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印度软件外包业国际分工、发展模式及竞争力比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16:35:04 点击:

    [内容提要] 软件外包业是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国和印度在软件外包领域既激烈竞争又相互渗透联合,两国在软件外包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竞争优势。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软件外包业不应该简单学习并照搬印度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软件外包业应该走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建立上,要扩大在基础教育中增加对软件设计的教育内容。中国软件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内部运营管理能力,注重培养软件开发核心的、长远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印软件外包 发展模式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6-0018-05

    目前国际软件业正在经历生产方式的全球性变革,亚太地区在软件外包市场异军突起。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占据全球软件外包的较大份额。印度一直保持 50%以上的增长率,而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仅为20%。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堪称全球软件产业的一个独特现象。而中国则依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和成本竞争优势,在软件外包领域厚积薄发,增势强劲。中、印软件业在外包中合作,在购并中扩张,在竞争中联合,通过全球性的競争与整合,中、印软件业国际分工格局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判别性的竞争优势。

    软件外包业的国际分工格局

    软件外包就是软件企业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 “只做专业的事情,把其余的留给别人去做”。[1]外包是软件全球化环境下,软件生产在全球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产物。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目前全球软件产值的1/3需要通过对外发包来完成。

    随着国际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产业的转移,目前国际软件业形成了三个层级的产业分工体系。第一个层级是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主导,其主要特征是致力于核心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撑控着软件开发的平台和软件开发工具,对一些非核心、非高端的软件开发主要通过软件外包的方式来实现,这类外包软件占了70%以上。在第一个层级中,美国是世界软件强国,其软件产品占有全球 5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美国软件业呈现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第一,软件服务增长快于软件产品增长,软件产品外包趋势继续扩大。第二,随着软件外包市场的扩大,美国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寻求多元化的软件外包市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美国仍然会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来源国,在全球软件产业中居于领先和核心地位。德国、英国、日本在应用软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其中,德国主要开发应用软件,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也是世界软件行业的出口大国。德国软件的主要出口市场以欧盟国家为主,其次是北美和亚洲国家。近年来德国软件开发首先向印度、东欧、中国、以色列等国家进行转移。英国软件产业的优势领域有数据库、支撑软件包、虚拟现实、WAP技术、基于网络系统的多媒体应用、实时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软件以及金融、财务软件和娱乐软件。日本则主要致力于客户管理系统、无线通讯、网络安全、金融银行软件、嵌入式实时系统软件及动漫软件的开发,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软件外包市场。

    第二个层级是以印度为主导,南非、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其特征是国内软件需求市场潜力有限,主要是大力承接软件外包服务和离岸开发业务,属于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软件开发内容上,已经从软件开发的初级阶段,向全系列软件外包继承方案和定制开发大型企业级应用软件过渡。印度目前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总额的20%。南非、越南、韩国和墨西哥等是新兴的软件业外包市场,由于外包市场发展较晚,这些国家的软件外包业务占全球市场约20%左右,但上升势头迅猛,内部竞争激烈。

    第三个层级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主要包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新兴的软件外包市场。其特征是国内软件需求巨大,同时也致力于承接软件外包服务和离岸开发业务。在软件外包内容上,主要从事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的初级阶段。这类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增长迅猛,尤其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从而为软件外包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和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中、印软件外包的不同发展模式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印度的软件外包已经占据了美国 60% 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国。到2006年底,印度软件和IT服务出口达到498亿美元。而在1990年的时候,这个行业的产值还只有5000万美元。现在印度的软件出口到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经超过了印度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0%,占有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已经超过2%。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帮助并参与别人开发软件的阶段。这类技术人员在帮助别人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积累了资本、技术及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之后逐步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开发类似软件。第二个阶段是印度得到国外的订单,建立自己的软件开发企业,专门接收国外订单,替外国公司设计开发软件。国外公司将一些环节的软件开发交给印度人做,这个时候印度企业已经具有了软件外包行业的雏形。第三个阶段是,现在许多欧美软件企业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把办公室搬到印度,利用印度人才和低成本及沟通无障碍的优势,共同发展印度软件产业。[2]目前印度的软件公司拥有超过650000名工程师,其雇员总数仅次于美国,印度全国的160所大学和500所学院均设立有软件方面的专业,每年从大学毕业的软件技术人员约为178000人,而每年进入到软件行业的专业人员也高达73000~85000人。

