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2023年度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11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8-13 05:55:01 点击: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11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11篇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1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

    然而,所有的朋友都是从陌生到认识再到一步步发展成为朋友的,那么,怎样与陌生人接触,把其成为朋友呢?说起来太简单了,那就是要主动靠近对方。例如,在陌生人的宴会上通过互相问候、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然两个人的距离就拉近了。话匣子一打开,必然你一言我一语,你趁机询问对方的情况,并介绍自己,这样很容易地使对方成为自己的朋友或准朋友。

    1、千里难寻是朋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朋友二字说来容易,真正作起朋友来,却又有着许多玄妙之处,猜不透弄不明便很容易吃亏上当。交友贵在心诚,诚实诚挚,坦诚相见,方能交得真朋友。朋友之间应当坦诚,而不应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然而,人终究是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是极为复杂的富有感情的动物。人与人总是不一样的,难免有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与人交起朋友来两面三刀,做出令人心伤的事来。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而,在与陌生人交谈的初级阶段,最好将话题圈定在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交谈突破口,但不要把话题作过度延伸到自己的隐私以及家庭情况。

    那么,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应该怎样选择呢?

    1.1、察颜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当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1.2、以对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两陌生人对价值,为了打破这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找开口语交际的局面。

    1.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分,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1.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1.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2、平淡似水和而不流清醒冷静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正是的,任何事情总要掌握个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了,什么事做得过了度,往往便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有时,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会以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强求,无法回避,无法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强迫自己认识它,了解它,承认它,适应它。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方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或许,任何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觉得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很是投脾气,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总是舍不得分开,甚至近似痴狂,只愿形影不离才好。关系一近再近,一好再好,然而,结局往往是令人伤心的分离,而且很可能是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实,伤口一旦产生。无论愈合得怎样好,也难免会留下疤痕,恰似无论怎样细的线条,总会留下一道阴影,抹不去,擦不掉。这莫不就是失了分寸的缘故?如果被此距离过近,相互之间过于透明,对方的微疵便很可能成为造成双方猜忌的因子。正如衣服上的微尘,一般情况下,本是细小难察的,一旦离得太近,细微的颗粒便也似庞然大物,怎么瞧就怎么不舒服。另外人人都有些隐私,不能让人知晓的,总是会不自觉地遮掩自己的隐私,而双方关系太近之后自然地就可能触及对方的隐私,隐私一旦彼人知道,自尊心随之受损,产生猜疑在所难免。猜疑伴着误会,误会深了、久了,好朋友成了死对头,得不偿失。故而,交友应力求做到平淡似水,若即若离。

    朋友交往时头脑应当清醒冷静,既要糊涂又要理智,不强交,不苟绝,不当面奉迎以求新,也不能投其所好而附言苟和,应当恰如其分,浓淡适度。该糊涂时一定要糊涂,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可斤斤计较,一味吹毛求疵,大该装作糊涂,睁一只闭一只眼。该聪明时,则又一定要聪明,大事情不可轻率,更不能盲听盲从,随波逐流。不能对涉及原则的问题上盲目附和;在原则问题上,应清醒认识,冷静分析,不做好好先生,上上下下一团和气,而失掉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力。正义之举,应尽力相助,邪恶之行,则不能助纣为虐,而应力阻力诫。

    交友时,掌握“平淡似水,和而不流”,便可以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游刃有余,其乐融融。朋友会称赞你善解人意,谦和大方,恭俭可信,关系淡而不谈,远而不远。处朋友时而四面来风。八面玲珑,顾此相彼,甚是周全。旁观者也会称你对朋友尽心尽力,礼至心尽,无可挑剔,自然而然会使人敬佩和爱戴。平淡如水,和而不流,做得合适,则会使你与朋友亲密,友谊地久天长。

    3、宰相肚里能撑船处世让一分为高

    3.1、目不容一尘,齿不空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榛却自容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替别人选择生活,也没有谁甘心让别人为自己选择生活。所以,我们虽然可以不同意别人的看法或做法,却不能不尊重别人的选择。或许,有人会说,朋友之间却不是这样。朋友嘛,志同道合,意趣相投,有很多相似之处。更有诤友要直言不讳,帮助判断是非。我们并不否认这种说法的合理性,然而,我们也应当承认,即使再相近的朋友也只能是两个人,他们的思想、行为并不能完全一致。而这些又往往会导致分歧或者说是不同看法。尤其在朋友之间,产生了分歧,便免不了会产生争吵。不,应当说是争论,但争论也好,争吵也罢,很难说一个就能将另外一个说服。并且,如果双方各不相让,又不能适时控制,那么就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相互产生隔阂,甚至反目成仇,朋友变成了敌人。

    3.2、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当前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忍为上”。其实,这“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一种宽容,交朋友同样需要宽容,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交际准则。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往往不一定是全面的,有时是极为偏颇的,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宽以待人,则很容易因不了解情况而言不中的,造成误会,使朋友之间的友谊遭到破坏。人应当学会宽容,惟其宽容才不会使你贸然行动,产生误会。

    3.3、君子贤而能容罢,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生活中并非事事都会顺遂我们的心意。不是人人都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有人说:“人不像你想像得那般好,也不像我想像得那般坏”。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遇见不合脾气的人,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对待这些人和事。是以怨报怨,针锋相对地以牙还牙呢,还是以宽容为杯,以德报怨呢?我们以为;应当宽容之,理解之,原谅之,并以真诚的行动感化之。交朋友时应学会宽容。朋友不比一般人,朋友与你关系更密切更亲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朋友更要学会宽容,以免你无意中或由于误会而失去与你十分密切的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连与你最亲近的人都弃你而去了,那你还能留住什么呢?

