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血库告急 [母亲“血库”告急,与死神悲壮赛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1 04:23:45 点击:

      女儿一出生就先天性缺少血红细胞,靠药物和输血维持生命,每年光输血就需要十万元。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丈夫血型不匹配,只能由母亲提供鲜血。19年来,母爱就像一座血库,让女儿在病魔肆虐中活了下来;而母亲因抽血过多,身体变得极度虚弱,最终晕倒在女儿的病床前,医生强令禁止她继续给女儿献血。
      母爱“血库”告急,她能否为女儿觅得一线生机呢?

      初生女儿患罕见血液病,
      柔弱母亲与病魔下“战书”

      42岁的杨义芳是重庆西南制药厂冻干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丈夫李勇在重庆制药机械厂上班。1990年5月6日,杨义芳和丈夫婚后经过近6年的努力,生下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他们给女儿取了一个很优雅的名字,叫李弦芮。
      然而,夫妇俩初得女的幸福快乐时光却在女儿满月那天戛然终止。那天,几乎所有的亲戚和同事们都纷纷赶来道贺,几个做母亲的朋友看过孩子后,觉得宝宝的模样好漂亮,但皮肤却白得有点异样。于是,她们问杨义芳孩子吃得怎么样。得知小弦芮每天不仅喝奶次数很少,而且每次喝不到10毫升,还经常会吐出来后,大家建议她到医院去咨询一下专家。
      第二天,杨义芳和丈夫抱着女儿来到重庆儿童医院。医生为孩子检查后,认为可能是“新生儿肺炎”,需要住院输液治疗。
      一个星期后,小弦芮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脸色反而由苍白变得有些发黑,且哭闹得厉害,一点东西都不肯吃了。杨义芳和丈夫赶紧把女儿转到了西南医院,经验血诊断,小弦芮红细胞只有6克,属于罕见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知,像小弦芮这样所患的血液病,当时的医疗条件几乎没法治愈,只能用药物和输血来维持她的生命,而这笔费用是一般家庭难以承担的。这对杨义芳夫妇来说仿佛晴天霹雳,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女儿啊!怎么舍得让她死?杨义芳一时情绪失控,拉着医生求他一定得想法救救女儿。
      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和输血治疗,小弦芮病情逐渐有所好转。然而到了1990年7月29日,小弦芮的病情又突然加重了,一度进入昏迷状态。医院给杨义芳夫妇下达了病危通知,并建议他们放弃治疗。杨义芳和丈夫没有听医生的,抱着女儿,连夜转到了成都华西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小弦芮终于转危为安。随后,华西医院也确诊小弦芮的病是“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这让杨义芳夫妇的心,又一次沉入谷底。
      好心的医生建议,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是考虑再生一个孩子。听到这,几乎被残酷的现实击倒的杨义芳勉强支撑住自己,让丈夫取出这些年来仅剩的积蓄,先给女儿作保命治疗。
      在杨义芳夫妇的坚持下,医院尽全力救治,女儿的病情才稍微得以缓解。尽管如此,小弦芮的病情还是反复无常,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看着女儿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心疼得想要自杀的杨义芳还是咬紧牙关,一次次跟病魔下 “战书”,发誓要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女儿。

      药物治疗失去作用,
      母亲成了女儿的“供血库”

