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9-04 22:10:03 点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乘法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篇,供大家参考。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6+4)×9=6×9+4×9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6+4)×9=6×9+4×9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0个9,右边也表示10个9,所以(6+4)×9=6×9+4×9。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⑥(100+20+5)×88等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2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树勋中心小学购买舞蹈服装。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2、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种教法,怎样教才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热爱。

    3、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所曾经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例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35)×12=65×12+35×1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后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

    发现的规律、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个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不断在“反思”中学习,“体验”中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35)×12=65×12+35×1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个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差异性,给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以再次发现的机会。然后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个规律,来加深学生的数学体验。又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什么知识与“乘法分配律”有联系?学了“乘法分配律”后有什么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中注意引导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3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结论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1、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订校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解决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

    2、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

    4、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

    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难点。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上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上好这一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好它?我觉得要注重形式上的认识,更要注重意义上的理解。因为单从形式上去记住乘法分配律是有局限性的,以后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遇到一些变式如:99×24+24会变得难以解决。注重意义的理解,能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乘法分配律,那么将来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学生都能轻松运用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规律,才能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本课是“探索与发现”的第三节课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进行。

    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预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27 73)×8 40×9 40×1 14×(10 2) 10×6 10×4

    2. 用简便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

    25×63×4

    3.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 5×80 (1250 125)×8

    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教学例6:

    (1)出示例6: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6下载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3)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150

    (18+7)×6=18×6+7×6

    (5)教师出示:20×(15+9)=480

    20×15+20×9=480

    20×(15+9)=20×15+20×9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__+__)×__=__+__×

    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

    3.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__×4+__×4

    (62+12)×3=__×__+__×__

    教师:为了简便易记,假如用a、b、c表示3个数,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 (a b)×c=a×c 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5.教学例7: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7下载

    (1)出示例7:102×43

    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引导学生对比:(100 2)×43,102×(40 3)这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

    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师板书:

    (2)出示9×37+9×63

    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37 9×63

    =9×(37 63)

    =9×100

    =900

    学生讨论: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师生共同总结: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 、×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②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的那个数。

    ③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

    (3)揭示教师算得快的奥秘

    上课开始时,我们已经比赛看谁算得快,如(1250 125)×8,老师就是应用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现在你们会了吗?

    三、巩固发展 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练习 下载

    1. 练习十四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3 25)×2=□×□ □×□

    8×47 8×53=□×(□ □)

    3×6 6×7=□×(□ □)

    8×(7 6)=8×□ □×□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24+8)×125=__×__+__×

    (2)25×(20+4)=25×__+25×__

    (3)45×9+ 55×9=(__+__) ×__

    (4)8×27+73×8=8×(__+__)

    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1)32×48+32×5232×(48+52)

    (2)(24+8)×824×5+24×8

    (3)20×(l+15)0×17+20×15

    (4)(40+28)×540×5+ 28

    (5)(10×125)×810×8+125×8

    (6)4×(30+25)4×30×4×25

    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

    4.选择题:

    (1)28×(42+29)与下面的相等

    ①28×42+28×29②(28+42)×(28+29)③28×42×29

    (2)与a×8-b×8相等的式于是

    ①(a+b)×8②(a-b)×(8+8)③(a-b)×8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①10×5+8×5+9×5②10+5×8+5×9③10×5+5×8+9

    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420元,一辆永久牌自行车405元。现在各买三辆。买凤凰车和永久车一共用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3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 8)×2535×37 65×37

    32×(200 3)38×29 3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5

    乘法分配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练习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校买书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套故事书45元,一套科技书35元,各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45+35)×3=80×3=240(元)、45×3+35×3=135+105=24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b)×c=a×c+b×c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可通过练习发现孩子们掌握得并不如意,在下节课我将继续加强练习。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6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动手“做”数学;

    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

    2.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故事情景

    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

    二、导入

    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3+2)×2=3×2+2×2

    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

    (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

    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

    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

    (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

    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

    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

    学生:

    3×4+2×4=(3+2)×4 (8+2)×2=8×2+2×2

    7×2+3×2=(7+3)×2 (3+2)×4=3×4+2×4

    (6+4)×2=6×2+4×2

    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

    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

    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如:(12+72)×8=12×8+72×8 25×84+75×84=(25+75)×84

    …… …… …… …… …… …… …… …… ……

    5.小组讨论。

    (1) 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

    (2) 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教师:这就是乘法分配率。

    板书课题:乘法分配率。

    分析: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牵着学生走,所以乘法分配率是强加给学生的,故学生就容易出错,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应该从直观思维入手,而以抽象思维结束,因此,我就采用了“操作──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

