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践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促进地理教师核心能力提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20:05:04 点击: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背景与功能、能力结构与特征基础上,提出坚持“四个导向”,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核心能力;地理教师;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在2020年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第一条,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实现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措施的落实,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个部分组成。提出了4条基本理念。在基本内容中,设计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1条基本要求”。“标准”建构了道德坐标、专业知识坐标、专业能力坐标,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说明了“标准”在培养、准入、培训、考核四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探析“标准”颁布的背景,理解“标准”的意义与功能,解读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研究其内涵及其深刻意蕴,遵循“标准”指向,践行“标准”要求,对于提升地理教师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深刻领悟“标准”的背景与功能

    当今世界,谁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就等于拥有了综合国力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提升快速发展,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地位的不断凸显,国家影响的不断提升,教育改革在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强国兴国进程中的功能、担当也在不断突出。

    “规划纲要”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宏大目标规划中,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了教育在国家前进中的历史功能,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列入“规划纲要”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的首位。无疑,“标准”的背景是为全面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而制定,“标准”不仅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阶段,而且建构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坐标,建立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显然,领悟“标准”的背景与功能,能指导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1.“标准”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阶段

    “标准”是我国建国60多年来颁布的第一个教师发展的专业标准。“规划纲要”将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与教师发展紧密联系,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和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了新阶段。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是一种集合概念。“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宏大目标,它表明国家重视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并要求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在开发规模、开发结构和开发质量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它还表明要充分发挥每个公民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其重心是人口资源质量的飞跃。发展教育是提升人口资源质量的基本途径。“标准”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阶段,为保障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基本前提。

    2.“标准”建构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坐标

    在满足对教师队伍的量的需求基础上,如何保证入职教师的专业质量,则需要科学的工具来引导、衡量和培训。2008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教育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巴里宣言》明确提出: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战略性途径。

    我国的“标准”按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满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从“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定义了中学教师专业的“基本理念”,阐明了教师工作的基本取向、职业规范、实践特点和发展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

    “标准”按照高素质教师特定的队伍建设要求,建构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坐标。它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标准”阐明要把对待“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作为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业规范内涵;“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六大能力。

    3.“标准”建立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教师教育的实践表明,再好的思想理念、再好的政策制定均需要强化落实。提高“标准”实践的执行力,不仅是“标准”的期待,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标准”指出: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标准”不仅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阶段,建构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坐标,而且为“标准”落实制定了可操作的政策、路径和方法,建立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二、深度解读“标准”的能力结构与特征

    能力是什么?一般认为,能力就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与人们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工作是有目标、有任务内容、有工作结果的工作,是需要以能力为过程的工作。“能力为重”是中学教师专业理念的基本组成,也是中学教师工作的实践特征。“标准”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个领域能力是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从中学教师的教学环境、教学特点、工作流程以及教师本身的发展看,“标准”设计的教师专业能力领域客观地体现:具有能力结构完整、体现关键性,能力内涵清晰、体现实践性,能力过程鲜活、体现发展性等特征。

    1.能力结构完整,体现关键性

    教师的能力总是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联系。“标准”提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教师“六大能力”,这些能力均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反映或具有的,在结构上完整,是基本能力,缺一不可,体现了关键性。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的系统安排和规划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教学的工作方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

    教学实施是以教学设计为基本依据,在课堂(外)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是教学内容为凭借,以方法媒体为手段,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

    班级教学是学校教育组织和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

    教育教学离不开评价。教育教学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观或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广泛搜集评价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为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而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判断,同时,也是激励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

    沟通与合作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密不可分,离开了沟通与合作,教学难以顺利进行。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发展与变化的学生,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反思与发展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反思发展是专业成长最基本的路径。

    2.能力内涵清晰,体现实践性

    “标准”对“六大能力”的内涵做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实践性,如教学设计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又如,教学实施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再如,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标准”的这些基本要求,不仅为教师能力培养及培训提供了基本要求和操作方式,而且为准入和考核提供了指导。