    印度软件外包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产业外向依存度高。印度软件业属外向型产业,由于国内软件市场需求有限,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和离岸开发业务。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预计在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软件外包出口可以达到 500 亿美元,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其国内软件业务的85%来自国外,国外软件市场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印度的公司就会受到波及,所以风险性较高。

    (2)产业集中度高。印度软件业大都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以班加罗尔等城市为中心开展业务,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完成了原始积累,具备了开发国际市场的经验,从21世纪初期开始,印度软件业开始了向外兼并扩张,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目前,拥有2000员工以上的软件企业达1700多家,其中,拥有20000名以上员工的企业达20多家。InfoSys公司成立于1981年,当时仅有7名员工,二十几年间InfoSys便发展成现在拥有52000名员工、在世界17个国家设有分公司的跨国企业。Wipro是全球第一个PCMM Level 5和SEI CMM Level 5公认的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外包公司,其员工总数也已经达40000万名。除了InfoSys和Wipro,印度软件外包企业中经常被外人提及的公司还包括TCS(塔塔)和Satyam(萨帝扬)。在这些软件航母的带领下,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迅速扩张,目前已经承接了美国的绝大部分发包业务。2006年印度软件外包产值498亿美元,其中,排名前十位的软件企业其员工人数占全部印度软件设计企业员工总数的22%,排名前十位的软件企业产值占印度全部软件设计开发产值的42%。

    (3)外包市场高度集中。印度65%以上软件外包市场在美国,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近年来受到国内软件开发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对市场多元化的需要,印度软件业开始进军中国、俄罗斯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

    (4)向产业链中高端转移。印度的软件外包已经跨越了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的初级阶段,正在向全系列软件外包继承方案和定制开发大型企业级应用软件过渡。目前有些印度公司开始从事 IT 咨询、系统集成、基础设施管理、在全球推出软件包等业务,甚至为从技术供应商到非 IT 公司的各种客户进行产品的开发。这种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它表明软件外包不仅仅是全球软件价值链的低端市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凭借外包,学习和掌握大型软件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某个领域率先寻求突破。

    中国软件外包业模式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内包、外包同时并存。中国在软件外包业务方面,既看重国际市场,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同时也不放松国内市场的开发。中国大约有85%的业务来自本土市场,15%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的外包占了主导,达到60%,另外15%来自美国,10%来自欧洲。

    (2)政府产业导向作用明显。中国经济在增长过程中,由于受到资源瓶颈的制约,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中东部的许多城市例如上海、广州、大连、南京等纷纷将软件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优先选择,成立了多个软件开发园区,并从土地、税收、融资等环节给予优惠。和产业政策相比,我国的软件开发法律体系建立和市场规则的建设方面则显得相对不足。

    (3)在国际软件外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从事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的初级阶段。承接的业务量多、单个合同金额小、利润低,以量取胜。

    (4)产业集中度低,软件设计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根据《2006年第4季度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6年第4季度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达到29.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相比2006年第3季度,上升6.8%。在厂商排名中,东软、海辉软件、中讯软件占据前三位。其中东软2006年底全部软件从业人员只有一万人,而印度塔塔软件公司在2005年作业人员就达到六万人。国内软件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订单分散,客户不固定,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中国前十名软件离岸外包厂商产值占只占全部市场份额的20.7%,员工人数占全国软件设计开发人数的7%左右。[3]

    中、印软件外包的竞争优势比较

    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时代,产业优势更多地表现为比较优势。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具有相对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印两国软件外包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及成本、产业基础、管理能力、国际经验与市场开拓、产业分工与核心技术研发五个方面,它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特征。

    (1)人力资源及价格竞争力比较。人力资源及价格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综合商务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及租赁成本;其次是人力资源的存量及后备力量;再次是人力资源技术力量和职业素养。

    注:租金为每平方米综合租金。工资为软件业年均工资(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金融时报》、新浪网.财经,2007年9月21日。

    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商务成本约占全部业务成本的60%,其中技术人员工资约占其综合商务成本的65%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印度软件设计业员工工资比中国一线城市例如上海、北京高出12%,比南京高出25%左右,而且,印度员工的工资增长速度普遍快于中国。据《2006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印度2006年IT行业平均工资比上一年增长了18.9%,而同期中国员工工资增长11%左右。显然,中国在工资水平上具有比印度更强的竞争优势。就综合商务成本来看,中国具有的相对优势很明显。