    三、新授

    1.自学书本;

    2.质疑,提出新见解;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以点带动全班的学习。)

    4.教师:用公式怎样表示乘法分配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公式,引出乘法分配率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5.形成性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37+65×37 102×45 38×99+38

    要求:学生想办法,学生说思路,学生评,学生互助并加以改正。

    四、小结

    (学生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包括方法、感觉、情感和态度方面)

    五、拓展性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12×25 63×25-59×25 38×101-38

    说明:这些题目学生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的,目的是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兵”帮“兵”的指导作用。

    六、反馈生活中的数学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乘法分配率解决一些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同位互说,或者小组商量,再发言。)

    七、布置作业

    1.基础题:第66页第4、7题。

    2.思考题:第66页插图。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7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教学内容,一直以来的教学中,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很难学好。

    我认为其中的不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其一,例题仅仅是分配律的一点知识,在课下的练习题中还存在不少乘法分配律类型的题(不过,这好像也是新课改后教材的表现)。如果让学生仅仅学会例题,可以说,你也只是学到了乘法分配律的皮毛;其二,乘法分配律只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的应用,所有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试题,用一般的方法完全都可以计算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不用乘法分配律,学生完全可以计算出结果来,只不过不能符合简便计算的要求罢了,问题是学生已学过一般的方法,学生在计算时想的最多的还是一般的计算方法;其三,本节课的教学灵活性比较大,并没有死板板的模式可以来死记硬背,就是学生记住了定律,在运用时,运用错了,也是很大的麻烦,从题目的分析到应用定律都需要学生的认真分析及灵活运用。

    针对以上自己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从以下两个方面时行教学:

    第一,以书本为依托,学好基础知识。

    有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课下还有多种类型题,但它们都与书上的例题有着亲密的联系,所以教学还是要以书本为依托。在教学中,我引导生通过观察两个不同的算式,得出乘法分配律的用字母表示数:a×b+a×c=a×(b+c),在引导学生经过练习之后,我还强调学生,要做到:a×(b+c)=a×b+a×c。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能走出去,还要走回来。再次经过练习,在学生掌握差不多时,简单变换一下样式:(a+b)×c=a×c+b×c,走回来:a×c+b×c=(a+b)×c。如此以来,学生算是对乘法分配律有了个初步的认识,知道是怎么回事,具体的运用还差很远,因为还有很多的类型学生并不知道。于是我就在第二节课进行了第二个方面的教学。

    第二,以练习为载体,系统巩固知识。

    针对乘法分配律还有多种类型,例题中也没讲到的情况,我上网查资料,加上并时的一些认识,把乘法分配律分为五类,并对每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提示,附以相应的练习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练习。

    类型一:(a+b)×c a×(b-c)

    例:A (40+8)×25 B 15×(40-8)

    类型二:a×b+a×c a×b-a×c

    例:A 36×34+36×66 B 325×113-325×13

    类型三:100+1或80+1

    例:A 78×102 B 125×81

    类型四:100-1或40-1

    例:A 45×98 B 25×39

    类型五:+1或-1

    例:A 83+83×99 B 91×31-91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8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本36页例3.

    【教材与学情定位】

    本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之中的一个规律性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认知了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知识内容,其承载了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的内容,学生计算起来容易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总是会把其中一个加数与因数相乘,却把另外一个加数忽略。

    【设计理念】

    1、乘法分配律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否可以由此引入,由此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联系,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解决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难理解,易用错的问题。

    2、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是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是乘法分配律作为简便运算的一个方法而不能体现其简便性。如果是又当如何体现,其教学的临界点在哪里?

    2、乘法分配律必须在学生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吗?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否可以进行导入?如果可行,是不是我们在一年的教学中把‘花开两朵单表一枝’做的太过了而忽略了另一只鲜花的存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可实行性和其存在的必然性。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的转化提炼,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其优越性。

    2.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25×14=

    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4个25是多少。)你能计算这个题目吗?(能)完成在练习本上。

    (师把25×14写在黑板左侧,指生上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书写过程,并分别说明100是怎么求的?250呢?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展示本上)

    过程:25

    ×14

    100 25×4

    25 25×10

    350

    问及全班,相同计算过程与结果的举手,师边走边问回到黑板刚才我们怎么计算的?100=25×4,再算250=25×10,然后把它们的积+起来,顺手板书(注意前后顺序先写右侧25×4,在写25×10最后写‘+’号)。注意看,前面明明是25×14,怎么在右侧却变成了25×10 和25×4?(实际上是把14分成了10+4的和)

    师随生动:14分成(10+4)的和乘25

    指25×14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指10×25+4×25表示什么?14个25是多少?