    3.能力过程鲜活,体现发展性

    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有生命而鲜活的。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个教室”。这是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特别是学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基本能力也在发展变化。如果细心考察,就会发现“今天的教师”与“昨天的教师”相比会有许多进步。

    认识教师能力过程鲜活,不仅有助于认识教师能力的基本特性,而且,更需要理解促进教师能力所体现的发展性,在教师能力发展上给予更多的促进与激励。

    三、深入探索地理教师核心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

    在广义上讲,中学地理教师既包括在中学地理教学一线的教师,还包括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教育)的师范生,因为他们是即将走进队伍的生力军。进入“标准”时代,深入探索地理教师核心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具有普遍价值。这里主要就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教育)的地理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展开讨论,在遵循“标准”,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践行。

    1.坚持“标准”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坚持“标准”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课程体系与“标准”指向无缝对接,借助课程体系的中介实现专业标准和教师教学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毋容置疑,近些年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教育)课程一直处在改革发展之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拉动下,学科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变革。本科课程体系中设置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等课程与实施,不仅为培养地理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现状看,“标准”颁布以来的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与“标准”要求有较大距离,仍需要改革发展。其思路:一是课程设置应至少要实现“标准”“基本内容”的全覆盖,没有空白;二是可将“基本内容”涉及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1条基本要求”细化研究,明确分工,尤其要实现公共性(通识性)教师教育类课程与地理科学(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的完整衔接,实现课程体系改革(设置)与“标准”提升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与“标准”建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坐标相适应,与“标准”建立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相适应。

    2.坚持“学科”导向,改革课程内容

    坚持“学科”导向,改革课程内容,就是指遵循“标准”推进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新的课程内容应该是经过遴选的必备的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学科的教学知识,要特别注意帮助地理师范生能深刻理解地理学科的整体特性,理解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内容要能积极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为师范生能适应和胜任要担当的教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教育部正在主持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组专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拟从“可持续发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方面界定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这一取向值得注意。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需要地理教师具备相对应的地理教师专业核心能力。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应积极探索在地理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实施,如何将地理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接,转换成为能够胜任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能力。

    3.坚持“能力”导向,改革课程实施

    坚持“学科”导向,改革课程实施,就是指遵循“标准”推进课程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坚持实践教学,体现“能力”本位,尤其是在地理学科教学知识的课程实施中,把引导师范生如何“做”及其理解“做”意义的学习置于突出位置。例如,教学方法“讲授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以往,教师更多的是介绍、说明和解释“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这种教学主要是帮助师范生“理解”“讲授法”。如果将这一过程改变为:要求师范生选择高(初)中地理教材中一个教学因子或地理知识点,设计一段讲解(授)词,进行讲解(授),并说明讲授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这样,能帮助师范生变“倾听”为“实做”,在实践中提升运用“讲授法”的教学能力,克服其局限性,并能注意把讲授法的运用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又如,学习“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这一内容时,以往,教师更多的是介绍、说明和解释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态、教学环境和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因素。如果将这一过程改变为:提供一个初、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或观摩一个地理教学片断的教学录像,要求师范生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合理性进行讨论评价,或者要求选择高(初)中地理教材中一个教学因子或地理知识点,设计其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等。这样,能帮助师范生变“倾听”为“思考”和“实做”,在实践中提升设计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4.坚持“育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

    坚持“育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就是指遵循“标准”,在推进课程评价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引导、帮助师范生能深刻理解地理教师的职业,切实认同当好地理教师“应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作为行为示范与职业取向,作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取向。

    当今社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术的研究者、而且还是文化的先行者、德育的教化者、未来社会的塑造者。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体现国家意志的全球竞争时代,教师已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强国必先强教,兴国必先重教!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地理教师教育要努力践行“标准”,积极发挥“标准”在促进地理教师核心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访问:践行 试行 中学教师 地理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