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2023年大班教育随笔11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9-03 12:20:04 点击: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班的强强小朋友长得白白净净,十分招人喜欢,可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随笔11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教育随笔11篇

    大班教育随笔篇1

    我们班的强强小朋友长得白白净净,十分招人喜欢,可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常常精心准备的一个活动不是被这个小朋友的告状声破坏掉,就是被那个小朋友的哭声搞得无法进行。于是,受批评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转变他的方案就出台了。那就是,我把强强的表现记录下来,编成小故事,有小朋友们表演,再由“观众”评出对错。强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的强强变了,不再调皮了,上课认真听讲了,老师和小朋友越来越喜欢他了。

    其实,孩子的调皮也是另一种美,相信孩子,我们应该用爱的目光和行动去帮助他、改变他,相信他们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参天大树。

    大班教育随笔篇2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使孩子们的口语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老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老师在晨间交流了。晨间谈话可以渗透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了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

    大班教育随笔篇3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

    a、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b、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大班教育随笔篇4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今天突然有了转机。

    今天吃饭前,我有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强强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避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通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红红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大班教育随笔篇5

    我们班有一个很懂事的小男孩,名叫王志浩,平时爱学习,懂礼貌不说,还是个非常细心善于观察的孩子。

    刚刚开学,我们老师和孩子都比较上火,所以嗓子总是不好,尤其是我,嗓子一直好不了,整天含着“金嗓子”,这几天还咳嗽起来,吃了很多药还是不好,说话一多就咳嗽不停了。这不,今天上音乐课,要带孩子们唱,话说多了,咳嗽就止不住了,喝了口水,最后还咳嗽吐了,所有的孩子都看着我,有的小声的在嘀咕,“老师怎么了?还有的孩子劝其他小朋友不要说话了,老师都吐了,老师生病了……”咳嗽了一会儿,喝了口水,我才缓过气来,这时候,王志浩说了句话把我逗笑了,“老师,你昨天就咳嗽吐了,今天怎么还咳嗽吐了啊,你怎么也不去看看病啊?真是的,怎么这么大人了,还总是生病啊,好几天了都好不了?”

    孩子的一句话,说的我是又感动又欣慰,作为老师,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已经很不容易,还能得到孩子的关心,真的很让我欣慰。浩浩,老师谢谢你的关心!你真是个善解人意、懂事的好孩子!

    大班教育随笔篇6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往往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其中。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的。我认为只有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儿童都能自主发展”。

    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家的小池塘》。这首儿歌主要是看图发挥想象力。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想象,然后,我出示汉字:“抱”、“摇”,并让孩子们做一做动作,自己表现自己的风格。有的孩子动作形象生动,表现得很好,这首儿歌我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就能够流利地朗诵了。

    这节课的学习,很好地带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表现得都非常棒。特别是余佳灿小朋友表现的很突出。回答时声音响亮、清楚。由此看来,根据语言动作表演,以及生动形象的教具,带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让教学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班教育随笔篇7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奖励总能让孩子们很开心,也容易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因而,现在的幼儿园老师都比较注重给孩子奖励这一激励方式,给孩子奖励小红花或者小星星等已经成为幼儿教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行为。

    这种奖励方式无疑是很好的,但主动权都在老师的手中,老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奖励的对象。如果把这种奖励的主动权转交给孩子们,这样是否更好呢?我们来看看一个幼师的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奖励活动,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面彩旗,好让他们高兴。可后来一看彩旗没几面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彩旗,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

    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

    可见,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在原有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这样我们的幼儿教育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初次学习乐器,孩子该注意哪些?

    1、应该选择什么

    就孩子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而言,应优先选择键盘乐器,比如钢琴、电钢琴、电子琴等。这是因为键盘乐器音准固定,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音准辨别力。而弦乐器音准则很难掌握,它要求弦调得准、手指按的位置正确,这两点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

    另外,学习钢琴或电子琴是双目、双手的操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协调能力,可以开发两侧大脑的功能,特别是右脑。不论选择什么乐器,最初都要注重视唱练耳,因为学习音乐不只是为了学会演奏、演唱,而是学会欣赏演奏和演唱。视唱练耳的最好工具就是钢琴等键盘乐器。