    印度有650万人从专业从事软件开发设计,在近3000所中学、10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电脑软、硬件专业和课程,此外,印度又有1.2万家技术培训和职业学院,而中国约有专业软件设计人员约410万人,对IT的职业培训更多地集中在社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此类机构多达53万家,中国的软件产业增长虽然具有后发优势,但基础教育中对IT培训远没有印度普及。从教育培训内容看,印度的培训内容更具备实用性和时代性,培训的学员往往上午上课下午上机实习,培训教材和欧美的最新IT教材相衔接。而中国的IT培训方式过分注重于理论学习,学生动手实习的机会不多,培训教材陈旧过时,有些甚至是十多年以前的教材,软件设计员工实际操作能力要低于印度员工。

    (2)产业基础比较。软件外包业的长远竞争力必须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拓展软件外包业的关键在于振兴本国的制造业并开放本国的基础服务产业,它是提升软件外包业竞争力的前提。开放的服务业一般增长比较迅速,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进行投资,而大力发展制造业则能够给软件设计业带来巨大的产业支撑和市场需求。从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开放的现代化电信业是印度IT外包服务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印度加入了信息技术协议(WTO框架下的一个行业协议),它的电信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电信市场,这让它们成为世界上呼叫中心服务出口最多的国家。但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缺少像中国这样发展的现代制造业作为软件设计业的产业支撑。

    中国软件业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作支撑,具有广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特别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企业改造过程中,国内软件企业大有可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策,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将在金融、电信、政府、教育、能源等关系到估计民生的行业及以软件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在机械电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汽车等行业的应用软件,也形成了行业竞争的新优势。

    (3)国际经验与市场开拓比较。印度承接软件设计外包起点早,经验要比中国丰富。20世纪末期,欧美的许多跨国公司将自己的非核心项目和服务发包出去,印度政府和公司看准了这一时机,大力开发欧美市场,并借助自身的人才和语言优势,占领了欧美软件外包市场的制高点。近期,英美两国对软件外包的反对情绪高涨,美国政府决定将公共部门的外包限制在本国公司范围内,此举对印度软件外包市场影响巨大。另外,随着爱尔兰、俄罗斯和中国等软件大国的强大,美国完全有可能逐步减小向印方发包,转向其他国家。印度认识到开拓国际发包市场多元化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但考虑到本国市场的相对狭小、潜力有限,它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4]

    中国开拓国际软件市场的时间较印度短,经验没有印度丰富,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约占软件外包额的60%,客户不稳定、流动性较大。软件外包的形式单一,更多的接受订单帮助客户设计开发,缺少共同的软件设计开发平台。

    (4)项目管理能力比较。项目管理能力包括质量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内部运营管理能力。印度软件公司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印度的TCS、Infosys和Wipro等万人以上的大型软件公司,可以承接大型软件项目的全系列外包服务,其软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高达96% 以上,对时间、质量、成本、过程控制的能力非常强;其次,印度软件从业人员的分析能力、营销意识、质量保证能力和诚信意识在国际上拥有良好的口碑;此外,印度的英语语言优势克服了与客户交流的语言障碍。目前印度软件设计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2006年中国平均每个雇员可产生的盈利约为2万~2.5万美元,印度能够达到3万~4万美元,优势十分明显。

    (5)产业分工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比較。印度的软件外包的内容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已经从最初的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发展到系统集成、基础设施管理。在软件维护和服务上,从最初的对单个产品的初级阶段的维护发展到向全系列软件外包继承方案和定制开发大型企业级应用软件过渡。很多印度大型软件公司开始承接金融服务、电信设备和制造业的全系列软件工程服务,力图在价值链的上游抢得一席之地。而中国在国际软件外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从事软件编码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的初级阶段。承接的业务量多、单个合同金额小、利润低,以量取胜。

    对比中、印二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可以发现,二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模式、产业基础、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二国软件外包业之间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竞争优势。中国软件外包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和提升其竞争力,需要借鉴印度的经验,通过收购、兼并提升软件设计业的产业集中度;扩大基础教育中对软件设计的培训教育内容,从资金投入、税收政策上扶持社会软件设计培训机构;重点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帮助软件企业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内部运营管理能力;在巩固日本的外包市场的同时,要多元化开拓欧美等国际外包市场,取得持续强劲的竞争力;还要加强同印度软件企业的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二国软件外包业的共同发展。

    注释:

    [1]崔启亮.全球化大潮中的软件业.当代金融家,2006(9)

    [2]印度软件外包发展简记.世界经济报道,2007-09-10

    [3]徐飞.印度软件外包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新浪网.财经,2006-06-29

    [4]张斌.印度服务业市场开发的现状与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2)

    (责任编辑:张晓薇)

    推荐访问:印度 外包 中国 分工 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