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桂林龙船歌的文化背景与音乐特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00:20:02 点击:

    【摘 要】阐述桂林龙船歌产生的民俗文化背景,以漓江龙船歌和桃花江龙船歌为例,分析桂林龙船歌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桂林 龙船歌 文化背景 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48-04

    龙船歌是流行于桂林江河沿岸乡村、街巷,并与地方民俗有密切关联的仪式歌。桂林龙船歌一般在端午节下午举行龙舟比赛时演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收录了两套龙船歌——漓江龙船歌和桃花江龙船歌。漓江龙船歌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音乐工作者关注并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工作;20世纪80年代,朱克坚、马永忠、徐承翰等人开始对桃花江龙船歌进行挖掘和整理。到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展开,桂林龙船歌也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关注,但对于桂林龙船歌的音乐本体特征,以及结合桂林旅游城市的地域特色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研讨文章尚不多见。1980年和1998年,桂林市音乐界前辈徐承翰等老师对漓江龙船歌(鹭鸶洲版本)和桃花江龙船歌(甲山版本)进行了田野调查,并较为详尽地收集整理了相关桂林龙船歌的资料。2011年5月到7月,笔者历时两个多月分别对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龙门村以及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委会的张家村于家村进行实地调查和录音,了解桂林两套(漓江和桃花江)龙船歌的历史和现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拟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和前辈学者所收集的关于桂林龙船歌的材料,从桂林龙船歌的文化背景、音乐特征来对其进行研讨。

    一、桂林龙船歌的文化背景

    桂林地处广西北部,是广西进入中原的重要通道,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桂林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桂林龙船歌是端午节划龙船时桡丁们所唱的歌。这种桂林乡间的民俗音乐活动,传承了一千多年。唐贞观年间,漓江和桃花江两岸的人民就有端午龙舟竞渡的民俗传统。桂林龙船歌的形成与漓江和桃花江沿岸人民的社会娱乐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桂林龙船歌中有“哭禹公”的歌。“禹公”指的是古代治水的大禹,当地人认为大禹是龙王爷的化身。逢划龙船的年份,正月里村中长老和青壮年要集合起来拜请龙王,叫接龙头(或装龙头),龙头一般供奉在龙王庙(或村庙)里。拜祭仪式庄严肃穆,主祭者心怀崇敬,用“哭腔”唱曰:“哭禹公,有借我老龙,接起龙王去而无浪踪。正月天实接老龙先,接起龙王上宝殿前。请匠工,画龙像,一同齐唱安然”。“哭腔”显示了村民们对龙王的虔诚、感恩与敬爱;接着便是装龙头、下水、试船。此后每天演练,演练前放炮、上香、拜祭,凸显了乡民敬神的虔诚和对平安生活的憧憬。

    桂林龙船歌体现了漓江和桃花江沿岸村民的集体意识。端午佳节划龙船,既纪念了大禹、屈原等历史传说人物,又活跃和调剂了乡村生活,增强了乡民社会的凝聚力。练习扒龙船(桂林当地人把端午划龙舟称为“扒龙船”)时,“龙船会”相互走村,称“走龙亲”(村社常按照龙的颜色作为走亲的依据:红龙走红龙,黄龙走黄龙,青龙走青龙,乌龙走乌龙)。走龙亲必须有对歌、请吃、祭拜等活动。歌师之间的对歌,相互谦和,相互贺答,展示智慧,加强了人际交流,促进了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因为有了歌声,桂林扒龙船有了别样的风情。乡民沉醉其中,龙船歌便成为本地民众文化认同的标志。

    二、桂林龙船歌的音乐特征

    桂林龙船歌的风格特征与传统民歌“号子”和“山歌”的特征相类似。学界一般认为,在不同的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下,民歌按体裁形式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如果从龙船歌的应用角度来看,它与“号子”的分类特征相一致。号子的唱词有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也有即兴编就的生活内容,同时加入大量的虚词、衬字,使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桂林龙船歌为了凝聚集体的力量,活跃情绪、调节划船节奏,具有桡丁号子的特征。

