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人大政协 > 正文

    【多维视角看大学体育:首届“百年大学·百年体育”高层论坛精选看点】 多维视角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0 04:37:44 点击:

      编者按:体育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大学体育的种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管理部门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恰逢2012年5月13-14日北京大学举行的“百年大学·百年体育”高层论坛,我刊特参会全程聆听了体育领域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围绕体育和大学体育而展开的深入讨论,也特别对论坛中的精彩讨论作了选择性总结,精选了“体育与社会发展”“大学体育与文化建设”“体育与人才培养”3个重要主题对话,无论是高层的深度对话,还是专家、校长的专业视角,都包含了对学校体育中多个层面的思考。从体育到文化,从大学体育到人才培养,从素质教育到教体结合,无论对学界还是对管理层,论坛中各个层面的探讨都值得回味和深思。
      摘要:在2012年5月13—14日北京大学举行的“百年大学,百年体育”高层论坛上,各位官员、校长和专家就体育与社会发展、大学体育与文化建设,以及体育与人才培养展开探讨,其间,“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引起大家的共鸣,诸位专家、学者和官员认同:体育对人格塑造的作用不可忽视,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体结合是一条可选择的道路,体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 体教结合;人才培养;人格塑造;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大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 G 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25-06文献标志码: A
      看点1高层对话——体育与社会发展
      在体育与社会发展专题讨论中,首都体育学院钟秉枢校长作为主持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北京体育大学杨桦校长、北京大学刘伟副校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委陈旭副书记作为嘉宾,大家就钟秉枢校长提出的生动而具体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左起:1首都体育学院钟秉枢校长;2清华大学党委常委陈旭副书记;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4北京体育大学杨桦校长;5北京大学刘伟副校长。
      主持人:2011年5月1日,国家教育部在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注重人格的教育,比追求学业的优秀更为迫切。这样的话题非常沉重;但在1917年蔡元培校长就提出过同样的话题:“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也提出过“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为什么老一辈教育家把完全人格放在“首在体育”之中,体育到底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王登峰: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的生存有3个必备条件:健康的体魄、出色的智力、坚定的信念。而无论是智力,还是信念,它的依托和基础还是人的身体,但提及健全人格,这3个方面就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其实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但在今天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经常会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问题。人的所有的一切——幸福、成功、人生追求,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首在体育。
      陈旭:体育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吃苦耐劳和坚持的性格。当时女大学生都不愿意练习力量,怕把身材练坏。吃苦耐劳除了流汗、受累外,还要从心理上全面地理解你所从事的事情对你的全面要求。2)永争第一和尊重对手。每年的运动会,运动员们都希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冠军;但是,如果是在北京夺得冠军,同样还有国内外的高水平运动员,所以,体育无止境,山外有山,要充分地尊重对手。3)团队精神。在自己喜爱的项目与团队需要之间总会有需要取舍的时刻,这个时候就要根据社会和组织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使命。4)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有时处理的事情比较繁杂,能够处理好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关系,也受益当时既要学习又要训练锻炼出来的协调能力。
      刘伟:中国目前属于小康社会,在213个国家和地区按人均国民收入排名第122位。我们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在于:1)技术创新力弱;2)制度创新不够。中国现代化发展正处在这个阶段上,所以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率。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所有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增大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包括教育和健康,而这2方面能够交叉的地方最突出的是体育。体育既涉及到教育,又涉及到健康,是人生健康的基础;所以,现代社会,现代人格,重在体育,也就是人力资本在当代社会的积累。一个社会人力资本积累之后,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源泉和动力,就在于体育。
      主持人:1999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准备,推出了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但这样的决定落实得如何?在2010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教育变成了功利的教育,教育变成了反素质的教育;同样是面对这个问题,教育部、体育总局2006年12月20日发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其中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后又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1年多以后,2008年5月8日,刘延东委员说:要把青少年体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到了2012年的2月29日,在全国工作会议上,郝平副部长说:把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体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突破口。从部长们的讲话可
      见,素质教育推展得并不好。为什么在素质教育推展出现障碍的时候,选择体育作为突破口?