      小弦芮在医院一住就是半年。为了维持生命,她每隔一天都需要注射一针价值200多元的“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每周除了要输50毫升的血外,还要吃一瓶价值2300多元的“环孢菌素”。
      面对这每月高达上万元的医药费,杨义芳什么都不敢想。因为她知道,只要自己和丈夫稍微犹豫一下,女儿哪天用不上药了,就有生命危险。由于自己在医院陪护女儿不能回单位上班,家里的收入减少了一大半,李勇上班之后,到处找工作兼职挣钱。最多的时候,同时兼了五份工作,每天忙完一个地方,他随便在街上买个馒头,喝几口自来水,又急急赶去下一个地方做事。
      看到丈夫不辞辛苦地为女儿忙碌奔波,杨义芳既心疼又难过,为了不浪费丈夫挣来的血汗钱,她每天都精打细算地给女儿用药。等女儿稍微大点了,杨义芳就让自己的妈妈和婆婆轮流到医院照顾女儿,自己一边回单位继续上班,一边也四处兼职找事干。除了两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夫妇俩把每个月的收入全用在了女儿吃药和输血上了。
      可就在这时,医生检查发现,刚满六个月的小弦芮对药物产生了排斥,所用提升血红细胞的药在她的体内没有了任何作用。在杨义芳的要求下,医生又试着加大了用药的剂量,但女儿体内的血红细胞下降到比出生时还要低,人再度陷入昏迷。为此,医护人员只得给小弦芮采取紧急输血,她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女儿的病变得只有输血才有疗效,而杨义芳和丈夫也都因过多兼职,身体严重透支,他们只得忍痛放弃几份过于劳累的兼职。收入的减少和女儿输血数量的增大,让这个本已拮据的家庭,显得更加举步维艰。杨义芳和丈夫粗略估计了一下,照这样下去,女儿每年单输血的费用就高达近十万元,他们根本无法承受。思来想去,夫妇俩最后决定把他们自己的血献给女儿,那样就可以省去一大笔费用了。
      然而,检查结果下来,李勇却因为血型不匹配,无法做女儿的血源供体。见丈夫一脸郁闷,杨义芳安慰说:“好在我的血还可以给女儿,只是以后频繁抽血,我的身体可能会越来越差,家里其它事情你就得多加照顾了。”
      从那天开始,杨义芳毅然充当起了女儿的血库。女儿每次需要输血时,她都提前来到采血室等候着。每次采完血后,她一刻也顾不得休息,又急急赶回女儿的身边,守护在病床前看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入女儿的体内。那种感觉虽然难过,但也很温暖。
      小弦芮两岁多时,见妈妈频繁带自己去医院,就问:“妈妈,为什么我总是要去医院呢?每次输血打针我都感觉好疼的!”杨义芳把脸转到一边,眼泪喷涌而出。见妈妈难过了,懂事的小弦芮此后便再也不问了。只是每次输血插针头时,她都会悄声地给护士小姐说:“阿姨,轻轻打!”
      1996年9月1日,有母亲这样的“血库”作保障,小弦芮入学了。看着女儿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学校学习知识,并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杨义芳和丈夫都感到无比欣慰。尽管丈夫还要在外兼两份职,自己每天得接送女儿,甚至在女儿身体虚弱时,要背着她爬上七楼回家,但杨义芳已经很满足了,只要女儿的病能渐渐好起来,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和幸福了。
      可是好景不长,1999年3月8日,女儿病重得无法行走,但她坚持要去上学,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杨义芳分明听到了女儿趴在父亲背上的痛苦呻吟,她再次感到心急如焚。经全力抢救,医生告知,小弦芮此后得靠频繁的输血来维持生命。这就意味着由先前六个月输一次血给女儿,现在得每五十天就要输一次,每次输入量为100到150毫升不等。可是根据《献血法》,供血者只能每六个月才能献血一次,而女儿六个月最少也要输四次血。杨义芳想出一个法子,以前每次只需抽200毫升的血给女儿,现在她要求护士每次按400毫升的最高限额抽取,女儿每次输剩下的血,让医院保存着下次再输。尽管如此,女儿每个月还是得从医院买一两次血来输。
      为了给自己大量补血,以备下一次有足够的血液抽取给女儿,杨义芳每天吃补血的花生和动物血。后来,为了省钱,她干脆只买价格便宜的动物血回来吃。时间长了,那些宰杀鸡鸭的老板得知她是为了输血给女儿,干脆就不收她的钱了。
      杨义芳知道,单吃动物血来补血还远远不够,她还得多吃些其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但为了把钱节省下来给女儿治病,她又舍不得买好东西吃。每当遇到单位吃饭和朋友请客,一向文静的杨义芳就吃得狼吞虎咽的。一次,几个朋友见她吃得又快又急,纷纷逗乐说:“你这样子好像是把别人欠了你几辈子的都要吃回来似的。”杨义芳听了,坦然地说:“为了抽血给女儿,我必须多吃点。”大家听得很是心酸,纷纷把好吃的菜转到她面前。
    [ 2 ]   不仅如此,杨义芳每次聚会吃饭结束时,都要把桌上吃剩的东西打包,带回家。后来,亲朋好友中谁要是出去吃什么宴席,都叫服务员把桌上剩下的菜打包,然后送到杨义芳家里。

