窝在实验室里,一天休息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在实验中试的日子里,他成了同事眼中的“超人谢”,每天休息不到3小时还能在实验室眉飞色舞。最忙碌的时期,实验进入白热化阶段,学校也需要迎接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他必须两头兼顾,一边完成本科教学任务,一边在工厂里夜以继日,每周都乘车奔波于长沙、花垣。那年春节,还是在岳父岳母及爱人的一再催促下,下午才回去和家人吃了一餐团圆饭。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他的头发开始悄然灰白。
      谢文刚的付出得到了回报。2008年7月,他带着电子级无硒四氧化三锰的中试产品飞往北京国家钢铁材料检测中心做鉴定。该机构的检验报告显示,谢文刚带去的中试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谢文刚同公司主管领导参加了国家发改委主持的产业示范工程答辩,公司10000吨/年高纯无硒四氧化三锰及配套1000吨/年高性能软磁铁氧体专项产业工程获评示范工程,获得了6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一年多的实验成果终于要转化成扎扎实实的产品,谢文刚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为工业化生产做准备。为给新工艺配备最优设备,他亲自去了近20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对真空过滤机、超细研磨、喷雾干燥等设备进行多次质量与性价比较。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设备安装到位。2010年5月,无硒四氧化三锰生产线投产。看到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回转窑中出来时,谢文刚和工作人员深情拥抱,全场欢呼雀跃。
      转眼间,来到东方锰业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无硒四氧化三锰的生产步入正轨,谢文刚也已习惯了在这半山坡的工厂里的办公环境。当被问及什么时候回长沙和家人团聚时,他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现在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软磁材料、动力电池等有待开发,只要这边有需要,我就会一直走下去。”
      “只做有意义的事”
      “只做有意义的事”,这一理念时刻伴随着谢文刚。来到花垣之后,他所做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还利用休息时间在同事和朋友之间推动了一个乒乓球俱乐部的成立。和其他娱乐活动相比,运动既锻炼身体又能释放压力,何乐而不为呢!弹电子琴、看魔术书……在当“工人”的同时,他不忘坚持自己的儒学之风,用行动一步一步带领大家做有意义的事。
      一路走来,他对得起家乡,对得起老板,对得起自己,唯独对不起家人。谢文刚父母都住在吉首,在技术攻关的头两年,每次出差,车子驶过家门前,他都没有停下来去看望一眼,连父亲大寿那次也没有破例。
      2007年刚回到花垣时,儿子正备战高考,谢文刚一走,整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妻子肩上。他内心有着万分的愧疚,但妻子却对他说“放心地去忙吧,家里的事有我呢”,在试验期间,还经常为他收集相关的研究信息供他参考。儿子成长的轨迹他没有见证,妻子零碎的唠叨他没有倾听,“无情未必真豪杰,我想念家人是肯定的,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国家利益才能有个人利益啊。”谢文刚从不后悔。
      “人活着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为了践行这一人生目标,他灰白了两鬓,冷落了家人,但育人之心依旧,创新之志不减。生命,永不言累;追逐,永不停歇。为了国家的事业、社会的利益,他愿意奋斗一生!

    推荐访问:停歇 追逐 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