    可以画等号吗?可以

    那下面这几个算式表示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吗?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研究,打通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初步建立知识的感知。

    出示15×12= 23×16=

    学生观察:发现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表示可以。

    师指生描述算式的含义并由学生独立完成算式转换。

    学生通过验证认识到:

    15×12=(10+2)×25=10×15+2×15

    23×16=(10+6)×23=10×23+6×23

    16×25=(10+6)×25=10×25+6×25

    现在还想等吗?

    15×12=(10+2)×25=10×15+2×15

    23×14=(10+4)×23=10×23+4×23

    16×25=(10+6)×25=10×25+6×25

    生:相等。

    师:为什么?谁能说明白为什么仍旧相等?等号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又表示什么?

    生:等号左边表示10+4的和个23就是14个23是多少;右边10个23+4个23是多少。两边都是14个23是多少,所以相等。

    师:读一遍等式,体会等式的意义。(此处不去小结,让学生初步意会到,但是不适合言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存在,通过等号左右两边的关系和意义说明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的意义与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写出左边的算式,你能推导出右边的算式吗?

    生:可以。

    2、出示三道练习题目,(完成在练习本上)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20+3)×37=

    (10+9)×23=

    (32+25)×74=

    学生写出正确的右半边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和屏幕上全部内容,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发现:左侧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左侧三个数,右侧四个数;

    ……

    小结:两个数加起来的和乘第三个数,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然后把乘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

    通过仿写,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深刻认知‘分别’的含义。

    师抓住第二条,对呀,怎么多了一个数还想等?引导学生发现,屏幕红色字体呈现以(20+3)×37=为例说明是左侧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所以多了一个。你能说出一组符合这个规律的数吗?

    生一:(10+5)×74=10×74+5×74

    同意的举手,鼓励的掌声送给他

    生二:(10+7)×52=10×52+7×52

    生三:(10+9)×24=10×24+9×24

    生四:(30+2)×52=52×30+52×2

    【设计意图】

    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仿制,说明这个内容孩子们真的掌握了,明确了,可以使用了,意思能够说明白了,但是仅仅是不能语言描述而已。

    师:能说完吗?不能,看来这个层次的大家都没问题了,我出一个你会做吗?下面内容分层出示,体现知识层次性。

    (16+△)×51=

    (△+■)×○=

    引导出字母形式:

    (a+b)×c=

    师:观察和班上和屏幕上的所有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进一步引导有规律吗?),同桌交流---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交流),全班交流。

    【本环节学生必须充分的讨论,争论,作为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中找到问题,并及时全班范围内解决。】

    汇报时学生说的意思对就可以,多组汇报之后,逐步修正成比较完善的说法。教师出示规范的说法,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互说一遍

    小结: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法入手逐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字母形式:(a+b)×c=a×c +b×c

    也可以写成a×(b+c)=a×b+a×c

    【设计意图】

    本环节实现从数字到图形到字母形式再到文字表达形式的转化,提高认知难度的同时开拓新的只是先河,为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6)×27 ○ 4×27+6×27

    (14+86)×39 ○14×39+86×39

    (100+1)×37○100×37+1×37

    3×62+5×62+2×62=

    集体订正,说学生的做法,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感悟、发现乘法分配律作为一种简便运算的手段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4、判断:

    (1)(36+27)×5=36×5+27×5 ( )

    (2)(13+79)×12=13+79×12 ( )

    (3)(34+61)×43=34×61+43 ( )

    (4)(2+4+3+1)×5=2×5+4×5+3×5+1×5 ( )

    手势表示,对的举对号,错误的举起十字。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学生判明乘法分配律易错题目的认知,避免今后的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5、情景剧:生活中的握手问题:

    两个学生到老师这里来看望老师,进门需要握手,通过握手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为什么不对,把知识做到最大程度的内化。

    【设计意图】

    学生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难免碰到类似的错误,如何更加有效地突破其难点,设计一个小情景剧,学生一旦出现类似的错误,只要想起握手问题,将会很容易改正,有效的突破手段。

    6、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乘法分配律,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算式才符合乘法分配律吗,乘法分配律你会应用了吗?

