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少数民族拼布艺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01:55:02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对拼布的起源、发展及工艺的探究,论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拼布形式,其不同图案的内在含义,探寻隐藏在传统工艺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少数民族拼布;百纳;“十八镶”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一向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精巧的手工艺、多种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貌著称于世。以拼布形式构成的服饰更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只需投以一瞥,就会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打上深深的烙印。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同一疆域、同一时间。可以出现如此丰富多彩,风格、款式迥异的民族服饰,这可谓是“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服”。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也不单单运用拼布一种传统工艺,同时会结合巧夺天工的刺绣,细密精致的编织,寓意深刻的图案,独具匠心的蜡染,绚丽无比的色彩,无一不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

    一、中国的拼布艺术

    中国是纺织发源地之一,古老的东方丝绸曾经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拼布在漫长而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是以民间手工——“女红”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世代通过母亲传授给女儿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来,形成劳动人民不可缺少的的生活方式之一,社会普及性较高。

    在埃及,最早的拼布例证,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埃及法老雕像中身上穿的各种式样的拼布衣服。在中国,出土于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的春秋战国套头连衣裙,两袖为红色,裙身为褐色;衣服的前后两片使用大块的红色、黄色额紫色拼接而成,这件衣服距今已经两千多年;新疆博物馆馆藏的楼兰女尸脸上覆盖的如意纹遮脸拼布,也能证明拼布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已盛行。

    二、中国的传统拼布文化

    1、源于佛教文化的流行“百衲”

    中国民间习惯地将拼布称为“百衲”。“百”,指布片的多、色的丰富、题材的广泛等;“衲”有用密针缝缀、精致的意思。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也就是“袈裟”,其制法是将布先割截成片,而后缝缀,以标示田相为法,称为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是防止法衣再被用于其他用途,使佛教“弟子等能对衣物舍弃欲心,并去除盗人夺取之念”。从僧衣到僧帽、褡裢、唐卡众多佛事用品都是用“百衲”的形式来表现的。到过西藏的人会发现,在寺庙中保存着众多的元明清时期的、依然鲜艳的丝绸拼布纺织品。保存下来的“百衲绸片”多以三角形或方形布片缝缀起来,具有和谐、规则的配色,色块常“按斜列排”并且用色打破形上的完全对称。现在拼布中一些方块图谱似乎来源于这种古老拼布形式。“百衲绸片”在民间的传承中不断融入其它的传统手工技艺,如刺绣、堆绫和贴绢工艺等,唐朝盛行运用绫、丝等不同材质通过堆、叠,技法组成不同题材的装饰纹样,层层叠接,凹凸有致,层次感强。水田衣在明朝就成为了当时较流行的一种“时装”,深受欢迎。

    2、传承至今的民俗——儿童“百衲”

    在早期农业社会,物资缺乏,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小孩尤其是幼婴儿时期夭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民间小孩出生后,会向亲戚邻居索要一些小块布或旧衣服,然后将这些零碎布头缝缀成小孩的衣服或被子,称为“百衲衣”和“百衲被”。取百家保护、护佑平安之意。有时候百纳的东西也有例外,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用织造方式模仿百纳的拼接效果,明代的艾虎五毒纹回回锦童衣料,将虎与五毒物以同等大小地布置在水田纹上。水田纹模仿当时流行的水田衣的风格,由不同三角色块组成图案。人们认为,小孩子穿百家衣,好长大,而艾虎五毒更是避邪的象征,也有利于健康。百纳驱灾祈福、辟邪祛毒、吉祥美好的内涵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拼布式样的儿童衣物、儿童饰品及儿童玩具等在中国民间比比皆是,在国内外博物馆都能见到许多中国古代的拼布作品。

    3、利用拼布艺术装饰整体面料

    我国传统服装主要是采用手工制作,手工纺纱、织布、染布、刺绣,人们为了丰富面料的颜色及图案,通常采用刺绣、蜡染和缝缀银饰等方法来改变单调的手染面料。云南彝族姑娘的裙子用不同形状彩布拼贴,使得该绣片在色彩设计上极具性,绚烂的颜色搭配红缨缀饰包头,与三角形彩布拼贴上衣的搭配,产生了艳丽缤纷的效果。云南省大姚县的彝族女装采用多层色布拼接而成的百褶裙,色彩非常艳丽,彝族崇拜虎,此套服装上的图纹,传说就是模仿虎纹而制。

    4、利用拼布艺术塑造整套服装的层次感

    藏族地区的草原牧场广阔,森林茂密,太阳辐射量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藏族服饰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昌都地区的藏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康巴服饰的特点,即厚重、华贵等,但相比在色彩上更趋于较重的素色调,大多采用蓝、黑色或灰色的氆氇等制作。氆氇是藏族人民手工制作而成的优质毛纺织品,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一般用于褐衫的镶边或作藏靴的靴腰,配以色调鲜艳的金银织锦在领袖部位加以装饰,利用不同材质的面料进行拼接,则大大改善了整套服装的效果。

