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对激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20:40:05 点击:

    摘要:本文从突破课本和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破单纯传授历史知识,关注现实;突破“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作业的单一性,布置自主、开放性的作业等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充分地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兴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仍是当今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问题;课堂教学;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89-02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即从过去的单纯依靠教师死板的满堂灌教学,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一些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由于每一章节的每个部分不可能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展现当时的情境。因此,要想每节课都充分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轻松、愉快地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仍是当今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期达到学生终身“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

    一 以“观点”作为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

    一般来说,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变得较为成熟,性格也变得较为沉稳,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果课堂教学只是把现行课本中现有的观点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产生不了共鸣,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欲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非得从琐碎的史实中另辟蹊径不可。其重要途径即是,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去统领史实,使学生从“陈迹”中捡拾起对今天有用的东西,让他们在分析、理解和对比中去感受历史的“研究味”与时代感。唯有如此,才可长久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在讲到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鸦片的危害时,如果历史教师只是传授课本中已有的观点,如“削弱军队的战斗力”、“白银大量外流”等等,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平淡无味,毕竟这一切距离他们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但是,如果历史老师能够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的情况,让学生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并让他们对我国政府采取的禁毒措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意见可谓多种多样,譬如:加强边防建设,禁止毒品从边界流入我国;对公众开展禁毒宣传;毒品会给个人、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禁毒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而应该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治疗;毒品泛滥会使国家衰弱,落后就会挨打等等。这些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其中合理的见解我们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毒品有害”这一观点,最终让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也异常地“活”起来,从而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二 给学生评判历史的机会

    何谓历史?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历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作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历史事实显然是无法改变的。但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人对其看法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是因为个体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历史教师应尽量地让学生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与评判历史。而不能单纯地用老师的眼光、编者的眼光看历史,把主体学生的“活”的认识过程掐死。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对左宗棠其人所做的事情作了如下罗列:镇压太平军、创办洋务、收复新疆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这些史实谈谈自己对左宗棠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左宗棠。他们既不会因为左宗棠曾经镇压过太平军,就把他的功绩全盘否定;也不会因为左宗棠曾经收复新疆就把他看成民族英雄而对他加以全盘肯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历史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们也相应地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明显地活跃起来。

    三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置的活动课,给学生讨论、辩论的空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的每一册都设置有一节活动课,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与下册的“新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调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你如何评价拿破仑”等等。从总体上说,学生们对这些活动课很感兴趣,每次举行这样的活动课,他们都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讨论、辩论,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把整节课不断推向高潮。

    比如,在准备上“你如何评价拿破仑”这节活动课时,我们不妨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常常是老师提供资料,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和课本的知识,谈谈自己的观点,这明显束缚了学生的史学意识。本次活动课,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对拿破仑这个人很感兴趣的特点,将学生划分成四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布置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制成相应的卡片,然后自行组织进行讨论,并作好记录,最后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在课堂上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修正。这样,学生们从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自主地探索知识,还学生以自主学习权。在讨论课上,第一小组的发言是: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如此长久获得赞誉。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从普通的科西嘉岛民,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叱咤欧洲二十余年。他所建立的荣耀使得法兰西人在欧洲赢得前所未有的尊敬。第二小组的发言是: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在国内打,到国外打……。第三小组的发言是:拿破仑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野心家,他迫不及待地要当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第四小组的发言是: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整节课中,学生个个投入,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结果课堂气氛甚为活跃,真可谓高潮迭起,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整个活动课的预期教学目的。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特别是青年学生。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他们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就会多方查找资料,并依据教材和资料中的事例、数据竞相发言。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异常活跃,知识信息交流密集,双方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思想交锋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在和谐而激烈的思维对撞中爆发出闪光的火花。因此,充分利用课本中设置的活动课,给予学生讨论、辩论的空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与利用网络的能力,从而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几经摸索,尝试运用了上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事实证明,此几种方法还是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始终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恰当运用,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沈涛(1968.01—),男,宁夏固原人,中学政治、历史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学政治、历史教学。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激活 思考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