      母亲“血库”告急,
      誓为缺血女儿觅生机

      尽管杨义芳采用各种方法给自己补血,但还是满足不了女儿对血液的需求。为此,一些朋友又四处为她寻找介绍一些偏方,希望能对救治小弦芮的病有所帮助。
      2001年2月9日,一个朋友告诉杨义芳,听说重庆与湖北交界处的酉阳有个老中医,能治小弦芮这样的病。趁第二天是周末,她让要加班的丈夫把女儿送到母亲那儿,一个人去了酉阳。拿着一个模棱两可的地址,杨义芳四处打听老中医的下落。可一直到星期天傍晚,也没问出任何线索来。然而,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杨义芳灰心。半个月后的又一个周末,她把女儿交给一个同事照看,自己和丈夫李勇一起来到酉阳打听。见他们救女如此心切,几个热心人建议去不远的湖北利川找找。夫妇俩又急忙坐车到了湖北利川。当他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老中医”时,却发现他是一个骗人的瞎老头。当天回家已来不及了,夫妻俩就在当地住了一夜。
      这样来回一奔波,加之身体一直很虚弱,回来上班那天杨义芳竟趴在车间昏昏地睡着了。正好这天集团有个副总来检查,喊了好久她才醒过来。副总一气之下,当即罚她200元。想到200元对女儿的用处,杨义芳坐在那里急得哭了。后来车间主任把她的情况给这位副总说明了之后,副总不但撤消了对她的罚款,还从自己身上掏出2000元钱放到她手里。“您不罚款已经是对我格外开恩了,您这钱我不能收的!”杨义芳感动得失声痛哭起来。“拿去好好给孩子看病,自己也补补身体。”这位副总红着双眼,坚持要她收下。
      事实上,女儿的病情一直让杨义芳的每个同事都牵挂着。车间的同事们集体约定,谁要是过生日,都要盛情邀她把女儿带去,不但不收她的礼金,临走时还要包一个红包给小弦芮。每天上班,同事们都赶着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争着过来帮她;她要带女儿去医院输血,大伙会毫无怨言地把她那份工作做好,让她可以领全勤工资。
      随着大量抽血给女儿,杨义芳也感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亲戚朋友们都劝她保重身体,建议她说,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了,完全可以为小弦芮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2003年6月,杨义芳先后给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和“中国医药”栏目写信寻求治疗女儿良方。栏目组的工作人员热心为她咨询过后,回信告诉她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可以治这样的病。但因为费用的问题,她和丈夫根本就不敢带女儿去,仍只能靠母亲供血和买血来维持女儿的生命。
      2004年底,李勇所在的制药机械厂宣布破产,拿着丈夫仅有的2万多元补偿,杨义芳经别人介绍,带着女儿东奔西走、北上南下,先后到了郑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江南草药王、郑州血液病研究基地等地方治疗,可是都没有很明显的效果。
      2008年9月,小弦考上了重庆28中念高中。作为母亲,杨义芳非常清楚,学习是让女儿这些年来唯一能忘记病痛的良药。
      然而,厄运并没有因为这对母女的坚强而离开。9月16日上午,弦芮的教师和同学们发现她上课时在教室睡着了,大家都知道她有病在身,都不忍心去打扰她。可到了中午放学,同学们见怎么叫她也醒不过来,几个同学和教师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
      等杨义芳赶到医院,女儿经过一番抢救醒了过来。医生告诉她,女儿的血液里几乎没有了红细胞,刚才的症状就是因为缺血造成的长时间昏迷。由于女儿需要立即输血,一个月前才抽了一次血的杨义芳让护士小姐又从自己虚弱的体内抽了400毫升。可当她头昏眼花地赶到女儿病房时,却得知女儿因长期输血,四肢全是针孔插入后留下的厚厚伤疤,上面的血管也全都变硬了,几个护士急得一身大汗,却怎么也找不到能重新插进针头的血管。
      见状,杨义芳冲上去抱着女儿的头痛哭起来:“难道我们母女的缘分就这样尽了……”护士们见实在没有办法了,也都相继离去。
      痛哭后,杨义芳实在是不甘心。她让女儿重新躺下好好放松休息一下,自己却抓起女儿的右手,小心翼翼地捏拿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她突然感觉女儿先前僵硬的手臂松弛了下来。她眼前突然一亮,赶紧拿起血袋上的针头,对着女儿隐约可见的血管插了进去。女儿感觉到一阵微微的刺痛后,转过头来轻轻喊了一声:“妈妈!”血袋里的血浆开始缓缓地流动起来。“宝贝,成功了!你可以继续活下去!”寂静的病房里,母女俩喜极而泣。
      在杨义芳的努力下,女儿的生命再次燃烧了起来。2009年11月26日,李弦芮以前就读的高中――重庆28中全体师生们,再次为她发起了捐款,重庆市沙坪坝区团委的负责人也赶到了现场。可就在那天下午,杨义芳拿着学校全体师生为女儿捐献的6000多元赶到医院时,却昏倒在了女儿的病床前。经检查,杨义芳被查出因长期过度献血给女儿(为救女儿19年献血7200毫升,相当于人体血量两倍),身体极度虚弱不说,还严重贫血,如继续献血给女儿的话,将危及她自己的生命。
      得知杨义芳病倒后,同事们都纷纷凑钱赶到医院来看望,劝说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要是没有了她,女儿就真的没法活下去了。杨义芳一边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照顾,一边坚强地告诉大家:“没事,血库都有告急的时候,更何况我的身体呢!等恢复过来,我会更加努力补血,继续献血给女儿。”短短的几句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随后,车间主任让她在医院好好休养,她那份工作,大家会一起努力帮她保质保量地完成,她每月的工资将仍是全勤的。
      2010年1月10日,医院传来消息,他们把李弦芮的病情资料传到了北京几家大医院,其中一家医院回复,李弦芮的病目前可以通过骨髓移植得到根治,只是费用最少也要40万元。
      虽然,40万元的治疗费用对杨义芳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但她仿佛看到了女儿重获新生的希望。
      采访时,还躺在病床上的杨义芳请求记者转告全天下所有的好心人,请大家伸出援助的手,帮帮忙救救她那可怜的女儿,救救她那个年仅19岁、虽然折翼却渴望飞翔的天使!
    [ 1 ]

    推荐访问:血库 告急 赛跑 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