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互联网+”时代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路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8 18:35:02 点击:

    陈美菊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从2013年精准扶贫到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尤其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以及2021年提出的关于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把“三农”问题推向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中心。市场对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既要秉持小农生产状态,又要把分散的小农户适时整合起来,与现代农业发展接轨,走多样化、精致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小农户融入“互联网+”现代农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构建切实可行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已刻不容缓。

    “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指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融入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市场预判和生产决策;
    依托农业设备的物联化、智能化、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以信息的实时化、便利化、网络化实现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以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等实现农副产品流通的信息化。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是农业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

    “互联网+”现代农业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化农业、订单农业、创意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经营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科学、智能、精细、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化农业转型发展。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过程中,小农经济仍面临众多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因素,呈现出诸多发展困境。

    (一)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农业风险不易评估

    小农户在农业经营中抗风险能力低,对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而多种风险相互关联和影响,有待深刻分析并做出预判。小农户面临的农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自然风险,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病虫害、霜冻冰雹极端天气等。较长的农业种植周期,导致对自然风险前期无法预判,造成减质、减产。二是技术风险。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精致化转变,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明显提高。如对温室栽培、育种育苗、瓜果种植等技术掌握不精,对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缺乏科学管理,将导致经营不善。三是市场风险。面对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浮动和较长的种植周期,小农户较弱的市场研判与预判能力,将导致对市场的误判,造成供需不均、农产品贱卖或滞销等现象。四是社会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国际风险等。农业政策往往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如经营组织的变革、土地流转制度的变化,又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带来的争端,对农产品的进出口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商品价格不稳[1]。同时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物资与服务费用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生产成本风险。面对众多不确定性的农业风险因素,小农户很难及时评估和科学制定规避策略。

    (二)对信息的获取及利用能力较弱

    小农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已逐渐成为制约其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是小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局限。调研发现,小农户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为亲戚朋友、本地农业大户和村委会[2],这与现代农业信息传播途径的网络化相悖,互联网及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对信息的传递应起到重要作用。二是小农户农业技术较为欠缺,农业生产活动过度依赖自身的务农经验,对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精准用肥、防虫害等新技能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弱。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小农户对获取农业技术的需求较为强烈,80%以上小农户希望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三是小农户对市场需求获取的灵敏度较低,农业调控机制效果不明显,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变化的捕捉主要依靠自身经验[3],“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象屡有发生。四是农产品销售渠道狭隘。小农户缺乏全国性、国际性市场眼界,销售渠道受限于本地,仅有部分农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将市场拓展到全国及全球。整体对信息优势农户而言,交易成本更低,而信息劣势农户或将面临更多市场困境。

    (三)农产品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消费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家网店首次购买的水果口感清香、果肉紧实,而回购的同款水果,口感相差甚远。”这就是农产品的“非标”问题,消费者将质疑商品是否被调包,或者以次充好,导致客户流失。目前大部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由于缺乏标准化管理,制约了其价格空间。农业标准化、规范化不足[4]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产前标准化分类管理,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标准化和品种标准化,有待对原产地和品种进一步细分,如脐橙,不同的产地由于维度、气候、土壤等生产条件和品种的差异,导致其口感不同。二是产中标准化低,生产过程规范化管理的欠缺,导致其品质良莠不齐。反之,对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温度、湿度的科学控制,以及按时播种、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流程的有效实施,将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标准化。三是缺乏有效的产后标准化管理。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农产品分级指标较为单一、不够明确;
    在农产品包装方面,缺乏统一、规范的包装体系,难以做到产品溯源和品牌化管理;
    在农产品储存运输方面,缺乏管控标准,不当的温度、湿度控制导致其在储运中质量受损。

    (四)农产品前端仓储及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村人口相对分散,物流基础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需求。因此,规划建设农产品前端仓储及物流体系迫在眉睫[5]。主要体现在:一是小农户相对分散。农村相比城市人口集约度低,决定了农产品上行的前端物流据点相对分散,而农村电子商务要实现足不出户,需要更多的物流据点,两者相互博弈,使得构建合理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物流体系尤为重要。二是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易腐易烂的特点需要冷链仓储的投运,这与市场上的常规电商物流不同,需要在前端构建集“农产品粗加工、分拣、称重、包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仓储物流体系。三是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较多、损耗大。农产品流通一般经过农户、本地批发市场、异地批发市场、零售商/超市、消费者等环节,而“互联网+”的出现虽然减少了流通环节,但由于小农户直接对接市场的能力较弱,往往经由合作社/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其流通渠道为: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本地仓储物流→异地仓储物流→消费者。其中,与农户关联的前端流通环节,又经由村、乡/镇、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层短途流通环节,而每层流通均将增加损耗,导致商品的价格和新鲜度大打折扣。

    “互联网+”现代农业新环境下,既要重视小农经济新样态,又不能忽略新技术以及生产力的变革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需要厘清顶层设计,实现分层对接,从经营机制、农业生产、交易模式、综合服务、物流配送等方面整合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路径。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老一辈务农人口逐渐减少,年轻人多趋于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自动集约化趋势。据此,可以构建以小农户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如图1所示)。一是小农户将自有土地进行互换并地、连片耕种,实现土地小规模集约,开展联耕联种;
    二是小农户通过订单合作、产业联合、土地托管等模式,在销售型农事企业、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带动下,农户按订单进行小规模、多样化生产,主导发展精致农业[6];
    三是小农户自营补充发展精致农业,对于部分有技能和经济实力的小农户,将自发向农事企业过渡,开展精致农业。

