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IT的生意与生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18:10:06 点击:

    作为中国IT产业的支柱,PC、笔记本等硬件产品今年仍然围绕价格大做文章,但低价已经超出了人们的固有思维,同样超出思维的还有昔日同一战壕的PC豪门们的分道扬镳。软件仍然水深火热,年中托普事件带给人们的担忧还没有解除,国产软件业在年底的政府采购中再次遭遇集体尴尬。而在技术短板面前,国内数码企业仍在技术与营销的缝隙中苦觅生意门路。

    PC:加速分化

    低价PC的大量涌现,表明了PC产业又在走向另一个分水岭,而依靠PC起家的中国IT巨头们,也开始在不同的利益驱动下选择走各自不同的路。

    PC低价强攻

    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国产品牌还是国际品牌?这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PC产业繁荣以来中国的消费者始终面对的选择题。2004年,个人电脑价格下降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固有思维。以联想的2999元“乡镇电脑”为引爆点,大部分国内PC厂商都推出了3000元以内的普及型台式电脑。

    这股潮流构成了整个年度PC市场的最亮色彩。有些专家说,打入更广阔的乡镇级市场的最佳办法就是联想正在走的路,即利用联想现有的品牌,向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廉的电脑产品。电脑厂商的这种转变对中国广大的乡镇地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显然是个好消息,品牌电脑已经在底层市场收获了不少订单。

    液晶显示器加速普及也是今年PC市场的一大特点。随着液晶面板的不断降价,液晶显示器也告别了贵族时代。下半年,联想推出了4999元的液晶电脑,TCL、紫光也先后推出了价格更为低廉的液晶电脑。“目前配备液晶显示器的PC,在商用电脑中占到了20%,而在家用领域则超过了50%。”联想商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刘旦说。

    台式电脑的大幅降价缘于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从CPU到内存,从显示器到硬盘,技术上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得PC整机的价格一路走低,而不同厂商的竞争策略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联想的2999元电脑和4999元液晶电脑,均得益于AMD的强力支持,AMD在中国品牌电脑厂商中打开缺口,也让这一领域的旧霸主英特尔的地位有所动摇。英特尔选择了新的亲密伙伴来同AMD进行抗衡,除了在价格上亦步亦趋之外,英特尔还将CPU的数字家庭娱乐功能作为推广重点,它希望自己能够在高端领域占据上风。

    PC乱世的降价潮看起来颇为壮观,但市场前景依旧崎岖。12月初,IDC发布报告,2005年家用PC市场的增长预计仅为8%,而PC整体出货量将达到1.951亿台,较前一年增长10.1%。这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数字,也反映了PC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中外厂商能否在PC市场重心下移的过程中都满载而归成为未知数。

    豪门分化

    中国的电脑制造商们都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局面,销售额扶摇直上,而利润却在日趋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也迫使各个公司紧缩运营开支并进行一些翻天覆地的重组,如裁员或者兼并。2004年,这种分化迹象更加明显。

    一直在平原上征战的联想忽然有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12月初,联想宣布收购IBM全球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业务,从而使得联想从全球PC销量第八的位置一跃占据了第三名的宝座。这次收购行为也表明,回归PC主业和开展国际化将是联想今后主要的努力方向。

    联想曾经是最早尝试多元化的国内PC厂商。从手机到数码产品,从软件到IT服务,这样的四面出击让联想有些应接不暇。在陆续投入大笔资金以后,联想的多元化落了个广种薄收的境地。这一领悟重新帮助杨元庆确立了联想的前进道路,同时也帮助杨元庆稳固了阵地。2004年初,联想将业务重点放到了PC和手机上。而在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得以将国内的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并向戴尔、惠普等国际厂商发动了直接挑战。

    在国际化方面,联想的行动更加耀眼。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尽管联想在国际化的跑道上一直处于预备跑的姿态,不过入围奥运TOP计划、收购IBM的笔记本和台式机业务已经让这位亚洲选手信心倍增。杨元庆坚信,只要时机一到,它就会以最快速度向前面的跨栏跃出。

    与联想专注于IT领域相比,同方的泛多元化道路走得更为坚决彻底。电脑、信息集成、数字电视、网络游戏、房地产、环保、城市建设、民用核技术等,都是同方重点介入的领域。这些大手笔的投入固然会在短期内引起不小的波澜,但冷静下来人们更加关注的可能会是同方的未来。在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一个多方出击的中国企业最终能否在国内市场上抵御住来自国内外厂商的激烈竞争,还有待观察。

    不过同方不会认为自己有贪多之嫌。同方投资生产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芯片已获得政府定单,该公司还承接了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查询系统的建设项目。在民用核技术领域,截止到2003年底,同方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合同总数己超过100套,占据了世界同类市场50%以上的份额。同方的智能建筑系统也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这些业务都给同方带来了滚滚财源。就目前来看,这些业绩足以激励这家公司继续到未知水域中去探险。

