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人大政协 > 正文

    [“咸与维新”中“与”的读音与释义] 咸与维新的读音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2 04:42:12 点击:

      高中语文所选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咸与维新”一词中的“与”字,有读者反映教学中有争议:有人认为应当读yǔ,是“准许、允许”的意思;有人则认为应当读yù,是“参加”的意思。究竟应该怎样区别它的读音,解释它的要义,本刊刊发作者的见解以飨读者。
      ——编者
      对此问题之所以会争论不休,是因为目前的词典尚且对“咸与维新”中“与”的注音与释义存在诸多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义不协,二是注解两可,三是引例失当。如《阿Q正传》的例子,不妨先看《既得利益异同论》中的一段话:“辛亥革命之前和之后,‘咸与维新’一语曾颇为流行,那意思是大家都参与革新、革命,不再分革命中的你我了。”“与”作“参与”解,鲁迅正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语境,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成语的。由于词典编纂者没有正视“咸与维新”一词在使用或传用过程中的意义衍化现象,从而没有认真审视引入词典中的例子,以至于词典中的部分引例不能支持词典的解释。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里的“与”字呢?最关键的是要了解“咸与维新”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区分它的原意和后指义。“咸与维新”始见于《书·胤征》中胤侯征讨羲和前对部下讲的一番话里面,告诫他们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恩威兼施。唐朝孔颖达和宋代蔡沈对此都有很明确的解释。“都准予改过自新或革故图新”即“咸与维新”的原意,“与”在这里,就是“准许”的意思。后来的诏书官文中的“咸与维新”基本上沿用了这个意思,或者即便没有出现这个词语,也用类似的话语表达了这层意思。但事实上,“与”在“咸与维新”一词中作“参加”义也是由来已久的。当统治阶层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或为表现他们的宽宥、包容、自省、自新,或为增强某宣示的鼓动性、号召力,就可能会在“都参加革新”这个意义上使用“咸与维新”。如沈约的《赦诏》、林则徐的奏折等例子,在此不一一赘述。近代以来,“维新”几乎成为有识之士之共识,尤其辛亥革命后,再也没有谁准许的“维新”,只有自觉主动参与的“维新”了。到今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几乎都是从鲁迅的作品中习得这个成语的,并在“都参加革新”的意义认同上把它用到了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如戴继华在《走出语文课改的高原期》中写道:“师生们卷入新课程的大潮中,只能被动地‘咸与维新’,改革也只能落在口头上、文件里、总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此,我们不妨提供两种纠正“咸与维新”中“与”的注音释义混乱的方法。方法一:区分成语的原意和后指义,将“与”在该成语中的两种意义和对应的两种读音明确加以区分。方法二:“与”只作yù音,“参加”义,引例围绕后指义展开,同时点明成语的出处及原意。方法一比较客观,但判别成语表示的究竟是原意还是后指义,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方法二果断地对“与”字作了古今一体的注音,解释时着重考虑了成语现时的语用实际。我们倾向于选择方法二,毕竟,语言是为今天的人们更好地交流、交际服务的。在“咸与维新”的“都准许弃旧从新”义已成“死义”的今天,尊重成语在语言生活(包括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际,应该是一个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比较合理的选择。(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雷良启 夏国华)■
      □责任编辑 徐纯军

    推荐访问:咸与维新 读音 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