    4、以诚为本以信为用

    有一句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有些时候似乎真是这样,茫茫人海,比肩接踵,擦肩而过者数不胜数,然而相识相知者又有几人,竟真是那道不清的缘份在那偶然的瞬间,联起原本陌生的你我。或许只是一眼深情的凝视,或许只是无意中的一瞥,或许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或许只是偶然说起的一句话语,或许……个人自身修养最根本的便是以诚为本,以信为用,诚信结合。

    4.1、巧诈不如拙诚

    “拙诚”则是指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或许有时行为举止略显愚直拙笨,但从不欺瞒别人。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当即抓住别人的心,不适宜用于一次性交际活动,但最适合交朋友时运用此道。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朋友之间毕竟长久相处,拙诚的人貌似愚拙,却因其诚而赢得别人对他的信赖,从长远角度来说,拙诚的眼前利益不大,但长远利益源远流长。古人云:“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讲的便是交朋友贵在真诚。真诚是相互的,当你与朋友相识相处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以真诚报真诚,心与心相印,情与情相许,方能终生不渝。

    4.2、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乎

    在交友时应当注重信用。一方面不要随便许诺,任意答应别人什么事,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真正掌握自己的能力大小,能够办到的,要尽全力为朋友去办,可以答应下来。如果自己没有过多的把握,便不要轻易地答应别人。

    5、掌握逢迎的绝招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最重要最有利的工具。话说得好,不仅是一个人修养水平高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仪表风度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人会承认一个穿着整洁却言语粗俗无礼的人有风度;相反,即使一个人并非西装革履,如果谈吐不俗,也会令人刮目相看的。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如果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想法,则必须先让对方能够静心倾听你的想法。如果对方连听都没有听进去,又何谈接受不接受呢?而要对方倾听,则不可使对方产生反感。

    谈话时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说话时要注意真诚地赞美对方的优点长处,使对方心情愉悦,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隔阂。然后再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样,就会用话语巧妙地引领对方一层层地听清你要说的话,而不至于没听几句便火冒三丈,不欢而散。我们说要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这种赞美必须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阿谀奉承而故意夸大的虚假的赞美。交友时,说话如果能很好地动用这一条,对于朋友间的和谐大有裨益。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2

    摘要:酒店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空间的主体。酒店大堂空间是酒店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也是酒店使用者停留最多的公共场所。人际交往是酒店大堂发生概率很高的活动。在空间设计中要考虑到审美、艺术、服务质量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到人际交往这一活动,设计适宜不同交往模式共存的空间。提高空间的亲切感以及空间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关键词:酒店大堂;人际交往;空间设计

    前言

    文章主要探究酒店使用者在酒店大堂空间中的几种人际交往模式,以及这几种人际交往模式下使用者的心理诉求,发掘影响人际交往模式的外在空间环境因素。通过调研案例分析,分析如何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来满足每一种人际交往模式。

    1、人际交往模式

    1.1观望观望是指酒店大堂空间中的一些社会性活动,人们处于自身舒适环境中,愿意持有观望态度,而不愿意亲身参与其中的一种交往模式。例如:观望大堂里的的演出;观望酒店大堂里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

    1.2参与参与其中是指人们愿意并且参与其中的一种交往模式。例如:相熟的客人在酒店大堂空间中偶遇、相互寒暄;商务人士聚众商讨问题;或者一帮朋友、家人促膝谈心、闲聊日常琐事等。这也是酒店大堂存在最多的一种交往模式。

    1.3独处人们在一天喧嚣的生活之后会需要安静独处的空间环境。例如:看书,发呆抑或听音乐等。

    2、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因素

    2.1距离距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最为直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咖啡厅吧台区不相熟的人通常会相隔很远,或者隔一个座位坐一个人,人们不愿意夹在两个陌生人之间,表明人们在潜意识里会通过拉开距离的方式来保持个人空间。距离的尺度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舒适度。

    2.2场所设想一下,在酒店大堂主厅空间正中央的位置突兀的设置休息区,并不会有人去,人们并不想完全的暴露在大堂其他使用者的视线内。而靠窗设置的休息区经常人满为患。在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上,如果忽略使用者停留意愿的规律性,就会出现华丽的大堂之下,寂寥无人的景象。社会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过一种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处于森林的边缘或者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或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人们喜欢靠窗、靠墙、靠柱子的位置。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在乘车、乘机、餐厅就餐等等行为中,我们的第一选择都是靠窗。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在酒店设计上应该根据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设计不同的场所。

    3、人际交往模式下的空间设计

    3.1观望———公共活动上海喜马拉雅酒店酒店大堂,在酒店大堂空间中设计一个表演舞台。对于这种公共活动大部分人只是喜欢观望并不想亲身参与其中。根据《隐匿的尺度》,“公共距离(大于3.75m)用于单相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识参与一些拘谨场合的距离。”舞台距离使用者保持在>3.75m的距离才会使使用者即能维持个人的舒适距离又能观察到公共活动。

