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相长”的试卷命制策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18:15:04 点击:

    摘 要:优质的试卷编制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本文根据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状况,提出试题命制的策略建构。实践证明,教师加强命制策略的研究,能以此为导向,反思与改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试卷命制;教学相长

    试卷(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是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平台,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参照。专业教师除了要对教学进行钻研外,还要学会命制试卷。命题不仅能使教师更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而且能使教师更自觉地优化课堂教学;命题不仅能使教师通过高质量的试卷检测比较真实地分析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对所检测的试卷进行信息反馈,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及时补教,重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一、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凸显文本的功能性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也是命题的重要依据,教学时我们要提倡活用教材,大胆处理教材,鼓励积极地开发教材资源,但教材上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必须把握,这是教学的根本。

    【案例】1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A.“冷战”序幕的拉开;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D.美苏争霸的开始。

    解析:本题涉及“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美国的冷战政策”这一考试目标,通过一则往日报纸的重要新闻,提供了时间、人物、事件目的等重要历史信息。学生只要把握信息,就能推断出是“冷战”。本题避免了选择题直问直答或简单记忆式的考试,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把握,也改变了试卷中问题设计单一僵硬的状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定的兴趣投入历史学习中。所以,一份好的试题,其答案要点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要点回归教材,这样才能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

    二、体现主干,关注技巧,凸显命题的科学性

    1.试题应该考查重要内容

    学业考试命题的转变

    考试是抽样测评,理论上应该要求考生尽可能多地完成试题,这样才能对考生的心理结构或能力作出比较有效的推测。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要求考生完成的试题仅仅是学科的一部分。教师命题不应把学生考倒,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先确定难度值。学业考试作为水平考试,更是要“凸主干”。

    2.要用新情境材料考查学生认知能力

    如果一道试题照搬照抄书本或复习资料,考查的功能就会变为考核记忆能力,而且会使学生陷入题海,因此,命题时要尽量避免陈题或陈旧素材。

    【案例】《十送红军》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号叫……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A.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B.国共十年对峙的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时期的反扫荡斗争;D.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的反攻。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背景。但试题并非照搬课文表述,而是采用歌词的形式为材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如果用考生熟悉的情境材料或用与教材语言相同的材料,考生很可能会凭着记忆完成所要求完成的任务,仅仅考查考生的简单记忆能力,考试结果不能反映考生真正的认知能力。

    3.每道试题内容要互相独立,试题间或选项间不要有相互提示

    试题之间互相独立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所谓互相独立是指,试题之间不要有互相提示和互相依赖关系。命题者一般也知道,但整卷中往往不被重视。

    4.避免试题纯粹以个人认识为基础

    选择题的题干内容应该以客观事实性材料、科学原理为基础,而不应以个人认识或意见为基础,否则很难让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考查的效果。

    【案例】温州市的大量咖啡厅因可以点炒螺蛳、水煮鱼等与咖啡厅不太和谐的菜肴,而常被人诟病,导致这些咖啡厅销售上述菜肴的原因可能是:A.体现人无我有的思想;B.当地市场的需求;C.高价格,易赚钱。

    解析:该题就是一道以个人认识为基础的试题,按照命题者的主观认识,正确答案应该是B。但是A、C两个选项事实也都符合客观事实,选择也未尝不可。

    5.题干中不要包括无关的内容

    【案例】2008年1月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严重的气象灾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

    解析:该题中题干部分对南北方界线来说无异是一种无关信息,对学生答题来讲是多余的信息,纯粹是为情境而情境。

    6.试题要重视对学生后继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当一份试卷的各类试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重要知识,试题内容相互独立,又有新材料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体现重视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时,那么试卷命题的科学性、严密性就凸显出来了。

    三、走进社会,关注时政,体现命题的时代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新的历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之一是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性,贴近社会生活。一张好试卷的试题,应该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命题时应以人们所关注的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编制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自身命运。

    【案例】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欧洲许多国家开展了“一战一百年”纪念活动,强调要借鉴历史,冷静应对目前的现实困难。

    材料二:罗斯福曾就1914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济南市邮政局纪念邮戳(见下图)

    材料四: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有人说没有塞尔维亚普林西普这个小人物的“点燃”,欧洲的这场劫难是可以避免的,结合所说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材料二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二战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些“遇难者”的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你还能列举出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哪些反人道的罪行?

