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人”不是大道理的符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13:25:04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纳粹军官: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

    《钢琴家》是波兰与英国合拍的奥斯卡大奖片,说的是一位二战时期的犹太钢琴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苦难,最后躲在废墟中还是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后来,军官听他弹奏钢琴曲而受到了感染——军官的眼神中隐约有一种久违的人性在复苏——钢琴家得到军官的保护而生存了下来。战争结束后,德国军官被俘虏了,他恳求过路人带信给钢琴家,希望钢琴家能帮他获得自由。当钢琴家赶到,俘虏营已人去楼空。影片最后的字幕说,此中尉在1952年死于西伯利亚战俘营。

    除了表现犹太人的苦难这一常见主题之外,这部片子还首次涉及纳粹军人人性的一面,而且表现得恰到好处,自然、真实而不过分。为什么人们会同情这个纳粹军人?因为他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情感在音乐中复苏了,人们透过纳粹军官的军服,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这个军人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这也是它深深打动人心的原因。

    另外,电影中钢琴家的姿态动作是如此笨拙,如此弱不禁风,在与军官对话时是那样胆怯嗫嚅,声音轻得如蚊子一样,几乎听不见似的。这种被残酷战争压垮了的人,与战前在鲜花与掌声中受人们崇拜的成功青年音乐家形象,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使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沧桑。

    很久没看过如此冲击心灵的好影片了。一出影院大门,立刻感受到它与当时也在上映的《手机》的强烈反差。中国电影商品世俗化潮流,实际上已使国人陷入群体性的文化精神颓废之中,而整个社会舆论对这股潮流似乎都失语了。我们的话语系统似乎丧失了对世风低下、人欲横流的群体性精神麻痹状态的批判和反省能力。这种现状反过来使人们见怪不怪,“如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中国本来就缺乏崇尚彼岸世界的宗教来缓冲这一世俗化潮流,因此,过度世俗化的后果可能是所有民族中最为严重的。叶子出来时说,看这样的电影,人的心灵也会得到升华。我想,这才是艺术的真实生命。

    【俄罗斯民族的“细腻深沉”与美国的“世俗肤浅”】

    看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士兵之歌》,又一次得到心灵的净化。电影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从前线回家探亲而误了时间的士兵阿廖沙对过路的汽车司机说:“让我搭上车吧,我只想到家与母亲拥抱一次。”朴素的话语感动了司机,他决定即使被关禁闭也要满足阿廖沙的心愿。母亲在那大地上狂奔着向阿廖沙跑来,见面只有10分钟,充满了朴素的爱。母亲说,“我一定能等到你回来,因为我没有等到你的父亲回来”。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自己的眼泪。珍贵的几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汽车喇叭响了,那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催促。阿廖沙乘坐的卡车消失在田野大地的远方……他永远没有回来,在异国一条陌生公路边的土地下永远睡着了,虽然陌生人有时会献上一些鲜花。

    近代以来,俄罗斯始终是一个不幸的民族,多灾多难,但感情世界极其丰富和深沉。看完电影,头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为什么这样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细腻、充满人性敏锐感受能力的民族,这个产生过《三套车》民歌,产生过普希金、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家、思想家的伟大民族,却整整一个世纪承受着巨大的悲剧命运?相比而言,美国在精神方面如同它的西部牛仔一样(《黑客帝国3》之类的大片,无非是西部牛仔文化的现代翻版),尽管充满活力,却粗犷且略显肤浅,然而,正是这样的民族,却在经济、国力以及文化上成为胜利者。

    这里面有没有某种必然的关联?我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感情丰富思想深刻的民族常常会为某种不切实际的理念而牺牲,占据他们思维的是“主义”与献身精神,而“主义”的大话语所具有的吸引力,最容易畸变而发展为集权的乌托邦。

    我总会想到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阴沉的大门前,站着一个俄罗斯女孩,黑洞洞大门里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那声音问女孩,你知不知道进来就意味着什么?饥饿、寒冷、黑暗、不理解,屈辱、不幸、死亡,还有……女孩回答知道。那个声音说,那就进来吧,于是女孩踏进了那黑沉沉的大门,大门闭上了……