      杨桦:体育具有天然的时代特征,对于培养广大人才、体育人才和青少年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启发智力、情感发展、交流等功能;对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体育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不仅是一项身体活动,同时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培养人的健全精神、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对学生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用特有的方式、丰富的内涵,产生着健身、强身的功能,对塑造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作用,从而促进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没有体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不健康、残缺的。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之后,学校体育开始受到重视。可以看到,现在的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从城市到农村、从条件好的学校到条件不好的学校,差异比较大。 很多学校把最不好的时间安排给体育,体育和人的生长、发育、环境都有关系,把体育安排在最不好的时间段,而且语数外等课程已经上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可想而知,这节体育课的效果。在不好的时间段内,学生已经很疲劳了,再去锻炼,不但起不到健身的作用,更达不到毛主席说的调感情、强智育;所以,还要注意合理安排科学素质教学的内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美国加州大学,它在15所分校中重新设计了教育方针,学生要学习人文学科、艺术、体育、哲学,并且考试。这个举措使学生和学校迅速得到了社会认同,称之为加州的太阳照亮了世界。实际上,在90年代后期,中国提出的素质教育适当吸取了别人的一些办法,但是没有全部学到。我们的体育是阳光体育,我们的体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的基础;所以,希望学校体育无论是教育制度、课程设计、教材、体育教师,还是教学形式,应该都是非常阳光的。
      主持人:谈到素质教育,当一切美好的设计包括从中央层面到具体各所学校落实的时候,如何去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高校原有的3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之后,增加了文化传承。体育在不断进步和经历百年历史之后,还能否或应该怎么样起文化传承的作用?体育在文化产业中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登峰:高校的体育活动,能否发挥素质教育基础的突破口,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思想观念和体育与文化的传承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现在很多人的观念是体育可有可无;但是,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体育竞技项目和体育锻炼方式,应该在学生中、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广泛推广。当我们说着别人的话、穿着别人的服装、玩着别人游戏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就丢失了。
      其次,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重要传承。高校的体育课应该扮演起、承担起传承中华体育传统文化的使命,而在这一环境里,要通过高校科研的努力,把传统的体育,包括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从它的文化发展、文化脉络,到套路、样式、锻炼方式,进行认真的梳理,同时能够不断编创出适合现代人去从事锻炼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这方面很多中小学是走在前面的,他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孩子们在跳竹竿舞、做篮球操、做武术操的时候是非常开心和活泼的。
      第3个方面,高校还要扮演一个观念和理论引领的角色。在传统文化中,强身健体是一种术,它还不是在整个社会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核心或重要都谈不上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出现中产收入陷阱时,整个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应该更加崇尚体育、更加关注个人的健康。在这方面,涉及到改革评价体系的问题,学校体育工作就大学毕业生来讲,毕业时体育不及格,能否拿到学位?规章很明确,但在执行时可能就有很大出入,这本身就是对体育的不重视。这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也是评价体系的问题。这与我国文化、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按照教育计划纲要我国在2020年要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作为高等院校来讲,毕业生能不能达到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强国是不是健全。到2020年还有七、八年的时间,七、八年之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能不能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践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传承中华文化,同时要把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党的教育方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大学体育不可忽视的,同时应该引起更多重视的和极其重要的事情。
      刘伟:体育本身就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且具有帮衬性。中国社会走到今天,在体育文化传承者方面或者通过体育来进一步繁荣或支持文化传承,有2方面的问题值得考虑。这2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要催促和树立中国人自己的体育自觉和自信,这个非常重要,并且涉及2个方面:1)涉及西方的问题;2)体育与传统。
      对于西方的体育文化、体育科学和体育事业发展来说,第1阶段应该是融入,不能自我排斥在西方文明之外;第2阶段是追赶,要追赶上西方;第3阶段是西方来学习我们。对于古代先辈留下的文化:第一要继承,不能割断历史;第二是创造,这样能树立起现代中国人开放的国际视野,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继承和发扬的态度,创造和创新包括制度、形式、内容、体育的功能和对它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的自信。
      从消极意义上来讲,体育有非常强的外在性,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好连带身边很多人不快活,这种强烈的外在性,不仅仅是自己的。对于一个社会和家庭来说,体育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带有强烈的外在性,如果考虑到这样一种社会责任,对自己在体育方面的重视和自觉,是不一样的。至于竞技体育则要求一种更高的责任,为国争光,更具有牺牲精神,有这种远大的抱负和胸怀,脚踏实地,减少社会、别人带来的不健康情绪,强大我们的国家、幸福我们的社会,这样就更能提高体育文化的责任。