    图1 以小农户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示意图

    新型农业经营机制的出现,将推动小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如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加快精致农业发展,农户更加注重经济作物的栽培,如跨区域、反季节瓜果蔬菜等。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将不断创新,呈现出休闲农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意景观、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模式。反过来,农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又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拓展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

    (二)融入智能化农业生产体系,降低农业风险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正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并呈现增长趋势。小农户以新的角色融入现代农业生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监控、决策、服务与管理等,充分发挥智能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巨大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智慧农业的普及率仅占5%左右[7],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农户土地分散、种植规模小,资金欠缺等客观因素,这与现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相悖。小农户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融入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将土地外包、托管或者在龙头企业的主导下利用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提升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其融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新型农业机制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模式图

    智能化农业生产可以降低农业风险,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一是依托农业智能监控系统,降低自然风险,完成对生产基地的远程监控,以及对气象环境、病虫害和土地墒情的自动监测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预警;
    二是通过农业智能决策系统降低技术风险,实现数据监测、预警,并作出决策、实现自动控制;
    三是通过农业大数据降低市场风险,将农业生产、供销物流、行业监管、辅助决策等各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为农户农业生产作出预警,提供决策支撑;
    四是通过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8],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将农产品进行标签化管理,从种植到成熟,从加工到运输,再到上市,所有环节和场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生成二维码,让客户对农产品消费、食用更加放心,形成品牌效应;
    五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系统,规范化管理农业生产基地作业,从选种到育苗,从种植到上市,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构建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

    (三)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体系

    目前,小农户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依然占主体地位,激活小农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力点,而互联网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使农产品交易模式呈现多样化。小农户既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农业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接农业大生产,又可以基于家庭经营的基础,借助门店、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再进一步就是以小农户为经济主体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如图3所示),可以缩短交易环节,提升农产品交易价格。从技术角度看,小农户可以依据两种机制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一是将农产品直接发布到各大电商平台;
    二是将农产品供应给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这些小微组织再将农产品进行粗加工、包装、建立品牌,然后发布到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这些电商平台包括以淘宝网、拼多多、京东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沱沱工社、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垂直生鲜平台,以抖音、快手、淘宝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直播平台,以微信、微博、知乎为代表的社交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自建电子商务零售平台。这种交易体系有助于小农户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减少农产品交易环节,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理念,打破地域限制,极大地提升农产品交易效率。

    图3 小农户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图

    (四)构建全方位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

    地方政府、村社组织以及小农户间的社会关联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要素,是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者,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联结机制[9]。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呈现规模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特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物联网、小程序、大数据、智慧物流等技术和模式一直在变革,农村电商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如图4所示)。

    图4 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图

    具体构建内容包括:一是提供“互联网+”现代农业技能培训服务。以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为中心,开展互联网应用技术、农作物栽培、农产品粗加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等相关技能培训,提升农业小微经营者的运营思维。二是提供技术支撑与信息咨询服务。以农业互联网、智慧农业为中心,提供农业种植监测、安全追溯、大数据智能决策等物联网设备和信息系统支持与咨询服务,推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推广应用。三是提供农产品供销对接服务。一要对接小农户,作为供应者按订单种植;
    二要对接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等,实现品牌打造;
    三要对接销售企业,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四是提供“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打消农户对E贷政策的疑虑,解决小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的资金压力。另外,提供人才就业推荐和农产品集中仓储配送服务等。通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扶持小农户向新型农业主体转变,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

    (五)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小农户通过网络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但是如何将生鲜农产品及时配送出去,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可以通过搭建“一县一园区、一乡一集配中心、一村一站点”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破解瓶颈[10](如图5所示)。

    图5 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图

    采用市场化运作体制,由政府主导构建县域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区,引导社会物流企业入驻,并扶植本地企业建立县域自营农产品物流体系;
    在乡/镇层面扶植本地农产品企业建立集加工与配送为一体的生产集配中心;
    在村级层面依托便利店建立服务站,与农户直接对接。

    村级服务站每一至两日定时定点开通物流班车,农户提前预订当日物流需求,并于班车发出前送至村级站点;
    村级站点再按时间预约送至乡镇级冷链生产集配中心,进行产品的分拣、称重、打包,并进行分类仓储等标准化管理;
    最后,按照预订时间及路线送入县域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区,进而送往全国。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以少聚多,节约社会物流成本,解决农产品仓储、运输与配送问题,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使现代农业正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促生了众多新样态、新模式,小农经济也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化、体系化的顶层设计,同时还应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和谐、完善的生态体系环境,为小农经济的变革提供必要的支撑。相信在“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强强联合之下,我国小农经济也将朝着更加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方向快速发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振兴和谐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现代农业标准化农户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标准化简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1年4期)2021-11-02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现代农业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6期)2021-07-21粮食日 访农户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11期)2018-01-23农户存粮调查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7期)2018-01-23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推荐访问:互联网 现代农业 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