    另外最好首先学习西洋乐器,因为西洋乐器用的是五线谱,可以与国际接轨,以后转学民族乐器识简谱就容易得多了。

    2、不适宜选择什么

    有人说,小的孩子最好先不要学习乐器,当然声乐课什么的上上倒也没什么还可以培养乐感。弹钢琴的时候,孩子眼看、耳听,脚踩踏板,手脑并用,对培养儿童的早期协调能力很有帮助。

    也有发现,协调性好的孩子将来背课文、背英语单词都快,记忆能力明显地优于其他孩子。但是为什么不让孩子过早接触呢?一个是因为孩子还不具备掌握乐器的条件,不能操作与乐器,另外就是孩子若是不能通过乐器获得乐趣,而却不得不这样做的话,只会对乐器产生厌恶,进而导致后来的学习事倍功半。所以在孩子刚好能够掌握某一乐器的时候给孩子进行启蒙是最佳时机。

    在孩子能够操控乐器之前,当然可以让孩子上上声乐课,让孩子感受节拍和旋律,对以后学习乐器也有帮助。声乐课的形式最好多样化。“通过各种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比如:小鸡唱歌、造房子等,让五线谱等基本的乐理知识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孩子的日常游戏活动中。”

    3岁以下的孩子,肺活量小,学习吹奏乐有困难,开始最好不要选择这类乐器;尽量不选择不便于携带的重型乐器,重型乐器孩子无法在各种场合表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3、学习过程要注意什么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学习动机主要于兴趣。父母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问孩子是否愿意,强迫他进行学习。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不仅不利于学习,甚至还会让孩子对学习乐器感到厌倦。

    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有些孩子讨厌学校,不愿去上学怎么办呢?其实,孩子不愿上学是有原因的。

    案例一:亲戚家的小男孩上一年级,由于患急性阑尾炎,开刀后休息了一个星期,现在他就不愿上学。家里人进行了惩戒教育,没用;有一次送到学校,竟乘老师不注意,溜回来,不敢进家门;好几次送到学校,便立即要回来。老师怕他又要溜走,也不敢接受。家里人伤透了脑筋,应该怎么办?

    案例二:大龙今年13岁,上六年级。但他已经有两个月没去学校上课了,父母、老师都非常着急,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说服不了他,怎么办?

    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

    一、焦虑

    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 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 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二、学习困难

    有些孩子不肯上学是源于生理问题。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可能是因为患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 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家长要主动和学校沟通,商量解决之道。

    三、怕老师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太凶"、"不公平",该怎么办?家长可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会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四、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

    五、受欺负

    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 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不能保证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

    当孩子不愿上学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说出真正的原因,然后陪同孩子共同面对。

    男孩6岁前入学是灾难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让许多男孩父母头痛的问题。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近日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对男孩教育提出了“男孩危机”的观点,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孙云晓指出:男孩6岁前入学是灾难。

    晚上学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有的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提早上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孙云晓提醒说,想让孩子尽可能早入学,想尽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孙云晓认为,千万不要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否则那绝对是一场灾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 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此时,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想想看,当同样年龄的男孩和女孩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时,谁能理解得更多?谁又能做出更正确的反应呢?

    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把宝贝早早地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使男孩甘拜下风的。

    正是基于对男孩发育迟于女孩的发现,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已经在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因性施教”挽救“男孩危机”

    孙云晓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叫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孙云晓认为我们一定要有性别意识,一定要充分照顾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点。

    由于我们忽略了男孩、女孩的差别,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比方说男孩,因为他们冲动,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他们反应慢,他们纪律差。所以就把男孩看作是问题儿童,对他们的评价非常低,父母也对他们很不满意。

    另外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比如男孩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跟女孩不一样,作为男孩子教育来说,要给他更多的运动的,动手做实验的,探索的,冒险的,亲身体验的机会,这非常重要。比方女孩子,现在我们许多讲课都是语言讲述比较多,这种讲述女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女孩子大脑的两个半球比较均衡。男孩子呢,由于他正处在荷尔蒙发育当中,他的大脑受到一部分影响,他只有左脑比较发达,他的两个脑半球连接很差,他协调不好。所以男孩子光听语言讲述,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就开始折腾,小动作多,坐不住。

    对于男孩6岁前入学是灾难,那要如何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改变对男孩的态度,建立按照性别施教的教育模式非常关键。”孙云晓提出了4个具体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学校和家庭要按照性别施教。

