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地黄的高产栽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07:15:02 点击: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别名酒壶花、怀庆地黄。有滋阴、养血、润燥功能。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以块根入药,依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鲜地、生地和熟地。地黄味甘苦,性温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润燥、滋阴补肾、调经补血的功能。

    地黄野生于山坡、路旁和田边等处。喜温和气候,需要充足阳光,块根在气温25~28℃时增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的粘土也可栽种。耐寒,喜干燥,怕积水,忌连作。

    地黄主要用块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选地与整地 以排水良好、中性或微碱性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最好。前茬以玉米、小麦等作物为好,忌与芝麻、花生、棉花、豆类等连作。667平方米施鸡粪1立方米。复合肥50千克。耕深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1.5米的畦。

    2、块根繁殖 ①选种栽。作为繁殖用的块根称“种栽”。选新鲜无病、粗0.8~1.2厘米的块根,截成2厘米的小段,每段留有3个以上的芽眼。②栽种时期。地黄多春栽,一般于4月上中旬栽种;晚地黄(麦茬地黄)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③适当密植。开沟栽种,沟距30厘米。块根距15~20厘米,覆土2~3厘米,压实。也可用播种耧开沟,提高效率。依土壤肥沃或瘠薄,667平方米栽7000~10000株,适当密植能增产。每667平方米用种栽40千克左右。

    3、种子繁殖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前于畦内灌透水,待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随后撒一薄层细土盖种子。为保持畦面湿润,盖上塑料薄膜或草帘,在温度22~30℃时,播种后3~5天出苗。幼苗五六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667平方米用种量约1千克。

    4、留种方法 种栽来源有3种方法:①倒栽。在7月中旬,选健壮植株挖起,将块根截成2厘米小段,按行株距25厘米×10厘米,重新栽到另一块肥沃的田里。每667平方米约栽种栽20000个。翌年春挖出分栽。此法出苗整齐,质量好。②窖藏。秋收地黄时,选无病、中等大小的块根贮藏于窖内。③原地留种。生长差的地黄,块根小,秋天不刨,留在原地越冬,第二年春天,种地黄前刨出来,挑选块形好的作种栽。

    5、田阆管理 ①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宜浅锄,若切断根茎,影响根长粗,易形成“串皮根”。当植株封行后,可使用敌草胺或盖草能除去禾本科杂草后再人工拔除阔叶杂草。②追肥浇水。地黄喜肥,肥足块根长得好,产量高。齐苗后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0千克,封行前追复合肥25千克。立秋开始,每隔10天喷膨大素2~3次。药农的浇水经验是“两浇三不浇”:追肥后浇,地旱三日内无雨浇。地不旱不浇;中午烈日下不浇。预报3日内有大雨不浇。③摘蕾。花茎应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对沿地表生长的“串皮根”也要去掉,以集中养分,供给块根生长。

    6、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斑枯病,危害叶部,叶面病斑初为黄绿色,扩大呈黄褐色,严重时病斑汇合,叶折卷干枯。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7天1次,连续2~3次。轮纹病,危害叶部,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破裂穿孔,防治法同斑枯病。主要害虫有地黄蛱蝶,咬食叶片。幼龄期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杀灭。蚜虫、红蜘蛛、白粉虱按常规防治。

    7、采收加工 地黄以块根入药。10月份采挖块根,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即为鲜地黄。将鲜地黄置焙床或日晒,需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颜色变黑,柔软,外皮变硬时,即为生地黄。将生地黄浸入盛黄酒的容器内,放入水锅内炖至酒被地黄吸收,然后取出将地黄晒干,即为熟地黄。一般667平方米可产鲜地黄2500~5000千克,经济效益可达3000~10000元。

    推荐访问:地黄 栽培 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