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4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10-12 15:40:03 点击: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目的: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4篇,供大家参考。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4篇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目的:

    1、 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回忆导入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让学生回忆,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今天将要学习的圆柱的体积大家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校的体积

    三、新课讲授

    师:看到这个标题你想知道的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师出示一个圆柱,让学生观察底面提问:“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

    “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展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回答后,老师操作演示,“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

    (有点接近长方体:)

    师: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师: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

    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请大家观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板书)

    2、公式应用

    出示例4。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的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3、能力扩展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知识的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①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②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③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2)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1)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

    例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

    (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

    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积: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积: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8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公式的应用。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理念:

    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学生已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因此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把教学设计定位在通过对圆柱体积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尽量使其体现达到化,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出以下的几个特点:

    1、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2、直观教学,先利用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3、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具准备: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水槽水体积不同的圆柱体直尺细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了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设计观察活动,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得出圆柱体积的定义,进一步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研究方法。)

    二、自主探究、

    1、比较大小、探究圆柱的体积与哪些要素有关。

    (1)、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让学生判断哪个体积大?

    (2)、提问:“要比较两个圆柱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到将圆柱体放进水中,比较哪个水面升得高。

    (3)、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比较底等高不等和高等底不等的两组圆柱的体积,并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1中。(课件出示)

    (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汇报结论:当底等时,圆柱越高体积越大;当高等时,圆柱底面越大体积越大。即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决定圆柱体积的两个因素,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大胆猜想,感知体积公式,确定探究目标。

    (1)、再次设疑:如果要准确的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2)、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依据学过的知识,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圆柱平均分成若干小扇形体后应该也能够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可能也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5)、让学生依据假设结论分组测量圆柱C和圆柱D的有关数据,用计算器计算体积,并填入实验报告2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通过设计猜想的过程,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了学习长方体体积时的实践方法和将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在如此丰富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猜想的胆量就更大,假想的合理性就更强。)

    4、确定方法,探究实验,验证体积公式。

    (1)、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工具,自主商讨确定研究方法。

    (2)、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了两种验证方案。

    方案一:将圆柱C放入水中,验证圆柱C的体积。

    方案二:将学具中已分成若干分扇形块的圆柱D拆拼成新的形体,计算新形体的体积,验证圆柱D的体积。

    (3)、学生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方案动手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2中。(课件出示)

    (4)、实验后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数据与实验前假想计算的数据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与猜想的结果基本相同。

    (6)、教师用课件演示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向学生明确圆柱的体积确实可以像计算长方体体积那样,用底面积乘以高。(课件出示)

    (7)、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8)、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v=sh(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完成从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结论。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自主实验探究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巩固发展

    1、课件出示例4,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注意解题格式,注意体积的单位为三次方)

    2、巩固反馈

    填表

    底面积(㎡)高(m)圆柱体积(m3)

    63

    0.58

    82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这是第一层基本练习,通过这道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重点,夯实基础知识)

    3、完成第9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两道题。

    (“练一练”只列式,不计算)

    集体订正,说一说圆柱体的体积还可以怎样算?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层变式练习。是让学生在掌握公式的基础上理解公式,学会灵活运用公式的训练题。通过对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一个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已知水杯中水的体积是整个水杯体积的2/3,计算水杯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5、拓展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6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说明理由。(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放进一个不规则的铸铁零件后,容器里的水面升高4厘米,求这铸铁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安排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引入环节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圆柱体体积教学设计篇4

    教材分析

    1、《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根据本节课的性质特点和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的特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新课教学:

    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

    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

    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设计意图:在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切实经历圆柱体积公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访问:圆柱体 教学设计 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