    如果从演唱腔系特征来分类,龙船歌则与“山歌”的特色非常相似。由于不受特定劳动节奏的制约,山歌具有悠长、自由、奔放的体裁特征,依唱法特点可分作高腔、平腔、矮腔等。桂林龙船歌中的《哭禹公》《贺歌》《饮酒》具有山歌的一些特点,在演唱风格上有明显的高腔特色。

    桂林龙船歌有两套曲调:漓江龙船歌和桃花江龙船歌。漓江龙船歌,又称“大河龙船歌”,主要流传于漓江流经的桂林市城区段、灵川县、临桂县一带,有《发兵歌》《拉船歌》《齐人歌》《开船歌》《转弯歌》《赛船歌》《逆水歌》《湾船歌》《长行歌》《赢船歌》《收兵歌》等11首歌曲(漓江龙船歌有多个版本,有的地方是8首)。桃花江龙船歌,又称“小河龙船歌”,主要流传于桃花江沿岸一带,有《开船》、《游江》、《二江》、《转艄》、《上滩》、《招旗》、《催艄》、《饮酒》、《喊兵(一)(二)》(实为两首歌曲,但当地人认为是一首半歌曲)、《得胜》、《收兵》、《装龙头》、《拉船》等13首半(如加上贺歌共15首)歌曲。

    (一)桂林龙船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1.腔调特征。调式是乐曲的组织基础,主要反映在乐曲的主音以及构成旋律的调式音阶上,因此,调式往往是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腔调”,指的是我国民间器乐曲或声乐曲由多个腔段组合而成,各腔段又表达了部分乐意,而腔调的整体乐意是由众多腔段的综合才得以完整表达。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曲多变运用,一定乐种或民歌的腔段含有一定曲调框架或曲调框架的变体。漓江龙船歌,多商调式,其次是徵调式、角调式和羽调式。商调式的有《发兵歌》《齐人歌》《开船歌》《逆水歌》《长行歌》《收兵歌》;徵调式的有《转弯歌》《拉船歌》《赢船歌》;《赛船歌》为羽调式;《湾船歌》为角调式。漓江龙船歌的曲调框架以变化重复的二句式为主,也有少数贯穿发展的三句式结构,曲调的变化既有衍展,也有缩减等曲调变化。桃花江龙船调主要调式有五声羽调式、商调式、宫调式、角调式以及六声徵调式。曲调多半为贯穿发展的三句式为主,也有部分二句式的结构。

    例1:《发兵歌》(漓江龙船歌之一)。这是漓江龙船歌(龙门村版本)桡丁们唱的第一首号子,d商调式,旋律以级进和小跳发展。带一点衍展的变化重复的二句式结构,平腔韵,旋律中所出现的4(以下谱例的4亦同)实为↑4(即二度音程之间形成150音分或近似150音分的中二度音),旋律以宽腔音列和窄腔音列进行,窄腔音列为主,这样的腔段音列结构方式基本上是漓江龙船歌曲调的主要曲调框架。

    例2:《游江》(桃花江龙船歌之二)(本文部分谱例参考徐承翰编著的《山灵水秀孕奇葩·桂林市区汉族民歌初赏》之二《漓江龙船歌》和之三《桃花江龙船歌》)。这是桃花江龙船歌船行江中时所唱的歌。#a羽调式。此曲为高腔韵的特点,贯穿发展的三句式结构,以宽腔、超宽腔音列与窄腔、近腔、小腔音列交替发展旋律,结尾处运用了中近腔音列,加强委婉的韵味。旋律高亢回环、起伏跌宕、婉转优美。乐段间的休止符,为锣鼓间奏。

    2.旋法形态特征。漓江龙船歌的旋律流畅,旋律以窄腔音列、近腔音列为主,并有较少的宽腔音列与之结合,平腔韵为主,形成较为平稳流畅的风格。桃花江龙船歌的旋律富于变化,多数腔段以宽腔音列甚至超宽腔音列、大腔音列与窄腔、近腔音列、中近腔音列等交替进行,音域跨度较大,往往达到十几度,多波音、滑音等装饰音,高腔韵使用较多,形成高亢委婉、流畅优美的风格。