    拥有同样的多元化勇气的,还有方正。印刷照排和PC依然是方正重要的收入源泉,但是2002年之后,方正集团像八爪鱼般伸出触手,巨资收购钢铁、证券、医药等同原来的主业毫不相干的产业,震动了国内的资本市场。国际化方面,方正也选派了自己的远征军,即激光照排技术。“方正国际化的目标,是让相当部分的全球知名印刷厂商的系统中有方正的软件集成其中,即‘Founder Inside’。”魏新说。

    好梦难圆。方正的野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家传统的中国IT厂商所能触及的范围,不少批评者认为它不过是在吹大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不过,如果魏新的战略能够继续奏效,它将能够帮助方正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化业务带来的挑战。魏新称,这正是方正所想要的。

    相比联想、同方、方正等企业,浪潮似乎是一家远离聚光灯的企业。虽然尚缺乏领袖气质,但浪潮绝不是一个被挤出竞技场的失败者。尽管早已退出家用电脑市场,但浪潮的服务器业务已经连续8年保持国内品牌第一,其ERP、行业应用软件和税控机在集团销售总额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依靠牵手微软、LG等国际厂商,浪潮也正在慢慢体会国际化的味道。

    这是些好消息,但也不乏隐忧。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几年前相比,国际厂商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愈加稳固,这让浪潮以及其他国产服务器厂商的追赶脚步日益沉重。与此同时,中国软件行业整体的不景气,也让其软件业务如处寒冬。浪潮还存在一些国内老企业的通病:结构相对复杂,执行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偏弱,区域文化过于浓厚等。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这架国产飞机将只能在跑道上滑行。

    与浪潮的现状颇有几分相似的还有长城。PC已经不是它的主要符号。这个行业无休止的价格战和升级换代让长城有些不太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这家依靠PC起家的公司的原有光芒。不过,好在长城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多动力引擎。代工业务是一大亮点,2003年,长城集团合资企业出口创汇总额已达53亿美元。在宽带领域,长城宽带也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国内除基础运营商以外的最大宽带网络运营商。

    笔记本:一味降价

    笔记本价格下滑的步伐从未停歇,只是今年下半年有了加速迹象。

    联想成为了这次降价潮的先锋。9月初,联想开始大刀阔斧地调整全线产品配置和价格,主要定位在中低端笔记本市场的“旭日”系列笔记本电脑,是采用赛扬M 1.4G处理器的低端机型,其售价从8699元,一路调低到6999元,降价幅度达1700元。

    多米诺骨牌被推倒。10月20日,紫光宣布旗下AMD系列笔记本全面降价,全内置产品A610C从6999元猛跌到5999元。紫光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黄俊杰表示:“紫光旗下AMD系列笔记本形成了5999、6999、7999元的三路重兵,对国内中低端笔记本市场形成了包围之势。”明基、华硕、方正、TCL也陆续推出了低价位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六千元的笔记本是价格终点了吗?不,一些新兴的笔记本厂商还在酝酿新低。新天下集团董事长吴海军日前透露,该公司将于明年6月推出售价为3999元人民币的神舟笔记本电脑。

    值得注意的是,笔记本降价风潮并不只发生在中国,沃尔玛从7月底就开始出售由中国台湾的精英集团生产的无线笔记本电脑,不过只在网上销售,标价为598美元。从整个笔记本市场发展轨迹来看,降价是大势所趋。

    笔记本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厂商主动地松动价格瓶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配件产业的成熟和供给能力的提高。2004年,英特尔和AMD都对笔记本CPU进行了大幅度的价格调整,另外,笔记本液晶屏的价格也在一路走低。一家笔记本生产商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液晶显示屏厂商开始主动联系下游销售,而以前都是笔记本生产商自己找上门去。”

    然而,越来越多能够买得起笔记本的消费者却不能确定他们应该什么时候才会订购。北京一位28岁的大学教师说,她今年8月份放弃了购买一台笔记本的打算,自那以来,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已经下跌了20%,这位教师表示自己近期内不会再有购买笔记本的念头,她说:“我可不想让自己购买的笔记本一出商家的门就开始贬值。”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中国笔记本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至少短期内是如此。如同今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一样,笔记本价格的下跌也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虽然低价笔记本的销量迎来了上升,但是许多消费者期望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些天来电脑城看笔记本电脑的人增多了,销量也有一定增长,但更多的顾客只是袖手旁观。”北京海龙电子城的一位销售经理说。

    虽然中国的笔记本市场正在经历一段动荡期,但是没有理由怀疑这一市场的潜力。赛迪顾问预测今年中国笔记本市场销量将达到18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222.5亿元人民币,明年将会跃上新的高峰。只是,笔记本厂商们可能会发现,这条道路正在变得日益泥泞不堪。

    软件业:集体挣扎

    从诸多方面来看,过去的几年都称得上是中国软件业的黄金时代。但2004年中国软件企业却集体遭遇盈利困境。相比国外软件巨头20%~30%的高额利润率,国产软件的这一指标却在不断下滑并趋近于零。