    彝族妇女是一个爱美的群体,她们对自己的服饰结构和美饰十分注意。她们的做工精细,讲究制作技巧,都有一定的规格和缝制的方法。永德县彝族女子服飾,十分重视袖口的装饰,通常都会在袖口拼上十几层的布,不仅突出了服饰的层次感也展示其家中的富裕程度。

    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其主要特征有圆领窄小,右衽大襟,饰以各式绊扣,直腰身;围边镶缝或另行缀滚、嵌线出各色边沿,配色合谐或形成对比。据说在咸丰、同治年间,京旗妇女的旗袍镶边竟有多达十八道者,亦即曾流行一时的所谓“十八镶滚”特色工艺。旗袍作为常服,其质料、薄厚、颜色和装饰纹样等,还经常会因季节、场合之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供八旗妇女四季穿用。满族贵族妇女的旗袍,面料多为绸缎,其上多织有各种吉祥纹样;宽松,修长及于脚面,再配以厚底旗鞋,走起路来有人用“风摆荷叶”来描述。明清时期最常用到的在衣领、袖子边上用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布料镶滚花边,这种镶拼的手法极为常见。

    5、利用拼布艺术制作服装图案

    除了可以利用拼布的方法改造整体面料之外,还可以用不同颜色及形状的布块组合成具体的局部图案。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与北方不同,由于气候比较热,适合农耕,纺织等,所以服饰的款式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十分丰富。如云南省文山地区壮族女上衣,在其背部及胸前用各色彩布拼接成四方形图案,其纹饰独特,这与该民族的历史及传统道德有关。还有白族女子的用来背孩子的背扇,拼绣出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来祝福自己的孩子。

    就苗族而言,苗族人民在适应生存环境的情况下,服饰从“越俗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到“织树皮,染以草实,好无色衣”,在到后来的养蚕抽丝,纺织做衣和刺绣花样,由残酷的生存需要发展成为一种实用与审美共融的民间艺术。苗族服饰中常用三角形代表着传说中的蝴蝶妈妈,拼成背小孩的背扇、上衣和背心、袖口等部位。工艺精湛、颜色十分丰富、美轮美奂。

    从水田衣、百衲衣、到“十八镶滚”以及各民族各地区的拼布艺术,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便利和视觉上的享受,更能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更深层次的寓意;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拼布是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星星,值得我们大家用心去体会。

    三、传统拼布工艺及拼布元素的现代应用

    传统手工艺是妇女手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今天拼布更多的代表一种时尚,是表现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时尚,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国内外的设计师也采运用拼布的形式结合现代剪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服饰风格,而且现在的拼布范围已经拓展到各个领域,应用范围也更广泛,它不仅仅是在服装中使用,还在家具装饰、汽车装饰、服饰配饰、室内装饰、产品包装等各个领域。拼布在现在代表着时尚和审美,已经不局限于拼“布”的单一材质,用旧衣物经过再设计,变成实用的毯子、小包、腰带、项链等等。还有利用皮革、塑料、等综合型材质制作或是绘画形式表现拼布艺术,让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成为大众喜爱的现代艺术品。从拼布中能够感受到民间手工艺人对生活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认识和情感表达。这种自然亲切、纯真而魔幻之美也是现代都市人所追寻的一种生活态度,所以拼布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至今。市场态的现代拼布艺术的产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不让这些手艺失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或是从事拼布艺术,以及台湾、上海等地举办的“世界拼布展”,都使这项传统的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传统拼布艺术文化被现代生活方式选择与改造,可以在时尚审美中起到点缀和突出的作用:可以是勤俭节约教育的一种形式,使得废旧物品得到再次利用;可以是开拓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途径;可以是舒缓压力、情感寄托的一种休闲方式;可以是创业致富的一种契机,如很多旅游胜地会制作一些极具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高雅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更希望追求历史回归和自然回归,对传统技艺的追忆,具有原始手工意味、纯朴而不失唯美风情的拼布类纺织品和艺术品会大受欢迎,合理开发中国传统拼布艺术这份资源,结合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通过这份技艺宣扬民族文化,丰富现代人的生活情趣,传承拼布艺术文化,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让拼布文化得到持续传承的良性循环。

    本文通讯作者:王羿

    【参考文献】

    [1] 屠晨琛. 关于服装设计中拼布艺术的研究与探索[D]. 大连工业大学, 2011.

    [2] 汤新星. 有感于美国的拼布艺术[J]. 装饰, 2011.04, 216.

    [3] 周俊霞. 服饰中拼布现象的形成原因[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1,6: 201.

    [4] 徐  逸, 董  薇. 拼布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 丝绸, 2011,05.

    [5] 杜  杰. 拼布艺术研究[D]. 青岛大学, 2011.

    [6] 彝学学会. 巍山彝族服饰[M].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12.

    [7] 祁春英.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 民族出版社, 2012,9,1.

    [8] 陈  維, 著. 黑色山鹰的斑斓羽衣[M].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之旅, 2010,12: 1.

    [9] 黄光成.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7: 1.

    [10] 夏建中. 文化人类学理论派—文化历史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1] 段  梅. 东方霓裳[M]. 民族出版社, 2004.

    [12] 杨圣梅, 著. 中国民族志[M]. 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

    [13] 宋蜀华. 中国民族概论[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中国 艺术 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