    例3:《赛船》(漓江龙船歌之六)。这是漓江龙船歌在江里赛船时唱的歌。bB羽调式,稍快,情绪热情而坚定。“哦”、“吔”、“嗬”等衬字,与旋律、节奏结合紧密,旋律主要以窄腔和近腔音列为主,偶有宽腔音列与之结合。用音简约、线条明朗,是漓江龙船歌的主要特点。

    例4:《开船》(桃花江龙船歌之一)。《开船》为桃花江龙船歌的第一首歌曲,调式在#c宫调式和#a羽调式之间交替。旋法特点是三度小跳和级进的窄腔音列和近腔音列发展旋律,宽腔音列与大腔音列镶嵌其间,并有波音和倚音。桃花江龙船歌中《上滩》《饮酒》等歌有五度和七度的大跳进行方式,并有滑音(多是下滑音)等装饰音的旋律特点。这些多样的旋法丰富了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

    3.节奏和速度特征。漓江龙船歌的节奏相对平稳,以紧松型及其变体为主,也有部分松紧型及其变体相间其中。各腔段的节奏随着划船的节奏和力度而产生变化。大多是八六拍子。但到赛船的紧张时刻,速度接近于快板。集合桡丁所演唱的《齐人歌》与龙舟转弯所演唱的《转弯歌》,速度接近于中速,多滑音、波音等装饰音的变化。《拉船》《转弯》《逆水》等8首歌是八六拍子,唯《齐人歌》《收兵歌》等3首歌是四二拍子。

    例5:《齐人歌》(漓江龙船歌之三)。《齐人歌》节奏较自由,是扒龙船前集合桡丁队伍时唱的歌。四二拍子和紧松型与紧紧紧松型的节奏给人一种十分坚定的感觉,体现桡丁们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力量。

    桃花江龙船歌的节奏相对较自由,多松紧型及其变体与紧松型及其变体的交替进行方式,且变化丰富。多八六拍子,并有变化拍子出现(八五拍子)。

    例6:《饮酒》(桃花江龙船歌之八)。《饮酒》节奏疏密有度,松紧松型与紧紧紧松型节奏交替运用;多大跳和类似桂剧“雨夹雪”的假声唱法的高腔韵运用,高亢隽秀、自然贴切、委婉动听。

    此外,桃花江龙船歌还常用终止音调:在结束句的最后两个小节带升fa,5#45三连音,如《游江》和《饮酒》歌曲。给人一种寓柔情于雄壮之中的艺术美。

    总之,桂林龙船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不但与龙船比赛的程序和阶段相关,而且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两套龙船歌也有共同的音乐特征:第一,歌词多用衬字,“贺歌”等歌有歌词,多运用桂林地方俚语;第二,旋律犹如桂林山水,或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或婉转优美、缠绵悱恻;第三,曲式结构比较自由,调式变化比较丰富,且转调自然;第四,桡丁们演唱龙船歌时,感情十分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

    (二)桂林龙船歌的歌词特征

    桂林的两套龙船歌,风格或热烈、奔放,或雄壮、苍劲,或婉转、优美,节奏丰富,古朴而又风趣,唱词多“哟”“嗬”“咳”“吔”“哦”等衬字。有《哭禹公》和《贺歌》版本的龙船歌,均为歌唱实词,且在岸上演唱。内容多与悼念屈原、颂扬龙王、禹公、关公等有关。实词的出现,带来了丰富的字词、词韵、语态、句式的语言元素,加强了音乐的语意特性。

    1.创作的即兴特征。《贺歌》的演唱富即兴性特点,由赛龙舟或对歌双方歌师即兴演唱。因此,歌词形态的口头特征是桂林龙船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贺歌》歌词无固定内容,全凭唱歌人的智慧,即兴编词,看到什么唱什么,歌手能在不同场合应答自如。歌词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博古通今,风趣幽默。主人和客人在歌声中进行情感交流,展示智慧,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例7:唱庆贺龙王爷下殿的歌如下:

    恭贺言来老龙听,老龙下殿显神灵;

    老龙下殿多保佑,保佑弟子船太平。

    十年逢戊大划船,圣驾出游济苍生;

    五谷丰登献国宝,人畜兴旺谢龙恩。

    例8:走龙亲时主客对唱如下:

