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也谈新课改视野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17:50:05 点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断层与台阶效应日益突出的显现出来,这就使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被提上了课改教研的前沿,而作为历史教育衔接中的核心环节,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更成为了重中之重,作为历史教育者,在立足于宏观把握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整体架构联系外,还应从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微观环节出发,从有效整合和结构建构两方面着手,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衔接,以实现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 课程体系 衔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断层与台阶效应日益突出的显现出来,尤其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断层,直接影响了学生发展和历史教育的延续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初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衔接,一时成为了历史教研的前沿性问题。众多教育工作者围绕这一问题,从宏观上已做了富有建设性的探索,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学者能够从具体的教学设计出发,对这一问题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与说明,笔者就以美国的诞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这两课为例,对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断层现象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教材编排、课标设置、知识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而这一变革客观上却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断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历史教育的延续性。

    1.教材内容的断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专题式的组织建构,历史必修一到三分别对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相应的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相反,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教材内容呈现出浅显性与感性描写的特征,知识也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缺乏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对历史因果联系的探究,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

    2.目标要求的断层。在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之中,目标要求的断层也是历史课程内容断层的重要方面。而这种断层,尤其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正如上面对教材知识断层所分析的那样,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能力要求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初中的能力要求主要是掌握获得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而高中历史课程强烈的专业性和能力性,则要求在进一步了解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初中到高中能力要求的跨越性明显较大,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相差就更大了,初中的历史教学在中考体制的制约之下,主要是以教师单方面的教授为主,学生主要是按照中考或者是会考的要求死记硬背书本,缺乏主动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体验,而高中则正好相反,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高中的历史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创造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了学生通常的过程与方法体验。

    二、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衔接的思路与策略

    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已经现实的摆在了历史教师面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现状,从断层现象的本身出发,把握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有机统一性,积极整合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出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有效途径。

    1.整合教学目标,设置适当、注重延续。教学目标是历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应是整合历史课程体系的第一步。

    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目标要求的设置来看,初高中课程目标之间明显呈现出了逐渐提高、深化的趋向,因此,无论是初中教师,还是高中教师,都必须将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渗透与整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得当,以真正将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到实处。下面,笔者就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与美国的诞生两课为例。

    通过对比分析初高中历史课标,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课标要求主要集中于独立战争方面,而高中课标则主要集中于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因此,围绕着这两个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努力的寻找课标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对课标进行必要的结合。首先,从知识与能力来说,知识方面:美国的诞生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是相互联系的,如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埋下了伏笔,再如独立宣言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民主体制奠定了基础,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与两国政体的异同相辅相成;能力方面: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从初中到高中是不断延续的,因此,初中时就应有意识的进行初步的培养,而高中则应在初中培养的基础之上,加以巩固与内化,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能力培养的延续性。其次从过程与方法来说,初中应注重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尝试各种形式的教学,为高中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奠定基础,而高中则应在立足于初中的基础之上,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从初中向高中过程与方法的顺利过渡,具体来说,初中这课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分享交流以及观看视频、情境模拟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为高中新课程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相反高中这课也可以通过材料分析、合作探究、角色模拟对初中教学进行深化与延伸,最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初高中更需从宏观的价值联系出发,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稳衔接,具体来说,初中这课可以从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出发,而高中则应在初中的基础之上,由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发展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知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两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设置如下:

    2.整合教学内容,梳理线索,建立结构。在新课改的体系下,高中专题式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通史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初中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高中相关内容,适当的加以涉及,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结构,而在高中阶段时,教师更有必要在充分对比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初高中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背景,梳理历史的发展线索,将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以完善。

    (1)把握内在逻辑,整合一体知识。

    以“美国的诞生”为例:①从知识整合方面来说,教师应适当衔接高中相关知识。例如在教材中,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做了简要的介绍,教师可以适当结合高中的知识加以补充,如可以通过讲谢斯起义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后的社会状况,再通过结构图(如图1)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三权分立体制的初步印象,为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②从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来说,在讲完新课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一方面梳理本单元的历史发展线索,总结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和特征,如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结果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知到西方各地区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为高中时理解资产阶级政体的多元性奠定基础。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从知识的整合与把握内在逻辑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背景铺垫。初中的独立战争知识,是联邦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因此,在讲授此课时首先应该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

    【案例一】可以通过回顾初中知识进行新课导入。

    师:我们初中时学过了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有哪位同学可以我们介绍一下你眼中的独立战争吗?

    生:(略)

    师:那么大家知道独立战争后,美国最终是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吗?

    生:(略)

    师:对,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建立了联邦政府,那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种形式的政府?政府的权利机构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案例二】可以在新课讲授之时,进行背景知识的衔接。新课导入可以以现今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发,之后以播放视频的形式介绍美国独立战争及其战后的状况,让学生从视频中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及新课的第一部分知识。

    ②材料补充。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与联邦制原则都是建立在独立战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讲授这些原则时需要密切联系初中的知识。具体来说,在讲授联邦制的时候,除了要使学生明白邦联制的不合时宜,也要强调美国最初是由十三个殖民地所联合而成的,(可以利用初中教材上的殖民地分布结构图),各地本来就有自主性的传统,在当时的条件下,单一制也是不可能产生的。再如,在讲授三权分立原则时,需要联系初中所学独立宣言的自由民主精神加以理解,可以通过对独立宣言的材料分析,进行问题教学,如设问: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精神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有哪些体现?又有哪些不足与局限之处?后来又是如何完善的?最后如,在分析君主立宪制与总统共和制异同时,可以联系初中时所学的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特点。

    (2)建立知识结构,注重思维的迁移与结构的拓展。知识结构的建立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体现了知识本身的内在统一性,更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建构,西方学者布鲁纳正是结构——发现教学论的创造者与倡导者。因此,从知识的有效获得来说,初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知识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前后统一性,注重思维的迁移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拓展。

    在“美国的诞生”这课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如图2)

    而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课中,从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拓展来说,既要建立本课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联系其他课的内容,实现思维的迁移,建立本专题的知识结构,如可以建立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示意图,也可以建立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比表格。(如下表)

    【案例三】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比表

    三、课程衔接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初高中历史教育衔接的核心,也是贯彻新课改精神,实现历史教育新飞跃的关键步骤,作为历史教育者,需要立足于初高中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处着眼,实现有效整合和结构建构两步走,努力实现学生发展与历史教育的延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其.高中历史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4).

    [2]陈惠菊.浅谈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和突破[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3,(1).

    [3]董学武.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衔接 课程内容 也谈 视野 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