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人大政协 > 正文

    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探究_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机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45:11 点击:

      摘要: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中性化及同性间过度亲密行为,可统称为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在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性别角色发展错位者并不鲜见。而性别角色的错位发展,会对学生自身、家庭婚姻结构乃至社会秩序造成冲击。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错位现象的产生,主要受童年期的逆向性别社会化经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时尚潮流、网络传媒宣传等社会因素影响。提出了强化生理性别教育;实行双性化社会性别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多元介入等加强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
      作者简介:魏彤儒(1968-),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郭牧琦(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本科生。(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44-02
      青少年学生群体在此特指我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性别角色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模仿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1]性别角色发展错位是指个体社会性别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匹配。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中性化以及同性过度亲密行为,均是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具体表现。根据发展程度,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错位由浅及深依次表现为自我性别心理排斥、异性装束与行为、选择同性伴侣。
      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并不鲜见。在校园中,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留长发、扎耳洞,说话细声细气,举手投足扭扭捏捏,“娘娘腔”十足;反之,一些女生则追求中性打扮,言行粗犷,举手投足像个“假小子”;同性间存在过度亲密行为,如类似于异性间的拥抱、接吻等超越常俗举动;还有女生将另一女生称作自己的“男朋友”,男生称另一男生为自己的“闺蜜”等。
      李少梅(1998)曾经把大学生性别特质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2]黄会欣、余新年等人(2010)利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发现,近10年来,大学生与性别一致的男生特质和女性特质大幅度减少,未分化的性别角色大幅增加,女性向未分化和双性化转变。[3]刘电芝、黄会欣等人(2011)针对固定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性别角色测量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主要存在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三种趋势,而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经让位于非单性化,双性化与未分化同步增长。[4]张艳霞(2009)提出,中学生更偏好接纳具备异型性别气质特征的个体,并且对中性化个体的接纳程度要高于异性。严有伟(2003)在对两所师范院校大学生同性亲密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23.6%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同性亲密行为,并且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具有明显的连贯性,高校大学生有同性亲密行为的比率较高。[5]潘绥铭等人(2004)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男女生中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同性性接触的约占全体的6%。此外,有89%以上的中国学生对同性恋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这个数字比中国全社会对同性恋的认可接纳程度高得多。[6]
      目前学界对校园中同性恋现象(可看作是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极端表现)较为关注,因为同性恋现象特征明显且最难以为多数人接受。但对轻度同性亲密行为以及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中性化等浅层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较少关注;对性别角色期望及其发展分析较多,但缺乏对性别角色错位发展负面效应、成因、对策方面的分析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不仅会对其身心健康、就业择友、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一旦这种错位的性别角色深化发展,则会产生更多显性同性恋者,将对社会秩序、婚姻家庭结构产生很大冲击。因此,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及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消极影响
      1.对学生自身的消极影响
      首先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学生,内心往往纠结矛盾,因担心受到歧视会选择压抑自身性别偏好,自我性别认同困难与社会适应障碍共同作用,易导致焦虑、忧郁、失眠、恐惧、孤立等心理问题。其次易造成学业、工作障碍。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青少年,会被人认为“变态”,易受到社会排斥,其学习、工作乃至人际关系也会受到牵连,例如他人拒绝与其合作、不提供工作岗位等。再次带来身体伤害。全国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些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岁出头的“艾滋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同性性传播尤其是男男传播快速上升。[7]
      2.对所在家庭的消极影响
      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实行,使得中国家庭结构单一脆弱,父母养育子女的风险增大,子女表现出的不良倾向,可以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子女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父母往往会将问题归因于自身,以此自责、郁闷、痛苦;父母至亲还会承受由此带来的系列后继压力,如孩子将来可能没有正常的婚姻家庭、不能正常繁衍后代、就业及人际关系会受到困扰、外部舆论压力等,久之会大大降低家庭的幸福感和稳定性。
      3.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以及同性之间的过密交往,已经在颠覆传统性别观念与伦理。一些学者提出的“男孩危机”,认为当今时代,男孩被过度娇惯,胆小懦弱,缺乏男子汉气概,当这种性别角色错位普遍存在时,整个民族气质便会受到冲击,不利于艰苦奋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传承。
      此外,性别角色发展错位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同性恋的增多,会打破传统的婚恋习俗模式,男婚女嫁不再是约定俗成,婚姻的概念将被重新阐释。
      二、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社会成因   性别角色的形成,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更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因此,探寻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成因,应主要分析其可控的社会影响因素。
      1.童年期的性别逆向社会化
      童年时期,儿童对于性别角色的认知模糊,若周围环境反复逆向强化其性别意识,使其心理性向无法与自身生理特征达到匹配,就容易造成性别角色发展错位。如小时候玩“过家家”,女孩也可以扮演“爸爸”,模仿男性的行为;男孩也可以扮演“妈妈”,模仿女性的行为,若反复如此,将对孩子今后性别角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童年期关于性别角色的阴影,如与异性交往受到限制或伤害,都会使儿童成年后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恐惧,转而选择同性安慰。