    主唱:恭贺言来恭贺亲, 客唱:好意言来好意亲,

    兄弟恭贺我哥亲, 好意处在我哥亲,

    恭贺老龙多显圣嘛,耶-嘿, 十年一次龙舟会嘛,耶-嘿-呀,

    老龙显圣保太平。 兄弟姊们又畅情。

    2.衬词、衬字的巧妙运用。衬词,即虚词、语气词,虽无一定实际意思,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衬字就表达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成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一个标志,同时对于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唱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曲旋律等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衬词、衬字在桂林龙船歌中极富特色,虽然这些衬字的寓意不那么明确,但它们一旦与扒龙船的具体情境,桡丁们的激越情绪以及令群山震撼、人心鼎沸的锣鼓和唢呐声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桂林龙船歌衬词的运用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全是衬词演唱的腔段,占桂林龙船歌的绝大多数。另一种是装饰性的衬词,用衬词镶嵌在正词的字里行间,使正词的文意更流畅,唱词的连接更紧密,如《哭禹公》《贺歌》等歌曲中衬词的运用起到调节音调和润腔的作用,与正词的巧妙结合,相辅相成、谐和流畅、情趣生动。

    例9:《赢船歌》(漓江龙船歌之十)。这是赢得赛船胜利后班师时演唱的歌。bA徵调式。其旋律含有明亮的徵调色彩与抒情的羽调情趣。徵调的明亮、爽朗,饱含斗志;羽调的真诚、热情,“吔、哦、吔、咳”从6向2的滑音处理,把桡丁们在赢得赛船胜利后那种愉快的心情刻画的惟妙惟肖。

    (三)桂林龙船歌的字调和音调特征

    桂林方言属以北京话为坐标的地方方言,因此不似其他方言的咿呀难懂。其吐词准确清晰,最大特点就是以尾音的长短高低来传达语言的感情色彩(调值普遍都比较低、平)。因此,听桂林人说话很像在唱歌,语调绵软细腻,颇有呢哝的韵味。桂林方言之温柔糯软的特点不亚于至柔的吴侬软语。

    桂林话相对于普通话,有三种差别:变调、变音和专有词。变调最普遍,而专有词在桂林范围内最深入人心,这三种差别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但出于个人习惯和县乡地域的差异,使得变调和变音成为事实上的普遍现象。以变调为例,将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音调,分别对应为阴平、上声、去声、阳平四个音调。而变音则是在变调的基础上改变普通话发音的韵母或声母,如普通话中的“睡觉”一词,在桂林话中读作“岁告”,类似的例子还有“约会”读作“药费”,“让开”读作“漾开”,“喝酒”读作“豁酒”,等等。

    桂林龙船歌的基本音调来自唱词的字音、声调、词韵和字音之间的过渡,并注意桂林方言的读音习惯与音调的结合,合理地安排调式和音调之间的转换。例如前举《饮酒》的假声唱法,“咿”的闭口音很容易混上假声的高频泛音效果,三度小跳窄腔音列的旋法运用,唱出极富特色的高腔韵味。再如漓江龙船歌和桃花江龙船歌都有的《贺歌》。

    例10:贺歌(漓江龙船歌之五【鹭鸶洲版本】)。此歌是江中两船相遇或者走龙亲时唱的歌。“恭贺”的“贺”,普通话为去声,而桂林话变调为阳平声,衬字“唻”和二度上行的旋律进行,凸显出主人的热情;“恭(啊)贺(了)人(呐)”再现时小三度上行的窄腔音列运用加强了主人的语气。g羽调的阴柔展示了方言的自然字调、词韵和调式色彩。加了衬字的歌词结构与桂林山歌风格十分类似,衬字“唻”“呐”“哇”“嘞”等使字音之间的衔接更加连贯,顺口唱来,自然、贴切,转调自然,充分展示了龙船歌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桂林龙船歌是桂林民间艺术瑰宝之一,也是桂林先民留给子孙后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认真地搜集、整理和研究,认识桂林龙船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保护和传承好这样的民间艺术奇葩,让桂林龙船歌等民间艺术更好地造福于民众。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谢琳.普通话推广与方言文化保留[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9)

    【作者简介】笪方能(1967- ),男,硕士,安徽含山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推荐访问:船歌 文化背景 特征 音乐 桂林龙