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蓝莓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8 23:05:01 点击:

    朱卫芳,黄兰淇,张颂函,马 琳,陈建波,方朝阳

    (1.上海市青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 2017002;
    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
    3.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海 201600)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世界粮农组织将其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1],市场前景持续看好。随着蓝莓在我国商业化种植面积和年限的不断增加,蓝莓病虫害特别是病害逐年加重,种类增多,呈多元化发生态势,严重影响产量和产业发展[2-4]。目前,蓝莓种植户仍以化学农药为主要防治措施[2-5],通过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的农药登记数据[6],截止2022年11月,我国尚未有农药在蓝莓上获得登记许可,生产中农民只能凭经验用药,我国蓝莓采收期长达3月余,每日连续采收,且没有外果皮,属于直接入口的鲜食水果,因此给蓝莓的食用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吡唑醚菌酯(图1)是兼一种具吡唑结构的甲氧丙烯酸甲酯类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内吸传导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能,持效期较长。在我国主要用于黄瓜、草莓、苦瓜等作物上白粉病的防治,其主要作用方式是通过阻止病菌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病菌体内供给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减少,从而造成细胞的死亡[7]。

    吡唑醚菌酯

    喻歆茹[8]等进行了保护地草莓中吡唑醚菌酯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喷施吡唑醚菌酯后5~10d 内的草莓对一般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都很低,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倪春霄[9]等进行了露地桑葚中吡唑醚菌酯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喷施吡唑醚菌酯15d后,吡唑醚菌酯残留其对2岁及以上人群慢(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100,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鉴于目前开展蓝莓相关残留风险研究较少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在上海市蓝莓生产中已有使用的吡唑醚菌酯行了残留试验,并就其在蓝莓中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旨在为制定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上的安全合理使用间隔期及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提供基础数据。

    1.1 主要仪器和药剂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及 G6460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Milli-Q 超纯水仪;
    T18 ULTRA-TURRAX 高速匀浆机;
    MP1000B 百分之一天平等。

    98.5%吡唑醚菌酯标准品;
    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乙腈和甲醇均为色谱纯,氯化钠为分析纯。

    1.2 田间试验 按照《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10]和《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区域指南》[11],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蓝莓中的残留试验于2021年在上海松江新浜镇进行。试验设处理和对照区,每小区8株蓝莓树,小区间设保护带。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50mL/hm2,于蓝莓白粉病病害发生初期喷雾施药2次,施药间隔7d(参照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上的推荐施药要求进行试验)。分别于末次施药后3、5、7、10d采用随机取样法采集蓝莓样本。每次在试验小区内8株蓝莓植株上、下、左、右采集蓝莓果实2份,每份≥2kg,除去果柄后,四分法缩分留样250g 2份,于-20 ℃保存,备用。

    1.3 残留分析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10.0g(准确值0.1g)蓝莓样品至100mL具塞塑料离心管内,加入10mL乙腈,高速匀浆1min;
    加入6g氯化钠,剧烈振荡1min后于4 000r/min下离心5min;
    取1mL上清液,过0.22μm有机系滤膜,供UPLC-MS/MS检测。

    1.3.2 检测条件 色谱条件: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不锈钢色谱柱 (3mm × 100mm,2.7μm);
    流动相 A为0.1% 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
    柱温30 ℃;
    进样量2μL;
    流速 0.4mL/min。梯度洗脱程序(表1)。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质谱条件:ESI源正离子模式电离;
    多反应监测(MRM);
    鞘气温度350℃;
    鞘气流量12L/min;
    雾化气压力0.28MPa;
    毛细管电压3 000V(ESI+);
    干燥气温度300℃;
    干燥气流7L/min。吡唑醚菌酯定性离子对(m/z):388.1/163.0及388.1/194.0,定量离子对(m/z)388.1/194.0,碎裂电压120V,碰撞能量20/10V。

    1.3.3 方法的灵敏度及准确度 准确称取适量吡唑醚菌酯标准品,分别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配制成1 000mg/L的标准储备液。分别用蓝莓空白基质溶液和甲醇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0mg/L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05、0.01、0.05、0.1、0.5、1.0mg/L 的蓝莓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和溶剂匹配标准溶液。按照1.3.2节条件测定,分别以2种化合物的进样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相应的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2种化合物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和溶剂匹配标准曲线。

    采用空白样品添加标准溶液的方法,分别做0.01、0.1和1.0mg/kg 3个水平的添加试验,每个水平重复5次,同时以空白样品作对照,按照1.3.1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和1.3.2节条件测定,计算添加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RSD)(n=5)。定义最低添加水平为方法定量限(LOQ,mg/kg)。

    1.4 基于规范残留试验数据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长期膳食暴露量,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UNEP/FAO/WHO)食品污染和监控程序(GEMS/FOOD)的居民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按公式(1)计算农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NEDI,单位为μg/(kg bw·d)),按公式(2)计算各农药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商(chronic risk quotient,CRQ),当。CRQ≤1 时表示风险可以接受,数据越小,风险越小;
    当CRQ>1时 表示风险不可接受,数据越大,风险越大[12-16]。