    设计要点:

    1)距离公共活动之间的距离(观望公共活动),距离公共走道之间的距离(观望形形色色的人)都应该保持在公共距离的尺度上(>3.75m);

    2)公共活动通常设计在酒店大堂的中心位置,确保使用者视线的可达性。

    3.2参与———适宜交往的小环境设计参与是发生概率最高的人际交往模式,应该作为整个空间设计的重点。

    芦源义信认为:“四度半的空间”(约8m2)是小巧、宁静、亲密的室内空间尺度。这是适于家庭聚会或几个人交谈同时具有亲切感的空间。上海衡山路至尊精选酒店大堂空间中的一处小空间就非常适合三五好友聊天休憩。小空间面积约8m2,沙发的摆放刚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维持在具有亲切感的尺度范围之内。“个人距离(0.45~1.30m)是亲近朋友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社会距离(1.30~3.75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往之间的距离。”根据上文提到的边界效应理论,在小空间环境的设计上,通过镂空格栅人为制造空间边界,从原来的一面边界———墙面,变为三面———墙面、镂空格栅,边界的增加提供了使用者长时间停留的可能性,为交往行为的发生提供环境基础。

    设计要点:

    1)维持在社会距离的尺度内(0.45~3.75m);

    2)运用“四度半空间”理论;

    3)设计在空间边界的位置或者人为制造更多的空间边界。

    3.3独处———安静的个人空间上海璞丽酒店大堂休息区结合书咖打造了一个安静的小天地。璞丽酒店大堂休息区,小空间位于右图黄色区域部分,格式塔心理学指出,“人们常常会把感知的图形简化成完整的、简单的图形。”使用者进入酒店大堂中,感知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黄色休息区自动被屏蔽到长方形图形之外。在心理上就把黄色区域区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社会距离的尺度上(1.30~3.75m),视觉等其他感觉输入信息量较少,远距离还起到互不干扰的作用。黄色休息区,左侧蓝色区域为静态景观水系,使用者在此空间,坐于窗前,看书,欣赏水景。整个空间安静而富有禅意,使用者在此空间可以隔绝喧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身心放松,是独处的绝佳场所。整个空间设计结合书籍、以及透过玻璃窗外的静态水系强调了安静这一环境要素。

    设计要点:

    1)维持适宜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30~3.75m),保持个人空间的完整性;

    2)安静的环境或良好的景观朝向。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使用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对大堂空间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除了把心思放在空间本身更应该把出发点聚焦到使用者的人际交往上。酒店大堂是使用者进入酒店的第一空间,不应该只有华丽的外表,更应该充满人情味。只有使用者的心理诉求得到满足,空间才能最大的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1997.2-3.

    [3]唐玉恩。旅馆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

    [5]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3

    【摘要】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 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5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干预训练,采用羞怯量表、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 估。结果 实验组在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3个因子分上 ,训练后比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实验 组训练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P<0.05)、交流恐惧量表、羞怯量表得分 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训练后实验组在社交 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P<0.01)、羞怯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训练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 理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因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 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能够产生积极的改善作用;人际交往训练 有助于改善被训练者的主观感受,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期待。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训练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困惑与障碍,常常干扰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严重的还会 造成焦虑、恐惧、紧张,甚至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不适现象[1]。调查表明,由人 际关系不良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也是影响大学 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许多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心理 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 信心[3-6]。本研 究通过实验证实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 积极作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绥化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主,通过招募,学生自愿参加,并对招募的所 有研究对象进行量表测量,得分作为前测结果。对测量中得分超过平均分的研究对象经过面 谈后筛选,随机选取15名被试作为实验组,其中文科9名,理科6名;男生5名,女生10名。 选取15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生4名,女生11名,对照组学生未参加团体心理训练。所有 被试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 愿意将课程坚持下来,并与实验组成员签订了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协议。

    1.2 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汪向东等,1999)中的4个量表进行评估。① Cheek1983年修订的羞怯量表,共13个条目,5级评定记分,“非常不符”记1分,“非常相 符”记5分,分数越高,说明羞怯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0.90,该量表的内部一致 性信度为0.81[10]。②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由Watson及Friend编制,量表 含28个题 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本研究把计分方法改为5级评定 记分,“非常不符”记1分,“非常相符”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交回避与苦恼程度越高 。采用5级计分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10]。③McCroskev 1982修订 的交流恐 惧自陈量表(PRCA-24),含24个题目,4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定,“非常同意”记5分,“非 常不同意”记1分,分数越高,说明交流恐惧越严重。本量表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 表的α系数超过0.7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④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 1973年编制的。此表90包括个项目,共9个因子 ,用以评定心理健康状况[10]。

    2.3 统计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前、后SCL-90得分结果比较与分析 见表1。

    由表1,实验组在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3个因子分上,训练后比训练前有 显著下降,差异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 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训练后比训练前虽然有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程度(P>0.05)。

    由表2,对照组SCL-90前后测得分,后测得分虽然比前略测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 >0.05)。

    2.2 训练前、后社交回避及苦恼、交流恐惧量表及羞怯量表得分结果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见,实验组经过8周的人际交往训练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 P<0.05),交流恐惧、羞怯两个量表得分极显著低于训练前,说明人际交 往团体训练对克 服社交回避、交流恐惧、羞怯效果显著;对照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3个量表 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