    这个俄罗斯少女的形象,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少女”实际就是为理念而献身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的符号。相反,美国尽管世俗而肤浅,热衷于享受个人主义的世俗乐趣,然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之具有对建构主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天生免疫力。这使美国在实务的世俗竞争中,充分地发展多元文化与经济(当然还有其他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多元经济与文化的活力与竞争力,却成为胜利的关键。某种意义上,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中那种看来过于简单的比喻:东方讲精神,西方讲物质,一个世纪后的现在再思考,或许能读出前人没有体悟过的新意。

    前段日子看凤凰卫视播放的苏联胜利日庆典,感觉俄罗斯人无论经过多少年,总对二战那段历史有挥之不去的庄严神圣感。特别难忘一个镜头:莫斯科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在雪地上列好队的年轻坦克兵即将奔赴前线,一位老人在寒风中脱下帽子,走到每一个士兵前,向他们深深地弯腰鞠躬。每个出征者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生还的机会是很小的。事实也是如此,后来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电视里有一首二战中的俄罗斯诗歌很是感人,大意是:

    天边列队飞翔的仙鹤

    是一队飞向天国的牺牲的战士

    队列中有空格的地方

    那就是留给我的位置

    多么美的意境:天国,悠远的天际,逝去的仙鹤,无声无息的牺牲精神,在这短诗里汇为一体。

    几年前与老朋友陈文乔(已故)聊天,谈到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感染力。他说,这些女兵就处于那个特别的矛盾之中,她们“放又放不下来”。我追问此话怎讲,他说,战争本来就是男人的事,她们本来是与战争无缘的,但却不得不背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国家、民族、和平、斯大林,统统沉重地压在她们脆弱的臂膀上。正是这种张力,体现了人性,体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

    我们都很喜欢这部电影,它的片名就那么富有诗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富有诗意的画面与残酷的战争张力,在电影中奇特地结合到一起了。

    也许从小受俄罗斯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觉得俄罗斯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而反观我们国人,总缺乏对历史中神圣事物诗意的理解,近代以来各个时期都是如此。叶子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缺乏崇高的宗教情愫。中国人的求神烧香拜佛,与其说是宗教信仰,不如说是功利心的投射。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是,意识形态全能化,把此前神圣的事物都以革命标尺来解读。高歌猛进的“政治正确”与让“天地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代替了对人生的诗意的理解。其实,这也与我们自南宋以来的儒家文化越来越强化的“文以载道”传统有关。泛道德主义排斥也扼杀了个人的美感体验,并把美感体验挤压到政治正确的义理之中去审判与阉割。其实,我们在小时候已经过早地失去了对美感的滋育与体验,多少年我们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

    通过看日本战争大片来理解历史,是一个新的角度。一次偶然的机会,购得日本战争片DVD,一共18部大型电影,正是我研究抗战史需要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神风特攻队》的主角野村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伙子,长官那般欺侮他,他都忍了下去。他在学校里热爱哲学,喜欢德国音乐。若在和平年代,肯定是个好公民。当他的女友被美国飞机炸死时,他发疯似的要冲上去拼。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发人深省,大意是“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我觉得这句话有助于中国人理解,为什么一个平时循规蹈矩的日本人,一到了战争时代,会做出禽兽般的暴行,甚至飞上天执行自杀式的特攻任务。

    我把看电影时的感想点滴记录下来,至少有这些初步感觉:

    一、日本军队文化的严格性,上下等级的无条件服从,尊上而不爱下,秩序与纪律。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当这个飞行员的上司见到他与女友在雨中打伞,走上前去就打他耳光,说军人不许在雨中打伞。由此可以想象日本军队文化的严酷与斯巴达式的性格。

