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基于新型建构主义的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8 22:10:01 点击:

    □夏 晖 孔晓李 李 平 白春光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1]。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高校金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比,在思政建设中面临不同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验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更复杂,除了理论课程中重点强调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实验课程还要培养学生包括防范经济犯罪等方面的各种安全意识;
    第二,实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情境融入更有针对性,在金融实验中需要把“金融知识原理”转化为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实验,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细心、耐心和团队协作,这就需要创设更加贴合实验需求的思政情境;
    第三,实验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实验,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金融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相对于其他教育理论侧重于帮助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自身在知识建构中的能动作用,并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理论的学者是皮亚杰,他是认知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在他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探索;
    前苏联的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维列鲁学派(以维果茨基、列别捷夫、鲁利娅三位学者为主的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类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逐渐普及使得建构主义走出象牙塔,摆脱纯粹理论研究范畴,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2~3]。

    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而建构主义理论在发挥教师作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其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这种主观主义认识论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应该采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视角,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对建构主义进行深层次地思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单纯“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体现得越充分。这种遵循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正是中国学者所倡导的新型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基础,可有效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4~5]。

    众多学者和高校教师积极探索金融专业课程思政的方式和方法。邵运文提出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课程思政实践,以投资学专业课程为例,采用改进的对分课堂模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世界视野[6]。牛国良提出挖掘红色金融,凝练经典教学案例,从明确基本概念,界定好史料选择的历史阶段,把握好红色金融史料的搜集途径,设计好红色金融教学案例的编写思路,使用好红色金融案例来开展探索[7]。周弘提出构建金融学课程群,探索课程思政和课堂教学相融合,从理论比较和实践引导、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条路径分析融合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炼融合路径[8]。其他很多金融思政相关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但在金融实验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度上稍显不足,较为缺乏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9~12]。本文基于新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金融实验课程思政特点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以期对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实践启示。

    金融实验课程思政的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聚焦课程思政目标的意识层面、品格层面和能力层面,把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把建构主义理论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个核心要素与课程思政中润物无声、全程育人的特点相结合,打造金融实验教学新形态,提升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这将有利于夯实学生的金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拓展当代青年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图1所示为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图1 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一)把握“两个维度”,创设思政情境

    课程思政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侧重,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属于隐性课程,高校教师要结合专业课的思政特点,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1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点[14]。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思政特点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这些思政元素有些比较明显地出现在实验课程中,有些则以隐形价值蕴含在深处,需要教师去挖掘、发现和设计,使课程思政与知识、技能传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高校教师需要坚持统一维度,深化素质维度。

    坚持统一维度就是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两者相互影响,充分反映了金融实验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价值性是指课程思政具有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主要回答教育有没有用、有什么用的问题。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与深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知识性是指课程思政具有满足受教育者对科学知识渴望的内在需求,主要回答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的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金融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深化素质维度就是要根据综合素质能力、专项素质能力,结合金融实验课程的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课程内容与素质能力点对点对接,进行相应的思政设计。例如金融交易量化编程实验偏数学模型和编程,一些思政元素较难引入,教师可以针对实验背景和目的,提炼红色金融史、金融扶贫和普惠金融、金融市场监管和金融风险防控等思政教育主题,从中挖掘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思政元素,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思政情境。

    (二)深化“三个阶段”,通过金融实验教学全过程实现意义建构

    基于新型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深度融合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通常包含五个步骤(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巩固拓展环节。金融实验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可以细化到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师生双方都要共同参与。

    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基本特征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实验探究学习的主题需要老师确定,实验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需要老师提出,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实验探究过程完成后需要教师帮助总结与提高。教师需要融会历史积淀和前沿知识,融会思想认识高度和学术研究深度,融会跨学科和跨文化,做好整个实验教学设计,把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都能普遍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 教师指导下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

    1.实验前

    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们要充分准备,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探究问题,把时政热点、国家战略情境化融入实验教学中,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创设思政情境。如期货交易虚拟仿真实验中,为了保障国计民生,特别在疫情冲击之下,更需要牢牢守住粮食或能源安全的经济发展底线,利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手段规避现货市场上的价格风险,此处就可以利用粮食或能源安全问题引入期货套期保值实验。除了设计教学内容,还需要预设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准备应对方案。而学生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要进入学习情境,形成学习心理准备,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2.实验中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理论课程中因为知识点的结构性和原理性特点,重在“教”,更多是通过教师讲授,师生之间穿插性互动来达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在实验课程中,则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重在“学”,实验课程的思政化改革更有利于克服教育过程中知识素养失衡问题。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回顾理论,提出启发性问题,发布实验任务之后,整个课堂中学生就是主角,按照既定实验要求来开展实验探索。如期货交易虚拟仿真实验中,为了规避未来一段时期的粮食或能源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需要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索,构建套期保值的策略,创造性实践。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打破固有思维,进行改革创造,通过讨论解决方案、共享资源信息、内化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意义建构。而教师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整体教学进度,实时提供资源和方法指导,提供协作、问题解决的工具,协助策略指导,组织并参与谈论。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点评,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或情境,促使学生提高;
    学生需要讨论反思,自评互评,巩固练习,深化思维。