    由表4可见,实验组、对照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3个量表前测得分没有显著差 异(P>0.05);训练后实验组在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两个量表得分 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羞怯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著(P<0.05),说明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实验组被试克服社交回避、交流 恐惧及羞怯等交往品质效果显著。

    2.3 实验组团体成员对活动的观点及分析 针对团体成员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设计了调 查问卷,包括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团体满意程度、对团体成员了解、成员人际交往改善 状况、对自己的了解、对周围人的影响、是否喜欢团体等,结果显示,从实验组团体成员对 活动的意见反馈的结果来看,团体的目标达成比较有效和非常有效占85.72%;团体成员对活 动的满意程度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共占95.24%;成员的人际交往改善状况程度,认为改善 很多和非常多的共占85.71%;其它如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成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程 度, 对团体的喜欢程度等指标表明,人际交往训练是有效的,对成员人际关系的改善,对提高大 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团体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3 讨 论

    3.1 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有文化背景因素、社 会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孙时进、官锐园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大 学生的自信心和人格的某些方面。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 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产生积极改善作用。通过训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水平在认识及情感层面上都发生了积极变化,羞怯、恐惧等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这种变化 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促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变,因此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3.2 量表测量的结果也显示,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前后测结果的比较,人际关系 不良的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状态,在训练后得到了明显改善,测量总分和人际 敏感、恐怖、强迫3个因子分训练后有显著提高,(P<0.05),这说明人 际交 往团体心理训练能够帮助大学生适应人际环境,化解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 论与其它研究者大体一致。但是人际交往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哪些因子有影响,一些研究者得 出的结论存在差异。云南师大的尚云等[8]研究认为,用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前后测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两个因子有显著改善(P<0.05),而 在敌对因子上有极显著改善(P<0.01);河海大学的陈华[9]研究认 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训练前后测,10个因子中,除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3 个因子外,其它都有显著改变(P<0.05);天津中医学院的李力生[10 ]研究认为,除偏执因子外,其它因子都有显著改变,在抑郁因子上有极显著改变。分析 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在被试的选取上,所选择的被试团体大小不同,有些是采用大团体, 如尚云等人的研究(49人团体);有些团体的人数则较少。样本容量大小对研究结果 会产生重要影响,样本容量大,在统计学上或许有一定意义,要比小样本更可靠一些,但也 存在团体人数过多使得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目前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认为,训练团体人数不宜超过15人,团体人数过多,训练过程中就 会存在团体内部互动效果较差,会影响到训练效果。二是不同的研究者所选取的被试团体在 训练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其中有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也有的 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主观上认为自己自信心不强,想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水平,来参加团体心理训练,这样在训练结果上就会出现差异。本研究被试的选择侧重于对 人际关系改善问题,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也是以训练后心理 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是否达到显著为研究目的。因此实验组在训练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测量并没有出现许多因子都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的程度。

    4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 因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 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能够产生积极的改善作用;人际交往训练有助于改善被训练者的主 观感受,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期待。

    5 参考文献

    [1]郑安云,高新锁,令狐培选。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49-151

    [2]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心理发 展与教育,2003,(2):74-79

    [3]王瑶,李永鑫。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实验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17(4):235

    [4]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 54-1256

    [5]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心理科学 ,2000,23(1):77-79

    [6]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8):527-530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北京: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31-35,232-248

    [8]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9]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12(6):455-457

    [10]李力生。团体咨询辅以个体咨询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4,12(1):78-80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4

    摘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新课程实施中应该认真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问题,然后重点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师是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领域,帮助中学生培养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等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际交往和谐健康合作学习

    前言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需要与他人交往联系,当代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困惑,据调查有80%的中学生将孤单视为最大的苦恼,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能学会与人共处,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是新的课程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如果能利用体育课堂这一特殊的教学领域,帮助中学生培养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既可以让体育教学更加顺利完成,也能帮助班主任和家长解决学生“交友”的难题,还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将教学中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全面了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

    中学生正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由于生长发育的急剧变化,性发育开始使得学生在生理与心理上发育不平衡,而心理发展相对会落后于生理功能,这些特征正是中学生具有少年期的半幼稚半成熟型,也正是具有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也是最容易产生心趣冲动和行为过失的年龄阶段。而在这里中学生随着社会和集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人格的形成,社会人际交往的范围会不断扩大,但这样会使得学生的社会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乱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滥交,荒废学业

    2、分不清益与损;

    3、处理不好与朋友的关系;

    4、情感控制不好。

    二、体育教学与人际交往

    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一个“课堂小社会”,在这个课堂社会中的学习活动大多具有集体性和竞争性。而且由于场地大、活动多、内容广、活动时分组与个人活动多,小组成员之间,个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这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而且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很多。同时由于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也会不断变化,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更加宽广。在这样错综交叉的人际交往中,学生的能力、修养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提高,个人的人格也会表现出来,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会更加积极,与同伴的配合也会更加默契,这样体育教学也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因此我们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利用体育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交往素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了解了与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情况后,一定会更加关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呢,我从教学中得到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正面引导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的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思维,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如果要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教师应先从自己做起,要处处提高自己的交往素质,生活中要为人大方,对人尊重,上班时要团结同事,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平等待人……这样给学生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同时,也会向学生灌输了文明的交往观。