      杨桦:在文化、文明的传承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都应该大胆地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文明,不断地丰富、发展、继承,传播自己本民族的文明。体育在这个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体育作为一种超文化、超种族、超地域、超本能的文化现象,在促进和平交往、文明交流、文明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从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召开的伦敦奥运会,可以看到这种世界性的体育交流活动、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不同的民族、人民、地区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体育天生具有的独特功能有3个方面,特别是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学者,应该秉承文化形态,研究体育本身独特的文化特点。体育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不仅表现在有形的物质形态,对人的内心世界、社会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得到的是发达的肌肉、机灵的头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健全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习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经指出,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智力和意志的表现;因此,人们在体育中看到不同的超越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都是人类精神文化在体育运动领域的真实反映。另外,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体育是一项积极进取的事业,蕴含着拼搏奋斗、超越自我、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体育是为国争光的事业,它极大地激发了民族的自尊心、凝聚力、人民的爱国精神;体育是公平公正的事业,它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体育又是规则促赛的事业,体育精神与法律精神翩然起舞,尊重规则、尊重对手;体育是团结友爱的事业,它有效地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了世界和平。   当代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凭证,成为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平安稳定和谐的重要条件,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更加壮观的文化现象。
      第二是体育在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的功能,主要有几个要点:1)为促进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搭建了平台;2)体育扮演文化的塑造者,在促进多民族文化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体育扮演了参照物的角色,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国际正常关系交往方面作出了表率,这是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4)体育在推动世界和平文明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与教育都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战略性的事业,二者在文化中拓展了功能、丰富了内涵、实现了价值。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体育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极强的教育特点,它所具有的健身、教育、体质、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等功能无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它有2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1)体育教育的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了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2)体育与教育的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与体育结合,还是体育与教育结合,没有必要在字眼里计较。体育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也离不开体育,离开了体育的教育是一种残品的教育,体育如果离开了全面的教育制度和人的教育功能的话,体育就会偏向;所以,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能生活得更加幸福,一定要把体育主动地放到大的教育背景下、观念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加以不断地重视。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乃至中华全民族的体育,只要把自己的体育工作搞好,才能到国际上更加广泛地交流。
      主持人:当中国的大学进入百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命题: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在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体育学科?体育学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伟:现在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学科发展与体育教育的实践,所以,北京大学对师生的体育锻炼和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应的体育学科问题的研究到了非常重视的新阶段。体育对于一流大学来说,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体育学科的地位和学术地位,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并且严肃的问题。杨振宁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大学有十四五个学科进入世界的前1%,那么这个大学就学科建设而言是一流大学。就学科而言,北京大学在2005年以前,有5个学科是世界的前百名。截止到2011年,22个学科中有18个学科进入了100名,化学进入了0.1%,物理等学科进入了0.25%。这22个学科里没有体育,体育是社会科学、经济学是商学。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建设是大学的灵魂和根本,有的综合大学专门设置体育学院,任务是发展体育学科。现阶段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无论是素质锻炼,还是高水平竞赛等,这些都已经达成了较高的共识;但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含不含建设成一个一流的体育学科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认真的探索和艰苦的研究。
