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站在乡村娃身后,给他们力量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8 07:35:02 点击: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线索 | 宋艳红

    在他身上,有很多的荣誉——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而大多数人认识他、熟悉他还源于14年前,他背着母亲,一手拉着母亲的手,一手夹着巨大的编织袋上大学的故事。而今,他翻越了生活的大山,将自己受过的苦,化作照亮他人的光。

    2022年10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场“党代表通道”正式开启。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亮相“党代表通道”,深情讲述如何做好大山深处的“守梦人”,其中,他强调要“在大山深处做出教育的高地”。

    《教育家》: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刘秀祥:作为一名党代表,我既感到非常光荣和幸运,又感到责任重大。从报告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地区教育发展的无比关心,对脱贫群众的无比关爱。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教师,再成为副校长,这让我感受到生在这样的时代非常幸福,也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催人奋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作为一名基层教师代表,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过去10年家乡的发展,看到了学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在大山里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我感到非常自豪。

    《教育家》:回顾您的求学生涯,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是您迎难而上,克服了困难。您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吗?您的精神“支撑点”来自哪里?

    刘秀祥:曾经有过一次想要“放弃”的念头。我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十几年来,我是用生命在读书、与命运顽强抗争。2007年带病高考,因6分之差落榜,对我的打击很大。但是,当看到自己曾在日记本中写的“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时,我心中的那团火又点燃了,我决心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前方的黑暗。终于,复读一年后,我考上了大学。

    精神“支撑点”来自持续的读书和学习。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书能带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心灵得到慰藉,给我无穷的力量,能让我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时,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教育家》:哪些书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刘秀祥: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先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备受鼓舞,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努力奋斗,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工作后,看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的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让我得以修身养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静下来,找寻内心的从容与安宁。再读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获得了一种精神力量,苦难不是财富,只有战胜了苦难,苦难才能变成成长路上的财富。我时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对我来说,它的意义不在于我能活多久,而是当我回头看时,虽然走过的每一步都很艰辛,但我都一步一步挺了过来,在面对更大的困难时,我会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教育家》:2012年,您大学毕业留在了山东工作,有企业给出了高薪。但是在大学期间您曾资助的一个妹妹,从老家打来电话说“不读书了”。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和心情?这是不是您回乡从教的转折点?

    刘秀祥:当时很痛心,无论我怎么劝说都没有用。作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我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我的家乡望谟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有许多人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愿意送孩子去接受更高的教育,那个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孩子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我想,只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足够了。

    回到家乡后,我发现孩子们非常自卑和迷茫,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读书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很多孩子初三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或者早早地结婚生子。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除了上课之外,我发起了“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励志演讲,去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

    我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我心中始终怀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可能在人生的很多坎坷中就倒下了,即使有再多的钱,活着也如同行尸走肉。我自己淋过雨,总想给别人撑把伞。所以,我坚定地选择回到家乡,让那些像曾经的我一样贫困的、迷茫的乡村孩子看到希望、心怀梦想,并努力拼搏去实现它。特别是当这些孩子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希望能够站在他们身后,给他们精神支撑。

    《教育家》:近些年来,您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全国多地为师生做公益演讲数千场,就您的观察来看,您的教育故事、教育经历对听众有怎样的激励和帮助?

    刘秀祥:很多学生从我的求学故事中受到激励,产生了奋斗的动力。他们大学毕业后,有的成了驻村第一书记,有的进学校当了老师,还有的进入公安系统当了警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比如,学生张萍,初三毕业时成绩优异,高中时因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去打零工,收入没有保障,工作很辛苦,饱尝了社会艰辛,更加意识到在学校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后来,我帮她牵线找到资助人,帮助她解决学习、生活的费用,让她重返校园继续求学。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读书”的益处,往往感受不到“不读书”的痛苦,反而是知道读书有益且失去机会时才会倍感痛苦。

    再比如,学生李宇翔,2019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他在给我的信中说:

    “祥哥,一路走来,在我快放弃、快倒下时,是您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您就像一束光带给我光明,您说‘相信奋斗的力量,人活着总要拼搏一番’。我是本来就看不到希望的人,没有人看好我,但是您一直没有放弃我,我还记得您把我叫到办公室,泡茶给我喝;
    把我们带到家里,做饭给我们吃。您就像大哥一样照顾着我们,后来大家都没有让您失望,都考了大学。”

    每每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我都倍感欣慰。山村里的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故事,很多学生家境艰难,小小年纪就要体验生活的辛酸和苦累,让人心痛。我一个人可能苦一些、累一点,但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至少能够一点点地去影响人、改变人,给他们力量,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教育家》:您怎么看待自己的教学风格?您理想中的课堂是怎样的?

