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法国作品集长笛_塔弗内尔:近代法国长笛之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7 04:46:48 点击:

      十九世纪,随着长笛演奏法、教育法不断完善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一批既能从事音乐演奏、音乐教育又能编曲的长笛音乐家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十九世纪法国长笛之父——塔弗内尔(Clande-Paul Taffanel)。他终其一生,将长笛艺术提升到了前无古人的巅峰状态。
      塔弗内尔这位伟大得足以与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相媲美的长笛演奏家的名字,只要是吹奏长笛的人都有所耳闻。甚至可以负责任地说,当今世界上所有长笛演奏者的每一天训练都是从塔弗内尔和学生高贝尔(P.Gaubert,1879-1941)共同编著的《日课练习》(Grands Exercices Journaliers de Mecanism)以及其学生莫伊兹(M.Moyse,1889-1984)编写的《发声训练》(De La Sonorite)开始的。塔弗内尔对长笛的贡献不仅在于他那超凡的演奏上,更在于他对长笛音乐教育所作的革新以及他给后人留下的杰出的音乐作品和著作上。
      塔弗内尔在继承前人长笛名家传统的基础上,全面采用了博姆式近代长笛乐器,同时创立了“音乐学校”式长笛教育模式,使法国巴黎成为了“长笛圣地”。而他的长笛音乐教育模式则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教育模式的成功在他那些“直系”传承者——高贝尔、莫伊兹、乔奈、尼克莱、朗帕尔、拉汝德、马列翁、格拉夫、拉柳、高尔威、德鲍斯特、阿多利杨等人的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1844年9月16日,塔弗内尔出生在法国葡萄酒产地波尔多。当时的法国盛行“圣歌队”式音乐教育,从小注重强化视唱练耳等基础教育。塔弗内尔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受到了高水准的音乐教育并掌握了很高的长笛技术。他十四岁时赴巴黎跟随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杜鲁斯(L.Dorus,1813-1896)学习长笛,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第二年就作为杜鲁斯班级的最优秀学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之后,他在巴黎音乐学院还专修了和声、对位法、赋格,借此铺平了以后向指挥家、作曲家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塔弗内尔十八岁时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演奏家生涯,先后在巴黎科米克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担任首席长笛直至1892年,这期间他以独奏家的身份多次到欧洲各地,在比利时、英国、德国、俄罗斯、瑞士等国进行巡回演出,并赢得了极大的好评。自1892年起他还相继担任了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和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并首次将瓦格纳和威尔第的音乐介绍到法国。1893年,四十八岁的他作为阿尔特斯(H.Altes,1826-1895)的后任开始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
      遗憾的是现今塔弗内尔本人的演奏录音未存于世,但根据记载以及学生的回忆,我们仍能猜想出,他的演奏应为优雅、柔美、细腻的风格。他一生坚持追求完美的音色,认为任何有损于完美音色的技法都不足取,其声音既饱满又富于引人入胜的魅力,虽然拥有超凡的技巧,但他无意去炫耀,致力于尊重乐谱,忌讳修饰外表的风格。莫伊兹有段回忆:“我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塔弗内尔经常让我吹奏被称之为长笛‘肖邦练习曲’的‘安德森练习曲’,每当我听到塔弗内尔示范演奏时总感到是那么的优美,有一次安德森(K.J.Andersen,1847-1909)本人前来观摩上课时,当听完塔弗内尔的演奏,他竟为自己居然写了如此优美的曲子而惊讶。”
      自上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以来,塔弗内尔对学校以往的长笛演奏曲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把传统的大师班教学模式改变成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他热情要求学生尝试新的、更流畅的演奏风格,在演奏法上他在反对过分颤音的同时提倡让学生采用悦耳动听、恰如其分的轻柔颤音。此外,贯通整个音域的音色的同一性可以称得上是起始于塔弗内尔的法国长笛学派的吹奏法。他在有意识地把当时被遗忘的巴洛克时期及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亨德尔、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重新予以重视、采用的同时还积极引入了西欧各国同时期的诸多长笛作品。如今耳熟能详的巴赫奏鸣曲、莫扎特协奏曲以及福雷、沙米娜德、埃内斯库等作曲家的长笛作品由此登上了国际舞台。同时,他还在当时的图卢、德梅斯曼式的华丽的演奏方向中明确了音乐本位主义的观点,从而使法国长笛学派的本色焕然一新。
      塔弗内尔不仅在长笛演奏、音乐教育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编写长笛作品方面也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以歌剧中的梦幻般旋律作为题材谱写了多首著名的幻想曲。1876年编曲的《魔弹射手主题幻想曲》来自于韦伯的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魔弹射手》,乐曲随着变奏曲风格的主题展开,出现很多能够发挥长笛技巧的场面,塔弗内尔在曲中把长笛乐器的魅力呈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根据托玛的歌剧《迷娘》所编的《迷娘幻想曲》等乐曲都是要求高难度长笛技巧的名曲。而他的《田园风行板与诙谐曲》(Andante pastoral et Scherzettino)的优美程度已达无与伦比的境界,当听到乐曲随着前奏的推进开始显现行板部分的时候,听者仿佛置身于寥远的、诱发人无尽思念的田园风景之中。极富耐人寻味之意的是这首乐曲完成于塔弗内尔去世的前一年(时年六十三岁),整首乐曲中充溢着的“黄昏晚景”或许是在暗示当时他内心深处的忧思。塔弗内尔以及高贝尔之后,长笛演奏家谱写的长笛音乐作品骤然减少,长笛发展史上以这两人为分水岭,长笛演奏家创作长笛作品的时代也随之宣告结束。
      当时塔弗内尔的声誉迎来了不少有名望的作曲家纷纷为其谱写长笛乐曲的热潮。其中,1898年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作曲家福雷谱写的《福雷幻想曲》、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维多(C.M.Widor,1844-1937)的《长笛组曲》(Op.34),以及罗马尼亚最伟大的音乐家埃内斯库的《如歌与急板》等尤其著名。另外,从1888年塔弗内尔与柴科夫斯基的书信往来中也能看出,当时柴科夫斯基明确表示要为塔弗内尔谱写长笛协奏曲,但却因为1893年突然去世而未能实现。
      此外,塔弗内尔还是位具备极高音乐修养与渊博知识的艺术家。他一生都在追求两个梦想:《音乐学院音乐百科事典》的编撰,以及《长笛教程》的完成。为此塔弗内尔长年作了大量准备并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字记录,1908年去世后,与其如父子般相处的学生高贝尔和弗路里(L.Fleury,1878-1926)继承了他的遗志,高贝尔负责完成《长笛教程》,而弗路里负责完成《音乐学院音乐百科事典》(长笛部分)的编写并于1923年在巴黎正式出版。
      在长笛音乐史上或许没有第二位像塔弗内尔一样德高望重、受世人尊崇的伟大的音乐家、教育家,他热爱学生,始终如一地期待学生们的成就能超越自己,他的风尚如今仍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继承者。

    推荐访问:长笛 法国 之父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