      陈旭:体育学科跟体育教育不完全一样,主要从师资队伍和学科研究、科学研究方面、辐射社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说清华的体育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同步的。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抓学科建设,引进了十几位博士,包括体育训练、体育社会学、民族体育等。学校在文科建设上也有20多年的时间,当时制定了一个原则“小而精、有特色”,这个原则对体育学科是适用的,体育学科在清华不可能作为最重点学科;但是,要有特色,能够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学科的某个方向或者某几个方向上作出成绩,这就是清华的原则。
      另外,体育学科建设首先要紧密围绕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要研究大学体育中或者学校体育中重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去辐射社会,在国内外承担一些如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一些课题,还是要围绕一流大学建设。从学校体育部发展来看,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给清华体育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和提升作用,体育部无论是在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王登峰: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体育学科从广义上看,跟艺术、理学、工学一样都要面对学科的问题;但是,面对整个人的培养过程,理学、工学、法学、人文科学等,如果从德智体美来看,德和体是其中的2个;因此,体育学科的发展,对建设一流大学来说,可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体育学科直接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过去比较强调竞技体育,如今可能更重视的是全面发展,一流大学从学科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学。一流大学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在体育方面、在精神面貌方面应该有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一流大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体育或者面向人人的体育。
      看点2专家对话——大学体育与文化建设
      对话由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锐主持,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张剑司长、台湾师范大学郑志富副校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颜吾佴副书记、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副校长作为嘉宾,围绕大学体育与文化建设展开探讨。
      左起:1北京交通大学校党委颜吾佴副书记;2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张剑司长;3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张锐常务副所长;4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5台湾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志富。
      主持人: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的影响是什么?
      张剑:如何培育体育文化,最简单的2个字就是热爱。为什么要在大学期间养成对体育的兴趣?这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因为每个中国人在小学、中学为了学习文化课失去了很多时间,该及时养成的兴趣没有及时养成,所以,在大学时,每个人身体和思想获得解放,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享受自己喜欢的东西;因此,在大学期间养成体育习惯、爱好以致让它成为终生体育的起点,弥补小学时没有养成的体育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生不爱锻炼身体常将课业负担比较重作为理由;但是,学生不喜欢体育,根源不在于学生,而是因为家长不喜欢体育,家长不喜欢体育和学生不喜欢体育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应该是热爱体育的,但是却在小学、中学害怕体育、厌恶体育,这一压力来自于学生父母。家长的想法是宁可为了考学牺牲孩子的身体,也不能在高考上输掉一辈子;所以,先抛开中学、小学不说,在大学里,当课业压力减轻,学生接触人文氛围更加浓厚的时候,应该加强体育教育,真正把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大学在这一环节上有责任、有必要担当起培养终身体育的责任。   郑志富:大学教育有4个基本功能。1)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一定给学生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2)一定重视高深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目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这些顶尖的大学,追求学术的卓越,不仅是这几所大学,所有的大学也都通过研究追求学术的创新。3)专业人才的培养,不管哪一个科系一定在培养能够服务社会专业的人才。4)大学一定要担负社会责任。换言之,大学包括医学院的学生在暑期或者周末,他们可能跟着医疗队去边疆,学教育等专业的要服务边疆或者社区的民众。
      这4个基本功能分为2种,一是精神文化,二是身体支撑。理论上,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体育。这还不够,一流大学要有2个馆:第1个是图书馆,图书馆塑造精神文化,通过图书馆可以丰富每一个国民、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文化;第2个是体育馆,所有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要有体育馆。因为体育馆是创造身体文化的地方,通过身体的活动让小朋友热爱运动。
      通过3个方面,大学体育可以和文化有非常强的联结。1)提供文化空间。体育跟文化建设作结合,就体现在建筑物上,建筑物常常渗透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这样的建筑是否应该融合校园的文化、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在整个场馆的设计,整个校园场馆的布建,文化空间是一定要注意的。2)提供文化服务。大学除了能提供体育之外,还能为社区民众提供运动空间,甚至培训和团队交流。3)大学体育里一定还要有文化产品。通过课程、活动、交流,能够把这样的文化产品丰实。
      李向农:大学体育应包含3个层面。1)体育工作、体育文化,大学应该有体育工作,应该有文化建设,要让人感到体育的存在。2)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现在一些大学都有高水平运动队,以及高水平运动员,每隔1年或者2年,学校都会举办一场大型运动会,这其中就有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3)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目前就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而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作到每天锻炼1小时,将其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
      主持人:教体结合的作用是什么?
