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历史学科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同伴互助作用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18:50:05 点击:

    《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的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共享经验的重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以来,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新问题、新困惑接踵而至,一线的历史教师都深刻感受到新课程所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强烈意识到必须结成关系紧密的专业伙伴关系,在历史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同伴互助,在合作交流和对话沟通中共享经验,共同成长,促进教师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逐渐为教师重视。同伴互助作用发挥得好坏与否,关系到校本教研的质量,关系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

    一、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

    1. 有伴无助现象。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一般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同组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时,运作的基本模式多为主讲人发言,主要围绕某一历史专题或某一单元阐述其备课思路;除主讲人之外,多数情况下其他教师基本上没有做好集体备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事先对备课内容深入钻研,不是带着预先的准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困惑来展开研讨。因此,在教研活动中,备课组的成员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主体,更多地只是旁观者和接受者,为集体备课而备课,虽有同伴但没有真正产生互助效果或者说是互助作用不大。有些教师对这样形式化的备课范式颇感倦怠,认为很消磨和浪费时间,情愿自己单独备课,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校本教研的实效。

    2. 作而不合。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单干,往往一个老师就包揽了一个年段的教学,从备课、授课到作业、试卷的批改都是独立完成,习惯于单兵作战。由于各种教学评比、考试竞争的压力,同组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闭,各自为政,合作不足。有些教师把教学经验视为个人成果,不愿帮助他人或与人分享。

    3. 缺少行动跟进和反思追踪。学科教研活动一般较注重课前备课,对授课过程及课后反思等教学全过程没有很好地反思追踪,环环跟进。教师有时不喜欢其他教师听课,把课堂教学和实践反思当成是教师个人的行动。加之历史教师课时较多,经常碰课,听课时间经常得不到保证,行动跟进有一定困难。

    二、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认识及作用

    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学者日益关注教师同伴互助问题,研究指向主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联系,通过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共同规划教学、共同反思,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国教育专家关于同伴互助研究主要是以校本教研为背景展开的,通过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同伴互助、教师个人自我反思3个核心要素来推进校本教研,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伴互助是指2个或2个以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成专业伙伴关系,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不同方式和手段,加强教师之间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共享经验,共同成长。同伴互助实质上体现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对话、协作与帮助。在同伴互助中,每位教师都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是教学活动合作者、研究者,而不是旁观者和接受者,必须参与到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各自水平、作用和能力,必须共同承担责任,树立团队意识,加强集体协作。在民主、开放、合作的状态下,彼此之间相互信赖和尊重,有合作交流的愿望,能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看法、思想、观点、智慧展示和表达出来,平等对话、相互学习、相互传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就学科特点而言,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各国、各民族留下十分丰厚而宝贵的历史资料,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民族发展等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交流商榷之处。历史现象往往十分复杂,仅从一个角度或层面去认识,很难发现其规律,了解其全貌。教师必须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去认识和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需要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协作,开展专业讨论与争论等来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准。

    就历史教师而言,每一位教师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学完人类全部的历史,而且教师群体不可能拥有同样的智慧、同样的领悟能力,掌握同样的知识,具有同样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彼此之间需要学习借鉴、交流合作和取长补短。

    就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而言,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采用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选择性强,拓展空间大。加之课程体系存在断层和跳跃,缺乏系统连续性,课标简练,教材繁难,知识分散,使得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和困惑。面对历史教学的一系列变革,教师如何研读好课标和教材,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应发生怎样的变化?初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衔接?历史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如何?历史教学如何科学评价?这些新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也是全新的考验,新课程需要同伴互助,教师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三、发挥教师同伴互助作用,提高校本教研实效的策略