    3.实验后

    课后教师需要进行完整的复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回顾目标,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其次,结果对比,找到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然后做调整优化;
    再次,分析教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列出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断改进;
    最后,复盘归档,每节课后都认真写好教学后记,形成经验性文档,便于自己改进,也可供别人借鉴。在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主要应包含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和心得体会等,这种以文字形式综合呈现的方式,是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例如在期货套期保值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通过把未进行套期保值的结果与进行不同策略期货套期保值的结果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同套期保值策略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和影响,从而正确理解国家的战略方针,关注现实问题,增强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进行立体多元化统一,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人格养成等思政教育导向与金融类实验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三)加强“三个方面”,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金融实验教学生态

    金融实验课程思政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专业特色金融教学生态的正循环。在新型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思政情境中进行更科学的意义建构,通过加强师资德育建设、完善特色教材撰写、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强化意义建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德育建设

    金融实验课对教师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熟悉业界最新动向以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教师自身得不断学习提升。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步走战略,邀请金融领域有建树的校友,业界专家到学校来,走进学生中间,现身说法。同时,高校教师也要走出去,同业界、同其他高校加强交流学习,增强自身德育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除了交流培训,还可以通过走进红色基地,阅读红色经典著作,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等方式提升思政素养。高校教师不仅要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也要提高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融合水平,注重课堂案例的选择与引导、作业练习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增强教师们的主动性和提高积极性,应健全激励措施和考核机制,如奖勤罚懒,有效地激励才能事半功倍。

    2.加强社会主义特色实验教材建设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实验教材是开展实验课程思政教育重要的发力点。基于现有实验教材偏少的现状,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金融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积极编写并出版实验教材[15]。同时,还建成了期货和期权交易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配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开发信息化资源,一体化设计课程,采用新型活页和融媒体形式,把思政教育融入金融实验教材建设中,以特色实验教学建设为基础,整合资源库,推进金融实验课程的思政改革。

    3.加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程思政评价是多方面的,可以评教师,评学生,评教学。教师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教师教学工作效果如何,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评价目的不同,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也不同。教学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CIPP评价模式、LICC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等,这些评价都可以灵活地应用到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16~18]。

    为了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我们建立了思想引导、教学过程、知识传授、综合素质的四维度评价模型,具体用十二个指标加以概括,如表1所示。评价模型中的思想引导是关键,教学过程是途径,知识传授是工具,综合素质是核心,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

    表1 课程思政评价的四维度指标

    采用四维度评价模型,我们针对学院参加金融实验课的78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满意度越高,获得感越强。图3所示,思想引导维度平均分为92.21,教学过程维度平均分为93.33,知识传授维度平均分为93.04,综合素质维度平均分为89.38。从问卷分数可以看出,学生在金融实验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认同度很高,认为课程在对知识传授的深度、广度和思维提升上有很大帮助,在思维引导上效果也很不错,但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有待加强,这为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图3 学生对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满意程度

    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中坚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建党历史,帮助学生们树立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从教学效果上看取得一些成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升,整体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处非常融洽。但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目前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教师激励措施

    上好金融实验课不容易,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又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我们在提升教师思政教学案例开发的主动性和开展思政教学的积极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何激发教师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激励已经建设课程思政的教师们持续“储能充电”,对实验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迭代和升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实验教师激励是系统性工程,也需要学校和学院顶层设计的加持。

    2.课程思政评价

    目前的课程思政评价仍有很多不足,如教师方面是否准确恰当地输出了正确的思想,学生方面是否准确无误地接收了教师讲授的思政内涵,双方是否及时沟通再确认,反馈和沟通机制是否健全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开发出便捷操作的课程思政评价工具,拓展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思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让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形。

    3.其他客观因素

    金融实验课类型可以分为金融工具交易类、金融产品创新类、财务分析类、投融资类等,其中有的适合做虚拟仿真实验,有的适合小组研讨,各类实验课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普遍存在学时紧张的问题。实验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课程思政到什么程度很难量化,需要教师自己把握这其中的度。

    无论是激励措施,效果评价,还是其他客观因素都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除了高校教师自身提升外,也需要学校和学院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探索寻求解决之道。单靠一个部门或者是一部分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综合多方因素通盘考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型建构主义为指导,创设思政情境,把思政元素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强化师资德育、完善特色教材、多维度评价,努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生态。金融实验课程思政不仅要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学懂、学通、学精金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紧迫性,还要培养其敏锐的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眼光和视野。

    在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持续地研究。第一,保障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过程。高质量教学的重点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要内容扎实有趣,还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并保障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过程。第二,建设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一方面是思政教学的内容,不仅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历史积淀是否完善,前沿知识是否涵盖,思想认知高度是否达标,学术研究的深度是否足够,跨学科是否能融合,跨文化是否能理解和交流,还要在已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更新迭代;
    另一方面是思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资源的呈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使用效果,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现今的慕课、虚拟仿真实验等能够激发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联动的教学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第三,构建科学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科学专业的分类指导,用于课程思政评价的工具也有待完善,而课程思政的评价思路也需要更多元化,这些都值得深入探索。只有坚持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才能真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实验教学思政金融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电容器的实验教学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君唯康的金融梦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2期)2018-12-29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1期)2016-12-01

    推荐访问:路径 探索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