      张剑:教体应该是结合得最紧密的,无所谓分离;可是,现实中分离得很严重。分离的根源应该是人,它的目的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分离的,既有表象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和项目结构有关系,学校里开展的项目一般是在学校、社会相对流行并受人们喜欢的项目,比如篮球。当前,面临转型的问题,第1个方面是将大项和基础球类项目搞上去。第2个方面是把优势项目普及化;因此,体教结合要从这2个角度来做,从教育部门来看,学校体育、专业体育、职业体育是不同形态的,它们是产业链上或者是生命链上不同的要素,但是它们相互之间是不能取代的。不管是像朝鲜的专业体育,还是西方,以及我国现在正在兴起的职业体育,它是建立在非常浓厚的社会体育氛围和校园体育氛围的基础上的,但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因为学校的教育有其目的和规律、周期、节奏、年限,学生为国争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是学校的任务,校园体育最大的义务就是带动大家形成校园精神。中国最高的竞技体育和未来的职业体育要建立在浓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体育氛围的基础上,包括校园体育。体教结合就是搞体育的要重视教育和文化,搞文化的要重视体育,所以,以前的体育部门出了很多体育家,而且都是出自教育部门,包括蔡元培、马约翰。美国哈佛大学可以出林书豪,为什么中国不能出呢?原因在于体育和社会不能拆开,哈佛大学可以出林书豪是因为美国浓厚的校园文化,美国浓厚的校园文化基于美国浓厚的社会体育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
      颜吾佴:教体结合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水平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体教结合,主要是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从教育部来讲是想从大学生中培养出真的世界冠军,这是2个系统、2个渠道、2条培养人的路线。其中既有观念上的问题,也有制度上的问题,还有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因素制约的问题。比如,国家培养羽毛球运动员的系统,从上体校、省队、国青队、国家队,这套系统是比较成功的,不断培养出世界冠军;因此,没有必要非要改变原来的系统,但并不是说教体结合这条路走不了。例如,北建工大学的羽毛球可以作为品牌成立俱乐部,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俱乐部的队员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大学毕业生,也可以通过转会的方式吸纳高水平运动员。如果可以参加全国俱乐部比赛,并且能够参加国家队、重大赛事公正的选拔,那么教体的路就可以走开。但面临的问题是:1)学校要有专门的场地供俱乐部训练,目前没有这个条件,学校太小,2万多学生只有667 hm2地。教学训练只有1个体育馆,所以单独给羽毛球使用场地是不可能的。2)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能够吸引赞助。3)从我国竞赛体制来说,要能够让俱乐部的训练队进入到比赛中,像欧美国家一样,不设国家队,有重大赛事时从俱乐部选拔集训队员。如果这条道路行得通,那么体教结合就可以顺利走下去。教体结合只要认真设计线路,假以时日,在我们国家社稷发展允许的条件下,适时地来推动它,这条路是完全可以走开的。
      看点3校长对话——体育与人才培养
      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主持,浙江工商大学陈寿灿副校长、天津大学党委李义丹副书记、暨南大学陆大祥副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宋学锋副校长作为嘉宾,围绕体育与人才培养展开热烈交谈。
      左起: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院长;2中国矿业大学宋学锋副校长;3暨南大学陆大祥副校长;4天津大学党委李义丹副书记;5浙江工商大学陈寿灿副校长。
      主持人:体育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是什么?