      2.家庭环境的反向影响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的首属群体,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对子女性别的偏好与培养方向,直接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方向。比如,一些父母喜欢男孩,但是家里只有女孩,便会不自觉地按照男孩子的培养方法将女儿当儿子养,例如不给洋娃娃,而只给玩具枪,姓名也取得像男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性别印象不断强化,使得女孩男性化;反之亦然,会使男孩女性化。
      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乏同辈的性别对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认知。“独子化”背景下,父母更易溺爱孩子,男孩在家庭中也像温室里的花草,享受过多呵护,缺乏吃苦耐劳、勇敢、坚毅等品格的培养,容易产生男生女性化的倾向。
      单亲家庭中,孩子看不到完整的男女性别角色形象,使其性别认知模糊化。单亲父母出于愧疚往往娇惯孩子,男孩长时间与母亲独处或女孩长时间与父亲独处,便会过分依恋共处的单亲,久之便会产生异性化性格,进而影响其性别角色行为。
      3.教育模式的负面作用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学校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
      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多静少动,抑制了男生运动天性的发展;学校的“制服教育”,要求男女生穿着款式完全相同且宽松肥大的校服,难以显现男女性别的区分;不少中学以耽误学习时间为由要求女生留短发等做法,客观上淡化了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学校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严格禁止早恋,一些学生不敢“顶风作案”,但又希望有所“尝试”,因此会出现“代偿性”同性亲密行为,久之会对其性别角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学校中女性教师过多,也会使得部分男生存在性别认同困难,容易出现男生女性化现象。
      4.时尚潮流、网络媒体的失当引导
      近年来,中国的漫画、影视市场充斥着日韩元素。日韩男明星大多身材高挑纤细,脸庞白皙,有几分女性的孱弱,多以“都市玉男”形象示众。在日本,流行着一种“食草男”,喜欢用化妆品、偏爱女性服装。哈韩哈日的学生便以此为审美取向,作为自己衣着、发型和行为举止的参照对象。
      不仅国外的时尚宣传会影响青少年的性别审美取向,国内的一些文娱节目,如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推出的一批中性偶像,也引得国内青少年学生争相效仿。
      一些“同性恋”社区,“同志”主题酒吧,“同志”网站、聊天室等的建立,客观上也为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己、求交流、被认同等便利条件。
      5.其他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男女分工已经不是非常明显;女权运动的兴起,男女有别的观念也较少强调;男孩在就业、竞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社会普遍偏好男性性别角色,将男性气质作为优势人格,均为导致性别界限模糊甚至错位的重要原因。
      当前居民的饮食结构也会对个体的性别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食物中雌性激素过多,对男生女性化产生一定催化;商家为了赢取最大利润,投其所好,生产中性服装、生产男性护肤品、美甲等,客观上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发展错位起到推动作用。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群体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建议
      社会对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特别是同性恋的态度,经历了从极度排斥到逐渐包容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被认为是性变态、性倒错精神病甚至性犯罪,到现在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性别发展现象。这反映出性别观念的开放与性别角色认知的宽容。但是,基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规避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的现象。
      1.强化生理性别教育
      许多人在成年期表现出的异性服装癖、异性别癖等异常的性心理和性别行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童年时期的性别认同混乱,因此,在童年阶段就要开始对儿童实施持续的性别角色教育及干预。父母、教师等要强化对儿童的生理性别教育,让儿童了解自己的生理性征,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及时予以矫正等。
      2.实行双性化社会性别教育
      实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培养,能够增强青少年对两性的认知,使之对性别角色能够充分了解,以减少对性别角色的模糊认知、猜疑或者幻想,有利于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为此,无论家庭抚养还是学校教育,都应鼓励儿童与异性朋友积极交往,共同参加合作性活动。多渠道大力宣传两性平等,使得青少年深刻认识两性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多举措推动实现两性平等,使得青少年切身体会到自身的性别魅力和价值,以有效避免因性别价值认知偏差造成的性别角色发展错位现象的产生。
      3.多元主体共同介入
      (1)家庭:常态潜移默化渗透。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而且性别角色观念的培养是从幼儿阶段开始的。根据“首因效应”原则,明确性别角色、强化生理性别,需要在幼儿时期打下良好基础。父母亲要做好性别角色教育分工,创造两性平等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母亲应充分示范温柔、慈爱、细腻等女性性别特质;父亲应多参与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且要充分展示大度、勤劳、果断等男性性别特征。
      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要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女性或男性长辈接触的机会,健全孩子对男女两性的全面认知。
      (2)学校:系统开展性别角色教育。学校是对学生集中灌输性别角色知识的最佳场所。瑞典规定学生从6岁开始就必须接受性别教育课。日本的大学通过研讨会、讲座、综合型性教育课程开展性别教育。中国的小学校园已经引入性教育,但是性教育与性别教育侧重点并不相同。性教育侧重于指导学生消除对异性的疑惑;而性别教育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知、矫正和悦纳。   学校进行的性别教育应包括预防教育、摸排调查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三个方面。依照年龄、性别、接受能力、生活经历等,分门别类实施系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定期调查学生存在的性别困惑,进行群体辅导或个案访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教育应注重“动静结合”,增加户外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多参与运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等性别品质。
      (3)网络媒体:大力倡导主流性别角色价值观。网络媒体在信息时代的宣传引导作用十分强大,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教育,绝对需要网络媒体的正确引导。
      网络、电视等传媒,不应只追求被关注度和经济利益,还应具有道德良心和良好职业操守,切实加强男女平等等主流性别角色文化的宣扬,以发挥社会传统对性别角色发展的约束力和塑造力。
      (4)学生自身:积极调适自我,树立性别自信。为保障性别角色教育取得实效,除了外界力量的多元介入,还需要当事人的积极配合。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当事人直面自身问题,认清性别角色发展错位对自身、家庭与社会的危害,采取科学方法,积极调适自我,以顺利走出性别角色错位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黄会欣,余新年,席斌,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5):40.
      [2]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7(4).
      [3]黄会欣,余新年,席斌,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5):40.
      [4]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解释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43(6):639.
      [5]严有伟.两所师范院校大学生同性亲密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3,24(2):141-142.
      [6]潘绥铭,杨蕊.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7]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 学生感染者呈逐年上升趋势[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7-26/110420758251.shtml.
      (责任编辑:孙晴)

    推荐访问:错位 探究 群体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