    2、关爱学生,与学生做知心朋友

    教学工作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共处,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3、选择对人际交往有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步伐,体育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也关注得越来越多,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交往素质的内容与方法。

    (1)选择一些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健康基础知识。首先选择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和交际健康教育,让学生对健康的心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青春期常识的教育,让学生对青春期有一整体的认识,从而减轻交往对异性的好奇。

    (2)用合作学习促进人际关系。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要素:

    ①积极地相互配合,特别是面对面促进的互动。

    ②积极承担在共同任务中个人的作用。

    ③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矛盾。

    ④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⑤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寻求有效的途径。从以上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为了解决问题而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彼此交流沟通,这样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随之而和谐统一。

    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是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一种体现,它可以使学生团结进步,帮助学生走上健康的光明大道。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有耐心和爱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文明的人际交往,并及时发现学生在交往中的困惑,给予纠正和引导,这样也会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真正从各方面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学》高等学校教材金钦昌主编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季浏、汪晓赞主编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谢正义主编

    《走进课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5

    摘要:人际交往是人们事业和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人际交往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要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就要深刻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遵循其原则,把握其规律,掌握其技巧。

    关键词:人际交往,技巧

    卡耐基说,现代成功人士80%都靠一根舌头打天下。那是因为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以上靠人际交往。由此可见,作为祖国当代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将会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首先要从人际交往的概念入手。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的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进行的人际联系和人际接触的过程。深入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才能从本质上去把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同时,要了解人际交往的特征。人际交往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互动性、情感性。从特征上去把握,才不会走入人际交往的误区。由于以上特征,我们的人际交往就必然不能离开社会,而且受社会历史和时代特征所制约,因此,不可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人际交往。它必须以交往双方为基础,以交际圈的大小为发展空间,逐步进行的。

    做好每一件事,都必须以一定的行为标准为准则,同样,人际交往也要遵循真诚、尊重、平等、宽容、角色互换、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等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人际交往也其规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那就是接近吸引律;而互惠吸引律是指人们都有追求奖赏、幸福的寻求,多给别人以夸奖与祝福往往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多给别人一点喜欢,别人也就会多给你一点喜欢,那就是对等吸引律;另外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可以产生诱发吸引律;还有互补吸引律是指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互补时产生的强烈吸引;此外,如果一个人品质优秀,待人真诚、热情,就会就会使人产生钦佩感、敬重感和亲切感,从而产生人际吸引力,这就是光环吸引律;最后还有异性吸引律,男性与女性,由于性别和个性上能相似相悦,因而易相互吸引。

    遵循以上吸引规律,便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顺利。但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不仅仅在于把握丰富的内涵、基本的原则和一般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有前人所留下来的经验总结,那就是人际交往的技巧。

    首先是心理上的技巧,要学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时刻以“一个受欢迎的人,我喜欢与人交往”的开放式心态走向人群,减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形象,从而使自己的交往能轻松自在,挥洒自如。

    其次是言行姿态上的技巧。保持服装的整洁将会给别人一种舒畅的感觉,在加上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便会使交往对方赏心悦目,因为笑脸是胜过一切华丽词藻的决胜武器。还要注意表情的丰富生动,使对方有足够的兴趣与你交往。同时姿态要身体挺直,给人以一种落落大方的感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是听的技巧。聆听他人讲话应专心、用心地去听,而不只是用耳听。要暂时忘切自己的想法、期待、成见,与讲话者一起回顾经历、体验感情,不能心猿意马,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声,给予积极反馈,使他乐于讲下去。要耐心地听别人讲,即使对方讲的或许罗嗦或者不适合自己的口味,甚至对于自己有所冒犯,都应耐心地听下去,不要表现出任何烦恼或不高兴的神情。还要虚心地听别人讲,当对方讲的情况和道理不如自己掌握的清楚、理解的深刻时,也不要轻易打断他人,更不能好为人师,动辄训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要善于在聆听中发现对方思想中闪光点。

    还有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说的技巧。与交往对方讲话,一要选择好共同关心的话题,使在场的人感兴趣,并让每一个人发表意见;二要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性格爱好,不宜谈及别人的生理缺陷,不宜打听别人内心不愿公开的秘密;三要善解人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尽量减少给对方带来麻烦;四要真诚地赞赏别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确认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内心渴望他人欣赏,真诚地赞赏对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要有缓和气氛的能力,沉着应对交往中的新变化,要学会用幽默处理意料之外的事;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注意语言的贴切,避免歧义。语言要有魅力,安慰受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七要学会兜圈子,有些东西顾及情面不宜直言,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兜圈子。当然也要分辨语言交往的具体情况,当兜则兜,不当兜的则直说为好;八要掌握说NO的方法:要选择适合的场合、环境,在说NO之前肯定对方的优势,要善于给对方留下台阶,巧妙运用否定词,注意委婉,用暗示、沉默、拖延、推托等间接方法向对方表态。