    1957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建立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之后,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逐步建立,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为促进教师同伴互助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同伴互助主要还是要借助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这样的组织形式来推进,在组织中建立教师专业伙伴关系,以历史课堂为中心,从完善集体合作备课、加强课堂行动跟进、开展评课反思改进等入手,让同伴在深入开展历史教学研究中增进和实现互助,提高校本教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集体备课、合作共进,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教研实效。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合作备课尤其重要。校本教研的合作备课必须体现合作性、主体性和互助性,并非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是同伴合作备课。合作备课前应事先做好哪些相关准备,同伴聚在一起需要共同研讨和解决问题是什么,同伴之间在合作备课中如何相互提高和帮助,都必须认真予以思考。笔者以为,合作备课要做到(1)有目标、有计划、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备课组必须事先对历史课程体系、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安排,部署教学任务,让教师明确自己在备课中应承担的任务。(2)做好备课前的充分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准备,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意图,学情分析,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出相关问题和思考。(3)备课的内容要广泛。教师不是仅仅为上一堂历史课而备课,专业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运用、教学实录、案例或课例研究,说课、听课与评课研讨等都应该成为备课的内容。(4)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相互之间善于倾听、充分表达、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合作备课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改变过去只带耳朵听的做法,而是带着思路、带着问题、带着资料展开研讨、交流和分享,在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同伴好的建议和想法,提出需要同伴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教师在个人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实现与教研组、备课组同伴的交互作用。

    2. 聚焦课堂、行动跟进,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校本教研实效。历史教学中,常常发现备课与实际授课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难以吻合,出乎教学预设之外的事时常发生。面对鲜活动态的课堂,历史教师如何根据教育对象实际和临场的教学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整尤为重要。课堂决策与调整正确与否,需要同伴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合作研究,行动跟进,观察和研究动态的课堂。课堂行动要跟进做到(1)要研究授课者教学状态,对课堂授课的过程进行描述,观察授课者处理教学各环节、处理突发问题和驾驭课堂教学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成效。(2)记录自我的建议、思考及感悟,及时与授课者交流和交换意见,把教学实践从单一的个人扩展到同伴相互帮助与协作,实现合作性实践。(3)由于不可能做到每节历史课都相互听课,同组成员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历史课例研究,如:常态课、公开课、教学录像课等不同类型的课进行深入追踪研究,从中发现教学中值得研究探讨、交流商榷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协同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对历史教学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经过分析、归纳和整理,实现问题的解决。授课的结果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授课者和听课者在动态课堂的研究中相互交流和学习,对彼此都有很大帮助。近年来,厦门市教育科学院历史教研室在全市开展的历史新教师课堂教学演练和“同课异构,激活课堂” 校本研修活动,深得教师认同,是课堂教学行动研究中值得推进的范式,

    3. 共同评课、反思改进,增进同伴互助,提高教研实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授课不可能十全十美,无论是怎样出色的历史课,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在某些人看来是精彩的课,换成别人的评价可能正好相反,因为听课者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是不同的,对授课情况的评价也千差万别。评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提高,是授课者和听课者共同提升。因此,评课要做到(1)留足评课的时间,不能草草了事,应付了事,教研组或备课组协同组织。(2)应针对所参观的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相互分享这节课有趣和困难的地方,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上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传授解决对策,研究什么样的课最受学生欢迎,怎样进一步改进提高等问题。应针对历史课堂呈现的不同效果,从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更广的层面展开反思,提出改进建议。(3)把合作、研讨、反思、改进作为基本的准则,这样才有助于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毫无保留地交流是非常可贵的。近年来,在历史课堂教学研究中,一片颂歌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已发生了变化,授课者和评课者更多地是以平常心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大胆表达,把自己理解领会的知识和观点表现出来,引发反思,更好地改进提高,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教师同伴互助作用发挥应注意的问题

    1. 克服个人主义倾向、排他性和封闭心理,重视集体合作性评价。山外有山,英雄所见不尽相同。要让教师明白个人的努力离不开集体的支持,个人的成果是集体的智慧,让教师清楚给人予帮助、促进共同发展、分享成果是快乐的事情。

    2. 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把教师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教学行动研究中来,加强组内成员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倡导教师团队合作互助精神,推动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提升素质,创设有利于教师合作互助的教研氛围,形成良好合作文化。

    3. 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同事关系。无论新老教师,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尊重差异,平等相处,避免人为地制造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紧张人际氛围。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等联络情感,加强沟通,增进情谊。

    4. 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伴互助不是步调一致,不同的教师受生活阅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体验、个性特征、班级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设计、课堂的授课上理解不一,必然各有千秋。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动性,彰显教学个性,既求同又敢于存异,把集体共性要求与个体特点有机结合,才能让教学充满个性和活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行为。学校从组织、经费、场所、设备、时间、培训等方面给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提供支持和保证。

    6.同伴互助不一定局限于校内,可以扩展到校际之间展开,让更多的人获益和分享。

    (责任编辑:徐小敏)

    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互助 同伴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