    4.材料四中“那场登陆战”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战役有何重大意义?

    5.结合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

    解析:命题者的意图非常明确:引入现实社会所发生的事情作为情境创设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体现真实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

    四、走进生活,贴近实际,体现命题的鲜活性

    优质的试卷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基于生活、面向生活、为了生活这一导向,将正确的价值导向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案例】2008年3月20日晚,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照明工程全线调试结束。……这是一项世界独创技术,管理人员可根据大桥实际车流量及时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据此回答:

    1.杭州湾跨海大桥,所跨的“海”是( )

    A.南海B.黄海C.东海D.渤海

    2.从浙江交通图上量得杭州湾跨海大桥长约3.6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3.“管理人员可根据大桥实际车流量及时调整路灯亮度和路灯开启密度”,符合( ):①增加美感的设计意图;②开源与节流策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在历史与社会试卷编制中,有效地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这一课程资源,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进入试题,加深对试卷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历史与社会试卷“活”起来,将会使历史与社会的评价达到最佳效果。

    五、走进多元,注重丰满,体现命题的趣味性

    历史与社会是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人类画卷,相应的试题也不妨设计一些历史场景、情节,展现充满魅力的智力游戏和富有挑战性的历史试卷,并以“趣”字当头。

    【案例】成语诗词与漫画组合型: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②小桥、流水、人家。

    据此回答:①请分别简要概括两幅漫画所蕴含的道理。②针对以上漫画所描述的现状,我国政府正采取哪些对策?③“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任选一幅漫画,说说为改变现状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解析:通过漫画的对接,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使学生通过漫画的解读得到一些感悟或启迪。本题巧妙地借用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马致远小令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标题,描绘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美好的传说和辛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发人深省。这对富于想象的广大初中生而言,无疑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六、能力立意,注重迁移,体现命题的应用性

    毋庸置疑,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命题编制也必须适度地体现“能力”的目标,这对于优秀学生的选拔与培养尤为重要。

    1.优化背景材料,使问题和情景相融

    试题的背景材料要与考试目标相关,与考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相适应,背景材料要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

    【案例】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解析:该题考核虽然是诗词,但试题并非僵硬地罗列在一起,而是通过时间的比对提炼出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巧妙而严谨。同时,该题目也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功底和文字信息的提炼水平,并迁移到知识的活学活用,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也克服了试卷的僵硬和单一,促发了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2.嵌入探究材料,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命题强调探究性,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能力。试题利用案例、图表、漫画、信件等多种载体,情景公正,设问明确、合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究的精神,使考试的过程成为让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的过程。

    案例:材料一:

    材料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有着辉煌农耕文明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国往何处去?从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到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再到举行武装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四: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图2的签字仪式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材料二提及的有识之士为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进行了哪些大胆尝试?共同结果怎样?(3)材料三中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今年是这场战争爆发多少周年? “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华战争,哪一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一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4)抗日战争期间的哪些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请举两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本题以两幅图作为导线,并提供材料二、三。设问有特点。跳出了以往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设问方式,改变了学生拿到此类试题就可以查找资料抄答案的现象。问题①要求学生从图中信息得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解答该题要求学生对各历史事件比较熟悉。问题②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得出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事件,并概括其影响,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③把抗战胜利的意义作为题干,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3.嵌入开放材料,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

    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强调教学中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又要在在试卷上体现教材的实践性特点,编制与它相配套的探究性、开放性的试题。

    七、走进乡土,重视乡情,体现命题的乡土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试题中应渗透乡情教育,引导学生知乡爱乡。

    【案例】读图,并回答:

    1.右图的信息告诉我们,家乡富阳(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地形类型多、种类齐全;C.山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0%左右;D.人均占有土地较多,但人均占有耕地少。

    2.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发展经济的正确做法是:①发展生态旅游业;②发展生态农业;③把坡度小的低山、丘陵,改造为耕地;④在坡度大的山地,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通过试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征、位置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状况、趋势,树立“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观。

    试题中突出地方特色,渗透乡情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知乡爱乡,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学生关爱、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总之,教师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要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特色。注意试题的开放与探究性,放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给学生提供自由作答、放飞思维的空间。通过试卷的编制和评价,改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煜.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3]李明海,龚洁.历史开放题类型刍议[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9).

    推荐访问:教学相长 试卷 策略 社会 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