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人大政协 > 正文

    图文并茂的《耕耘》_图文并茂是什么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2 04:54:35 点击:

      《耕耘》是抗战时期在香港出版的杂志,主编是当时23岁的女画家郁风。  抗战爆发后,内地一批文化人转移到香港。1939年,在靠近西环的半山上一个叫学士台的地方,有一排陈旧的楼房,住着上百户人家。画家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丁聪,作家叶灵凤,诗人戴望舒、徐迟,翻译家冯亦代等,有的是拖家带口,有的是单身一人,大都住在这里。
      郁风,1916年生于北京,浙江富阳人。父亲郁华曾为著名法官,上海沦陷后被日伪特务暗杀。叔父就是著名作家郁达夫。她从北平艺专毕业后,又到南京中央大学深造。抗战开始后在第四战区政治部宣传组,1939年7月初日本人占领广州后,她到香港。学士台是她经常去串门的地方。
      《耕耘》是怎样创刊的?郁风回忆:大家聚会在一起闲谈,既然这么多人中有作家、诗人、画家、设计家,何不办一个刊物?从内容到形式,几经酝酿,刊物定名《耕耘》。这年年底,刚好夏衍从桂林到香港为《救亡日报》购买印刷器材,郁风去征求他的意见。夏衍认为办这样一个以文艺的多种形式宣传抗日的刊物非常好,还可以团结更多的人,成为一个统一战线的文艺阵地。“于是我们决定了编委的名单:丁聪、徐迟、黄苗子、张正宇、叶浅予、郁风、夏衍、张光宇、叶灵凤、戴望舒。”(郁风:《永远值得记取》)郁风当时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大家推举她任执行主编。从未编过杂志的郁风就走马上任了。
      《耕耘》没有编辑部,各人准备自己的文章和画作,定时交稿,同时分头发信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约稿。郁风负责集稿、发排、跑印刷所、看校样、开邮箱、通讯、算稿费等一切事务。经费是大家凑的。本来冯亦代还拉了药行的广告,后来大家考虑,放上一点不三不四的广告,破坏整个版面,索性放弃这个收入。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第一期在1940年3月印出,因为向内地和海外发行需要时日,版权页上的出版时间是“4月1日”。两千册杂志大都由生活书店发行到内地,大受读者欢迎,美术界的朋友更是如获至宝,辗转传阅。
      第二期《耕耘》因为经费和稿件的周转,迟到8月才出版。第三期编好之后,郁风说:“终因战地阻隔,卖出的书资金转不来,眼睁睁地因为掏不出钱而看着它夭折了。”(《曾经有过这样一本杂志:(耕耘)》)
      《耕耘》仅出两期,却以独具的特色在中国期刊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创刊号没有发刊词,郁风写的《编后记》中说:内地“由于印刷制版条件的渐趋困难,使得不少好作品埋没了,国外的可供参考的作品更无从输入,各地方的艺术宣传的新发展很难得到互相交换的好处,而这些是提高艺术水准的必要条件。同时,抗战之后在刊物中常见的只有文学和漫画木刻,其他姐妹艺术如雕塑、音乐、油画或中国旧形式的水墨画、舞俑等虽然还是凤毛麟角,但是也应该尽量发掘介绍,使它们同样也能得到普遍的爱好和认识,成为民族解放斗争的武器。所以《耕耘》将试着成为上述这些工作任务的支柱之一。当然理论的建设和检讨也将是《耕耘》的主要内容”。
      第二期的《致读者》中说:“在目前中国的艺术战线上,有两个并重的工作任务:对于大众的鼓励、宣传、教育,和促进自身进步的介绍、研究,各种表现形式的创造及尝试。任何刊物都有一定的篇幅限制,依照编辑和印刷上不同的便利条件,或稍稍偏重于前者,或稍稍偏重于后者;在一个总的共同目标下的分工,我们相信是无害而且合理的。”
      上面两段话说明了刊物的性质和任务。《耕耘》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杂志,介绍漫画、木刻及音乐、油画、中国画、舞蹈等姐妹艺术,研究这些艺术形式的创造和尝试,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