    师:透露个小秘密,这是我们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距离我们还很远,而我们却掌握了这个规律,最后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0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1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6+4)×9=6×9+4×9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6+4)×9=6×9+4×9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0个9,右边也表示10个9,所以(6+4)×9=6×9+4×9。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⑥(100+20+5)×88等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2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3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在课堂上,创设了植树活动的情境,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4+2)×25=428×25+2×25。

    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后,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反着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通过学习,一些学生已掌握,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灵活应用。还有一些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淆。

    所以在复习巩固时,要加强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对比,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构更清晰。还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试题的演练,灵活掌握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步骤的观察、猜测、比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其数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拟定自学提纲 自主预习

    1. 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24页情境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认真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教师把这两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研究一辆大巴车和一辆中巴车在济青高速上相遇的问题继续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

    2.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

    (1)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通过自主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会用自己的话表述,会用字母表示。

    (2)乐于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困惑、体会与大家分享,乐于与同学合作。

    教师引导:有信心达到这两个目标吗?(有!)

    老师的指导会对你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请看自学指导

    3.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4页到25页第二个红点前的内容,重点看图上同学的对话。思考

    (1)如何求济青公路的全长,有几种解法,如何列式计算。

    (2)比较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猜想?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5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看谁能独立用多种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能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4. 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二、汇报交流 评价质疑

    调查学情: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放下。

    1.小组交流: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困惑和体会,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班内汇报:师指小组选代表按顺序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余同学随机质疑、补充。

    课堂生成预设

    (1)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教师追问: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种算法呢?

    预设一: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预设二:先算大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中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2)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110-90)×2

    =20×2

    =40(千米)

    110×2-90×2

    =220-180

    =40(千米)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两种算式的意思么?

    预设一:第一种算法是先求大巴车1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2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求出大巴车和中巴车2小时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3)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第一种算法是先加(或减)再乘;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相乘再加(或减),但计算结果相同。

    (4)据此,你有什么猜想?

    预设: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5)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

    (师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学生观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上比较。

    通过观察,有何发现?引导学生回答

    举例验证:(125+12)×8 = 125×8+12×8

    (40-4)×25=40×25-4×25

    (8+16)×125=8×125+16×125

    (80-8)×125=80×125-8×125

    (6)通过验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你会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用字母表示:(a± b) •c=a•c±b•c)

    三、抽象概括 总结提升

    1.通过以上研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课堂预设

    预设一: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预设二: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结果不变。

    预设三: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预设四: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a± b) •c=a•c±b•c

    2.如果是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这个规律还存在吗?你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课堂预设

    举例验证:(2+3+5)×4=2×4+3×4+5×4

    (1000+100+10)×3=1000×3+100×3+10×3

    教师总结: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设计意图:将乘法分配律适当拓展

    3.在记忆这个规律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乘法分配律,避免常犯的错误。

    课堂预设

    预设一:括号里的每一个数都要乘括号外的数。

    预设二:括号里的数必须是相加或相减,如果是相乘就不是乘法分配律。

    预设三:这个规律还可以倒过来看。

    教师追问:怎样倒过来看?

    预设:几个数都乘同一个数,再相加或相减,可以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所得的和或差再乘这个数,结果不变。

    四、巩固应用 拓展提高

    教师引导:怎么样?学会了吗?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1.考一考(课件出示第26页第2题)

    (1) 指4名学困生板演,其余同做在练习本上。

    (2) 展示不同答案:谁的答案和板演者不同?请到黑板前展示出来。

    课堂预设:(以第一题为例)

    (80+70)×5   ( 80+70)×5

    =80×70+70×5   =80×5+70×5

    2.议一议

    (1)你认为谁的答案对,为什么?谁的答案不对,为什么?

    (2)第一种答案是把括号里的两个加数相乘了,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错了;第二种答案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是正确的。

    (3)用同样的方法评议其余3题。

    (4)同桌互改

    (5)统计错题情况,让小组代表说说错误原因。

    (6)学生各自订正错题。

    3.全课小结:你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课堂预设

    预设一:我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预设二:我又体验了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预设三:我感受到我们山东省的交通真是便利,作为山东人我感到自豪!

    五、当堂训练

    1.出示课本第26页第3题

    2.《新课堂》第17到第19页信息窗2第1课时内容。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谈一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分配律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110+90)×2=110×2+90×2 (110-90)×2=110×2-90×2

    验证

    (125+12)×8 = 125×8+12×8 (40-4)×25 = 40×25-4×25

    (8+16)×125 = 8×125+16×125 (80-8)×125 = 80×125-8×125

    结论:用字母表示:(a± b) •c=a•c±b•c)

    (2+3+5)×4=2×4+3×4+5×4

    (1000+100+10)×3=1000×3+100×3+10×3

    拓展: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推荐访问:分配律 乘法 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与评价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与改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乘法的分配律课后反思 乘法分配定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反思总结 乘法分配律集体备课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