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社科文本英译策略初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11:05:04 点击:

    【摘 要】当今各国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国外各种文献大量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翻译量的空前暴增,文献的体裁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那么,对于人文社科类文献,在翻译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又有哪些策略可供采纳?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译者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在本文中,笔者以《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为范例,通过分析社科类文本的特点,找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为社科类的翻译总结出一些经验。

    【关键词】社科翻译;体国经野;长句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237-02

    在各个语言的交流中,翻译属于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翻译即实现语言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如果,翻译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化,那翻译工作就会轻而易举。然而,翻译工作过程中,涉及更多的则是各种各样的跨文化内涵和人类的丰富多样的感情色彩。每种语言背后都蕴含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当该种文化的载体—即该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时,输出的文本内涵是否与源语言相贴切?目标语言的表达是否会引起歧义?汉英翻译涉及已经远远不是语言之间的问题,其中更与两种语言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翻译从业人员迎来了无限的空间和机会,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翻译工作者在加强自己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相关专业素养。本文以社科类文章为例,来分析一些在人文社科类文献翻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此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社科翻译从业者贡献微薄之力。

    一、文本描述

    首先对《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这本书做一介绍。

    本书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叶超副教授所著。整篇文章旨在对中国从古至今城乡发展的历程做出叙述及解释。作者以其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对中国历史的城乡关系发展做了梳理,使文章井井有条,这也使得后期的翻译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全书分为七章,本文分析的素材主要集中于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第四章中,指出中国地理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疆土其中一边靠海,借此说明了中国的城乡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地理息息相关,或受到约束,或利于发展。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主要对中国奴隶社会体制及封建时期的城乡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作者坚信这些不同的体制是城乡关系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全书的时间逻辑井然有序,有利于读者对城乡关系的历史发展一目了然,同时又配合具体案例分析,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给出了明确的解释,面面俱到。因此,这本书在当今统治者处理城乡关系时也十分值得借鉴。

    二、案例分析

    (一)社科术语翻译策略

    社科术语与其他学科术语类似,都具有其专业性。但是提到人文社科类文献,“文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对于社科术语而言,文化性也是一大重要特征。社科术语数量之多,导致难以将其总结归类,因此对于同一术语,不同的译者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译文。所以,目前社科术语译文版本也是鱼龙混杂。

    例如,本文的题目《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其中 “体国经野”一词,就多次在文中出现。它来自“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体”意即划分;“经”为丈量;“国”指的是都城,国人便是居住在此的人,一般都是有钱有势的贵族;“野”指的是“郊”以外的地方,在此居住的都是俘虏等下等人。“体国经野”的字面意思就是把划分都城,各类人在不同地方各司其职。泛指治理国家。然而,这一术语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在这里翻译为“the king governing the country”;然而文中还有一个词“国野之分”,这个词又该怎么翻译呢?显然不能用“体国经野”一词的翻译方法,前面提及“国”指国都,都城,而“野”位于“郊”之外,此处将其理解为郊外,乡下,“国野之分”类似于如今的“城乡之分”,于是,笔者在此处将其翻译为“the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

    笔者在参考他人翻译时,发现有人将“体国经野”翻译为“Ti Guo Jing Ye”,“国野之分”翻译为“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uo and Ye”。笔者认为,这种翻译方法完全不可取。这样翻译译者的负担会减轻,然而,这样的表述对于目标语言的读者来说完全不知所云。

    (二)社科长句翻译策略

    在汉语中,句子之间通常不会用过多的连词进行连接,然而中文文本的逻辑表述仍然十分清晰。这是因为汉语是一门意合语言,汉语句子的含义通过词语本身或者分句本身就能很好地说明其逻辑关系。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形合是英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众所周知,英文句子最基本的框架是主+谓+(宾),其他成分都是处于修饰的地位。而且在英语中,各个句子通常会用不同的连词连接,因此逻辑表述很精确。所以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需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特点,用符合各语言习惯的方式进行表述。

    以“夏商时期以宗族为纽带进行统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城乡划分和对立的出现和形成具有必然性”这句话的翻译为例。该句很长,句子成分也比较多。翻译时,首先找到该句的主语和谓语,主语是“性质”,谓语是“决定”,“性质决定……”翻译为英语为“the nature dictates …”,再分析其他成分,主语“性质”前面有一个很长的定语,但是在英语中,长定语一般会后置,因此先将汉语稍做转换,改为“国家以宗族为纽带进行统治的性质”,于是此处便可翻译为“The nature of the country ruled through the bond of clan”,再加上前面的状语“夏商时期”,翻译为“during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然后看谓语之后的成分,便于翻译,笔者将“决定了城乡划分和对立的出现和形成具有必然性”处理为“决定了城乡划分和对立的出现和形成的必然性”,可以看出,位于后面本来是一个从句,此处处理為一个名词成分,因而翻译为“dict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of urban-rural division and opposition”。下面给出该句的完整译文:

    The nature of the country ruled through the bond of clan during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dict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of urban-rural division and opposition.

    同样,下面这一句也可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夏商时期城乡划分与对立逐渐演化的历史说明,在对外战争频仍、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分工细化的影响之下,史前城市也渐渐由单纯的抵御外敌的城堡(或城墙)性质转化为具有较强的政治管理功能和一定的经济功能的高级、复杂聚落。”

    笔者翻译为:The history of divis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during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shows that under the frequent wars against foreig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flicts and the division of social work, the prehistoric cities were gradually transforming from simple castles (or city walls) that resist foreign enemies to high-level and complex settlements with strong political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certain economic functions.

    分析得出此句主干為“the history shows that the prehistoric cities were transforming from  castles to settlements.”该例类似于上一例,句中定语较长,在汉语中,定语都位于名词前,而笔者将其翻译为英文时,定语都采取了后置的方式,更符合英文句子结构。

    三、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中笔者翻译的译文,主要探讨了在社科类文本中遇到的两类问题:一是社科文本中社科术语的翻译;二是社科文本中长难句翻译的处理方法。

    除了专业性,社科术语的文化性也应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在目标语言无法找到对等术语的情况下,宜用先解释后翻译的策略;对于长句的翻译,若英语中若定语过长,则多采用后置的处理方式。通过此次社科文本英译策略探讨,笔者获益良多,但是作为一名翻译者,今后还需继续多实践多推敲多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超.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2]许钧. 翻译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推荐访问:初探 文本 策略 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