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9 04:10:01 点击:

    李 想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 350007)

    孤独感是当个体感知到社会关系在数量或质量上达不到自己预期水平时,产生情绪上的难过、失落、痛苦等负性体验。孤独感滋生于对人际关系的主观评价,同时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长期的孤独心境严重影响心理及身体健康,如加重抑郁症状和社交焦虑、降低睡眠质量、加速认知老化等。

    已有研究发现,孤独感的维持和增强可能会由突发生活事件诱发,因为这些事件导致社交状态发生变化,并带来一段社会适应期。如当前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职院校封闭式校园管理有长期性的趋势,校园内有限的物理和人际空间成为大学生孤独感催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降低孤独感的途径,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案十分紧迫。

    团体辅导是特殊的心理干预形式,在同质性的群体中,成员相互表达、传递信息,获得情感共鸣和支持,通过协商、训练、引导,达到解决共同心理问题的目标。相对于个案咨询,团体辅导有着额外的朋辈感染效应,效率也更高。本研究通过对高孤独感的高职生进行为期四周的主题团辅活动,探索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团辅干预作用是否有效及影响是否持久,为高职院校预防和治疗学生孤独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主题团辅方案。

    (一)研究对象

    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校学生进行公开招募,学生报名需同时完成《UCLA孤独问卷(第三版)》线上测评。收到报名表及问卷121份,筛选出高孤独感(>44分)学生共32名,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16人)。

    (二)研究方法

    借助心理干预手段中的团体辅导,采用实验法,比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后测及延迟后测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进行量表测评和面对面访谈,考察团辅的干预效果;
    在辅导结束一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观察和延迟测评,考察团辅干预效果是否有持续性。

    实验组:定期进行线下团体辅导,连续4周,每周1次,每次1.5小时。

    控制组:未参与团体辅导,未增加额外心理咨询。

    (三)团辅设计方案

    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组建成长型团体,设计以“孤独情绪”为干预主题的团体辅导,制定单元目标与内容(见表1),由2名教师担任团体辅导的带领者(均具有心理学专业学历、心理咨询师资质及超过200小时团辅带领经验),与实验组成员签订心理辅导合约书,在团体辅导活动室定期开展活动。

    表1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四)测量变量与工具

    1.孤独感问卷。选用《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王登峰(1995)修订版,共20个题项,四级打分,得分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强。问卷以单一维度测量个体一般孤独感,划分出五个等级。(见表2)本次研究ɑ系数为0.87。选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

    表2 UCLA孤独感水平等级划分

    2.团体辅导效果问卷。自编调查问卷,共10个题项,包括5个有关“满意度”的评估题项,涉及对团辅氛围、内容、形式、领导者、成员等的主观评价;
    5个有关“有效性”的评估题项,涉及对了解自我、改善人际关系、改善情绪、团队认可、再参加意愿等的主观评价。所有题项采用五级评分,-2=很差,-1=不太好,0=一般,1=很好,2=非常好。分数越高,满意度和有效性越高。

    (一)团辅干预对孤独感的影响

    1.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组间对比

    表3、表4显示:在团辅干预之前,两组被试“孤独感”分值均处于高水平;
    独立样本的T检验中,两组的前测差异不显著,后测差异显著,说明实验组受到团辅干预的影响,孤独感水平低于未参加团辅的控制组被试。

    表3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对比

    表4 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对比

    2.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组内对比

    表5、表6显示:实验组被试的孤独感水平,经过团辅干预后比之前有明显降低,而控制组的孤独感水平在一个月之后没有显著变化。

    表5 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对比

    表6 控制组的前测与后测对比

    3.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孤独感水平比较

    为探索团辅干预是否有持续性影响,对实验组进行三个时间节点的追踪测评,分别在报名时(前测)、第四次团辅结束(后测)和团辅结束一个月后(延迟后测)对三次测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7)