    最后,要注意非语言交往的技巧:一要运用目光技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交往中通过目光的交流是最能传神的交往。特定的目光能流露特定的情感,正视表示尊重,双目炯炯会使听者精神振奋,柔和的目光表示热诚,流露出热情。多使用这些目光,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气氛;二要运用体势技巧,身体倾斜表热情,表示对对方感兴趣;微微欠身表谦恭有礼;双手外推表拒绝;拍脑袋表自责、醒悟等等,注意使用这些体势,有助于达到交往的目的;三要注意声调的技巧。声调有表达、沟通的作用,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和友善,激动时的声调会颤抖,低沉的声调表示对方不高兴;四要注意距离的技巧。所谓距离技巧是指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注意交往适度,交往的深度应因人而异,不宜搞等距离交往,对谁都一视同仁,应该有个层次,而且异性交往要注意分寸,分清友谊与爱情,男方不宜先于女方去握手。此外,要正确对待待人接物中的距离,注意适度,做到姿态大方而不落俗套。一般认为交往距离可分为四等,亲密距离为0.45米,个人距离为1米左右,社交距离为1~4米,公众距离为4米以上。

    最后,要注意交往后的技巧。一要遵守诺言,一诺千金,许诺的事情一定要尽量做到,实在因条件限制难以兑现,应及时想对方说明;而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发现人际交往中的盲点,比如说“口头禅“、不雅动作,应积极反馈自己,如有类似毛病,应及时改正。

    总而言之,人际交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就无法逃避人际交往。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日益增强我们的交际能力,深切领会到人际交往艺术的魅力所在,为我所用,让人际交往最大限度地推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使自己能成为交际圈中的强者,并步入辉煌人生。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6

    摘要:本文从学生个人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人际交往障碍调适策略,进行干预和调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障碍,完善他们自身人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调适;策略

    综合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能力方面和人格方面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我们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干预,帮助高校生找到自己身上所遇到的问题,学习并解决自身的困惑,将自己的人格尽量做到完善,提升大学生素质,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同时也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供补充,以便对日后的研究有所借鉴。

    一、学生个人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正确理解认识交往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应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扩大交友范围,让自己的生活也因朋友而变得丰富多彩,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交友观念。

    (二)全面发展兴趣爱好,提升自身交往能力

    进入大学会遇到在语言、文化、兴趣、人格、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差异的交往对象,使我们的交往变得不再简单,我们需做到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应付自如。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参加学生会、班干部等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舞蹈、游泳、书法、绘画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在学习中多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多学习,以此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

    大学生要处理好和他人之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学习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和别人交流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第一次见面会因你身上的某个特质而愿意和你再次见面。

    第二,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运用正确的语言艺术。

    第四,学会幽默。

    第五,主动热情。

    第六,学会赞美别人。

    第七,给自己进行积极地暗示。

    (四)正确处理现实与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分清现实与它的区别,现实生活才能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吃穿住行。网络世界虽然美好但它是虚拟的,我们所需要的精神追求通过在现实生活努力去创造也能获得。

    二、家庭教育方面

    (一)改变家庭教育理念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应该做到严厉和慈爱相结合,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待子女的态度应该松一些,大气一些,父母应与孩子多一些交流,少用命令式的语气,用道理去说服孩子,不要强制孩子去做你所认为对的事,多些笑脸,少些发怒,多些朋友之间的亲密,尽量不用父母的威严来压制孩子,多给孩子讲些道理。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不健全的人格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不能一味按照父母想为孩子设想的未来发展,多与孩子沟通,父母注重自身的素质,不因孩子做错事乱发脾气,应给他们讲道理,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做到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不独断专行,制定相应的规定,有问题讲出来家庭中的成员一起解决,父母与孩子共同构建一个和谐而又民主的家庭。

    三、学校教育方面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

    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方面问题,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他们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心理障碍,学习自我调节,增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具体应遵循几个原则: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明确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面对人际交往之间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成功交往的品质

    学校应让学生重视锻炼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要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收获友谊。通过他人对自己积极的评价,增强我们完成工作的积极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锻炼好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社会环境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学以开放、民主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观念、人际交往观念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应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社会中大众认可的观点,常开展事例教育,让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健康经济的社会风气。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在其中经常接触网络中虚幻的信息,难免分不清对错而沉迷其中,打游戏或在网络上结交网友,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引导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我们应遵循这几个原则:社会管理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自我管理和他人约束相结合,社会相关管理部门与宣传健康的网络知识相统一。社会相关部门应注重宣传健康上网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习有关网络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建立和促进良好的榜样。

    五、小结

    本文在以往研究结果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策略。第一是自身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在和他人交往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魅力,让别人喜欢和你做朋友。第二是家庭方面,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并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第三是学校方面,应重视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设置心理咨询室,老师引导学生正确提升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第四是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应营造良好的风气,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参考文献:

    [1]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5):31-33.

    [2]张宏伟。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6):72.

    [3]章梅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与改善途径[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28-30.