    孩子内向害羞,需要改变吗

    李妈妈最近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她发现他们家小宝特别容易害羞。

    李妈妈描述:"在家里的时候,小宝是活泼又喧闹的,而且口齿伶俐,可是一旦到了公众场合,他却几乎不敢和成人对视,甚至小区里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小伙伴们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却藏起来不敢吱声也不敢对视。"于是今天李妈妈带着这个困惑又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孩子容易害羞这个问题我相信不少家长都会遇到,但是许多家长很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只是害羞罢了,长大了就好了。"这其实是在否定孩子害羞的性格。也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确实存在社交焦虑,而父母的不以为意只会使得情况变得更糟。

    心理咨询师:孩子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性格,孩子们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因此容易害羞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如果你施加太大的压力,只会让你的孩子更加抵制,并且带孩子出门之前要先讲好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提前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没办法跟其他小朋友立刻玩到一起,所以你可以在妈妈身边待上一会儿,但是我希望你稍后能去找小伙伴们玩。这样妈妈也有自己的时间,你也能交到自己的朋友。"

    下面还有一些让孩子感到更舒服的小贴士:

    1、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你可以说:"玩知道你也不想那么害羞。"或者"有时候玩也会在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好意思。"

    2、和孩子一起尝试角色扮演游戏,练习如何应对不同场景,例如在公园里结识一位新的小伙伴。

    3、不要给你的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你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例如你可以这样说:"你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来热身罢了。"

    4、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变得活泼或外向,也不要逼着他去和人交流。

    幼儿教育:会玩的孩子更聪明。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他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岁—5岁的孩子中,爱玩孩子的大脑比不爱玩的孩子至少大30%。因为,在运动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要完成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试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所以,0岁—6岁是开发宝宝大脑的黄金时期,父母要珍惜这个黄金时间,多陪孩子玩。

    玩是一件看起来随性而又欢乐的事,但是也要玩出科学,玩出创造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你可以为他打开一扇窗,带领幼小的生命去触摸这个真实多彩的世界。70后、80后父母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弹玻璃球、跳房子、跳皮筋、拍洋片、丢沙包,渐渐被各种高科技玩具、电子产品所取代。现在的孩子常常看电视、玩游戏,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这种误区。

    运动

    跳绳强身又健脑

    很多研究发现,喜欢运动的孩子比不爱运动的孩子更聪明,记忆力更好。潘慧告诉记者,有目的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各个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挖掘他们身体各部位功能的潜力,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好处。

    各种运动中,跳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一种全身性活动,既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又能使心情兴奋起来,让孩子心灵手巧,在数数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使语言变得清晰流畅,最终促进孩子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每天睡前讲故事

    每个夜晚的床头,那盏温馨的灯下,孩子靠在父母怀里,听他们讲故事。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光。

    科学研究显示,经常读书给婴儿听,可以让他们与父母间建立特殊情感。婴儿喜欢听到熟悉的声音,而书中的文字、图画和故事更能刺激他们的脑部发育。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会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更为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

    “有些父母拿到图书以后,把教孩子学识字作为主要目的,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王争艳告诉记者,孩子读书要以兴趣为主。“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留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像电视,有具象的画面。孩子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鲁杰建议,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与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并且探讨书中的细节,这样孩子就会渐渐爱上读书。

    游戏

    戏水玩沙,创造力强

    夏日午后,蝉鸣阵阵,一个小男孩静静地蹲在院子里,细心地观察“蚂蚁阵营”,还不时用小树枝轻轻地拦住蚂蚁的路,观察蚂蚁的路线变化。男孩一蹲蹲好长时间,那份耐心,让一旁的妈妈不忍心打搅。妈妈只是提醒他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导他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是知名育儿专家杨文的教子场景。

    鲁杰告诉记者,丰富、神秘的大自然是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源泉,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那种静默的和谐,那种新鲜、清新、生生不息的气息,可以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所以,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所。”国际儿童游戏权力协会曾经发表研究报告说,现代儿童正在遗弃的那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爬树、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子。沙子可塑性强,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可以在阳台弄片小沙滩,这也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王争艳说。

    语言

    尽量少说叠音词

    孩子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让多少家长心生喜悦。那是他们第一次用语言表达。从此,孩子咿呀学语,打开了语言的大门。据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与孩子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6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培养,效果事半功倍。就像种子播种在春天,才会有好的成长和收获。家长要在这个时期,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

