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学习空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6 04:48:39 点击:

      走在小语教学论坛里,看着许多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深度语文、诗意语文、本色语文、简单语文、情智课堂,感觉自己产生了高原现象:在新老课程分水岭间两顾彷徨,老课程正在被我抛弃,而新课程又正在抛弃我。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而现在让我留连的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课堂。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市陶研会并认真研读了《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之特质》和《生活教育》等教育理论,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极富时代价值的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一线教师留下的宝贵财富。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实践,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应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这门开放性的学科因其承载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光荣使命,注定要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世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的身影。教材中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经常忽略或者不甚了解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去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发现生活,从而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首先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火眼金睛”,要善于寻找语文教学与生活中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如在教学《放飞蜻蜓》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捉几只蜻蜓进行观察。蜻蜓虽然是学生经常见到的昆虫,但是学生对它们却不甚了解,这次观察活动让学生非常兴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在教师讲解前,就通过观察了解到:蜻蜓是一种昆虫,身体细长,胸部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休息时翅展开,平放两侧。口内生着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颚。在它任意转动的脑袋上,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蜻蜓还会“吃”自己的尾巴。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并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到:蜻蜓每秒飞行速度可达40米左右,它专门捕食各种小型蛾类、浮尘子、稻飞虱、蝇、蚊等昆虫,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那段时间学生每天观察蜻蜓的变化,我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们的劲头很足,就连最不爱学习的几个后进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堂上老师稍一点拨,学生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懂得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了学生探求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语文教学应走向社会
      根据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如今的小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世纪主人翁。课堂教学也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脑思考,动手体验。今年春天,当甲型H1N1流感袭击全球时,我每天组织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等密切关注疫情蔓延情况,对甲型H1N1流感有了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共做了三期手抄报贴到学校橱窗里,还向家长和低年级的小同学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减轻不必要的恐慌。
      写作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苦差”,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生活。因此写作前,我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如写习作《秋天的田野》时,田野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风吹草动等都是写作的素材,我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秋天,来到飘香的果园,走近农民伯伯的笑脸……亲眼去观察、亲手去触摸,用感觉去体验,那么写好习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有血有肉的习作,不仅要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增加素材积累。
      所以,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师,更是社会的人,要引导学生跳出书本、跨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阔学习语文的空间,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应开展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脑思考、用嘴回答问题,它们的使用频率是比较多的,而双手仅仅是举手和写字而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动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通过动手实践,学生明白了课文告诉的道理:一个问题有许多种解决方法,往往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中学生轻松地动手实践,比教师空洞地讲、泛泛地读、强制记忆效果好得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优美的语言文字,活泼鲜明的图画得到编者、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教学时我们应借助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优势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常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编改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再现生活原形,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殿堂前,我始终是一名学生,我们唯有牢记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向夸父追日那样与太阳赛跑,让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独有魅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领域——究竟怎样,我还会不断探寻……
      【作者单位:丰县常店镇中心小学 江苏】

    推荐访问:引向 广阔 学习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