    (1)

    (2)

    式中:STMR (supervised trials median residue)为规范试验残留中值(mg/kg);
    Fi(food intake)为农产品的消费量(g/d)[17];
    bw (body weight)表示人群平均体重(kg)[17]。ADI为每日允许摄入量,mg/(kg bw·d)[18]。

    鉴于目前仅有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一种食用农产品上的残留数据,并无其他登记作物上的STMR值,因此不能计算其包含所有登记作物在内的膳食暴露NEDI值,因此,只计算蓝莓中吡唑醚菌酯残留膳食暴露占NEDI的份额及对全膳食风险的贡献率CRQ%。

    2.1 方法的灵敏度及准确度 结果(表2)表明:在0.005~1mg/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值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在0.983 6~0.984 9之间。

    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2)表明: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平均回收率在92%~100%之间,RSD≤10%,方法定量限为0.01mg/kg。本研究所建立的残留检测方法可满足《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10]的要求,适用于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残留分析研究。

    表2 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添加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线性方程及定量限

    2.2 消解动态 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3)表明: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上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整个试验过程中,目标农药在蓝莓中的残留量呈递减趋势。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消解速率较快,药后1d,消解率达50%左右,半衰期为4.7d。

    表3 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消解动态

    2.3 最终残留量 蓝莓中最终残留数据(表4)。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残留量逐渐降低,与消解动态规律一致。

    表4 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中的最终残留量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照有效成分150mL/hm2施药2次间隔7d,距最后1次施药3、5、7和10 d分别采样测定,蓝莓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0.11~0.29mg/kg之间。目前,我国GB 2763—2021[19]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4mg/kg。本研究中,末次施药后3、5、7和10d采收的蓝莓样品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均为安全水平。鉴于在采收期,蓝莓每日连续采收,本试验采用末次施药后3、5、7和10d蓝莓样品中残留量数据对吡唑醚菌酯进行风险评估。

    2.4 长期膳食暴露风险 JMPR规定吡唑醚菌酯的ADI值分别为0.03mg/kg bw[18],结合本研究规范试验获得的残留中值(表4),以及GEMS/FOOD中各年龄段居民浆果类农产品膳食消费量及体重调查数据[17],计算末次施药后3~10d摄入蓝莓中吡唑醚菌酯残留对各消费人群长期暴露风险商(CRQ)的贡献率(CRQ%)(表5)。从表5数据可见:对于各消费人群,蓝莓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对风险商的贡献率普遍较低,仅为0.009 2%~0.086%。该结果显示,蓝莓生产中施用吡唑醚菌酯不会对不同消费人群产生长期膳食暴露风险

    表5 蓝莓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

    目前,吡唑醚菌酯在我国未获得在蓝莓上登记许可,国内也暂无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上的残留状况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田间残留试验施药浓度以上海地区蓝莓种植户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浓度为基础,参考登记信息中相近农作物上的推荐使用剂量,设定的施药浓度原则上能满足生产上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蓝莓上的半衰期为4.7d,药后10d消解率达80 %以上。倪春霄[9]等报道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桑葚上的半衰期为7.30~7.45d,表明吡唑醚菌酯在蓝莓和桑葚上的消解速率基本不一致。喻歆茹[8]等报道吡唑醚菌酯乳油在草莓上的半衰期为2.2~3.0d,张志恒[20]等报道吡唑醚菌酯乳油在草莓上的半衰期为4.06d,表明吡唑醚菌酯在蓝莓和草莓上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5mL/hm2剂量施药2次,每次间隔7d,药后3、5、7、10d时蓝莓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在 0.11~0.29mg/kg之间,符合GB 2763—2021[19]中规定的吡唑醚菌酯在蓝莓上MRL值4mg/kg的要求。距最后1次施药后 3、5、7、10d采摘的蓝莓果实中吡唑醚菌酯对各消费人群长期暴露风险商的贡献率<0.1%,说明通过蓝莓摄入吡唑醚菌酯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综上,笔者认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考虑登记用于蓝莓上防治白粉病,推荐其最高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 150mL/hm2,每季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3d。此外,因蓝莓目前仍属于小宗作物,总体用药量较少,企业自主登记积极性不高,故建议可由相关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有意向企业进行联合登记,共享登记成果,一方面可解决种植户无药可用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可减轻企业负担。

    按照制定安全合理使用建议及规范MRL值的规则,需要多个有代表性试验点的残留数据,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残留中值(STMR)及残留最高值(HR)。由于本研究只有一年一地的残留数据,数据量及代表性尚不足以说明全国的情况,因此本研究结果仅供风险评估及制定MRL值时参考。

    猜你喜欢吡唑残留量悬浮剂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年8期)2019-11-23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年5期)2019-08-1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广东茶业(2019年2期)2019-06-18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年12期)2019-05-20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年10期)2019-04-20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新型多氟芳烃-并H-吡唑并[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合成化学(2015年1期)2016-01-17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西北园艺(果树)(2015年1期)2015-02-21

    推荐访问:吡唑 蓝莓 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