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山水画“线”语言之流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10:40:05 点击:

    摘要:所谓艺术“语言”,概括而言即是一种造型特点和处理特色,它必然包含“个性”与共性;比如山水画的“程式”,正是区别于其他绘画类别的“语言”。“线”从远古社会到石器时代,再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后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从记事计数到图腾符号、青铜纹样,再到仓颉造字,游丝墨线、然后到书法与中国画艺术的诞生,“线”作为艺术语言已然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山水画中的“线”,由最早的勾勒白描,到之后的多样皴法,形而下的存在形态越来越丰富;由早期的写实写“真”,到后来(尤其在文人画“滥觞”之后)的写意写“我”,形而上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变化。

    关键词:“线”;中国山水画;语言

    一、图示符号与早期绘画时期(“线”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追溯“线”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以线来计数记事。随着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线”慢慢演变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示符号。夏商周的青铜器纹饰亦是由线条构成,以匀力回转的直线为主,流畅刚劲;线条的组合也是有条不紊,但线的形态相对缺少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道两家更是对中国艺术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丰富了 “线”语言的内涵。而汉代的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作品,直接把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具有写实风格,强调线条的刻画性,是一种单线勾勒的白描;更注重对“线”内涵的理解,古拙鲜明而表现力丰富,且有一定的方向感和运动感,具有动态变化之美。

    二、中国画发展及成熟时期(“线”理论的成熟及“线”运用之“滥觞”)

    而中国画发展及成熟时期是由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书法领域,楷、行、草的迅速完善与广泛实践,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协调,线条发展在书法中已然成熟,并与中国画产生千丝万缕的影响。此时的中国画已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涌现了一批画坛宗师、流传摹本与较为系统化的绘画理论,赋予了线条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

    隋唐时期,山水画终于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时“人大于山”的稚拙感走向成熟,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画种。以展子虔的《游春图》和李昭道、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为例,可以看出此时的线条除了具有更多样的变化与更强的“勾勒”能力外,更注重“意”与“势”的运用,线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丰沛;加上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理论基础的充实,更使这时期的“线”具有艺术性和规律性的指导。但这时期“线”的语言形态在技法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依旧沿袭了勾勒填色的形制。

    直至五代,荆浩的出现扭转了唐以来山水非画之主干的局面,其理论与实践为奠定山水画地位起了关键作用。著有《笔法记》一文,批判辩证性地提出“六要”“神妙奇巧”四格等较为系统的绘画理论,并对 “笔法”做出根本性的论述总结,创“勾斫”,又创皴法,使“线”有了新的生存形态并与其他语言交织错叠,让山水画程式第一次具有了多元性与复杂性;“线”作为语言的作用也真正地破茧新生。而他提出的“夺物象而取其真”成为之后两宋山水画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这一时期所有“线”的多种形态围绕物象之“真”而展开,在造景前提下线性中的个人情怀显现较少。

    两宋山水画的技法已完全成熟并有所收获,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做出了更完善的创作体验总结,如郭熙的《林泉高致》,黄休复推崇的“逸格”等,都对“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阐述,因而此时的“线”具有严谨理性的规制法度和超神远逸的审美意趣矛盾统一的艺术特点。同时,也出现了多种笔墨形式,如李公麟的“线描式”山水,李唐范宽的造境写“真”山水等等,都体现了此时“线”语言表现形式形式完整,境界之高以及内涵的层次多样,面貌立体。

    元代初期,赵孟頫继承并发展了宋代文人画的“隐逸”情怀,并提出“援书入画”及“作画贵有古意”之论,使得文人画成为山水画之主流,影响甚大。他画中的线条带有明显的书写性,随线写形,饱蘸飞扬,古意浓郁,注重自身的主观感受与自娱价值,托物言志,寄情自然。因此元代文人画家的作品中普遍带有这种抒情写意的通性。这一时期的线条功能已侧重于线条本身审美意趣的玩味,以及透过物我观照以宣泄个人情感,表现自我宇宙观与自然体悟。

    明代早期,出现一沿延袭宋风的院体画,相比于宋,他们的线条较为轻快写意,而后受“浙派”熏陶,线条更加挺拔豪放;中期之后,吳门画派的兴起,使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得到了新的拓展与提升,他们技法熟练,题材广泛,讲究笔墨本身所用线条或清雅秀润,或挺健古拙,又或潇洒俊逸,线语言的面貌已然丰富多彩;到了后期,更是派系纷繁,各有各的风格,例如讲求笔墨趣味,倡导“仿古”的董其昌一派,其线条从容圆厚,韵致清婉,直抒胸臆,随性随心。

    至清代以后,大量外来文化侵入渗透,艺术元素随即膨胀,使山水画审美开始趋于理性与自由,于是出现了各种“变异”的笔墨形制,线条的面貌也自然是络绎缤纷,多彩斑斓,像是八大山人以圆匀不羁的中锋描绘姿纵奇古之形,龚贤以创新积墨法蕴含线条于块面之内,石涛以潇洒随意的线条书写“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诸如此类。这种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局面在当下更是愈演愈烈,“线”作为中国画基础的造型语言的意义因而更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三、结束语

    对于中国山水画,“线”是至关重要的艺术语言。在生活元素日益膨胀的今天,“线”语言须要且必然会与时俱进。它也是我们于山水画艺术中探索道与美,探索“古意”,探索自我的内在必然与外在标准得有机切入点。作为当下从事山水画创作的我们,更应该画“个性”的画,做纯粹的人。

    作者简介:叶欣辰,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推荐访问:流变 山水画 中国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