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人大政协 > 正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传播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6 04:42:01 点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和学术传播这两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借助于自身的积累并遵循以下的路径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传播:1.充分发挥政治运作体系的权威输出优势,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2.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24-05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深入。“传播学之父”施拉姆说过:“传播进路是使人的信息始终比较便于携带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与人本身更可分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也说:“之所以说传播是根本的社会过程,是由于人类首先是处理信息的动物,因此,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传播是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的现象和过程”。梅尔文·德弗勒在其处女作《大众传播的各种理论》中甚至意识到了“价值传播”的特点及其规律。他指出:“传播是一种工具。任何价值理念唯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方式,通过合理的传播过程,并配合适当的传播环境,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否则该价值体系便是纯粹的观念体系。”基于现代传播学巨大的媒介功能,结合我国“十二五”期间继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艰巨任务,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价值体系的传播学视角来审视今后一段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目标和路径依赖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途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积极负责的精神,果断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上述官方文件的明确规定,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又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传播路径有:
      (一)报纸与期刊。报纸与期刊作为传统的社会传播媒介,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报纸与杂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发挥着长期而持久的作用,通过细水长流、细雨润物的形式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走向。据统计,截止完稿之日起,据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摩检索显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文章共计654篇。其中,仅《人民日报》就有45篇,《光明日报》有64篇之多。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596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论文。其中,一些重要理论刊物,例如《求是》发表了14篇,《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了13篇。简言之,各报纸与刊物把普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其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二)书籍和文献。除了上述报纸和期刊外,散见于图书市场上的各种专业书籍和特殊文献(国内外非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等)也采用大量的篇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有32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129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论题申请的国家级课题有11项,教育部立项的有87项,省级立项有556项。上述立项均以著作结题。国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没有,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24部;各种特殊文献占总著作文献的10.4%左右。书籍作为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在现代虚拟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宣传效果具有集中、即时和相对持久的特点。
      (三)电视与广播。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与广播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与广播起到了喉舌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电视与广播有着人数众多的、铺天盖地的收视收听群众,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视与广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民大众进行宣传,从而有利于这一理论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掌握。尤其是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理念及时传达到了受众群体中,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深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并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
      (四)互联网。作为一种价值约束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吸取现代网络传媒的优势。据统计,通过百度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5,690,000篇。通过谷歌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2,310,000篇。此外,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官方网站及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也是非常持久而广泛的。就目前的理论宣传而言,可以说是“得网络者得天下”。故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因势利导,发挥理论宣传排头兵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问题
      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和学术传播这两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始传播的主要问题。一种理论,不论其思想多么深邃,不论其学说多么宏伟,不论其篇幅多么巨大,只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在所有的传播途径中,初始传播是扩散成本最高、传承难度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开拓创新的大众传播方式,无论在理论的提出上,还是在体系的完善中,我们始终专注于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正确性。比如从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传播到建设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的传播,再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传播,无不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给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具体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传播形式上的简单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观念体系,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只有具体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形态,才能为普通群体所接受和传颂。而在这方面,我们的渲染力度不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对思想传播的局限性作了精彩的描述。柏拉图说:“人们挤住在一个洞穴里,以至于他们只能对着一面墙,而不是外部世界。在他们后面,明亮的火在燃烧。人们不时地在火前移动,他们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观察者永远看不到这些人,只能从他们被摇曳的火光所照出的影子来认识他们。”这就是被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洞穴假象”律。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可以说是对人类传播缺陷性所作的极好比拟。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一位参加者对于另一个人的了解,决不像那个人对他或是她对自己所了解的那样。虽然有了传播和观察,影影绰绰的人物可能变得越来越鲜明和越来越清晰,但是,它仍然是从现实抽象出来的。“它仍然是一出影子戏”。戏剧是通过观察者的视觉来定位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是单靠我们的感官就能深刻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宣传部门,在初始阶段要以最简明的方式让大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实质,深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耗散结构图式,不断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集成特点,在不断思考和学习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继续推向深入。这样做的成本虽高,但效果确是最明显的。