      两期《耕耘》有徐迟、韩北屏的小说,艾青、袁水拍的诗,司马文森的散文,但篇什不多,占用最大篇幅的是两个内容:
      一是艺术的评论和研究。思慕(刘思慕)的《艺术工作者的政治武装》,提出当前艺术工作者光是宣传敌人的残暴和我们战士的英勇已经不够了,必须对形势有深刻的认识。巴人(王任叔)的《灵魂的探险》强调“探险者还得从个人的灵魂中出来,看看这造成罪恶的灵魂的社会阶级和阶级社会”。《对于现阶段中国绘画的意见》总题下刊载了卢鸿基、特伟、所亚等8位画家针对当时美术战线存在的问题的意见。景宋(许广平)的《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论述了鲁迅对中国现代木刻发展的贡献。叶灵凤编译的《木刻论辑》,介绍当代英美木刻家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方法。西谛(郑振铎)的《关于“太平山水诗画”》是对《中国版画史图录》中一卷的介绍,意在为中国新兴木刻提供中国木刻版画的艺术遗产。适夷的《文艺和绘画的结合——关于文艺插图、连环图画》、林林的《关于民间文艺的断想》、郑可的《浮雕和牌雕》、吴晓邦的《中国舞俑》,分别讨论了一般不常论及的艺术门类。还有常任侠作词、张曙作曲的歌曲和戈忻(陈歌辛)为鲁迅诗《惯于长夜过春时》谱的曲,发表时都用五线谱制版,并附有作者对演唱和伴奏要求的详细说明。
      一是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漫画、速写、木刻等,形式多样。张光宇、叶浅予、阳太阳、周令钊、廖冰兄、小丁、黄苗子、李桦、张望、新波、古元、沃渣等画家几乎是“一网打尽”。刊载的诗、散文和短篇小说都有插图。还先后介绍了英国漫画家大卫·罗(David Low)和美国漫画家威廉·格罗泊尔(William Gropper),同时配发了他们的漫画。第二期特别加了叶浅予的《鲁迅六十诞辰纪念画像》和郁风的《高尔基逝世四周年纪念画像》,两张全版素描插页赠送读者,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壮举”。
      《耕耘》封面为装帧大家张光宇设计。郁风虽说是第一次编杂志,但在张光宇指导下出手不凡。16开本48页的篇幅,图版在一半以上,版面图文穿插,美观大气,真正是图文并茂。郁风说:“每篇文章尽可能有图版配合,而且要舍得篇幅,不是鬼头鬼脑的小豆腐干。单独发表的美术作品就更是常用满版。”今日看来,依然赏心悦目,充满魅力,编辑出版行家为上世纪40年代就有如此新的设计水平而惊讶不已。
      《耕耘》的版权页列出:出版者耕耘社,编辑人郁风,发行人黄苗子。“《耕耘》之能出版,全靠黄苗子的支持。”冯亦代回忆,“他当时是国民党在港出版的《国民日报》经理,由他的关系找到一家印刷厂承印,对外则称这个刊物是桂林出版的。”(《我的文艺学徒生涯》)徐迟说:黄苗子“既愿意帮忙筹款,并可以去办理那个比较难办的在香港政府登记的手续。因为香港政府有一个出版法,刊物登记要给出三千元港币的保证金。这事后来他也没有办成。但他找到了一个印刷厂承印,冒充这是一个在桂林编辑、印刷、出版的刊物,是邮运来香港出售的。这样一来,就免交此项巨款了”。(《我的文学生涯》)刊物出版时黄苗子已由香港去重庆,版权页的通讯处“重庆中二路224号”实际就是黄苗子的地址,虚晃一枪,再加一个“转香港邮箱1558号”。
      黄苗子,原名黄祖耀,1913年生,广东中山人。他和郁风因为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在《耕耘》之前早已是朋友,《耕耘》之后而成恋人,1944年在重庆结婚。一对艺术家,甘苦相守一个甲子。“文革”中夫妇冤狱7年,同被关押在一个监狱,彼此却不知对方身在何处。2007年,郁风远行;2012年,黄苗子百岁去世。沧桑阅尽,《耕耘》已成清流绝响。

    推荐访问:图文并茂 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