    鲁杰提醒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父母是孩子语言的导师,父母使用的语言、语气都会影响孩子。0岁—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时期,父母的语气要柔和亲切,自信沉稳,不要使用“吃饭饭”等叠音,也不要细声细气地模仿孩子的语气,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安心的感觉。但是,可以适当重复说过的话,比如“吃饭了,吃饭了”,来加深孩子的印象。对于3岁—6岁的孩子,父母就没有必要再反复重复说过的话了,看着孩子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一遍就足够。孩子没有回应时,父母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不能粗暴地提高音量、瞪大眼睛,孩子也会变得烦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爱好

    留出一面“涂鸦墙”

    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东西比较容易。所以,父母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孩子的天性,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

    1岁—8岁,是利用涂鸦锻炼孩子图形思考力、想象力、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还孩子一颗自由的心、一双自由的手,让他们在尽情的想象中,涂抹心里的缤纷多彩。父母为孩子开辟一面“创作墙”,让孩子信笔涂鸦,这远比一个整洁的家更重要。

    “兴趣爱好不等于兴趣班。”鲁杰告诉记者,很多兴趣班只是让孩子枯燥地学习,并不一定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比如,在绘画班,往往更多的是学习绘画技巧,要把苹果画得最逼真最圆,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限。家长要注意观察,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为孩子提供条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养一小盆植物,观察植物发芽、吐叶、开花的过程;或者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小科学实验,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大班教育随笔篇8

    开学才几星期光景,有好几个纠结的画面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心情变得很压抑。

    画面一:周二早上,一家长在小3班大闹,说自己的儿子被班里某个孩子打了,脑袋上有很大一个包,经过老师细心询问,查看,发现“被打孩子”头上是一颗疮而非一个包,老师安抚家长的情绪,不管怎么安抚还是大声嚷嚷,说一定要查不出来是谁打的,还要打打还的架势。“被打孩子”在一边怯怯地站着,拉着妈妈的衣角,叫妈妈别骂了。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真有点鄙视这位妈妈的做法。同时我也是一名老师,站在这个角度,我真想说:阿姨,你儿子的求学路还很长,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在众人面前大吵大闹,不说别的,你让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画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护送孙女上学,孩子早饭没吃好,在啃一饭团,奶奶见她吃得这么慢,就开始破口大骂。出于对孩子保护的心理作用,我赶紧对孩子说:小朋友早饭去教室用吧,别在这站着了,太冷。此时的孩子已经眼泪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应该为孩子想想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适合吃饭团,而你作为家长却给她准备了这样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进餐讲究细嚼慢咽,我们成人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孩子呢!

    画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发了他孩子写数字的照片,在那个本子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整整一页纸了,练习纸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规得练习写数字的本子,且那个孩子才刚读中班啊,有必要这样做吗?对于孩子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作为孩子的老师,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指南》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这条路很漫长,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去引导我们的家长,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的新一代。

    大班教育随笔篇9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情况,我分析了各种原因。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择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考虑别人。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己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3、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处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助应该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助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讨厌你,不愿帮助你。我们还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我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如果发现幼儿是在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老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告诉老师,用命式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非常高兴。

    大班教育随笔篇10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可是很多时候,已经拥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孩子却不快乐。为什么呢?

    其实,是能力弱的孩子不快乐。

    奕奕是个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在一次表演游戏中,奕奕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来表演,没想到奕奕一站起来,别的小朋友就马上说:“奕奕不会,他肯定不会表演。” 看到这里,我批评了其他幼儿,鼓励奕奕大胆的表现自己。可是,他的勇气受到了打击,垂头丧气的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就回位了。并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根据能力的强弱来选择合作伙伴。能力弱的孩子,会遭到排斥,因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能达到和同伴相同的水平。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他经常受到排斥,就会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展的。

    鉴于这种情况,我在班里组织了抱一抱活动,让每位幼儿都和真真做朋友,都和他抱一抱,和老师一同来帮助、关心、鼓励他。现在,奕奕已经渐渐摆脱了不良情绪,和其他幼儿一起快乐而健康的成长起来……

    大班教育随笔篇11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

    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积极的动手做起来,在近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己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推荐访问:大班 随笔 教育 大班教育随笔200篇简短 大班教育随笔幼小衔接 大班教育随笔注意力不集中 大班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毕业季 大班教育随笔爱吃手的孩子 大班教育随笔50篇简短 大班教育随笔不爱睡觉的孩子 大班教育随笔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