      陈寿灿:人才培养包含了体育教育。大学以育人为本,人才的成长以身体健康为基础,两者之间是一个问题的2个层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教育第一位就是认识层面、思想层面,或者是理论层面必须有一个设定。大学培养人才发展,首先是智力水平的发展,然后是社会水平的发展。人的社会属性的成长,包括心智、智力、精神理念作为意识层面上的人的发展,与体育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之中,还是在学生锻炼的过程中,都是健全学生心智、信仰的过程。如果大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我们理应把它列入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过程中。   李义丹: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学生重智轻德、重智轻体,这样的思想是有根源的,这个根源就在于对教育的认识。现在应该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用到人的发展上面去。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协调发展,体育有多重要,这就有一个协调的问题;因此,从观念上的转变,体育对人才培养的发展确实有很多好处。特别重要的有3条:第一是体育精神是一种好胜的精神,目标永远是赢,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是特别重要的;第二是身体好、体力好,能够适应今天的工作强度,学生爱好体育有很多好处。比如心理素质好、团队意识强等。由此观之,体育对人才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这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陆大祥: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最大提高,这就涉及到人类的3种需要,这3种需要与体育都有密切的关系。1)健康的需要,医学的宗旨是延长寿命、救死扶伤,体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维护健康、延长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的需要,体育能创造财富,这里有2个方面:一是体育产业,一是冠军的奖励。2)精神的需要,体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发挥重要作用。3)一个人要想成才的话,一个是要有智力,第二个是体力,第三个是毅力,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智力用来学习,是先天的因素;体力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是锻炼的因素;毅力主要是靠锻炼,为未来的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宋海峰: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挑战,也会对体育锻炼的好处提出反例。反思过去对人才理解的错误观念,体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确实很大,不仅是强身健体,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功能。如果回答为什么体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从历史、文化、制度各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体育在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能达成共识,若干年以后体育不再作为一个话题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主持人:有人说人才不一定要有体育;有人说体育一定是造就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起什么作用?
      宋学锋:体育最低层次的作用是强身健体,包括毛主席说的“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一个基本的属性。如果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培养人才,体育除了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以外,还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所以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还培养了很多精神,包括锻炼意志品质、团队精神、果敢的精神、敢于竞争、敢于拼搏、艰苦奋斗,这样的品质都对人产生很大的帮助。比如体育提倡公平竞争,竞争精神和意识对整个社会发展进步是很有帮助的。综合以上,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为什么体育工作没作好,是由于我们扭曲的人才观,由习惯体育锻炼变成不习惯,所以在大学里提倡体育教育、体育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变。
      陆大祥:首先,人才是一个人能否用他的智慧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第二,体育与人才不能一刀切、不能绝对,人才都和体育有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会有所意外。体育与人才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关系。
      主持人: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起到其他的文化、学科不能起到的作用,有人说体育是一个可能会以失败而告终的过程,那么大学体育应该有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对大学体育的期待是什么?
      李义丹:目前,大学体育在体制上与人才培养方面有点脱节,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体育的体制问题。第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抓体育建设,一方面抓学生的体育社团,另一方面抓群众的体育活动和体能测试;因此,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将体育普及化,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体能测试,并且要把测试标准提高。
      陈寿灿:一个大学理想的体育课应该有共同的制度背景,理想的体育课应该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应该是在学校领导班子、教育制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一种必然的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由选择。体育课本身和教育制度是高度一致的,理想的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所谓文化,作为一种样式和表现,体育经常会把我们的形象带到外面去,这是一方面;作为文化的体育教育必然是学生的一种自由选择,是一种兴趣的表现。现在体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把它当成一种框架和要求,比如指标、要求、科室的数量这些考核等。应该像某种规范一样,它是对待人本身的一种事业,应该让它回归人本身,让体育成为人自由的选择。
      编后:这次论坛的嘉宾,有的来自政府部门,有的来自综合大学,有的来自专业院校;有的表现得诙谐,有的表现得严肃;有的跳出体育之外看体育,有的身临其境聊体育:无论哪个话题都无异于一次高规格的头脑风暴,值得大家一睹为快。

    推荐访问:多维 体育 大学 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