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城市发现:一家书店,温暖一个时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03:15:02 点击:

    站在硚口区武胜路,遥遥望去,如果能有一家且仅有一家的店招牌匾进入你的视线的话,那一定是武胜路新华书店——武汉最老、最大的新华书店。还未走近,远远就能看见一个个红色醒目的“拆”字遍布墙身,格外刺眼。10月底,武胜路新华书店将被拆除的消息传出之后,一石激起千重浪,沉寂多时的武胜路新华书店,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经历50余年的沧海桑田,它的存在不再只是一个书店,更像是储存了几代人历史回忆的潘多拉魔盒,随时可以把思绪拉回那个排队买书的年代。

    汉口“书店一条街”萌芽

    周二的武胜路新华书店,依然是人头攒动,进门左手边的电梯已经被暂停使用。走近内部,有着所有国营书店的元素,进店先存包,八九十年代百货公司常见的长玻璃柜台,里面摆放着各种复读机、文曲星、手机等电子产品,营业员有一句没一句的在闲聊,坐在楼梯上看书的人们丝毫不受影响。

    “要找书到武胜路来。”武胜路新华书店副经理张亮回忆起那段历史,嘴角不自觉流露出一丝微笑。作为最早一批武胜路的原住民,他以前住在新华书店楼上,小时候一吃完饭就去书店翻书,毕业后就成了书店一名营业员,到如今他做副经理已经7年多了。在他眼里,武胜路由冷清到繁华,新华书店的作用功不可没。

    回忆曾经的历史,张亮说,其实武胜路真正有新华书店是1971年,“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是新华书店武汉分店,当时湖北省店和市店并没有分开,到1971年10月,才真正迁到了武胜路。”进入80年代后,除了新华书店遍设各区外,大量私人零售书店、书摊遍布三镇街头,武胜路新华书店因地理位置优越、显著,取代从前的汉口交通路书店一条街而成中心。

    “像武胜路,这么大气场的书店全国都很罕见,当时我们甚至超过了广州,在全国排在前四的水平。”张亮说,90%的出版社的书都能在这里买到,尤其像医学、科技偏冷门的书,只有武胜路新华书店买得到,每天上架十几万种类,每年更新几百万套书,营业额每年在3000多万元左右,筑造了40年的“王者地位”。

    一度风靡江北的“最高楼”

    现在的武胜路新华书店,是一座4层楼的建筑,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多年来一直维修不善,外墙已经灰暗残破,连书店的营业员都喜欢自嘲,看起来“像个县城的书店”。然而,在刚建起来之时,一度是风靡江北的“最高楼”,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回忆,那时候硚口整个片区都没什么高的建筑,唯独新华书店修得气派,堪称地标式建筑,当时很多重要会议、活动都会选在楼里选行。

    据张亮回忆,新华书店经过两次扩建,第一次在80年代,当时虽然有两层楼的经营面积,但是仍无法满足前来购书的汹涌人群,于是整座楼向后延伸,由7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第二次扩建在99年左右,当时整个扩大一倍,由2400多平方米扩至现在的5000多平方米。

    张亮说,在武汉若干家新华书店里,“最老资格是当年江汉路店,销售量最大的是武胜路新华书店。”但自从江汉路店配合修建地铁拆迁后,武胜路新华书店就从此担任着“长子”的位置,这与它曾经的辉煌过去不无关系。

    特殊时代 排队找关系买书

    卖过纪念章、贴过宣传画、办过年画订货会……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活动,现在回忆起来,就像一部部电影串起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据史料记载,武汉解放后,新华书店就开始发行《毛主席像》,1951年国庆,在武汉城郊第一批就发行37.7万张,到1966年,再度发行近2000万张,纪念像章40余万枚,全部抢购一空。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这场风潮才算是消退。为了配合政治运动和重要节目,作为国营书店的新华书店,要发行相关宣传画。每次宣传画销售量一般保持在5000~1万张之间。1951年6月销售抗美援朝橱窗宣传画,声势最大,武汉市主要街道的商店橱窗,几乎都贴有《美帝侵华史》图片。

    1959年,新华书店曾开展内部服务工作,对行政13级、部队正团级以上的干部、文艺7级以上的著名演员及教师、讲师等发出内部图书供应证600余张,凭证可购买或借阅解放后内部发行及上级规定按级别供应的图书,此项服务业务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

