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论科技与自然关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07:30:02 点击:

    [摘 要]当今是科技发展非常快速的时代,科技水平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严重创伤。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已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科技发展,需要以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到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自然科学;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就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哲学、社会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强调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唯物自然观和唯物历史观的统一。因此,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分析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上,可用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它。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化

    科技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的逐步了解与掌握中,从远古社会人们对自然一无所知,到后来人类发现了火,人们逐渐认识和了解自然。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对自然越来越了解,科技也随之产生发展并且逐渐成熟。

    1.1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较低,相对而言科技比较落后,人类的生产劳动完全依赖于自然。到了封建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中药等重大的科技进步,而在西方世界人们开始观察天相,出现了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早在古希腊时期,日心说就有萌芽,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弗洛劳斯提出了中心火的思想,可谓日心说的始祖,其宇宙模型为最早日心说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地心说也有较早的起源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过一种同心球宇宙模型结构,认为地球不动,位于宇宙的中心。系统的地心形成于公元2世纪,罗马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系统的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围绕着各自的轨道绕着地球运行。正真成系统的日心说诞生于1543年,其创立者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在他这一年出版了他的划时代科学巨作,日心说的代表作《天体运行论》,而他则在刚刚拿下著作后不久就溘然长逝。后期牛顿力学问世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在人类社会产生到封建社会的时期,人类的科技长期处于萌芽阶段,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较浅,认为世间万物都由神来操控。因此,人类对自然万分崇敬。

    1.2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

    19世纪来,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20世纪初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自然科学各学科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理论自然科学推动下,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系列新技术相继问世,导致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它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与微光技术,以及传统产业技术的革新等。工业化大生产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各种社会需求则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强大外部动力,尤其是经济需求和军事需求,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人们对自然的了解也越发成熟。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就越来越少,为了满足人的欲望,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如何征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直到自然开始反抗,人类才意识到科技的渺小,人的渺小,意识到人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当今我国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争论

    当今世界人们在处理科技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人为价值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在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喋喋不休,但是当正真面对科技与自然发生冲突时,这些理论却变得毫无作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面对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从实际出发,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即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角度理解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前提下,合理地发展科技。

    党的十七大报告早就已经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且“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表明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生态问题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明显改变。”当前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形成。这表明了改革开放进行了近四十年,我国已经逐步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由原来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到现在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还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 协调科技与自然发展的对策

    首先应该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所谓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就是在人类发展科技和从事生产和生活时,要把自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承认自然规律,并顺应自然规律。众所周知,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是无法离开自然界而独立生存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并且目前人类生活的自然只有一个,在没有发现另一个可以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护自然,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的长久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因为追求科技的发展导致自然遭到破坏,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报复。就拿英国为例,英国最先进入了工业化国家,这场工业革命在历史上拥有很高评价,认为是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但是人们在欢天喜地地庆祝工业革命到来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在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人力从中得到了解放,人类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大量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混入空气中,这就造成当年英国浓烟弥漫,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与此同时,英国的河流受到了严重污染,泰晤士河被誉为英国的母亲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水质严重恶化,水中垃圾堆积成山,相信现在的中学历史书上还有当年泰晤士河被污染的照片。当年自然环境恶化,造成大量疾病传播,人类开始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自然灾难不断发生。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剧或小说看到当年因为环境的破坏,给英国带来霍乱的场景,当时的人们长期生活在恐慌无助的环境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尊敬自然,爱护自然。人类的进步需要科技的引领,但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把自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要运用辩证的视角看待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科技与自然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人类对待科技与自然的看法不一样。因此应辩证地看待自然与科技的关系。就拿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相信我们在小时候一定听过爷爷奶奶们的故事。那时的中国非常的贫穷与落后,在国际上孤立无援,虽然人的精神饱满,但到处都是饿着肚子的情况。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于技术落后,中国的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但在这段时间内主要矛盾是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环境问题是次要矛盾,所以不能因为环境破坏就不再发展科技了。而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发展是实现充分与平衡,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已经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相反我們更加注重环境。所以在看待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通过分析当时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不能一味地价值中心论,或一味地自然中心论。

    [参考文献]

    [1]雷毅.自然辩证法:案例与思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于光远.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M]科学出版社2013.

    推荐访问: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 关系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