    表7 实验组三次测评结果比较

    可见,实验组被试的孤独感水平在三次测评中时间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团辅干预后,孤独水平感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在干预一个月后仍显著低于干预前,表明团辅对降低孤独感有正向干预效果,且至少有一个月的持续影响。

    结合以上数据,形成两组被试前、后测、延迟后测的孤独感水平对比线性图。(见图1)

    图1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后测、延迟后测孤独感对比线性图

    (二)实验组对团体辅导的评价

    由表8可知,实验组对团体辅导的满意度和有效性均高于理论平均值,呈现正向评价。

    表8 团辅的满意度及有效性评价

    (一)团体辅导对降低高职生孤独感的效果分析

    首先,从干预手段上看,团体辅导的形式有助于降低孤独感。孤独感的产生与人际隔离有关,在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高职生的人际互动发生了明显改变,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减少,人际疏离感增强。“团体”本质上是一个动力性的有机群体,这使得团体辅导具备了天生的人际情境特性,成长型团体辅导构建了可靠的人际环境。在志愿性与封闭性的前提下,成员与成员、带领者与成员在短时间内形成持续性、经常性的交互作用,滋养了饱含沟通、支持、互助的良性人际环境。正如实验组被试反馈,每次来到团辅现场,明显感受到被关注、被接纳,对团体的评价总体上是喜欢和肯定的。

    其次,从内容设计上看,四阶段主题建构有助于降低孤独感。本次团体辅导方案以缓解、降低“孤独感”情绪为目标,根据团体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建立期、探讨期、工作期与结束期(黄月霞,1991;
    吕胜瑛,1991),设计四个主题单元——营造氛围、传达情绪、剖析情绪、管理情绪,引导学生关注情绪健康、建立良性人际关系、降低孤独感水平。第一阶段凝聚了成员的向心力,第二阶段催化了团体支持氛围,第三阶段激发了成员开放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第四阶段促成了成员建设性的认知与行为调整,从测评结果及访谈反馈中看出,团体辅导每个单元目标都有效达成。

    (二)团体辅导对降低高职生孤独感的应用建议

    首先,团辅干预效果达成的前提条件是构建起有向心力和信任感的团队,被试本身必须具备积极的求助意愿,这需要广大学生对孤独情绪和团体辅导都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因此,学校应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日常宣传、教育、普查工作,通过课程教学、线上宣传、校园活动等传递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认识不同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为有针对性地参与团辅做好心理建设,避免学生对心理测评与咨询治疗产生恐惧和排斥。

    其次,团辅干预对于降低孤独感的效果虽然十分显著,但因采用的是小团体建构模式,每期只能容纳20人以内,受众在全校高孤独感的学生中仅是极少数。且本次研究只能证明团辅干预效果能持续一个月左右,一个月之后是否需要重复干预尚不可知。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为及时、充分发挥团辅的干预效果,应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四/五级网络”模式,依托院、系、班级、宿舍,启动各级心理辅导站咨询师和朋辈学生心理辅导员,广泛且深入地开展常态化的团体辅导活动。

    孤独情绪问题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综合分析本次实验中的测评结果和被试反馈可以得出,在疫情后时代,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高职生的孤独感水平,其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次团辅方案具有实践应用和推广价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团体辅导的实施条件也有所不同。为避免人群聚集,当线下团辅无法开展时,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团辅成为必然。线上团辅可以使人们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参加,但缺失了面对面的人际信息流动,其团体动力是否仍存在,以及对孤独感的干预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团辅后测控制组“暖心岛”职工健康系列心理团辅活动走进金顶街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23关于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标准化的探讨山西青年(2021年3期)2021-11-27绘画艺术表达在博士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江苏教育(2020年32期)2020-05-16给商品起名字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9年7期)2019-10-11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文教资料(2019年31期)2019-01-14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6期)2017-07-13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新课程·上旬(2017年5期)2017-06-28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学课程资源(2016年11期)2016-12-21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8期)2016-07-09团辅技术(GCT)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电子测试(2015年18期)2016-01-14

    推荐访问:干预 团体 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