    二、整个日本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人处于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文化的价值约束下,形成特定的立场。他们以特定的视角看外部世界,在我们看来荒诞不经,他们却认为天经地义。这种封闭性思维也许是岛国文化的特点,日本人自己并没感觉到这一点。其实,日本人彼此间很相像,缺乏其他民族的多元性。这种同质性的文化把人塑造得差异性很小,例如日本妇女笑起来都一样,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种角色固化在电影里就更明显。

    三、战争会扭曲人性,是通过闭合的文化思维方式与价值起作用的,这种文化闭合性,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更为严重。野村说的那句话“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很能说明封闭的战争环境与气氛里,人们思维的同质性与封闭性。

    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热恋中的女孩在美机轰炸时说的大白话:“别这样打下去了,谁认输了都行,只要别打了。”她是野村的恋人。在极度残酷的战争里,这个热恋中的女性发出常理的呼唤,也许这是真实的人性对闭合性的军国主义文化的一种反叛,是常识对占统治地位的极端民族主义话语权的颠覆。

    日本军队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在《啊,江田岛》一片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电影讲述了一个日本青年人如何在军校生活中变成狂热的军人。主人公村濑一开始难以忍受军校的生活:新同学不过由于回答长官问话的声音不够大就被狠打一顿,自己仅因上楼梯时手没放在胸前就被教官打得口唇出血……然而,久而久之,恰恰是这样的训练改变了他的正常人格。在这个畸形的环境中,他完全适应了,此后居然觉得自己是最幸福最充实的人。我想,这确实是忠于历史事实的。通过这部片子以及其他日本战争片的细节反映出来的共同性,可以理解日本军国主义战斗力强大的精神因素。秦国打败六国,罗马打败希腊,希特勒打败法国,靠的就是这种不讲理只认规矩的带血腥味的“斯巴达”精神。

    另外,这部片子隐含着生活的多义性,一方面,是这种斯巴达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它的僵硬性。主人公在美国飞机轰炸军校时,出于对学校的强烈情感,完全被激情所左右,不顾一切地冲出防空洞去开高射机枪,白白送死。他的精神导师小野中尉听到这个消息,说了句“愚蠢”——然而,这正是他教育出来的……

    为了研究中日战争 ,我还特别看了《男人的大和号》。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整部电影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性,特别壮观的是,汪洋大海上一条孤零零的大船沉没,如同水中的大蟑螂在无数飞虫的叮咬中沉入水中。日本片中对于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对人性的挑战,均有相当透彻的表现。中国人对战争片的艺术处理与理解远没日本人深刻。当然,日本人缺乏对战争的道德性的意识,即缺乏我们所说的正义性的意识,也是事实。日本电影总是把侵略战争理解为“为自己民族利益而战”,这至少反映了日本主流社会对战争的观念。

    看了几部大片后,我意外地发现日本战争片对女人的表现特别真实,特别成功,也特别感人,每次最感动我的地方都是与女人的表现有关。也许女人的角度最能表现战争超越政治的一面,也最能表现人性的纯粹,而这恰恰是所有艺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我过去总想,为什么中国电影作品总是缺乏日本战争片那样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度,为什么日本已经出了好几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而中国一个都没有。连续看了多部日本电影,却略有所悟。在中国,“人”总是某种大道理的符号,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到“同志们向前冲啊”,“人”都只是一个代码或诠释物,但真正的文学就是写人,写活生生的人,我们总做不到这一点。

    比如,中国的雕塑在所有造型艺术中是水平最低劣的,永远改变不了概念化。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前的秦始皇塑像,实在是丑陋粗糙之极;又如江浙黄道婆纪念馆前的黄道婆像,如此的“高大全”,几乎可与样板戏相比;湘西张家界贺龙铜塑像,连形似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神似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人们心中固化了的政治概念或文化概念的符号,而且即使从技艺上与欧洲人相比也只能是小学生水平。不能不服气,这些塑像现在还站在那里,去看就知道了,它们就是中国道统至上的艺术思维的最直接写照。中国人的人文价值总是被政治化,缺乏人性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表露。想想那些为国牺牲的抗战烈士墓,就可以理解了。及此,或能理解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离我们那么遥远。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推荐访问:大道理 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