    对于造成中国软件产业一直未能有质的突破的原因,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众说纷纭: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资金匮乏、企业战略失衡。

    不久前,在北京市信息办进行的一项政府采购中,微软以2925万元将大部分操作系统、办公套件收入囊中。消息传出,国内软件厂商集体抗议,北京市政府被迫重新招标。一位软件厂商代表说:“国产软件输不起,几百万元的合同就意味着生死存亡。”

    资金上的匮乏引发了连锁反应。一些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开始通过裁员来削减开支。4月份,原联想软件设计中心独立成为联想利泰软件公司,人员由鼎盛时期的450人调整为现在的180人。7月,金蝶软件传出了裁员消息。浪潮软件在年中也进行了裁员。这种现状也使得这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规模偏小恰恰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顽症之一,裁员风潮让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中国软件公司数量比印度多一倍,但公司规模却远不及后者。”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由于看不到丰厚的回报,许多软件企业难以找到充分的理由来吸引投资者,这使得其追加投资的计划变得更加渺茫。许多软件公司研发部门的投资和创新日益减少,导致企业在技术上陷入停滞。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国内企业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同质化现象严重,进而导致价格战。

    来自欧美的竞争对手则采取了相反的步骤。以SAP为例,这名全球ERP领导者决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去年它在中国成立了其全球第六大研究院,并开始全面增员,计划到明年年底将总人数从现在的200人增加到500人。甲骨文也宣布扩容其在华的研发力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软件企业已经丧失了同国际厂商继续竞赛的机会,它们最大的希望在于找到自己在软件产业链中的位置。高喊“赶超印度”却一直徘徊在欧美软件外包边缘的中国软件公司,意外地在日本市场上有了收获。2003年,大连软件园对日软件出口5000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而北京去年则实现对日软件出口9490.6万美元。

    中国软件产业的转机已经初现端倪。据最新统计,截止到2004年9月底,我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8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5%。正如彩电产业所证明的那样,只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研发和引进人才,再加上主动向国外竞争者学习,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就会提高。当然,这些情况可能只会发生在那些嗅觉灵敏、头脑清醒的公司身上,大多数中国的软件企业前景都不容乐观,对此它们只能望洋兴叹了。

    数码市场:玩营销还是玩技术?

    2004年初,PC厂商向消费电子领域转型早已不是新闻,如今这种做法更迅速扩大到了整个IT领域内。传统IT厂商以及新兴IT厂商都开始涉足数码消费产品。有关统计表明,国内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的企业达到将近40家,生产MP3的企业更是有四五百家之多。

    市场发展到今天,数码消费市场的美好前景已经隐约可见。实现数字家庭的技术障碍已不复存在,成本也不再是障碍。可以预见新的数码消费市场将会远远超出家用电脑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但很明显,这个市场与传统的以PC为核心的IT市场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每18个月速度翻番——这是在PC盛行的年代决定利润分配格局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将大家都集中在了少数企业指挥的大合唱中。在数码时代,比拼的重点是看谁更能准确地捕捉大众消费心理,并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当然前提必须是掌握了主流技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产业的竞争已经超越了技术竞争。索尼和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表面上是由于技术领先,实际上,创造新的文化消费观念才是核心。

    技术含量不高,与欧美主流市场有显著差异,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很高,这就是中国MP3市场发展的缩影。国际厂商苹果、索尼、三星在国内市场份额并不大。国内销售的MP3存储介质主要是闪存,MP3的技术门槛不高。这同欧美市场主要以硬盘为存储介质、支持各公司独有格式音乐文件,从外观到内部结构自主设计完全不同。

    国内MP3的差异主要是外观,这就为国内MP3供应商提供了机会。华旗从机箱、音箱等边缘产品做起,到移动存储的胜出,再进入MP3市场是顺理成章的。华旗在MP3市场的成功很难说是出于什么先见洞察。只要保持和消费者良好的沟通,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不成问题。市场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国产品牌MP3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容纳了近400个MP3品牌。2004年上半年中国MP3市场销量达到141万台,同比增长277.6%。

    在国内,日韩品牌的MP3基本上只能在功能与外形上不断创新以求与国内产品形成价格隔离。在数码音乐播放器方面,自从苹果iPod问世,MP3世界就开始起了颠覆性改变,人们购买MP3的欲望已经从外观转向了实质,以GB为单位的硬盘式MP3开始逐步占领了现有的市场。不过iPod的来临,对国内MP3厂商暂时还没有威胁,毕竟,在中国市场,苹果遇到的最大障碍还是价格。

    这同数码相机主要由少数日系厂商主导形成鲜明对比。在数码相机市场,中国企业遭遇了完全不同的竞争。数码相机的技术含量显然要超过MP3,CCD、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中国企业没有一项与日系厂商处在同一水平线。尽管数码相机绝对不会跌入PC的频率陷阱,但毫无疑问,在这里技术差距就是市场差距。

    推荐访问:中国 生存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