    [4]吴丹。当代大学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碍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7

    [摘要]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问题上有很大变化,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积极寻求大学生交往障碍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网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寻求消除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交往障碍的举措。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迈向社会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人际心理学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理。恶性的人际交往关系、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和弱化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阻碍当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大学生交往的范围产生了制约因素,包括三方的心理因素:感情因素、学习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

    一、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成因

    (一)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认知偏差空间

    首先,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的“人—机”交往方式的一种间接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丧失了大学生在“人—人”交往方式下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所普遍运用的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诚然,视频、音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体态语言,但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其次,通过网线在实现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的同时也会由于这种交往形式的隐匿性而导致对人们社会人际关系真正理解的缺失而造成对人际认知的不全面性。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网络交往主体的自我认同困难”这一后果。

    (二)网络加速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人格分裂倾向

    首先,网络在大学生生存的自我同一性方面存在问题,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性格的形成,也仅仅只能是网络世界里的“普通人”,因此,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性格分裂体征。其次,网络使大学生的性格更加复杂,变化相对缺乏稳定性,一个在网络世界里可以高谈阔论畅谈人生的大学生极有可能在现实世界里却是无比空虚与孤独,这种由心理鸿沟形成的强烈反差,必然对大学生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网上交流都是打字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谈话,导致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骤降。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满足于声音、图像等感官的直接刺激而缺少深度的理性思考,从而弱化了其信息接受、处理、反馈的能力而表现出个体交往能力的下降趋势的一个指标系数,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制约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正常交往能力,降低了和正常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障碍固化趋势

    网络人际交往由于其交谈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由此产生的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化、网上盗窃、病毒的传播等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使学生产生怀疑、恐惧、防范等心理。虽然在与各种人打交道时采用浪漫和幽默的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沟通不畅。网络为大学生创造温暖的虚拟空间时,阻止了真正的情感精神活动,导致他们心理交流存在障碍。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举措

    (一)充分肯定、全面把握网络的积极作用

    就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传播网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网络的好处充分地宣扬给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充分把握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优势,使网络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自由时间比较充足,且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选择的权利较多,也可以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优势,当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与人沟通的时候不但可以抛弃物理世界的一维性,还可以弥补不可逆性的不足,进而使大学生有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时间。

    (二)积极探索、客觀认识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要想克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就必须积极地探索网络世界环境,并公正客观地了解网络环境。客观认识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来正确处理和努力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是全方位的,其身心健康有其固有的规律;此外,网络世界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此同时还能给网络健康提供有效的途径,基于此,对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三)有机结合、辩证理解虚实世界的高度统一

    为了有效克服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把物质和虚幻的精神空间联系起来,并为构建当代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网络是在现代最发达的技术,大学生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必须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并给大学生这一群体构筑健康的有高度统一思想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和他人和平相处、与社会协调一致。就安身立命这个角度而言,应该积极地处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心理问题,给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营造舒适的、易于沟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余晖。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教育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10):142.

    [2]张翠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改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98.

    [3]孔治国。大学生常见人际关系障碍及其调适[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24(1):61.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8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9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一定的交际心理方法,你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焦点人物。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

    设防心理

    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为了这些,你要设防。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交流。

    这只是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种心理,我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对交往有更多的认识。愉快的人际关系会带给你朋友和自信,有助于良好身心健康的建立。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10

    职高生正处于青春期,处在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手机网络对其社交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意义。

    一、手机网络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1、手机网络的内涵

    手机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功能一样都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但手机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上网终端,通过符号、文字、语音图像等形式传播构成的网络。

    在很早之前,人们都是通过报纸了解时下新闻,往往不能及时的了解到最新,更全面的新闻,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播电视节目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受其定时播放的限制,对人们的使用还是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直到之后网络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它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传播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具有传统媒体没有的速度快,多样化等特点,人们可以按照个人爱好,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对于学生来讲,手机网络更有利于及时搜索平时不懂得问题,及时的查阅更加全面的资料。

    2、高职生人际交往类型

    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同学交往。

    亲子交往也是高职生人生中的第一个交往方式。其交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品德。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对于父母的很多观点都开始不赞同,与父母发生争议。对于高职生而言,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的认知。

    师生交往对于学生而言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两者之间具有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一般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交往的这种关系中,需要二者之间相互配合,教师应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认知,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开展一段良好的交往关系。

    大部分高职生都不是在本地学习,到了异地远离了父母的爱护,就需要学生独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生活。行为上没有了父母的管理更加自由。到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里,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小,怎么和同学友好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二、手机网络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丰富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方式

    手机网络的兴起,为高职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如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即使远在外地无法见面也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等进行沟通交流。据可靠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经常使用社交软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可见,手机网络在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主导着学生们的交往方式。

    2、拓宽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的范围

    由于长期的在校生活,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渴望与他人交往,希望有自己的朋友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只能向朋友求助。而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的交往更加便利,通过社交软件,可以更容易的结识更多各种类型的朋友,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和朋友讨论,而不需要受制与地点。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相比手机网络的兴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人际交往范围。

    3、激发了高职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有时学生之间很难快速的习惯交往。而现实中也存在很多影响交往的限制因素。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内向、不自信的学生就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而手机网络这个特殊的社交环境,可以让生活中害羞不主动与人交往的学生也能大胆的和他人沟通。

    4、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认知

    手机网络不仅丰富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也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差异,让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享受各种学习资源。手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往方式和更多的学习机会,更有利于职高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们在自我认知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总结:

    由于手机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极高使用率,对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为学生与老师、家长、朋友的交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不仅丰富了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扩大了职高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还激发了学生交往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所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正确的使用手机网络,抑制其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碧蕾,邓树添。人机还是人际——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3):49-53.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篇11