      2.传播过程的“失信化”取向。李梁曾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同时又对接收的各种形式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也就是说,自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之后,作为初始传播的第一站,“价值体系”的符号,甚至“价值”符号应该成为各级宣传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细心“解码”的首要任务。在明确了最基本的符号(概念)后,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但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传播的“可信度”问题,对可信度的怀疑又进一步衍生了“失信化”符号的流布。正如有学者所言:“传播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个性结构及可信性等是构成传播者在受传者心目中形象的重要因素。其中,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会使受传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作出各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可信性要素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真诚、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传播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者来说,其自身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不断提高传播者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取得最大限度的价值认同。当然,受众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3.语义转化过程中的“传而不通”现象。这种情况是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现象。受传者只接收了符号的表面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符号的表面意思属于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如,传播者在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时,受传者可能只是理解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等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至于“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所表达的符号意义和价值,在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上,却没有被接受和领会。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传播者知识、能力、水平的多少、强弱和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受传者对符号.的解读、意义的接收和接受,从而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在传播内容、路径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学术传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途径等方面来展开的。这些研究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学术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术界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辨色彩重于实践价值色彩。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象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现实存在,在于主体需求通过客体的某种或某些属性获得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实现。所谓价值体系,是指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它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思想旗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有利于巩固和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既然以具有中性含义的“价值体系”来诠释“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传播过程中,应尽量重价值轻思辨。而在现实的宣传中,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抽象的演绎,很少有极富实践意义的研究。由于轻视理论的实践价值,使得整个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大厦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彼岸世界”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功利色彩重于信仰色彩。信仰是一种恒久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意识持续升华的基础。孔子曾多次告诫他的弟子:“子无信则不立。”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就包括尊重人类价值体验多样性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思想,其核心的理念就是“信念”问题。学术界对信仰差异性的研究,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信仰多元化”代替“信仰差异性”的情况,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与信仰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它更尊重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劳动生产者个体也由从属的、依附的地位走向了基本利益主体的地位,从而功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公有制在本质上是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这就使得个人的利益诉求又不得不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在这种范式的博弈局面中,个人信念的觉醒以及社会整体信仰的缺失便不可避免。一般来讲,个体信念的力量不会对社会整体的信仰体系构成威胁,但当社会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而国家的“虚拟共同体”职能又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候,由差异性信念支撑的“汪洋大海”便必然会走向现有秩序的混乱和未来秩序的变革。所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功利取向,要尽量回归到精神价值体验的阶段。
      3.开会色彩重于会商色彩。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种层面的学术会议被组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不容否认的是,各种学术会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学术会议过分强调了“会”的功能,注重系统的组织和统一的安排,而忽视了“议”的色彩,更谈不上“协商一致”问题;大多数的学术会议最终变成了“学术权威”集合个人兴趣、探讨个人发展的平台,传播的民主化意识淡漠;更多的时候,学术会议一般会演化成交际机会和旅游集会。
      三、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思考
      方法是达致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借助于其自身的积累并遵循以下的路径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一)充分发挥政治运作体系的权威输出优势,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在公共管理学上,一个政治体的有效政策输出,主要依赖于具有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机构或组织。在阶级社会,具有这种功能的组织主要是政府。由于政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始传播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所以在西方,一般把这种意义上的政府视为“第四权力”的“发生者”(developer)。当然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因腐败问题而导致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误传问题。同时要发挥民主传播机制的作用,尽量避免对少数者的伤害。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在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的舆论的产生。“螺旋”理论提示我们,在一个尊重人本身存在价值的社会,即使是单个人的意见也不能受到压制,至少应该允许个体保留自己的看法。
      (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形态正由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转变。国际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全面而深刻的转变,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诸多的激荡和冲突。复杂的社会现实又引发了各种思潮的散布,一些唯心论、各种封建迷信趁机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色情暴力现象抬头,出现了新权威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教条主义、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多元社会思潮,受这些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出现了信仰的危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一些人低级庸俗,以自我为中心,道德沦丧。这些都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并强烈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主流媒体作为服务公众的代言人,如果不勇敢地站出来弘扬社会主旋律,挺立社会道德,传播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体系来正本清源,引领人们健康向上、昂扬奋进,则极易导致一些公众听信于某些非主流媒体的谎言,从而蒙蔽人们的视线,危害国家和社会。
      主流媒体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主战场,其传播行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要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形成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精神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培育社会良德,匡正社会风气。总的来讲,“主流媒体要切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

    推荐访问:传播学 思潮 引领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