    刘秀祥:我不是一个一板一眼、非常严肃的教师,我希望我的课堂是严谨有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高质高效的。十年前初登三尺讲台,当时第一个目标是把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劝到学校接受教育,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来到学校的孩子喜欢在学校读书。

    作为历史教师,那时一周有52节课,一节课下来常常把自己上“懵”了,学生也是“懵”的——讲的知识点太多,一个课时的内容,讲了三节课还讲不完。于是,我潜心学习,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不仅听历史课,也听其他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课,也许有的知识听不懂,但是至少可以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听”教师对整堂课时间的分配和把控;
    二是“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情况;
    三是“听”学生的反馈和收获。我不断借鉴他人的优点,吃透教材、反复打磨课程,遇到有难度的内容,就去查阅资料,思考如何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接收。渐渐地,我的教学能力提升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时也更加自信。一年半之后,我当了教研组长。

    在我的历史课堂上,我经常把现实生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爱上历史。这样即使课后不布置作业,学生也会有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主动找资料拓展相关知识。很多时候,教师教给学生的具体知识,学生可能多年后早已记不清,但是习得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打开的眼界格局却能受益终身。

    《教育家》:作为副校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您如何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刘秀祥:校长的一个重要使命和担当,就是要把教师培养得更加优秀,这样才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凝聚力,帮助更多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无论他们出生在哪里、有着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不应该用现状去评判他们的未来。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

    第一,让全体教师参与教育培训,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一般而言,有些教学能力弱、工作懈怠的教师相比优秀教师更亟需接受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然而现实是,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名额有限,这些名额分配到县里,一所学校就只有十来个名额,学校只能让教学业绩突出、有发展前景的教师参加培训。结果就是,这些教师越来越优秀,培训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教师的整体力量依然薄弱。因此,近些年,我们努力争取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培训,夯实教师的业务能力,拓展教师的眼界,增长教师的见识。

    第二,成立名师工作室,提高教师的自我研修能力。工作室每年会采购大量的书籍,指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本学科专业书籍,也要读其他学科的书,做到“专”和“博”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之一,就是“有扎实的学识”,这至关重要。我记得小时候读书时,教室墙上写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如果教师只有一碗水、一桶水,学生又怎能“遨游”在海洋里呢?深圳中学教师群体中有不少清北博士,曾引起社会热议,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大材小用,实则不然,教育就是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教师综合素质越高,学生也会走得越远。

    第三,实施“青蓝工程”,让优秀的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成长,让新教师少走一些弯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中,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厚的学校相比,难度更大,机会更少。一是乡村教师资源紧缺且教学任务繁重,二是晋升的资源少、渠道窄。例如,正高级教师在省级层面评选,竞争激烈,乡村教师机会就少得多,能评上副高级职称基本上就是很多教师的职称天花板了。

    第四,倡导教师“推门听课”,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示范课。校级领导和中层班子成员随时可以推门走进教室听课,这样能够激励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扎实地备课。以前,学校干部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看到学生睡觉,会习惯性地批评学生,如今,我们会更多地反思教师的课为何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第五,学校对接教育基金会,设置奖教金和助教金,奖励优秀的教师,帮扶家庭有困难的教师。目前,学校有220多名教师,奖教金、助教金覆盖率约为30%。有些教师家庭比较贫困,还有的教师是单职工家庭,作为家里第一代大学生,有一大家人需要供养,经济压力很大,学校借助基金会的补助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的困难,让他们安心从教。

    《教育家》:十年来,您在去往公益讲座的路上骑坏了8辆摩托车,经过努力,在您的帮助下,1800多名孩子重新回到校园,而且您牵线资助了贫困学生4800多人。作为家乡教育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您觉得家乡教育这10年的显著变化是什么?未来,您有怎样的期待?

    刘秀祥:第一个改变是,学生由“被劝学”变为“主动学”。十年前,很多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辍学,我要去不断地“劝学”,劝家长支持孩子上学、劝学生重返校园,让他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如今我不再需要“劝学”,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送孩子来读书,这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认识在逐步提高。

    第二个改变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以前,很多教师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市区好学校读书,在教育教学上投入的情感和时间不足。如今,教师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有了“群体性的觉醒”。有时候,教师需要学生来成就,如果乡村教师能引领那些希望渺茫的学生学有所成,学生会感恩教师,教师也会有成就感、自豪感。

    第三个改变是,教育资源不断扩容,让更多的学生受惠。学校州级名师工作室、省级名师工作室等,从一个扩展到四个。教师从黔西南州走向全国交流取经,优质资源不断扩容增量,学生从最初几十个考上大学到现今上千名学生能考上大学,这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未来,希望能够建设大山深处的教育高地——教育更公平、更优质,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增强,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走出大山不应是为了逃离大山,未来山区教育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读书学校孩子我爱读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读书好时节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我们一起读书吧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孩子的画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孩子的画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孩子的画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孩子的画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读书为了什么小猕猴学习画刊(2015年1期)2015-01-22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

    推荐访问:望谟县 贵州省 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