    摘要:杰出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但在现实日子中,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呈现一系列的心思疑问,严峻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日子和作业。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辅导,协助他们优化人际关系,调适其心思疑问,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大学生;人际交往心思;对策

    一、人际交往及其效果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进程。杰出的人际关系不光可以稳定情绪,给人以安全感,还有助于个别自我意识的深化发展。关于大学生而言,维护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只是大学日子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交往适应才干是大学生社会化适应才干的归纳体现。

    二、今世大学生人际交往心思特点

    1、自卑心思。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估。自卑的浅层感触是他人瞧不起自个,而深层的体会是自个瞧不起自个。自卑的人失望、郁闷、孤僻,简单消沉地评估自个,总觉得自个在容貌、身材、常识、才干、谈锋乃至穿着等方面不如他人,低人一等,假如遇遭到他人的的嘲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辱负重。为了到达在交往中的“完美”,不敢进入新的交往,将社交圈子束缚在狭小的范围以内,形成了人际交往隔阂的局势。

    2、自傲心思。自傲者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变现为傲气轻狂、高高在上、自命不凡,视他人为下级、被教学者。在与他人处事中,过于信赖自个,而不信赖他人,只关怀自个的需要,很少思考对方的需要,有时常常成心使对方堕入出丑、为难、为难地步。自傲的人自以为是、咄咄逼人,傲视一切,然后禁锢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羞怯心思。害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思现象,年轻人面临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体现出害臊、胆怯、拘束不自然。当他们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在世人面前说话时感到严重,语无伦次,言不尽意,然后他们的举动见人脸红,手足无措。因为害臊者在人际交往中过多束缚自个的言行,无法充分地表达自个的情感,常形成交往两边的不了解或误解,且无法与人交流,继而阻碍杰出人际关系的形成。

    4、猜忌心思。猜忌心是在交往中因为片面推测而发生的对他人不信赖的复杂情感体会,体现为对他人的言行敏感,总以为他人在谈论自个,瞧不起自个,而对他人老是持不信赖的情绪,不愿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猜忌是大学生展开交往的大敌,它不只会使大学生之间关系松懈,也会使同窗好友因猜疑作怪而发生裂缝,使人际交往堕入消沉被迫的窘境。

    5、妒忌心思。妒忌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个的才干、学习、声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发生的一种不悦、自惭、仇恨乃至带有破坏性的做法。妒忌心思是一种消沉的心思品质,变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果心怀不满,抱以嫉恨,总期望他人落后于自个,乃至采纳不合法的做法给他人形成损伤。妒忌会吞噬人的理智,形成品格歪曲,通常是以恨人开端,以害己告终。

    三、对于今世大学生人际交往心思疑问的对策

    1、规矩人际关系的知道。首要,要准确知道自我。经过与社会上和自个位置、条件相类似的人相比来知道自个,在对比中认清自个的优势和下风,长处和矮处,到达扬长避短,完善自个的目的。其次,要承认特性。大学生应当知道到,不一样的人的特性是千差万别的,互相相处中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咱们不能盼望得到每个人的认同,与每一个人都成为好兄弟,但要尊敬这种不一样,以一种宽恕的情绪对待他人。准确的社会认知观的形成,有利于增强自傲心,消除自卑、孤僻等消沉心思。

    2、遵从人际交往的准则。首要,对等准则。在中国社会,无论是公事仍是私交,都没有凹凸贵贱之分,都要以兄弟的身份进行交往,切忌因经验缺乏、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个年轻优异而得意忘形。其次,真挚准则。真挚是一种对人脚踏实地的情绪,是待人诚心诚意的友善表明,真挚的心能使交往两边志同道合,互相肝胆相照,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虚伪是交往的大敌,大话、诈骗、玩弄、自私是就义友谊的恶魔,有必要坚决抛弃。最终,宽恕准则,体现对非准则性疑问不锱铢必较,可以以德报怨、宽恕大度。

    3、培育人际交往的品质。一是自傲,在人际交往中自傲的人老是不亢不卑,落落大方,谈吐沉着;自傲者决非顾影自怜,盲目狷介,而是对自个的缺乏有所知道,并长于听他人的劝告与协助,勇于改正自个的过错。二是信赖,信赖即是信赖他人的真挚,从活跃的视点去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口是心非。三是热心,热心能给人以温暖与安全,促进人的彼此了解,融化冷酷的心灵,交流人们的情感。

    4、把握人际交往的技术。一是学会协助他人。以彼此协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只使杰出的人际关系简单建立,并且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思间隔。当人遇到困难波折时,哪怕是他人一个真挚的笑脸,一个别贴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言语,都能让人感到安慰,感到振奋。二是学会适度赞扬。赞许他人要讲究尺度和方法,不能太夸张夸大其词,要长于调查和发现他人的长处,说出对方的可赞之处。三是学会诙谐。诙谐是美德和才智的结晶,是常识和才干的展示,大学生要学会诙谐,注意培育自个敏锐的调查力、丰厚的想象力、灵敏的应变力。

    参考文献:

    [1]崔艳侠。今世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才干培育[J]。辽宁教学行政学院学报,2011(3)。

    [2]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思疑问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探究,2008(2)。

    推荐访问:浅谈 人际关系 大学生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题目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怎么写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范文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4000字 论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毕业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题目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论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