    “当时排队买《毛泽东选集》的人盛况空前,都排到马路上了。”张亮回忆,1971年的武胜店还并不热闹,百业待兴。到1974年开始小有名气,发展高峰就数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后,《毛泽东选集》多次脱销,有很多买不到的家庭,还得四处托人找关系,和营业员搞好关系才能买得到书。

    购辞海也一窝蜂

    “图书的销售热点和国家的一些政策直接相关。”张亮说,作为国营书店的新华书店,在60、70年代时,更像是党的宣传阵地,而且市民的购买习惯直接受影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1978年刚恢复高考后,当时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高考教材那叫一个热门,削尖脑袋都要买一套放在家里。”高考自学教程火过一段后,很快,热点再次转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开始一窝蜂买《辞海》,武汉市民几乎每家一本。”张亮说,“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大力新兴文化事业,经历了知识荒芜年代的人们,对知识如饥似渴,1979年版的《辞海》成为最令人向往的书籍。“一年拿一千本,每次拿回来,十几箱一下就抢没了,非常紧俏。”那个时候,在书店做营业员是件很风光的事情,想要买书的就给营业员送东西,像《辞海》这种书,在当时摆在家里都是非常时髦,甚至有人将其当做嫁妆,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给张亮最大的感触就是,“热点不断在变,更新快且分散。”不像那个高度集中体制下的读书市场,书店逐渐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需求。那时曾掀起英语热潮,学生都喜欢疯抢《许国璋英语》,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在书店门口排队等候买书,一整天书店里人山人海。还有很多译本的外国名著,最早也是在新华书店里销售的,买一本书至少有30多人传阅。

    到了2000年,基本就是网络作家和明星的天下。让张亮记忆犹新的是,台湾明星刘若英来做签售,一楼大厅场面太火爆,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最后想关大门口的玻璃门都关不上,还被公安局请去喝茶了。”张亮笑着说,别看书店内部装修不怎么样,但是很多国内外名人都来签售过,包括央视的赵忠祥、倪萍、水均益都曾在这里做过签售。

    催旺了书市 家教大军

    “有没有买过小霸王学习机,有没有咨询过大学生家教的价位,有没有在旁边的书市买过年画挂历,有没有在门口婆婆手上买过毛笔和宣纸?”武胜路新华书店要拆的消息传出后,一位网友这样精辟的总结,得到不少网友和市民的认同和回应。

    习惯在书店打发时间的小郑告诉记者,“曾经书店门口,举着家教牌子的学生列成队,已经是武胜路一道有名的风景。”不过,现在几乎都没了,大概转移到人气更旺的光谷图书城。除此之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是武胜路后面曾经红火的“书市”。

    张亮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武胜路新华书店的带动,武胜路背后几条纵横交错的狭窄小街上,二百多家书店蒲比肩接踵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图书市场,那些书市的店铺,多是利用居民楼一层,在木板上,或在门墙上写上某某书店几个字就行。由于地理位置方便,不少买书人逛完书店再逛书市,街面便显得更是热闹。到90年代,岁末年关之际,几乎所有的店铺内都挂着挂历和明信片,地上也堆放着这些印刷品,不少武汉人都曾在这里买过年画、挂历。不过,到1998年这个市场就搬迁了。

    来自武大的小周,对于这家书店,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来武汉就逛的是武胜路书店。作为一个农村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书,第一次被这些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以后便每隔几个月都会央求我爸爸带我去来这里看一次书。渐渐的我一直从二楼看到四楼,看到我高中,可以说,我的见识是在这里增长的。”

    精神符号的象征

    如今,这家书店,已成为最牵动武汉市民神经的地方。前不久的一篇报道,让这座安立了55年的书店,突然被推向风口浪尖。因为武胜文化城的规划,这家书店已被列入拆迁改造范围,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拆除。

    拆迁,对于这座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这家书店却是一个例外,很多人说,在老武汉人心中,它不仅是一个书店,更像是武汉人文化生活的一个精神符号。就像现在提到喝咖啡就会想到星巴克一样,当年,武汉人买书,就会自然而然想到武胜路新华书店。

    在那个实体书店还算景气的年代里,在书店摩肩擦踵地阅读,坐在楼梯上,蹲在书架间翻书的回忆,都是从武胜路新华书店开始。无论它的将来如何,这座已经多处破损的建筑,完成历史的使命是迟早的事。但即便如此,仍磨灭不了武汉人对它的热爱。

    推荐访问:温暖 发现 书店 时代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